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虚假广告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
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
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内容必须具有误导性:广告内容必须具有误导性,使得
用户被欺骗或者误导,其中误导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虚假语言、夸大产品功效、利用效果不佳的产品照片等方式来欺骗消费者。
2.广告内容必须具有实质性误导:广告内容必须具有实质性误导,即某个物品通过广告宣传以某种方式计入广告中,而实际上不存在,或者实际上相对于广告内容而言更为显著的事实未被明确告知。
3.广告内容必须导致人们做出错误决策:广告内容必须导致消
费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购买了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4.广告必须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广告内容必须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即以任何不公正或错误的方式欺骗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决策。
5.广告必须明显地违反法律和道德要求:广告内容必须明显地
违反相关法律和道德要求,涉及到不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的广告内容都需要予以认定为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的认定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条文、行业规范等,对广告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欺骗性和误导性,从而作出认定。
广告法广告宣传与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定
广告法广告宣传与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定广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商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然而,由于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诱惑,很多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律有一系列的规定来限制广告宣传中的虚假行为。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广告宣传与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定。
一、广告宣传的定义和要求广告宣传是商家向公众传播商品信息以及促进销售的行为。
根据《广告法》,广告宣传必须具备真实、合法、公正、不误导的特点。
这意味着广告宣传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能含有虚假信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欺骗消费者。
二、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虚假宣传是指广告宣传中所包含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者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虚假宣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事实不真实:广告宣传中所陈述的事实不真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2.数据失实:广告宣传中使用的数据不准确,可能夸大商品的优点或者隐藏缺点。
3.医疗保健类虚假宣传:广告宣传中声称产品可以治疗疾病或具有医疗功能,而事实上并无科学依据。
4.价格虚假宣传:广告宣传中所宣称的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不一致。
5.使用虚假的证明或推荐:广告宣传中使用虚假的证明材料或推荐人,以增加商品的信誉度。
三、法律对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为了打击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1.罚款:对于广告宣传中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的,广告主可以被罚款一定比例的广告费。
2.责令停止广告:对于严重违法的虚假宣传行为,相关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该广告宣传,并要求公开道歉。
3.吊销广告资质:对于多次违法的广告主,相关部门可以吊销其广告资质,禁止其进行广告宣传。
四、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消费者在面对虚假宣传时,有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投诉举报: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虚假宣传行为,相关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2.维权诉讼: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自己的损失。
3.媒体曝光:消费者可以通过媒体的曝光来揭露虚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
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
广告法虚假宣传的认定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认定原则:
1、主体
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行为
上述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结果
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消费者如何判定“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及维权
消费者如何判定“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及维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查处虚假广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经营秩序,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但“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并未匿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由此可见,“含有虚假内容”的广告,是对虚假、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的概括,其广告宣传内容与事实不相符合或者可能使人产生似是而非的模糊判断。
一、从虚假广告判定一种是虚假广告。
其内容一般包括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宣传。
关于虚假广告,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以及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单位等是否属实。
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一定会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
例如,广告自我介绍部分有虚假内容,小作坊讲成大集团公司,国内投资企业讲成中外合资,假冒别人的驰名商标等等。
同时,谎称获奖产品,实际并未获奖或者任意夸大了获奖级别;谎称可用祖传秘方或特殊技艺,包治各种疑难、隐私病症,实际上既无特效良药,也无高明医术,等等。
国家工商总局提醒费者,在一些违法医疗广告中,有两个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尤其是广大患者及家腐茳意和警惕。
一是名为行医实为卖药。
