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模板】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b879eba52ea551811a6874b.png)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与《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一、目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路径。
详细说明包括工程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独立或者联合组建),组建各方承担的主要职责及任务。
四、组织形式。
中心主任及其主要研发成果。
工程中心各个部门的任务、职能、作用。
中心具备的各项资质。
技术委员会组建情况等。
五、进度计划。
详细描述组建期各项准备工作、研究与实验工作的进展计划,年度目标与主要任务(3个年度)。
六、保障措施。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一、总论1、概述。
申报单位研究开发的主要技术领域、研发人员构成、研究能力、创新水平;申报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效益等。
2、总体目标。
简述组建期完成时,在组织管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对外开放、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达到的目标。
二、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分析1、简要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2、详细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对我市、全省及国家实施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3、组建工程中心的作用、优势与风险。
三、申报单位情况1、申报单位(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性质、单位法人代表情况,主要研究领域。
2、研究开发能力论述。
近3年来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的领域、承担的研究开发项目数量、来源,取得的成果及成果水平,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支持,国家发明专利等情况。
对该领域技术发展的贡献。
主要成果转化情况。
包括成果转化的方式、数量、种类,为申报单位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3、单位财务状况4、管理情况5、现有场地与设备情况(列表说明现有主要设备)6、组建工程中心人员实力论述。
工程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工程中心人员情况,技术委员会情况等。
四、组建任务与目标。
分一个运行期(3 年)及运行期内各年度目标分别给予详细说明。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a634ce49649b6648d74747.png)
计划编号
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计划任务书
中心名称: XX省ZY丸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XXXXX药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 XX省药物研究所
主管部门: XX市科技局
填报时间: 201X年XX月
XX省科学技术厅编制
填写说明
1、本《计划任务书》是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立项、实施、检查、验收的依据。
2、《计划任务书》可由中心依托单位依据咨询论证后的《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填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送省科技厅备案。
依托单位、市科技局和省科技厅各备案一份。
3、依托单位需按照网络管理系统各栏要求认真填写,经审核下载打印后有效。
五、成员及分工
六、资金投入用途
1、资金投入单位:万元
2、资金支出概算。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6ff4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f.png)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案一、中心简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以工程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建设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二、中心目标1.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研究团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研究力量。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动力。
3.打造高效务实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平台,促进研究成果向实用技术和产品转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
4.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扩大中心国际影响力。
三、中心建设1.中心定位中心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我国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2.中心组织中心设立领导机构、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团队,形成决策、学术评估和管理机制,确保中心建设和运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中心团队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研究团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研究力量。
四、中心任务1.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2.推动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向实用技术和产品转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生产和应用领域渗透。
3.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五、中心重点领域1.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创新,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力量。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96e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5.png)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有效,格式要求:
一、项目概述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XX中心)旨在建立一个专门从事XX
工程技术研究的综合性机构,致力于探索XX工程的新技术,加快XX工程
技术的发展,为提高XX工程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XX工程的技
术进步提供参考。
二、建设内容
(1)专业设备:为了保证XX中心可以进行先进的XX工程技术研究,必须购置XX工程技术研究所需的相关设备,包括加工设备、检测设备、
仪器设备等,确保设备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
(2)技术团队:XX中心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有能力为XX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科学化的技术支持,由一流的XX工程技术专家、
研究人员组成,丰富的科研技术能力为XX中心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技术管理:XX中心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根据XX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编制出详细的技术管理和实施计划,并采取有
效措施,确保技术管理有效实施,实现XX工程技术的发展目标。
三、资金预算
(1)专业设备:由于XX工程技术有着复杂的结构,XX中心在购置
设备上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确保所购买的设备能够。
工程技术研究院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院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abb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1.png)
工程技术研究院方案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端科技和工程技术的需求。
因此,建立一个工程技术研究院已成为迫切需要。
本方案旨在就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建立提出具体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二、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定位与目标1. 定位: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一个以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职能的研究机构,旨在推动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2. 目标: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院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1. 组织结构:研究院设置院长办公室、研究与开发部、人才培养部、产业合作部、行政后勤部等职能部门,并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2. 人员配置:研究院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技术领军人物,招募优秀的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和学术骨干,并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四、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1. 研究方向:工程技术研究院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痛点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主攻智能制造、新能源与环境保护、先进材料、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等领域。
2. 重点领域:对于智能制造领域,将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环境智能化等方向的研究开发;对于新能源与环境保护领域,将重点关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先进材料领域,将重点关注新型材料、功能性材料、智能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开发;对于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领域,将重点关注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的研究开发。
五、研究院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1. 创新创业中心:研究院将设立创新创业中心,组建专业的创新团队,提供技术咨询、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服务,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模板】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b879eba52ea551811a6874b.png)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与《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一、目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路径。
详细说明包括工程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独立或者联合组建),组建各方承担的主要职责及任务。
四、组织形式。
中心主任及其主要研发成果。
工程中心各个部门的任务、职能、作用。
中心具备的各项资质。
技术委员会组建情况等。
五、进度计划。
详细描述组建期各项准备工作、研究与实验工作的进展计划,年度目标与主要任务(3个年度)。
六、保障措施。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一、总论1、概述。
申报单位研究开发的主要技术领域、研发人员构成、研究能力、创新水平;申报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效益等。
2、总体目标。
简述组建期完成时,在组织管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对外开放、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达到的目标。
