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两种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的新思路。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比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事件的归因,就发现中国人倾向于把事件归于周围的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本人的特征造成的结果。

可喜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上述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分析。

通过对五百多名中国人思维方式评定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衡量:①变化性: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动的东西;②矛盾性:世界并不是精确和清晰的,而是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③折衷性: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5联系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⑤和谐性:客观事物只有与其它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意义。

至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维度,我们和国外的合作者正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不过有许多实证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西方人的思维特征符合上述的分析。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其根源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

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

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

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

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

这一观点在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不是处处相同的,亚洲人的思维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维特性截然不同。

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为我们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种理解只是一种宏观上的认识,他所提出的观点也只是近代地理学派关于文化差异的翻版。

我们认为,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异,还必须对这两种文化系统做更深入的分析。

这种分析应该考虑到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韧性等诸多因素。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差异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意识、个人行为、个人发展和个人实现。

心理学家们把这种以个
人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和行为统称之为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而东方文化强调个
人服从大局、顾全大局,统一意识和行为,心理学家们把这类文化特征称之为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心理学家们又认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上。

比如说,人在社会中总是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家庭中他可以是丈夫
和父亲,在单位上他是一个工厂的工程师,在业余社会活动中他是围棋学会的会员,等等。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特征是:这个人在各个组织中与他人的关系都是松散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距离比较远,他在各个组织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以他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发展为前提的。

而东方文化则不然。

虽然同样一个人参加同样的组织
或担任同样的工作,但他的个人的活动和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这些组织和单位的
影响和制约。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西方文化认为人就是个人本身,不应当也不应该受
制于任何其他的人和组织。

东方文化认为,人是群体的一部分,应该而且必须受到别人
或组织的影响和制约。

美国心理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对世界上4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作了实验
性的比较研究。

他们发现文化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上。

以强调群
体目标为主的文化,大多对工作环境的个人自由度有更多的限制,比如个人工作的时间长,主要限制于完成企业和单位的具体指定的任务中,而很少有个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以强调个体目标为主的文化则相反。

个人发展的空间比较大,个人需要不断地进取以适
应工作的挑战。

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当中,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以个人目标为主的文化,而中国则是一个典型的以群体目标为主的文化。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东方文化,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
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比西方文化更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牺牲个人利益服从群体
利益,强调群体目标而非个人目标。

对个人意志,判断和行为的研究,也体现了这些文
化层次上的不同。

东方人更注意他们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影响更
敏感,考虑得更多。

在东方文化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圈子,如配偶、子女、父母、兄
弟姐妹、亲戚和近友等,通过和这些人的情感上的交流,达到自己情感上的平衡,并调
整和改变自己的认识和行为,获得行为的判断标准。

在这个小圈子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东方人对待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和对待圈子外的人是有显著不同的:圈子里的人更容易产生相互体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如帮助的行为常产生在圈子内的人而不是在圈子外的人。

而在西方文化中,这个圈子相对来说就要小得多,如仅局限于夫妻之间,而且关系松散,影响力和控制力都要小得多。

正因为如此,对待圈子内和圈子外的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比如说,对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比较研究表明,美国人在帮助朋友和帮助一般人的态度和行为上差别比较小,而中国人则相对来说差别比较大。

这种明显的"亲疏有别",也就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的"爱有差等"。

从农耕社会走出的中国现代文化,仍然保留着很强的中国家庭文化,显然特征:人际关系从家庭内部开始继而扩展至亲戚、朋友,由近至远,由亲至疏,社会的交往实际上是家庭文化的延伸。

那么,就文化本身而言,有无优劣之分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一般的文化比较研究中,学者们多不涉及价值取向问题,即哪一种文化更优更劣的问题。

这是因为文化本身是由自己的传统、历史、民族性、习惯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各种文化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很难达成统一的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人际关系疏远的西方文化,可能会在个人发展和个人成就方面占有优势。

在提倡和鼓励个人兴趣、个人自由、个人实现的文化里,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人的潜力得到了发展和认可的机会。

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中,都更容易发现人材,容易发展人才。

人们思维时带着的框子少,教条的东西少,权威的意识少,这种环境对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特别对青年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和土壤。

很多从中国到美国来学习的学生都会赞赏美国学生在课堂里无所顾虑,大胆提问,勇于向老师和权威挑战的精神。

在工作中,美国人不断创新的意识和勇于探索,发掘新思路、新方法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优势。

这种文化环境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体现在智力上、体力上、心理上,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中。