有些医疗机构宣传自己对于某些疾病的特殊诊疗方法,实为推销其所谓自行研制开发的药品,而这些“药品”,大多是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使用这样的“药品”,可能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害健康和生命。
二是新闻报道形式的广告。
一些医疗机构在大众媒体上以人物传记、访谈、科普讲座、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宣传自己的机构、医师,推销自己的医疗服务和药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处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
在这部法律中,虚假广告是一个被严格禁止的行为。
虚假广告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损害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因此,对于虚假广告的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将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虚假广告的处理进行探讨。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和认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发布者以任何形式故意发布的,有误导性、欺骗性或者虚构性的广告。
虚假广告可以是产品功能、安全性、质量、成分、生产日期等方面的虚假宣传,也可以是对价格、销售途径、销售方式等进行虚假宣传。
虚假广告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广告发布的方式和媒介,广告的文字、图片以及声音等内容,广告所宣传的事实和信息是否属实。
如果广告发布者在宣传产品或服务时,故意歪曲事实、欺骗消费者,那么这样的广告就可以被认定为虚假广告。
二、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针对违法发布虚假广告行为,法律给予了消费者一定的救济措施。
消费者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广告发布者应当对其发布的广告内容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旦虚假广告被确认,广告发布者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并可能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同时,受到虚假广告误导的消费者也有权要求追究广告发布者的民事责任。
除了对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了对广告代理商、广告媒体等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如果这些中介机构参与虚假广告的制作、发布等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虚假广告的处理流程针对虚假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流程。
如果消费者发现了虚假广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处理:1. 保存证据:消费者在发现虚假广告后,应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包括广告内容、发布媒介、购买凭证等。
这些证据将为后续的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消费者权益保护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和惩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和惩罚近年来,虚假广告问题愈发突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法律对虚假广告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和惩罚,并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法律责任1.1虚假广告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发布者在广告中提供虚假信息违反事实真相,或者隐藏真相,具有误导性的广告行为。
虚假广告以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告发布者应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一旦广告发布者被认定发布了虚假广告,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发布者赔偿自己因虚假广告所遭受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广告发布者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互联网广告、电视广告等需要取得相关审批批文的广告,如果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广告发布者将被相关行政机关罚款或者暂停广告发布资格。
(3)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虚假广告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
二、法律惩罚2.1行政处罚当虚假广告被发现后,相关行政机关将对广告发布者进行行政处罚。
目前,我国广告监管机构主要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行政处罚主要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吊销广告发布许可证等。
这些处罚旨在惩戒广告发布者,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2.2刑事处罚虚假广告涉及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刑事追究。
刑事处罚可以起到威慑效果,防止广告发布者重蹈覆辙。
对于构成刑事犯罪的虚假广告行为,广告发布者将面临惩罚,如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
三、加强虚假广告监管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加强虚假广告的监管工作至关重要。
广告法律中的虚假宣传禁止
某食品广告宣称其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但经检测发现,该产品中 含有多种添加剂。该广告属于虚假宣传。
03
案例三
某医疗器械广告宣称其产品可以“治愈多种疾病”,但经专家评估认为
,该广告用语过于绝对化,且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该广告属于虚假
宣传。
03
广告主的责任与义务
广告主的责任
保证广告内容真实
感谢观看
利进行。
审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告内容
广告主应对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确保广告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道 德规范。
接受监管
广告主应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 ,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和调查。
违反责任与义务的后果
行政处罚
01
广告主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处
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民事责任
02
广告主如因发布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或其他第三方损失,应承
民事责任
如果广告经营者发布的虚假广告给消费者或其他 经营者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包括赔偿损失等。
刑事责任
如果广告经营者的行为构成犯罪,还可能被追究 刑事责任。
05
广告发布者的责任与义务
广告发布者的责任
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广告发布者必须确保所发布的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 假或误导性信息。
广告法律中的虚假宣传禁 止