二、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分析1、简要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2、详细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对我市、全省及国家实施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3、组建工程中心的作用、优势与风险。
三、申报单位情况1、申报单位(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性质、单位法人代表情况,主要研究领域。
2、研究开发能力论述。
近3年来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的领域、承担的研究开发项目数量、来源,取得的成果及成果水平,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支持,国家发明专利等情况。
对该领域技术发展的贡献。
主要成果转化情况。
包括成果转化的方式、数量、种类,为申报单位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3、单位财务状况4、管理情况5、现有场地与设备情况(列表说明现有主要设备)6、组建工程中心人员实力论述。
工程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工程中心人员情况,技术委员会情况等。
四、组建任务与目标。
分一个运行期(3 年)及运行期内各年度目标分别给予详细说明。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0b1d593186bceb18e8bb5b.png)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一.中心名称: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依托单位:xxxx车轮有限公司三.合作单位:xx学院、xxxxx技术有限公司四.申报日期:2015年1月20日五.组建中心的目的意义5.1车轮是轮胎与车轴之间的旋转承载件,通常由轮辋与轮辐两个主要部件组成,它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与保安件之一,从制造车轮的原材料分类主要有铝合金车轮与钢制车轮两种。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采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以智能、控制等技术在无内胎钢制车轮的嵌入式应用,实现产品的智能化。
5.2国家、省、市经济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汽车及零部件的发展作为重大任务及课题。
xx省及xx市政府都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本省、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属于“十大高成长产业”中的“智能装备产业”,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3适应快速发展的国内外汽车市场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迎来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口最多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针对钢制无内胎车轮进行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成长、高技术、高融合、高品质的特性;还可配装无内胎子午线轮胎,非常适合汽车在高速公路行走,其安全性和节油作用十分明显;能成为国内车轮行业发展的领跑者。
其国内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5.4行业持续发展,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升级换代需要:“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研究运用系列化智能设备、工艺来生产智能化产品,目的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增强国内车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装备、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企业内涵式发展;能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符合党的“十八”中提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精神,从而促使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升级换代;能引领国内车轮行业走向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
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
![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cfb96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3.png)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公司技术中心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在公司产品、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济南市企业技术创新条例》,并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山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公司自身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中心是公司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管理部门,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
第三条技术中心的首要任务是为公司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工作目标是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强调市场意识、整体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条公司是技术中心建设的主体,技术中心经费由公司提供。
技术中心在服务本企业的同时,可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和其它企业的研究项目,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活动,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技术开发职能。
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不断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第六条信息资源整合职能。
不断提高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相结合的角度对公司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咨询,参与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承担公司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年度开发计划等的制定和实施。
第七条实施产学研合作的职能。
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关系,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为公司技术创新服务。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战略性研究开发,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第八条培育技术创新队伍的职能。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必需的先进的研究开发条件,增强公司对科技人员的凝聚力,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人才到公司技术中心工作,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2dbbd551e79b89680226a2.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方案篇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附件2: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心名称: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章)推荐(主管)部门:中原区科技局(签章)填报时间:年03月14日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编制1目录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3)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4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5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8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市需求状况 (9)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92、国内需求状况··························································································································113、省、市需求状.....................................................................12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13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13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4)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142、科研成果···································································································································153、科研队伍情况····························································································································16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17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17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17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7)1、总体目标···································································································································182、近期目标···································································································································183、远期目标·································································································································204、主要任务····································································································...............................21五、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 (23)1、中心的运行机制........................................................................................................................232、机构设置...................................................................................................................................273、人员配备情况............................................................................................................................274、已有仪器设备清单及总值........................................................................................................31六、建设方案.. (32)1、实施方案概述·················································...........................................................................322、规划和计划...............................................................................................................................323、工作班子及实施方案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职称)........................................334、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 (33)七、资金计划 (34)2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煤矿(包括国有重点煤矿、国营煤矿、乡镇煤矿、个体煤矿等)年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仅次于交通运输事故,列第二位,因此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充分和高度重视。