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03 试题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写自己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4)《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山的变化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正面写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湖光水色的诗句是:,。
二、课内阅读【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 ,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
4.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3分)【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借景打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唐诗五首》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
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3)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
(4)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5)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唐诗五首积累运用1.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与杜牧并称为“李杜”。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他又被称为“诗王"“诗魔”。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薄:________ (2)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__________(3)长河落日圆长河:_______ (4)来从楚国游从:___________(5)水面初平云脚低初:_________ (6)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__________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猎马带禽归(泛指猎获的鸟兽)B.昔人已乘黄鹤去(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人)C.属国过居延(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地名。
)D.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
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4.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按要求默写。
(1)《野望》一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
(2)《野望》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这两句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
13.唐诗五首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薄.暮()徙倚.()落晖.()征蓬.()候骑.()沙堤.()都护()燕.然()荆.门()芳草萋.萋.()2.名句默写。
(1)《使至塞上》中被王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的句子是:,;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2)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请默写两句有关黄鹤楼的诗句,。
(3)《黄鹤楼》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渡荆门送别》中描写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的句子是,;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野望》中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
,。
(6)《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徙倚欲何依(徘徊)山山唯落晖(落日的余光)B.东皋薄暮望(稀薄)晴川历历汉阳树(分明的样子)C.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乱花渐欲迷人眼(五颜六色的花)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C.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入”宇则力透纸背,写出了长江的气势。
C.《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虚写的手法描述了作者心中的美景。
D.《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既蕴含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也有他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三)、综合性学习6.核心素养提升,综合性学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唐诗五首》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
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3)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
(4)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5)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课《唐诗五首》课时练习试题
«唐诗五首»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 ) 薄.暮( ) xǐ( )倚落huī( ) 驱dú( )采wēi( ) 崔颢.( ) 千载.( ) 燕.然( ) 征蓬.( )2.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王绩,字,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
(2)《黄鹤楼》的作者,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李白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号,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观摩诘之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薄:(2)徙倚..欲何依徙倚:(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川:历历:(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6)使.至塞上使:(7)单车欲问.边问:(8)长河..落日圆长河:二、课文内容回顾。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既描绘了在黄鹤楼所见的远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诗句是:,。
诗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三、课内精彩阅读(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5.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
C.颔联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含答案)
《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共7题)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幕(báo)徙倚晴川历历B.落晖都.护(dū)白沙堤.(dī)C.驱犊.(dú)早莺.(yīng)鹦鹉州D.燕.然(yān)啄.春泥(zhuō)芳草凄凄2.《使至塞上》一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塞外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和孤寂、抑郁的心情。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4.《使至塞上》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盛赞此二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你读到这两句诗时,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你觉得“直”“圆”二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5.学习王维《使至塞上》。
1.诵读诗歌,发挥想象,描述诗中所写的情景。
2.对照译文,默写诗歌。
3.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直,写出了孤烟之高;圆,写出了落日之低,以十分工整的对仗句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
4.拓展学习。
你还记得王维的其他诗歌吗?请背诵出来。
6.小文的哥哥学习中国画,他要在假期完成“为诗歌画插图”的作业。
他决定选《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文:哥哥,你为什么要选这一句诗呢?哥哥: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选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作画,我认为是诗、画的最佳组合。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同步习题
《唐诗五首》测试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
”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古诗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4.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1.答案:(1)D(2)①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八上13《唐诗五首》专项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专项复习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80分)班别:姓名:分数:一、《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句子,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上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般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咏黄鹤楼诗作的绝唱。
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gāo)驱犊.(dú)萋.萋(qī)B.鹦.鹉(yīng)燕.然(yàn)荆.门(jīng)C.贾.亭(jiǎ)徙.倚(xǐ)千载.(zǎi)D.征蓬.(péng)萧.关(xiāo)白沙堤.(dī)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歇息)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中颈联气势雄伟,眼界宽广,极富画面感,体现了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鹤楼》一诗的颔联将时间和空间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乡愁。
C.《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尾联通过借景抒情,侧面烘托,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暮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D.《野望》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
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
因作者心绪的原因,本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染上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删去“逼得”)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5.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共11题;共54分)1.《黄鹤楼》选自《________》,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________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其作品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是颔联,__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王维,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人称“________”,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________ 并称为“王孟”。
本诗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________”诗。
6.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