• 虚假宣传概述 • 虚假宣传的识别与判断 • 广告主的责任与义务 • 广告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 • 广告发布者的责任与义务 • 监管与处罚措施
01
虚假宣传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广告中,采 用不真实或误导性的信息来宣传 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的法律责任与赔偿
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的法律责任与赔偿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频繁发生,给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法律对虚假宣传和广告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的法律责任与赔偿问题。
一、虚假宣传和广告的定义和类型虚假宣传和广告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通过错误、夸大、欺诈等手段,对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质量、效果等做出虚假宣传和广告。
虚假宣传和广告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夸大宣传: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效果等进行夸大和夸张描述,不符合事实。
2.虚假宣传: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性能等作出虚假宣传,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3.欺诈宣传:企业通过错误陈述、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欺诈宣传,使消费者受骗。
二、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广告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的主要法律责任有以下几种:1.行政处罚:对于虚假宣传和广告行为,相关主管部门有权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吊销广告审批或发布证书等。
2.生产者责任:如果虚假宣传和广告行为导致产品质量或性能不符合宣传广告所宣传的标准,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商家赔偿责任:商家在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中,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包括经济损失、精神损害等。
4.连带责任:如果虚假宣传和广告行为涉及多个责任主体,消费者可以同时追究相应责任主体的连带责任。
三、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的赔偿方式与标准对于虚假宣传和广告案件造成的损失,赔偿方式和赔偿标准多样。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经济损失赔偿: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因虚假宣传和广告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通常包括购买费用、维修费用、差价费用等。
2.精神损害赔偿:如果虚假宣传和广告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精神损害,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涉嫌虚假广告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宣传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虚假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将探讨涉嫌虚假广告的法律后果,以警示企业合规经营。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及法律依据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相符合,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的广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虚假广告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2. 商品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等级、生产日期、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与事实不符;3. 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等;4. 引用消费者评价,但未经消费者同意;5. 运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但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6. 其他违反广告法规定,足以使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产生误解的行为。
二、涉嫌虚假广告的法律后果1. 消费者权益受损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到与广告宣传不符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2. 违法企业面临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发布虚假广告的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具体罚款金额根据违法广告的情节、广告费用等因素确定。
3. 违法企业面临刑事责任如果虚假广告行为构成犯罪,如虚假广告罪,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虚假广告罪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 企业信誉受损虚假广告行为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失去信任。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能引发消费者维权活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虚假⼴告的法律责任 《⼴告法》关于虚假⼴告的法律责任规定有2条、即37条和38条,分别规定了虚假⼴告的⾏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告法》第37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的由⼴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告主停⽌发布并以等额⼴告费⽤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告费⽤⼀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告经营者、⼴告发布者没收⼴告费⽤并处⼴告费⽤⼀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其⼴告业务。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这⼀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1、虚假⼴告的⾏政责任 主要包括: ①停⽌发布⼴告并使⽤同样的⼴告费⽤,在原来发布虚假⼴告的媒体上公开更正消除影响; ②处以⼴告费⽤⼀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告经营者、⼴告发布者在虚假⼴告发布过程中也有责任的,⽐如和⼴告业主串通制作,发布虚假⼴告,或者明知是虚假的还设计、制作、代理、发布虚假⼴告,或者不按照规定查验有关证明⽂件,核实⼴告内容,应当没收其⼴告费⽤,并处⼴告费⽤⼀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虚假⼴告的民事责任 《⼴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告经营者,⼴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告经营者,⼴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 主要包括: ①虚假⼴告具有误导性、欺骗性、侵害了他⼈的合法权益,是⼀种侵权⾏为,必须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但关于民事责任的⽅式:则应依据实际情况⽽定,依据⾏为⼈的主观过错的⼤⼩,⼴告内容的欺骗性、误导性的程度、侵权后果、损害的⼤⼩综合⽽定。