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9b8c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8.png)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促进工程化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的作用,参照《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X 高[2017)X号),结合XX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后备力量和有益补充,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组织高水平工程应用研究、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载体。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市内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建设。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依托企业建设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面向企业、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成果工程化应用、转化和产业化。
第四条XX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是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宏观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和修订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批准或撤销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导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组织实施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等。
第五条市直有关部门、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是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落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方针和政策,支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二)指导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和管理,组织与督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三)协调解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依托单位是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提供相应的人员、经费、设施、政策等建设保障,解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二)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e0dac8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1.png)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技术研发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这个背景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集中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打破行业壁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
其主要工作包括:1.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导向,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技术研究,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工程化应用和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促进产学研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导向,确定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
2.组建研究团队:整合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3.开展技术研究:围绕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工程化应用和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5.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6.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
7.评估与调整:定期对研究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适用范围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适用于各类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80a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1.png)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方案
与现有的中心有何区别,我们都应该怎样做,如何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背景介绍
由于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对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服务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工程技术研究的需求,增强学校的学术影响力,提高学科和院系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我们需要实施一个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施方案。
二、要点和措施
1.我们将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并组建一个有关部门来审核和审批各项工程技术研究计划。
2.我们将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的发展速度,吸引到具有国内外先进理论及实践经验的科学家,并向院系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3.为了确保研究项目的有效性,我们将设置一个审核机构,由专家组成,根据研究计划对项目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
4.我们将实施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使项目开发顺畅,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科学性,提高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方案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966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工程技术研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为了提升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我公司拟成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二、项目建设目标1.打造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解决行业技术难题,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结合公司现有业务,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公司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3.打造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项目建设规模1.建设地点:研发中心选址在公司现有总部所在地,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2.人员组成:团队由一批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研发能力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包括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等,规模约50人。
3.研发设备:购置高端的研发设备和软件工具,满足研发需求。
四、项目建设内容1.研发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由技术专家、学术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研发设备购置: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包括试验台、实验仪器、软件工具等,确保研发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研发项目建设:依托公司现有业务,开展一批具有市场前景和行业影响力的研发项目,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4.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设研发成果转化平台,打破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壁垒,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五、项目进度安排1.项目立项阶段:成立研发中心筹备组,确定项目立项计划,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成立项目工作小组,明确项目组织架构和工作任务。
2.项目建设阶段:根据项目规划,分别制定团队建设方案、设备购置方案、项目研发方案和成果转化方案,启动各项工作。
3.项目验收阶段:项目完成后,召开项目验收会议,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估,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确定项目效果。
六、投资与融资计划1. 资金来源:公司自筹部分资金,引入外部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等。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任务书(范本)-仅供参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任务书(范本)-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bb8051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3.png)
附件三:项目编号
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项目任务书(范本—仅供参考)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合作单位:
主管部门:
填报时间:
XX省科学技术厅编制
填写说明
1、本《项目任务书》是X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立项、实施、检查、验收的依据,
具有行政约束力。
2、《项目任务书》由项目执行单位,根据经专家论证并修改后的《XX省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填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一式五份报送省科技厅。
3、填报单位应按《项目任务书》中各栏要求填写,字迹清楚,数字准确,必要时可加
附页或说明材料。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79c6f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f.png)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技术领域: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利报日期: 年月日XX市科技局XX年制填写说明1、本申报书适用于XX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
