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较为精深,具备一定体育技术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为主,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规格:

1 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实干精神。

2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交叉学科基本知识,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硕士论文答辩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其他外国语种达同等水平);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4 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加修一门本科术科课程;非体育专业的同等学力研究生另须加修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5身体健康,具有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体育术科专业特长。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

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是2000年经过全国评审,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2002年正式开始招生。本学科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成长性最好、实力最为强劲的学科之一,是湖南师范大学首批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全职教授和副教授,并在国内外特聘了一批知名的兼职教授,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体育学院依托这些研究力量,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社会科研基金课题、教育科研基金课题,出版了多部专著和教材,发表高质量论文数10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本学科是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和历史等相交叉的综合性二级学科,学科点可以借助学校多学科硕士博士点及其人才优势,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多个方向进行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目前,本学科以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与经济、体育文史、体育伦理学等方向为重点进行建设,并在这些方向上招收交叉学科专业研究生。

三、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

A 学校体育学

本方向以体育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体育行政及管理部门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一定体育术科基础、人文社会学科基础较好、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类学生。

B 体育伦理学

体育伦理学属于体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交叉的应用伦理学科专业方向,主要为高等院校和体育教育、科研及管理部门培养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雄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专门人才。招收具有一定体育术科基础、哲学社会学学科基础较好、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类学生。

C 体育社会学

本方向以社会学、哲学、社会学原理、心理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社会结构、体育文化、体育社会问题、社区体育、体育社会化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体育社会团体等部门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社会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有一定体育实践技能的各类学生。

D 体育管理与经济

本方向以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竞赛学、经济学、消费学、市场学、法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的行政管理机制、竞赛管理、产业管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体育法学等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体育行政管理机关、社区、社团、各级各类学校等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管理或经济知识水平的人文基础知识较好的各类学生。

E 体育文史

本专业以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文化,体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体育与其它社会现象的联系等领域进行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探讨体育——这一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为中、高等专业院校、体育科研机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与体育文史专业理论知识雄厚的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专门人才。招收具有相应的体育术科基础,人文社会学基础较好,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类学生。

F 体育心理学

本方向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体育的基础心理、适用心理等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体育行政管理机关、社区、社团、各级各类学校等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较好心理和管理基础知识水平的各类学生。

四、专业课程一览表

五、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

课程编号:01504030101

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

任课教师:龚正伟等

开课单位:体育人文社会学教研室

适应学科方向: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

预修课程:教育学,体育概论

内容简介:体育学总论;体育人文学科;体育社会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其它体育相关学科;中国体育;国际体育;体育体制;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童昭岗.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2、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钱杰等.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龚正伟等.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6、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念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体育科学指南[M]. 金季春.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01504030102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开课单位:体育人文社会学教研室

任课教师:李艳翎等

适应学科、方向:体育学概论、体育伦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与经济、体育文史、体育心理学方向

预修课程:管理学、社会学原理等课程

内容简介: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的运行,从整体上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人与社会发展。本课程主要讲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文化与社会运行、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和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学艺.社会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6、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150403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