②虚假⼴告的经营者,发布者明知是虚假的⼴告,仍设计制作、发布、对受害的消费者⽽⾔,他们是共同的侵权⼈,消费者可以向业主追索损失,也可直接向经营者和发布者追索损失、经营者和发布者应当共同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广告法最新规定与虚假宣传法律责任》
广告法最新规定与虚假宣传法律责任一、引言广告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随着广告行业的蓬勃发展,虚假宣传问题也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
为了规范广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国不断完善广告法规,明确了企业在广告宣传中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从广告法最新规定和虚假宣传法律责任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广告法最新规定广告法是我国专门规定广告行为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广告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最新修订的广告法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其中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广告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合法根据最新广告法规定,广告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夸大产品功能、性能等,不得涉及虚假宣传。
广告主体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广告标识和警示语的规定广告法明确规定了广告标识和警示语的使用要求,广告中涉及特殊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在明显位置标注相关信息,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3.未成年人广告保护最新广告法还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广告的保护,规定未成年人广告必须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淫秽、暴力等内容。
三、虚假宣传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广告宣传中故意夸大产品功能、性能等,实际情况与宣传内容存在明显差异。
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相关企业将承担法律责任,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处罚根据广告法的规定,虚假宣传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止广告等。
广告主体若涉及虚假宣传行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罚款处罚。
2.民事赔偿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或服务后遭受经济损失,可以向虚假宣传的广告主体要求赔偿。
广告主体应当承担相关赔偿责任,赔偿消费者的经济损失。
3.刑事责任在严重情况下,虚假宣传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广告主体可能面临刑事诉讼和相应的刑事处罚,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四、结论广告法的最新规定明确了广告宣传行为的要求,鼓励真实合法的广告宣传,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虚假广告广告主在虚假宣传中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虚假广告广告主在虚假宣传中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广告作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信息传递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虚假广告来欺骗消费者,获取不当利益,对正常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持市场秩序,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虚假广告行为,并对广告主运用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故意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误导性宣传和夸大产品功能等手段,以达到欺骗消费者、误导购买行为的目的。
虚假广告通常包括虚假宣传、虚假保证、虚假陈述和虚假比较等内容。
二、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广告主在虚假宣传中可能会涉及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侵权、不正当竞争等。
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要求赔偿受到的损失,并要求广告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行政责任:广告是一项经营行为,广告主在发布虚假广告的过程中也可能涉及到违法行为。
政府有关部门对虚假广告发布者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例如警告、罚款、吊销广告许可证等。
3. 刑事责任:一些严重的虚假广告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例如诈骗罪、虚假广告罪等。
广告主在虚假宣传中如果涉嫌犯罪,将面临刑事追究的可能性,一旦定罪,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虚假广告的举证责任对于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理,一般要求消费者举证证明该广告确实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并给自己带来了损失。
然而,由于广告主对广告宣传过程具有控制权,消费者的举证不易,因此有关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
四、防范虚假广告的举措为了打击虚假广告,保护消费者权益,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惩治措施。
如加强广告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等。
此外,加强消费者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其辨别虚假广告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结语虚假广告对市场和消费者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各国都在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力度。
广告主在虚假宣传中将面临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同时也需要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坚守诚实守信的底线。
虚假广告宣传罪法律规定及违法后果
虚假广告宣传罪法律规定及违法后果虚假广告宣传已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为了确保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广告宣传进行规范和打击。
本文将以中国为例,探讨虚假广告宣传罪的法律规定以及违法后果。
一、虚假广告宣传罪的法律规定虚假广告宣传罪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的广告,以误导、欺骗消费者获取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可被构成虚假广告宣传罪:1. 故意发布虚假广告,严重误导或欺骗消费者;2. 制作、销售用于虚假广告的工具、设备;3. 故意违反广告监管部门要求,不予配合查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上行为可以以虚假广告宣传罪论处,并依法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关闭违法广告等行政处罚。
