道悟老子期末试题解答
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中“舞雩”的意思是:()1.0 分A、看歌舞的地方B、喝酒的地方C、求雨的地方D、登高的地方正确答案: C2“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1.0 分A、神秘性B、复杂性C、哲学性D、科学性正确答案: C3老子认为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中“袭”的意思是:()0.0 分A、沿袭B、抄袭C、暗藏D、偷袭正确答案: C4“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1.0 分A、《易经》B、《道德经》C、《大学》D、《诗经》正确答案: A5“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1.0 分A、《诗经》B、《尚书》C、《道德经》D、《易经》正确答案: C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1.0 分A、士兵B、将士C、读书人D、士大夫正确答案: C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句话中“反”的意思是:()1.0 分A、相反B、反而C、返朴归真D、反对正确答案: C8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1.0 分A、治国B、齐家C、修身D、平天下正确答案: C9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1.0 分A、拜师B、立志C、博览群书D、游学正确答案:B10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0.0 分A、《道经》一章B、《道经》二章C、《道经》三章D、《道经》四章正确答案: A1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受下列哪位的影响:()1.0 分A、司马迁B、庄子C、曹雪芹D、老子正确答案: D12“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1.0 分A、大意B、表意C、意思D、猜测正确答案: D13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
0.0 分A、《孟子·离娄》B、《孟子·告子》C、《孟子·万章》D、《孟子·尽心》正确答案: D14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0.0 分A、军师B、国师C、国老D、国公正确答案: C1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中“称”的意思是:()0.0 分A、映衬B、相称C、称道D、匀称正确答案: B16“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1.0 分A、知识B、知道C、了解D、智慧正确答案: D17“文胜质则史”中“史”的意思是:()1.0 分A、史实B、史诗C、华丽的言辞D、历史正确答案: C18“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1.0 分A、山梁B、雌C、雉D、时正确答案: D19“夫子哂之”中“哂”的意思是:()0.0 分A、恶意的笑B、大笑C、夸张的笑D、善意的笑正确答案: D20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0.0 分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礼乐制正确答案: B21在孟子看来“圣之时者”是:()0.0 分A、伯夷B、伊尹C、孔子D、柳下惠正确答案: C22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0.0 分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C、以丧礼处之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正确答案: C23《道德经》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这句话中“广”的意思是:()1.0 分A、广泛B、广阔C、大方D、广大正确答案: C24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1.0 分A、死亡B、灭亡C、忘记D、消亡正确答案: C25《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1.0 分A、智B、义C、信D、仁正确答案:D2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1.0 分A、《道德经》B、《古兰经》C、《诗经》D、《史记》正确答案: A27“尝独立,鲤趋而过庭”中“趋”的意思是()。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四章被认为是其核心内容。
这四章涵盖了老子对道、德、无为、自然等重要概念的阐述,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老子四章相关的思考练习题,并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道的概念以及其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特性。
对于这一章的思考练习题,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 老子认为道是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道?是否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去感知道的存在?答:老子认为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无法通过言语来准确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沉思和冥想等方式来感知道的存在,但这种感知是非理性的,是一种直观的体验。
2. 老子提到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这与我们平时的理解相悖。
我们如何理解“无为”?答: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顺其自然。
它强调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即在不干涉自然的前提下,事物会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一章主要强调了对立概念的存在与相互依存。
以下是一些思考练习题:1. 老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观点。
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概念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它们的存在是相对的。
没有丑就无法定义美,没有恶就无法定义善。
这种对立关系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事物的不同特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2. 老子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答:这句话强调了事物本质的无形和无声。
在宇宙中,有些事物的存在和作用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但它们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大音希声指的是音乐中的间隔和静默,而大象无形则指的是事物中的潜在力量和无形的本质。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老子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和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思考练习题:1. 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不尚贤,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观点。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二句话中,反映出他对妇女和小人的蔑视。
()参考答案:错2.《卫灵公》篇有记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