2、要求内容简洁,数字准确,必要情况下可加附页说明或附文字资料。
3、由申报单位填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一式两套报送市科技局。
4、本报告采用A4规格页面,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一、组建中心的目的、意义(重点说明:本技术领域确实切定义;在行业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经济效益及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等。
)二、国内外技术、产业开展现状和趋势(重点说明:国内外技术开展水平和现状,开展方向;市场需求状况;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拟;与国外的差距等。
)(重点说明:公司开展状况、研发队伍、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相关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转让情况等。
)(一)目标及任务(计划投资及用途、硬件建设、人才培养;研究内容、开放服务;预计能实现的技术创新目标)组织机构管理及运行模式(四) 如何发挥在行业进步中的带头作用、建容实方四组内及施案如何实现自我开展、良性循环(一)工程中心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注:验收时能到达的水平和能力;新 增专利、成果、标准、认证、新产品等技术方面的量化指标等)(二)工程中心的内部运行管理及自我开展能力(注:验收时能完善到什么程 度?能制定哪些制度机制?通过什么方式来自我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三)工程中心的培训人员及开放服务水平(注:工程中心将提供哪些方面的 服务?将起到的行业带动作用;验收时预计培训的数量、人次、对外服务数量 等要量化)(四)成果产业化状况(含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和对行业技术开展的影响(注: 量化指标均为验收时预计能到达的水平)五、 考 核 目 标六、依托单位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七、主管部门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八、工程中心审议专家组意见:九、市科技局意见:十、相关附加及证明材料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近两年的审计报告主要局部(应包含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3 张表)3、专利证书、计算机软件版权证书等知识产权证明;4、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证书、成果鉴定证书、成果奖励证书、参与制定的标准、承当各类科技计划的证明等材料;5、企业基础设施照片、生产车间及设备照片、主要产品照片;研发场所照片、仪器设备的照片和清单(包含仪器名称、型号、台数、原值)。
2021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计划(范本)
![2021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计划(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aade2958e9951e79a8927c7.png)
2021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计划”为抓手,围绕全市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产学研结合整合集聚国内外科研资源,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为区域内产业提升发展,实现经济转型,提高我市核心竞争力提供内在的技术支持。
二、建设计划与重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三年内普遍建立研发中心,规模企业三年内研发机构建立比例要达到___%以上。
1.全面推进新材料、装备制造、眼镜及视光学、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纺织家纺、木业、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村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领域的市级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2.重点推进功能纤维、高性能合金、新能源、煤化工、医疗器械、数字装备、气体资源、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研发中心及实验室的建设,并向省级、国家级推进,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
3.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
4.鼓励外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外知名公司共建研发中心,或到省外乃至境外设立研发中心。
三、推进措施1.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列为市科技创新支撑计划的支持范畴。
2.优先推荐已建成的市级研发中心申报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计划。
3.优先支持研发中心承担的技术开发项目。
4.研发中心作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5.对符合建设要求的研发中心由市政府授牌。
四、建设标准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应达到“五有”基本标准:1.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与计划:企业根据发展现状与行业发展方向制定三年以上研发计划及在研开发项目计划。
2.有满足研发活动基本需要的研发条件:①独立的研发场所:市级研发中心场所面积不小于___平方米,能够满足办公、研讨、检测、试验等研发活动的需要。
②研究开发设备:配置开展研发活动所需的试验、测量、分析等仪器设备。
③固定的研究开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配备一支与机构主导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0b1d593186bceb18e8bb5b.png)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一.中心名称: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依托单位:xxxx车轮有限公司三.合作单位:xx学院、xxxxx技术有限公司四.申报日期:2015年1月20日五.组建中心的目的意义5.1车轮是轮胎与车轴之间的旋转承载件,通常由轮辋与轮辐两个主要部件组成,它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与保安件之一,从制造车轮的原材料分类主要有铝合金车轮与钢制车轮两种。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采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以智能、控制等技术在无内胎钢制车轮的嵌入式应用,实现产品的智能化。
5.2国家、省、市经济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汽车及零部件的发展作为重大任务及课题。
xx省及xx市政府都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本省、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属于“十大高成长产业”中的“智能装备产业”,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3适应快速发展的国内外汽车市场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迎来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口最多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针对钢制无内胎车轮进行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成长、高技术、高融合、高品质的特性;还可配装无内胎子午线轮胎,非常适合汽车在高速公路行走,其安全性和节油作用十分明显;能成为国内车轮行业发展的领跑者。
其国内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5.4行业持续发展,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升级换代需要:“xx市智能化无内胎车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研究运用系列化智能设备、工艺来生产智能化产品,目的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增强国内车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装备、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企业内涵式发展;能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符合党的“十八”中提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精神,从而促使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升级换代;能引领国内车轮行业走向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一、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工程技术研究的需求不
断增加。
为了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设一个专业的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提出建设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方案。
二、目标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并
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参与研究项目;
2.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4.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建设内容
1.人员建设
a.招聘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形成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b.鼓励精英本科生报考研究生,吸引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c.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培训机会,保证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实验设备与平台建设
a.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研究的需要;
b.建设大型实验室和研究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c.建立数字化研究平台,方便科研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3.项目研究和应用推广
a.选定研究方向,确定优先研究项目;
b.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c.注重项目的应用推广,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4.合作交流与合作
a.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参与科研项目;
b.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
c.推动成果转化,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四、预期效果
1.提高工程技术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2.解决重要的工程技术问题,推动工程技术的应用创新;
3.促进科研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4.加强与业界的合作,推动技术与产业的结合;
5.提升本地区工程技术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五、实施计划
1.第一年:完成团队组建,确定研究方向和项目,购置实验设备和建
设实验平台;
2.第二年:开始研究项目,推进合作交流与合作,组织学术交流会议;
3.第三年:开展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进行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工作;
4.第四年及以后:持续积累研究成果,提升中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建设、实验设备与平台建设、项目研究和应用推广以及合作交流与合作。
通过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提供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平台,中心将致力于解决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并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计中心将提升工程技术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工程技术的应用创新,促进科研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