二、虚假广告宣传罪的违法后果1. 经济损失虚假广告宣传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消费者在虚假广告的误导下购买了不符合实际承诺的产品或服务,造成了实际损失。
此外,虚假广告还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2. 法律责任发布虚假广告的企业或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监管部门有权对虚假广告宣传进行查处,要求纠正,并可处以处罚。
同时,虚假广告宣传涉及刑法问题时,相应的法律规定将会启动,涉案者将面临刑事处罚的风险。
3. 声誉损失虚假广告宣传会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
一旦消费者意识到自己被误导,对企业的不信任将会增加,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外,虚假广告宣传对于当地社会和公众形象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4. 司法制裁虚假广告宣传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关当事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而且被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关闭违法广告等行政处罚也是常见的处理方式。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涉案者可能会面临刑事拘留甚至是刑事处罚。
在虚假广告宣传罪的打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律与规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认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认定虚假广告是指为了推销商品或服务而发布的,具有欺骗性质的广告宣传。
这种广告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损害了其合法权益。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其中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虚假广告认定的相关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认定标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不符合。
例如,某商家宣传某种产品能够治疗某种疾病,但实际上并无任何医学依据或临床实验证明。
这种情况下,广告宣传的效果是诱导消费者产生误解并购买产品的,属于虚假广告。
2. 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虚假广告还包括对消费者做虚假的宣传,给消费者制造错误的认知或期望。
例如,某广告声称某种化妆品可以使皮肤立即变白,但实际使用后效果并没有如广告所述。
这样的广告会误导消费者对产品的功效产生错误的认知,属于虚假广告范畴。
二、虚假广告认定的程序和主体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虚假广告的认定程序和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假广告认定程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举报虚假广告。
相关主管部门将会对举报进行调查核实。
如果广告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主管部门将会要求广告发布者进行改正,撤销广告,返还消费者已经支付的费用,并可以对广告发布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2. 相关主体在虚假广告认定中,涉及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广告发布者、广告代理商、消费者等。
广告发布者是主要被监管的对象,负有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广告代理商则需要提供真实的广告宣传材料,对广告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消费者则发挥着监督作用,如果发现虚假广告,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举报,维护自身权益和其他消费者的权益。
三、针对虚假广告的法律措施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针对虚假广告采取的法律措施。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停止发布广告主管部门可以要求虚假广告的发布者立即停止发布广告,以确保不再误导消费者。
虚假广告宣传犯罪法律规定及违法后果
虚假广告宣传犯罪法律规定及违法后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宣传在商品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一些商家为了牟取利益,不择手段地使用虚假广告宣传手法,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虚假广告宣传的法律规定以及违法后果。
一、虚假广告宣传的定义虚假广告宣传指商家或者广告代理商在商品宣传中使用虚假描述、误导性言辞,故意夸大商品质量、性能或者功能,以达到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行为。
虚假广告宣传不仅违反商业伦理道德,还涉及到法律问题。
二、虚假广告宣传的法律规定我国对虚假广告宣传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文件。
其中,《广告法》是我国针对广告活动所做的综合规定,对虚假广告宣传有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措施。
根据《广告法》,虚假广告宣传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1. 虚假描述或者夸大宣传商品的性能、效果等;2. 虚构测试、调查结果等证明其广告内容的真实性;3. 故意隐瞒或者模糊重要事实。
根据《广告法》规定,对于虚假广告宣传的行为,相关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以下措施:1. 叫停广告的发布,要求商家立即停止相关广告;2. 罚款,对违法广告宣传主体处以一定的金额罚款;3. 撤销广告代理商的广告经营资质;4. 追究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
除了《广告法》,虚假广告宣传在刑法上也有相关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虚假广告宣传,以营销手法、文案、图片、录音、录像或者其他方式,故意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违法后果虚假广告宣传的违法后果十分严重。
对于广告商家或者广告代理商而言,若遭到相关主管部门追究责任,将面临以下后果:1. 可能受到高额罚款,损失经济利益;2. 可能被撤销经营许可证,无法正常经营;3. 可能承担刑事责任,面临监禁刑罚;4. 可能耗费巨额精力和资金进行法律诉讼。
《广告法最新规定与虚假宣传法律责任》
广告法最新规定与虚假宣传法律责任一、前言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能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
然而,由于一些不良商业行为的出现,虚假宣传等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广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广告法最新规定1. 广告发布者的义务根据最新的广告法规定,广告发布者有以下义务:-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虚假宣传; - 广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侵害知识产权、肖像权等; - 广告发布者需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虚假广告的认定对于虚假广告,广告法规定了一系列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 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 广告中的数据、资料等无法证实; - 广告含有夸大、夸张、欺骗性语言等。