()参考答案:对3.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4.“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5.下面哪一项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比喻6.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即为”乡原”。
()参考答案:对7.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可以从“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反映出来。
()参考答案:对8.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9.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0.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11.“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12.孔子早年间弟子的代表人物是子张。
()参考答案:错13.知所言和知而言是知言的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对14.孔子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知理###知言###知命15.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16.为什么孔子强调“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参考答案:女人无独立地位17.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8.“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指的是正直。
()参考答案:错19.“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是钱钟书先生的观点。
()参考答案:错20.“果哉,末之难也”中“末”指的是终点。
关于老子的试题及答案
关于老子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老子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C2. 《道德经》是哪位哲学家的主要著作?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韩非子答案:C3. 下列哪一项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A. 仁B. 义C. 道D. 礼答案:C4. 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指的是什么?A. 不作为B. 随意作为C. 顺应自然D. 强制作为答案:C5. 老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二、填空题6. 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应该_________自然规律,而不是强行改变。
答案:顺应7.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的特点是_________、处下、柔弱,这些特性恰恰是道的体现。
答案:利万物而不争8.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反身”的概念,即通过_________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
答案:反观内省9. 老子的“无为”治理理念,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_________,以达到社会秩序的自然形成。
答案:少干预10. 老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_________、政治和文化领域。
答案:哲学三、简答题11. 简述老子的“道”与“德”的关系。
答案: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最高原则,是一切存在和变化的根据。
而“德”则是“道”在个体中的体现,是个体遵循“道”而表现出来的品质和力量。
老子强调修身养德,通过个人的修养来体现“道”的原则,从而达到与“道”相合的境界。
12. 老子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答案:“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一种不强求、不强制、不干预的行为方式,通过无为,可以顺应自然的发展,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从而实现“无不为”,即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四、论述题13. 论述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老子论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老子论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老子的著作?a. 论语b. 道德经c. 中庸d. 孟子答案:b. 道德经2. 老子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的是:a. 名利b. 欲望c. 安逸d. 道答案:d. 道3. 老子提倡的是一种怎样的统治方式?a. 仁政b. 封建制度c. 独裁统治d. 自然无为答案:d. 自然无为4. 老子认为人们过度追求外在物质是因为:a. 社会的压力b. 个人的欲望c. 教育的失衡d. 缺乏道的引导答案:d. 缺乏道的引导5. 老子主张的最高境界是:a. 自律b. 自由c. 无为而治d. 力争上游答案:c. 无为而治二、简答题1. 老子对于政治的观点是什么?答:老子认为政治应该以无为而治为原则,即不要过度干预人民的生活,让事情自然发展。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而不是追逐名利权位。
政治应该以道为准则,让人们自由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
2. 老子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的观点是什么?答: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认为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道,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物质和权力。
个人修养和道德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遵循道的原则,倡导自律和无为而治。
3. 老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答:老子的思想提供了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他的观点强调了自然,平衡和内在的宁静。
在现代社会,人们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而忽视了内心的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回归本真,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论述题请根据对老子的理解,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谈谈你对无为而治的理解和应用。
答: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它强调了以自然为准则,以无为为原则的治理方式。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借鉴无为而治的理念来解决一些现存问题。
首先,无为而治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
