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导】高考历史第42题解题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42题解题分析与指导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

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8高考42题参考答案: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2022/1/7
42、(2019年全国1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一、试题考点分析
1、考点体现:本题以“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读书信念”作为考查内容。

2、热点体现:本题重点考查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
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力和爱国热情。

3、能力体现: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包括了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体现了考试的综合性这一方向。

二、试题学情分析
1、本题以“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读书信念”作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能力全面且要求较高。

2、学情滞后:高中学生对历史评析观点类试题训练少,此题又具有创新性,要求学生要得出结论,并且不能与观点重复,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学生阅读理解与提取信息能力差,不知道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读书信念是说的什么意思,因此立意不准确;学生审题不全面、答题模式不懂。

要求目标ⅠⅡⅢ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三、试题拓展分析
•1、试题解析拓展(方法技巧)•2、试题答案拓展(答题模式)•3、试题改编拓展(相似命题)
42、(2019年全国1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试题解析拓展(方法技巧)
第一:审题。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要求做到:1、观点----2、评---3、析----4、结论
1、观点即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观点。

2、评即是对钱穆的任意一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赞成或反对。

3、析即是分析、论证观点,做到持论有据(可结合中国古代、近现代史实),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结论即是要做到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结论要有家国情怀的高度,有理论的升华。

第二:评题。

写出钱穆的任意一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任意一点或整体)
第三:析题。

在评题的基础上,分析、论证观点,要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四:结论。

在分析、论证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要有家国情怀的高度,有理论的升华。

具体步骤如下:
(一)首先提取观点(如下任意一观点)
1、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
2、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3、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4、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
(二)其次表态度(评观点)
(三)再次论证(析观点)
(四)最后结论(如下)
1、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2、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3、正确的民族、国家历史观,能增强国民意识
4、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2、试题答案拓展(答题模式)
得分关键:观点+评(表明态度)+析(论证)+结论(理论升华)
观点(依据材料,提取观点):××××××××××××。

评(表明态度):此观点正确与否。

析(持论有据):
×××××××,×××××××××,××××××××××,
×××××××××,×××××××××,××××××××。

(运用中国古代、近现代史实论证,同时结合1940年中国抗战的国情,谈家国情怀)
结论:家国情怀,理论升华。

【答案】示例一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论证:
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1940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宏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

结论:
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示例二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

1940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增强抗战的民族意志精神。

结论:
总之,对中华文明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必将促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进而弘扬民族精神。

示例三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此观点正确。

论证:
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到明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对外闭关自守,结果加速了中国的落后。

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主动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学
习器物、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
深入,但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

国民只有对本国历
史的深入了解,在存有温情和敬意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减少偏激的虚
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1940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
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才能增强国民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3、试题改编拓展(相似命题)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梁启超"新史学"论纲的一个突出的部分就是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是"发达"的,但他具体指出"中国之旧史"有"四蔽":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梁启超《新史学》(1902)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观点:
1、传统史学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国家利益
2、传统史学主要是记录帝王将相,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
3、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
4、传统史学只关注过去历史事实,忽视对未来社会理想
结论:
1、史学培养国民精神,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2、史学重视民众作用,才能推动历史发展
3、史学关注社会现实,才能发挥史学价值
4、史学关注未来理想,才能激励国民奋进
【答案】示例一
观点:
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国家利益”,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国传统史学发达,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仅成为帝王总结统治经验,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传统史忽视了近代民族观、国家观,进而忽视了国家利益。

19世
纪末20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由
于脱离群众,变法失败。

为唤醒民族国家意识,1902年梁启超写出了《新史学》,抨
击旧史学,提出史学革命,以维护国家利益。

结论:
总之,只有通过新史学培养国民精神,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民族的振兴。

【答案】示例二
观点:
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国传统史学发达,如二十四史的编写,一般来说后一朝代写前一朝代的历史,即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传统史学脱离社会现实。

19世
纪末20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由
于脱离群众,变法失败。

为唤醒国民意识,就要发挥史学的社会作用,因此,1902年
梁启超写出了《新史学》,抨击旧史学,提出史学革命。

结论:
总之,只有史学关注社会现实,才能发挥史学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四、试题预测分析
2016一卷世界史:(文字)
卢梭“《社会契约论》”
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
具体的论题
2016
二卷
中国史:(地图+文字)
玄奘、鉴真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古代史其他
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2016
三卷
中国史:(文字+地图)
中国自放口岸
近代自开放口岸的特点、原因
2017一卷中国世界史:(表格)
明代与西方
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
以阐述。

2017
二卷
中国世界史:(表格)
钟表演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
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
阐述。

2017
三卷
中国史:(文字)
吕思勉--中国近代侵略双重性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2018一卷世界史:(文字)
鲁宾逊
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
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
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
史现象。

2018
二卷
中国史:(文字)
汉阳铁厂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
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
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
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2018
三卷
中国史:(表格)
班固人物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
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2019一卷中国史:(文字)
钱穆《国史大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
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
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
晰。


2019
二卷
世界史:(时间轴)
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
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
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
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
2019
三卷
中国史:(表格)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
据,表述清晰。


2016一卷世界史:(文字)2016
二卷
中国史:(地图+文字)2016
三卷
中国史:(文字+地图)
2017一卷中国世界史:(表格)2017
二卷
世界史:(表格)2017
三卷
中国史:(文字)
2018一卷世界史:(文字)2018
二卷
中国史:(文字)2018
三卷
中国史:(表格)
2019一卷中国史:(文字)2019
二卷
世界史:(时间轴)2019
三卷
中国史:(表格)
2016一卷世界史:(文字)
自拟论题
2016
二卷
中国史:(地图+文字)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
2016
三卷
中国史:(文字+地图)
提取信息
2017一卷中国世界史:(表格)
自拟论题
2017
二卷
中国世界史:(表格)
提取信息,拟定论题
2017
三卷
中国史:(文字)
自拟论题
2018一卷世界史:(文字)
提取情节
2018
二卷
中国史:(文字)
阅读材料,提炼启示
2018
三卷
中国史:(表格)
自拟论题
2019一卷中国史:(文字)
评析观点,得出结论
2019
二卷
世界史:(时间轴)
对此认识,提出见解
2019
三卷
中国史:(表格)
提出论题
3、试题解法呈现的方式多样
①评析:
材料观点---表明态度——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

②评述:
叙述观点---表明态度——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

③论证: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观点)——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

④解读:
解读材料、提练观点——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

⑤信息
依据材料、提取信息(观点)—-持论有据、说明原因——总结升华。

4、试题预测总结
1、论证题重在创新,年年变脸。

2、论证题重在审题,提取观点。

3、论证题重在阐述,持论有据。

4、论证题重在方法,答案多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