3. 处罚措施广告法还规定了对违法广告发布者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要求停止发布虚假广告,消除广告影响; - 可能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等。
三、虚假宣传法律责任虚假宣传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商业信誉,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虚假宣传行为给予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宣传属于不正当竞争的一种行为,其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 - 对虚假宣传行为的制止、消除影响; - 赔偿消费者或其他相关方的损失; - 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 对严重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结语广告法最新规定与虚假宣传法律责任的建立和执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广告发布者,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真实宣传,预防虚假广告的出现,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
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理性辨别广告信息,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为《广告法最新规定与虚假宣传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虚假广告作为一种常见的违法行为,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措施。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代理机构在广告宣传中,采用虚假、引人误解、夸大性描述等手段,违背事实真相,误导、欺骗消费者,导致其作出错误决策的行为。
虚假广告不仅会误导消费者的判断,还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到质量不合格或低于实际宣传效果的商品或服务。
二、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法律赋予了消费者一定的法律权益和保护机制。
虚假广告的发布者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1. 行政处罚: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对发布虚假广告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吊销广告经营许可证等。
这些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惩罚违法者,维护市场秩序。
2. 民事赔偿:受到虚假广告误导的消费者有权要求广告发布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因虚假广告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调查取证和行政监管:主管部门有权对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调查取证,并对其广告行为进行监管。
这种调查取证和行政监管的措施有助于防止虚假广告的继续传播,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虚假广告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虚假广告在实际中的影响和法律责任的适用,以下是一些虚假广告案例的分析:1. A公司发布的某款美容产品广告声称能够让皮肤瞬间变得年轻紧致,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这种虚假广告行为误导了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购买了无效的产品。
消费者可以要求A公司赔偿所购产品的费用,并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2. B公司宣传其某品牌手机电池续航时间长达48小时,但实际使用情况下,电池续航时间只有24小时。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规定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
其中,虚假广告是消费者遭受的常见问题之一。
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和经济损失,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虚假广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规定。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与禁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虚假广告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规定了禁止虚假广告的原则。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虚假广告指的是商家在商品销售、服务提供过程中发布的,包含虚假宣传内容,有可能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行为。
禁止虚假广告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
二、虚假广告的违法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虚假广告行为的违法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并主张相应的权益。
虚假广告行为的违法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声誉等。
三、消费者的维权途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维权。
消费者的维权途径包括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要求商家履行合同义务、参与消费者保护诉讼等。
消费者通过维权途径可以有效保障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虚假广告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加强对虚假广告的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虚假广告监管的举措包括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等。
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有效减少虚假广告行为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消费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对于保护自身权益,消费者不仅应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规定,还应该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消费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和权利,遇到虚假广告行为时,主动维权,不被误导。
只有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虚假广告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防止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的误导和经济损失。
广告法中虚假广告的认定
⼴告法中虚假⼴告的认定现实⽣活中虚假⼴告是普遍存在的,虚假⼴告⼀般是夸⼤宣传从⽽误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具有⼀定的欺骗性,那么⼴告法中虚假⼴告的认定?虚假⼴告有哪些表现?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解答。