我们应该从老子的思想中汲取启示,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老子与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老子与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B2. 《道德经》共有多少章?A. 81章B. 100章C. 50章D. 72章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道德经》?A. 无为而治B. 知足常乐C. 道法自然D. 物极必反答案:B二、填空题4. 《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是万物的本源,它____、____、____。
答案:无名、无形、无为5.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是“____”,即通过不干预的方式来达到社会和谐。
答案:无为而治三、简答题6. 简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
答案:《道德经》中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它既无形无象,又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老子认为“道”是自然存在的状态,是万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本原因。
7. 解释《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答案:“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味着最高尚的德行就像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能够适应环境,滋润万物,却不与任何事物争斗,体现了老子提倡的谦卑、柔和和无为的哲学思想。
四、论述题8.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的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强制干预。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避免过度干预,尊重个体差异,实现和谐共生。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个人修养上要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和冲突。
9. 论述《道德经》对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的影响。
答案:《道德经》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提倡“内圣外王”的理念,即内心要像圣人一样纯净,外在行为要像王者一样有威严。
它倡导人们要有宽容、谦逊、不争的品质,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在行为准则上,《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干预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秩序的自然形成,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领导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子》四章 测试卷(含答案)
《老子》四章测试卷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明:明察B.物或恶之恶:凶恶C.其未兆易谋谋:解决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是者不彰彰:明辨是非B.常于几成而败之几:接近C.复众人之所过复:重复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3.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自伐者无功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D.强行者有志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秋声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雨骤至骤:突然B.天高日晶晶:亮C.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D.亦何恨乎秋声恨:遗憾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A.曰余食赘行B.起于累土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老子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老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老子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荀子答案:C2. 《道德经》是哪位哲学家的主要著作?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荀子答案:C3. 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兼爱C. 无为而治D. 法治答案:C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出自哪部著作?A. 《论语》B. 《墨子》C. 《道德经》D. 《荀子》答案:C5.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积极干预B. 消极无为C. 顺应自然D. 强制命令答案:C6. “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哪方面思想的体现?A. 政治哲学B. 伦理道德C. 军事战略D. 自然哲学答案:B7.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这一观点体现了他的什么哲学思想?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8. 老子的“无为”不是指什么?A. 无所作为B. 不违背自然规律C. 不强求D. 消极等待答案:A9. 老子的“三宝”指的是什么?A. 仁、义、礼B. 智、信、勇C.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D. 温、良、恭、俭、让答案:C10. 老子的“道”与“德”的关系是什么?A. 道是德的来源B. 德是道的表现C. 道和德是完全相同的D. 道和德是完全对立的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老子是______时期的哲学家,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______。
答案:春秋末期;道家学说2. 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______”,主张“______”。
答案:道法自然;无为而治3. 《道德经》中提到“______”,意指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
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 老子认为“______”是最高的德行,它体现了“道”的本性。
答案:无欲5. 老子的“______”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无为而治6. 老子的“______”思想,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2017最新版尔雅课程《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试卷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道德经》中提出,一个合格的官员,应该()。
(1.0 分)1.0 分A、有好处的时候先其身,有危险的时候外其身B、有好处的时候先其身,有危险的时候内其身C、有好处的时候后其身,有危险的时候外其身D、有好处的时候后其身,有危险的时候内其身我的答案:C2道的()性强调它是客观存在的,而非虚无缥缈的。
(1.0 分)1.0 分A、辩证性B、本原性C、哲学性D、不可命名性我的答案:B3()被孟子认为是“圣之时者”。
(1.0 分)1.0 分A、孔子B、伊尹C、伯夷D、柳下惠我的答案:A4“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一句中,“两者”指的是()。
(1.0 分)1.0 分A、道和明B、无名和有名C、有常和无常D、有和无我的答案:D5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是《道德经》()中提出的思想。