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荆门外(jì)C.驱犊(dú)日暮(mù)萧关(xiāo)带禽归(qíng)D.采薇(wēi)征蓬(péng)崔颢(hào)没马蹄(mò)2.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仍怜故乡水(可怜)芳草萋萋鹦鹉洲(茂盛的样子)B.徙倚欲何依(徘徊)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江入大荒流(辽阔的荒漠)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单车欲问边(慰问)晴川历历汉阳树(河流)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是()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
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C.“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孤山寺北贾亭西”中的“孤山”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
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
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逢候骑(qí)....C.驱犊(dú)徙倚(xǐ)汉塞(sài)沙堤(tī)....D.XXX(wēi)征蓬(péng)XXX(hào)没马蹄(m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皋薄暮望薄:.(2)徙倚欲何依徙倚:..(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6)单车欲问边问边:..(7)长河落日圆长河:..(8)来从楚国游从:.(9)将入大荒流大荒:..(10)仍怜田园水怜:.(11)水面初平云脚低初:.(12)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3.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XXX,字________,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_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________,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XXX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XXX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XXX,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________,与XXX合称“XXX”,有“________”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XXX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XXX,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XXX并称为“XXX”(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XXX,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唐代诗人,有“________”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3分,共12分)东皋(___)薄暮(___) xǐ(___)倚驱dú(___)采wēi(__)崔颢(___)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王维—唐代B.《黄鹤楼》—崔颢—唐代C.《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徙倚欲何依(徘徊)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C.仍怜故乡水(可怜)D.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诗句默写(每空5分,共50分)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赏析题(18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从意境、修辞、语言等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参考答案一、略二、1B 2 A 3C 4D三、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写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 唐诗五首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13课唐诗五首一、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驱犊.( ) 东皋.( ) 徙倚..( )燕.然( ) 没.马蹄( ) 白沙堤.(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黄鹤楼》———七言律诗———崔颢———《全唐诗》B. 《使至塞上》———五言绝句———王维———田园诗人C. 《渡荆门送别》———五言律诗———李白———诗仙D. 《钱塘湖春行》———七言律诗———白居易———《白氏长庆集》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2)徙倚..欲何依(3)萧关逢候骑..(4)来从.楚国游(5)仍怜.故乡水5.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诗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2)崔颢在《黄鹤楼》中描写景物的名句是:,;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3)《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4)《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
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野望》,完成题目。
6. 第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7. 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二)阅读《黄鹤楼》,完成题目。
8.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9. 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10.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
《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时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共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题。
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三单元 13唐诗五首 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1.本课集中了五首唐人律诗,大都自然明朗,格调清新。
请抄录你最喜欢的一首并尝试着熟读成诵,领略律诗声韵和谐、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
要求: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2.辨字组词。
(1) 徙徒(2) 犊椟(3) 晴睛(4) 洲州(5) 蓬篷(6) 候侯(7) 镜境(8) 蹄啼3.判断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列加点的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C.长河..落日圆(黄河)D.仍怜.故乡水(可怜)5.根据要求,引用文中相关诗句填空。
(1) 《野望》中,景物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鲜活起来的诗句是:“ ,。
”(2) 《黄鹤楼》这首诗中,表达诗人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的诗句是:“ 。
”(3) 东坡居士曾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 《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诗句是“ ,。
”(5) 《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6.对这五首古诗的主旨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野望》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B.《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C.《使至塞上》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D.《渡荆门送别》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最象雄浑壮阔,表现了李白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3 唐诗五首:黄鹤楼 (崔颢)》03 试题试卷 含答案
《13.2 黄鹤楼》课时练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米芾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暾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2.下列对崔颢《黄鹤楼》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运用写实手法,从神话传说落笔具体写出黄鹤楼悠久历史和神异色彩。
B.颔联,由神话回到现实感受。
诗人登上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
C.颈联,诗人视线从远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汉阳平野树木葱翠,鹦鹉洲上芳草如茵。
D.尾联,描绘江面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愁”字作结,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课时练习试题
《唐诗五首》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徙倚..()()驱犊.()采薇.()燕.然()荆.门()没.马蹄()贾.亭()沙堤.()2.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
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
(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4.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我们循着古人的脚步,游历祖国山河,黄鹤楼上,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时练一、考考你古诗理解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
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5.,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由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二、古诗阅读(共2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4分)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
4.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2分)5.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7.有人说“归雁天”“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分)8.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9.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1分)10.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2分)三、古诗阅读(21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____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2分)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4.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7.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2分)8.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9.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10.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参考答案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2.D3.A4.广阔无壤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B7.同意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不同意的理由是认为此句是实写,是作者所见。
当然两个方面兼顾也可以。
8.D9.诗人(自己)(1分)10.示例-:“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慼。
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
示例二:“孤烟” 显示在无边的荒莫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
(2分)1.问边:慰问边关守军;征蓬:飘飞的蓬草2.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3.A(3分)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4.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5.B6.D7.“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8.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
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9.A(并非轻松愉快。
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