⼀、什么是虚假⼴告虚假⼴告,就是指⼴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误解的,⼀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错误的联想,从⽽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
这类⼴告的内容往往夸⼤失实,语意模糊,令⼈误解。
虚假⼴告⾏为在法律上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故意发布虚假⼴告;不作为就是⼴告发布者有义务说明或者警告,⽽不作为。
⼆、⼴告法中虚假⼴告的认定第⼀,虚假⼴告的主体包括⼴告主、⼴告经营者和⼴告发布者。
《⼴告法》第⼆条规定:“⼴告主、⼴告经营者、⼴告发布者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告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规定:“……发布虚假⼴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告经营者、⼴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可见,虚假⼴告的主体应当包括⼴告主、⼴告经营者和⼴告发布者,这也是国际惯例。
第⼆,虚假⼴告必须发⽣在对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性宣传过程中。
这⼀点主要⽤来区分虚假⼴告和其他性质的虚假陈述⾏为,⽽且与⼴告主或⼴告经营者进⾏虚假宣传⾏为的商业⽬的相⼀致。
第三,虚假⼴告应当具有欺骗性,即虚伪不实、引⼈误解。
其中,虚伪不实是原因,引⼈误解是后果,两者构成⼀个有机的整体认定标准。
虚伪不实主要从⼴告的客观内容和表现形式⾓度加以判别,引⼈误解主要从⼴告的宣传效果及结果上作出判别。
第四,虚假⼴告可能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具体⽽⾔,虚假⼴告不仅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会同时侵害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利,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广告虚假广告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摘要:虚假广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做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做出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
而如何认定虚假广告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则没有给出相应的标准,文章结合近期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虚假广告的特征、认定标准及构成要件,最后分析法律现状,论证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虚假广告;认定标准;构成要件;法律责任一、提出问题——虚假广告事实及司法实践“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的。
”此话虽然夸张,但并不虚妄,广告是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前提,加上我国的商业环境对广告业监管的无序,所以,我们看到的广告良莠不齐。
特别是近几年,欺诈性广告和误导广告日益盛行,加上明星的代言,更使得广告如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XX一位75岁的黄婆婆,于XX年11月购买了3袋三鹿奶粉,服用后感觉身体不适。
随后,她以奶粉存在质量问题将三鹿奶粉生产厂家告上法院,索赔3000余元。
后因对方主动上门道歉,黄婆婆撤诉。
黄婆婆的律师况先生表示,三鹿奶粉“有毒”后,黄婆婆感觉自己当初被对方欺骗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黄婆婆就不应该妥协,应该坚持到底,如果一直状告,相关部门早就查出了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就不会出现众多小孩服用后才暴露出来奶粉有问题的情况。
况律师表示,黄婆婆这次起诉,不仅要起诉三鹿公司,还有为三鹿代言广告的邓婕,如果不是邓婕的明星效应,很多人不会去买三鹿奶粉,邓婕作为广告代言人,将成为责任主体。
虚假广告与明星代言的责任认定成了当下最受社会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虚假广告,不仅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权利,也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平比赛规则,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公众对广告市场的信任危机。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除消费者的投诉外,近几年的司法实践有著名的SK-II案、郭德纲“藏秘排油”案、张铁林“参龟固本酒”案、郭冬临“洗衣粉案”等。
立法机关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规制广告的法律法规,然而虚假广告有增无减,甚至有些虚假广告已经在有些媒体曝光,却仍在其他媒体继续播发,是商家对利益的追逐使其铤而走险?还是法律规制不足?还是我国的市场化经济的开放程度以至于可以忽略和容纳虚假广告的存在?二、分析问题——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及构成要件我国广告法第2条:“本法所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承担者提供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而以广告法为核心的现行众多相关法律、法规中则并没有给出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与认定标准。
那么,实践中如何认定一则广告为虚假广告呢?是依广告造成的现实危害为据,还是依广告主或发布者的主观恶性为据?虚假广告的特征《广告法》第3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
”第4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第10条: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
”第11条:“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
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消、无效的专利做广告。
”《反不正当比赛法》第9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等等。
上述条文是关于广告的该当性和禁止性规定,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出虚假广告的特点:夸张性、欺骗性、假冒性、误导性、违法性。
以上5个特点,外在表现为广告内容虚夸以致失实、溢美之词滥用以致与产品质量不符、捏造与编造不存在事实致使消费者被骗的行销路子,内在本质上可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作为是指故意发布虚假广告;不作为就是广告发布者有义务说明或者警告而不为。
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一是从目的上看——虚假广告的目的是欺骗和误导公众,这种广告通过多种形式虚假的推介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欺诈和误导公众进行消费,并从从中获利。
二是从事实上看——广告内容含有关系商品或服务的表述,如对商品名称、质量、性能、产地、成份、用途和价格等的说明。
如果一则广告没有和商品或服务的相关说明,这则广告不能被认定为虚假广告。
三是从对比上看——这种表述或说明明显与客观事实不符,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说明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不符及不相符的程度,这是是判断虚假广告的最重要标准,要指出的是,如果广告中宣传的商品是假冒伪劣商品,则不论广告中如何说明,则一律构成虚假广告。
四是从结果上看——使公众产生误解和对消费者造成损害。