(1.0 分)1.0 分A、第七十七章B、第七十八章C、第七十九章D、第八十章我的答案:D6“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的作品。
(1.0 分)1.0 分A、苏秦B、苏洵C、苏轼D、苏辙我的答案:C7“似难实玄”始于用来形容()。
(1.0 分)1.0 分A、《金刚经》B、《论语》C、《道德经》D、《南华经》我的答案:C8根据《论语》的观点,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包括()。
(1.0 分)1.0 分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B、君子怀德,小人怀土C、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D、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的答案:C9尽管一生坎坷,孔子因为其()而称为流芳百世的思想家、教育家。
(1.0 分)1.0 分A、好学B、严谨C、勤奋D、聪明我的答案:A10道德经第九章主要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1.0 分)1.0 分A、物极必反B、天人合一C、无为而治D、道法自然我的答案:A11老子的()被后世演化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老子试题
道古书院2014年上学期《老子》考试试题班级姓名一、解释下列引号的字词(10分)1、道可“道”(),非“常”()道。
2、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绳绳”()兮不可“名”()。
4、“埏埴”()以为器。
5、虚“其”()心。
6、“揣"( )而“锐”之()。
7、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8、如婴儿之未“孩”( ).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分)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分)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分)4、搓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2分)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1分)6、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分)7、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分)8、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2分)9、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分)10、致虚极,守静笃。
(1分)三、简答(10分)1、为什么“太上”(最圣明的君主)“下”(臣民们)只知有这个人,而“其次”(差一点的君主)臣民们反而“亲而誉之”?(5分)2、第十八章中,老子对出现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行社会现象是不以为然的,甚至是抵触批判的,难道社会上出现仁义、智慧、孝慈、忠臣不好吗?(5分)三、详答(25分)1、学完《宠辱若惊》一章,你受到什么启发?——————————————————————————————————————————————————————-————2、请你介绍一下有关“道”的内容(10分)———————————————————————————————————————————————————————————————————————————————————————五、作文1、老子认为,“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德行修养高尚的人,应当追求正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
当前许多年轻人却沉迷在网络中奢侈堕落黄色淫秽的内容,请写信开导他们。
可不拟题目,但要写成书信的形式。
—————————————————————————————————————————————————————————————————————————————————————————————————————————————————————————————————————————————————。
道悟《老子》期末
道悟《老子》——论《老子》的平衡性“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上篇的开头,下篇的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以,上篇取一个“道”字,下篇取一个“德”字,合起来叫《道德经》。
《道德经》只有五千字,能流传直今,且仍有旺盛的生命力,足以说明其价值之所在。
道德经是伟大哲学,是最古老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研究世界起源的最早科学,是也最科学的哲学。
掌握好道德经对人生发展,对社会进步都是很有好处的。
老子的最精髓之处就是说明了道是世界的起源,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说,道是无形的,但“道”的作用起来表现出来的是天地,是万物,是有形的。
道到底是什么?这里一个故事;从前,桓公与一个木匠对话,木匠问桓公读的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说:“圣人在哪里?”桓公说:“圣人死了。
”木匠说,“你读的只是一些糟粕。
”桓公很生气问为什么,木匠说:“做木匠活,斧子用多大力,我是讲不出来的,我的徒弟也是学不来的,只有自己去体会,所以现在我还在做木匠活。
圣人说的话也一样,事实真相说不出来,已被圣人带到坟墓里去了,所剩下的只是一些糟粕罢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真实的东西,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反过来,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那就不是真实的东西。
“道”是不能语言来表达出来,只能悟。
在前人研究看来,“道”是自然规律,但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呢?大家还是没搞明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悟道,我认为,“道”这个自然规律,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理论”。
平衡无处不在,无处不起作用,一个东西放的不平衡了,会不稳定;一个国家的政策不平衡了,会出事变;一个人心理不平衡了,会生病。
同样,宇宙星球不平衡了,会爆炸,产生新的星球,这也许就是世界的起源吧!这种平衡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世界万物是在变化,所以平衡也是相对的,终究有一天会不平衡的,不平衡的结果是最后产生剧变,趋于平衡,平衡就稳定。
《道德经》讲“道”,常常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面来讲,并且是体现了“道可道,非恒道”。
2016-12.30尔雅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考试答案
《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次。
(1.0分)A、86B、91C、109D、117我的答案:C2“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中“时”的意思是:()(1.0分)A、等待时间B、任何时间C、合适时间D、随意的时间我的答案:C3“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中“朴”的意思是:()(1.0分)A、朴实B、朴素C、简朴D、没有雕琢过的原木我的答案:D4“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来概括表达一种哲学的全貌。
”这其中的“文字”指的是下列哪部作品:()(1.0分)A、《金刚经》B、《论语》C、《道德经》D、《南华经》我的答案:C5“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针对信而言。
(1.0分)A、老子B、孟子C、孔子D、曾子我的答案:C6下列哪部书可以看做读《论语》的参考书。