对于一则虚假广告我们要考虑内容的失实度,也要考虑公众的误解度,有专家认为,法律应对误解程度的限度把握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对于可能同时危害、损害其他比赛者利益的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的认定,应当以诚信原则作为判断依据,而判断一个广告是否违背诚信原则时,则应综合考虑到广告内容的真实性程度和欺骗性以及是否有不正当地引诱顾客的目的等方面。
虚假广告行为本身包括一般为虚假广告违法行为,如果消费者的金钱利益损害达到一定数量时,可构成虚假广告罪。
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作为涉及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与发布者在主观上有欺诈公众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客观上有设计、制作和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后果上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实和违反法律法规等构成要件。
根据客观化认定标准,虚假广告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应以公众的反应而不能以发布者的主观意图确定,所以,只要广告的内容能给公众造成错误印象,而这种错误印象是关系到广告产品或服务的实质性特点的,圴为虚假广告。
如果虚假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仅对消费者存在损害的可能性则会致行政责任;而作为触犯刑法的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必须以损害事实确实发生和存在为客观要件。
虚假广告行为的主观方面有故意和过失两种:欺骗性虚假广告多为故意,误导性虚假广告可能为过失。
作为虚假广告的始作俑者,广告主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
所以,在主体上,广告主应当承担故意的法律责任,同时,如果广告经营者与发布者明知广告主提供的材料具有虚假内容仍然予以宣传,则也为故意,如果疏忽大意而失察则为过失。
三、解决问题——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广告法》第37条关于“罚款”与“停止其业务”的规定为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为刑事责任的规定。
虚假广告行为具有误导与欺骗性、目的是取得非法利益,结果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性质为侵权行为,必须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关于民事责任的大小,则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广告内容的欺骗性与误导性的程度、侵权后果、损害的大小综合而定。
广告法第38条规定的虚假广告的责任主体为3类:一是广告主;二是广告经营者与发布者,可承担连带责任;三为社会团体、组织等,如果团体与组织推荐商品并以此牟利,致消费者权益损害的可为共同侵权人。
广告主的法律责任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中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告主主要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一是行政责任,广告主的行政责任是根据《广告法》第37条的规定,承担停止发布广告并在原来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上公开更正消除影响以及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是民事责任,广告主应在广告中就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等做出真实性表示,而对于受广告影响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明示担保,若广告中的内容表示与广告中的商品或服务不一致时,广告主即构成违约责任。
三是刑事责任,如果广告主通过虚假广告所获得的钱财达到一定数额、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时,应依法追究广告的刑事责任,即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则判处罚金,并对直接的主管责任人或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在分析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主体的责任承担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此类主体责任的承担以过错为前提,由于新闻机构每天发布的广告量较大,这就不可能要求新闻媒介去验证每个广告的真实性。
依据《广告法》的规定。
广告主应对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责任。
而新闻媒介则应承担验证广告主的有关证明文件的责任。
如果证件齐全却是虚假广告的,新闻媒介不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此类主体要承担的是以连带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这种合法权益的损害是由于广告主的虚假表示及新闻媒介的过错造成的。
属于共同侵权行为。
即受害者可以选择要求广告主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选择要求新闻媒介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如果达到一定的度和量,此类主体也应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广告法》第37条规定,如果新闻媒介明知是虚假广告但仍代理、制作或发布的,或不按规定查验有关证件,核实广告内容的,应当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此外,情节严重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承担共同侵权的法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此类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3个条件缺一不可:存在推介行为;从中获利;对消费者造成利益损失。
在现行的法律中虽有这些处罚条款,但在处罚的执行力与威慑力上仍有所欠缺,因此,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法律还应当规定更为可行的处罚机制,增加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威慑力,以更好地起到惩治和预防作用。
四、结束语现代经济形势下,企业、商家和消费者都离不开广告。
我们的生活已经“广告化”,同时,由于社会监管的不力和法律规制的不足,虚假广告泛滥成灾,成为经济市场和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一大蛀虫。
对于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实,司法实践方面存在着法律相关规定的缺失,我国的《广告法》、《反不正当比赛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皆没有明确规定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
那么,对于虚假广告的打击不仅存在法律滞后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司法能动性不够的问题。
除法律手段外,确立虚假广告举报制度,确立广告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监督作用等手段也是必要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健全,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虚假广告从我们的生活视野里消失的一天终会到来。
参考文献:1、刘哲.老太告邓婕代言三鹿,索赔1万称看明星才买奶粉[N].华商报,XX-09-16.2、刘常春.虚假广告规制缺失的原因及治理路径[J].法学杂志,XX(1).3、朱晓露.张铁林郭冬临南京成被告[N].南京日报,XX-05-09.4、沈仁刚.明星代言人的法律责仟[EB/OL].,XX-06-01.5、郑君芳.虚假广告的法律探析[J].XX邮电大学学报,XX(6).6、黄娜.以三鹿奶粉为例——再谈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J].市场周刊,XX(1).7、马慧鹃,于林洋.论虚假广告侵权的归责原则[J].中国律师,XX(6).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