()(1.0分)A、《史记》B、《荀子》C、《左传》D、《孟子》我的答案:D7“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混而唯一即是:()(1.0分)A、空B、虚C、道D、思8下列哪位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1.0分)A、孟子B、荀子C、朱熹D、孔子我的答案:D9老子治国的理想目标是:()(1.0分)A、小国寡民B、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C、圣人在天下D、财货有余我的答案:A10孔子云“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并且“以其子妻之”。
此人是:()(1.0分)A、子贱B、子路C、公冶长D、子贡我的答案:C1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中的“中”的意思是:()(1.0分)A、中规中矩B、中等C、中间D、即“度”恰到好处掌握分寸我的答案:C12下列哪项是老子对战争的态度:()(1.0分)A、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B、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C、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D、国家混乱,有忠臣我的答案:A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里“殆”的意思是:()(1.0分)A、懈怠B、怠慢C、倦怠D、危险我的答案:A14“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意思是:()(1.0分)A、一种哲学思想B、说C、道路D、道德我的答案:B15“好从事而亟政时,可谓知乎。
老子期末试题
• 1.请举出《道德经》中你喜欢的格言10句,并解释其含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章)•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
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5、“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五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
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
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
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6、“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经典。
以下是针对《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1. 《老子》四章的主旨是什么?《老子》四章主要讨论了“道”的概念,强调“道”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本。
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它既无所不在又难以捉摸。
同时,这一章节也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通过不干预自然的发展,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生长。
2. 老子如何描述“道”的特性?老子描述“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表明“道”是超越了具体形态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它既无形又无名,但又是一切有形有象事物的来源。
3. “无为而治”在《老子》四章中是如何体现的?“无为而治”在《老子》四章中体现为一种治理哲学,即通过不强制干预,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让事物自然发展。
老子认为,最好的治理是让人民几乎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因为统治者以“道”的原则来引导和管理国家。
4. 《老子》四章中提到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无欲无求,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奥妙;而当内心充满欲望时,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和局限。
老子提倡通过内省和自我克制来达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
5. 《老子》四章中“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指的是“道”和万物的关系。
虽然“道”和万物在名字上不同,但它们实际上来源于同一个本质。
老子在这里强调了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6. 《老子》四章中“同谓之玄”的“玄”是什么意思?“玄”在这里指的是深奥、难以理解的意思。
老子认为“道”的深奥之处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它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和理解。
7. 《老子》四章如何启发我们对待生活和治理国家?《老子》四章启发我们在生活和治理国家时,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在个人生活中,这意味着要减少欲望,保持内心的平和;在治理国家时,这意味着要采取更加温和和灵活的政策,让社会自然发展。
孔子和老子试题及答案
孔子和老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的学说被称为什么?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整理的?A. 《道德经》B. 《论语》C. 《孟子》D. 《庄子》答案:B3. 老子的学说主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礼C. 道D. 法答案:C4. 孔子提倡的“仁”的概念,其核心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爱人D. 智慧答案:C5.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A. 仁B. 道C. 礼D. 法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_____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春秋2. 孔子主张的“礼”是指社会生活中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规范;秩序3.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本原;规律4. 孔子的学说强调______和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道德;教育5. 老子的学说中,“无为而治”是指______。
答案:顺其自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孔子的“仁”学说。
答案:孔子的“仁”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爱人、尊重人、帮助人,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答案: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自然和谐。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有教无类”,提倡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主张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制度和思想。
2. 论述老子的“道”与“德”的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答案:老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而“德”则是“道”的具体体现和实践。
老子认为,只有遵循“道”的规律,才能达到“德”的境界。
老子哲学思想 答案
位置 > 个人空间登录 > 课件测试剩余时间:59分45秒课件名称:老子哲学思想测试题目共:23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第1题、竹简《老子》只有一千七百字。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2题、“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3题、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4题、自然这一词是从属于道的。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5题、阐述孟子思想的书叫《孟子》,阐述老子思想的书叫《老子》。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6题、“为无为”是无为、没有作为。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7题、石刻《老子》是最早也是最初版的老子。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8题、老子书中的“自然”,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样态。
(是否题)(分值:4)A.对B.错第9题、帛书《老子》是在(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
(单选题)(分值:4)A. 1937.0B. 1973.0C. 1993.0D. 1971.0第10题、( )强调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单选题)(分值:4)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第11题、( )是达到自然的途径。
(单选题)(分值:4)A.无为B.无欲C.自然D.无不为第12题、以德化民的时代是( )。
(单选题)(分值:4)A.皇B.帝C.王D.霸第13题、( )在《老子》的哲学中是最高的风尚。
(单选题)(分值:4)A.上德B.无为C.无不为D.自然第14题、( )是道的基本属性。
(单选题)(分值:4)A.天地B.人C.自然D.无为第15题、《老子》又叫( )。
(单选题)(分值:4)A.《道德经》B.《易经》C.《五千文》D.《李氏春秋》第16题、( )里的“道”是讲道路的意思。
(多选题)(分值:5)A.《诗经》B.《老子》C.《尚书》D.《中庸》第17题、宋代的邵雍是( )大师。
(多选题)(分值:5)A.经学B.道学C.易学D.相术学第18题、邵雍把历史分为( )几个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悟老子》
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哲学,侯老师说最主要是把握几个关键的字,它们在道德经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即“有,无,为,爲,道”,这几个字在文中所囊括的含义,几乎可以阐述老子的思想,我所想阐述的主题联系了有为,无爲,当然也有道,斗胆一下,谈谈鄙人粗陋的见解。
之所以选这个主题,其一在于内容宽泛,其二在于谈谈子各方面的主要思想,再联系一下实际,谈谈它对我个人,社会的影响。
人的一生,总的归结起来,就是你做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有什么原则或道理。
举个例子,就拿在校大学生来说,可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在校生活。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生活的很迷茫,少数人成为学霸,再有一部分人活跃于各类社团,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位,总归来说是有一定的心灵支撑吧,而一部分既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好的人缘,整天就是上课睡睡觉,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这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再者,中国的大学的教育模式问题,学校本身各种情况的也是有较大影响的。
就学生本人的情况来说,为什么会迷茫呢,首先就是中学与大学中间各方面的情况跨度太大,大学本来强调的是自主学习,而学生本人则放弃了自我学习,这是一个主要的矛盾,大学强调的是学生本人的自由发展,自由思考,但学校让学生上的课程几乎把学生的时间占据了,这对学生造成了很多困扰,甚至造成了学不好的局面,从而迷茫了。
到这里,我们应该好好研究老子了,老子的自然精神,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
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
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
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而从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都不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必须遵循各种规则,遵循各种看似在社会现在这种状态合理的方式而生活下去,比如,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不是好学生,你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但就个人而言,大学课程五花八门,现在这种状态从中受益很小,这也是比较郁闷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其中包含了四个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
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
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
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
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
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
但是一定不能过分。
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
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
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
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
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
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
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
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
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
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
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
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样会非常累的。
第四个柔弱原则。
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
”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
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等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微妙,社会矛盾正在日益激化,导致这些问题的本源在于社会本身所强调的竞争,作为一个大学生,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认识初现端倪,但又对各方面都不甚了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无为是一剂良药,如何达到无为的境界呢,我认为顺其自然,从根本上入手,改变
人生的境界,知道自由舒畅的心境才是人本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如此人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社会才能安定和谐,用道德经最后这一句话所说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