淘汰率高而快是竞争的特色,吃老本是不行的,也是没有的。

此外,由于突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人不可避免地带有走向自己反面的异化特征:社会交住层次上的分离意识,人际关系的表层化,实用性,非情感的行为特征。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产生了孤独和不健康的竞争。

如果说这种竞争是残酷的话,那么主要是因为竞争是孤独的。

在强烈地需要得到对方的信任和依赖的同时,竞争者却不得不走向这种需要的反面。

一味地追求个人发展和享受,缺少忍让和宽容造成了家庭的解体。

心理的不平衡和缺乏调节心理的机制,如缺少朋友、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爱,更容易出现生活上的孤僻、淫、瘾、超前消费,以至于产生暴力。

根据美国的权威机构的市场研究表明,72%的美国人生活在没有朋友的环境当中,近三分之一的看家庭医生的病人只是寻求关心、注意和体贴而上医疗诊所的,一半的家庭是解体的,将近四分之一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将近1%的美国全国人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美国是世界上枪杀犯罪率最高的国家,老年人是社会上最孤独和被冷漠的一个群体。

东方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不平衡的情感可以通过与圈子内朋友的交流得到疏解和补偿,孤独感大大减少。

强调宽容与忍让,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儿童得到了父母的爱,老年人得到了尊敬。

同时,有计划的群体目标可以在强调统一意识和统一行为的过程中有效地得以完成。

但东方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易产生关系特征的负效果:猜疑、妒忌、缺乏责任感,产生依赖性和自我满足。

紧密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联系又使个人的行为和判断极多地受限于他人的影响和左右,缺乏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产生并强化权威主义。

中国人常常抱怨自己活得太累,就是因为自己时时处处不得不注意别人,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此又去不断地调整
和改变自己的判断和行为。

这种习惯性地改变自己去符合别人方式,对发现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潜能都是无助的,反而常常是有损的。

由于个人发展极大地带上了家庭和社会层次上的关系色彩,个人性格上常常显得圆滑、世故,行为上更容易服从他人,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特征很显然,一个理想的文化似乎是介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新型文化,一个介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文化。

诸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都在支持两种文化的融合。

首先,当我们看看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过程时,就会发现强调个人主义的理论本身有其缺陷。

虽然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的,但是,几乎所有的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包括弗洛伊德(S.Freud)、艾里克森(E.Erikson)、皮亚杰(J.Piaget)的理论都是以男性作为研究的主体,并由此得出很多结论的。

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当男孩初次发现自己与母亲非同一性别时,他就带着强烈的意识去分辨自己。

男孩的个性意识和行为特征便由此出现并延续下去。

个性的独立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但是,从心理学家对性别比较的研究里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女性比起男性来说,更显著地强调依赖关系,更少地表现个性独立的特征。

因此,如果以男女双方为研究主体的话,强调个人主义的色彩会减弱很多。

大量的研究成果又显示,人类相互的关心、友爱和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从一出生就产生的。

对婴儿的研究表明,即使对婴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物质环境,没有吃穿这些基本需要的问题,但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爱抚,仍然可能造成婴儿的不健全成长,乃至死亡。

婴儿的同情心理,几乎是一出生之后就产生的。

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听到别的婴儿的哭声,也会产生沮丧的情感。

而对一到二岁的儿童成长的研究成果来看,一个显著的行为特征即为帮助别人。

相当一批学者认为,看到别人受到损害而不能帮助别人,并由此而产生的罪恶感是天生的,带有强烈的遗传特征。

对成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和社会的分离意识对人的体力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破坏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从我们对家庭和家庭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一个健康的家庭来自于吸取两个文化的优点。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家庭的复杂性体现在"分离"和"融合"这两个不同但却有紧密联系的部分。

西方文化强调前者,而东方文化强调后者。

就家庭而言,分离指的是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自由地追求自己个人的奋斗目标。

丈夫和妻子,虽然组成了一个看来似乎紧密的家庭结合体,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工作目标而言,都有一个追求目标,发展自己的需要。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如此。

父母应当理解子女的个人发展目标,子女也应当尊重父母的兴趣和价值。

每一个家庭的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互相之间不同的个体。

从另一角度来看,家庭成员的每一个人又都应当能够意识到家庭中其他成员的个人目标,并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形式去实现这些个人目标。

即使这些个人目标与家庭的总体目标似乎不符,或者几乎是相背的。

这一点就是我们所谈的融合性。

显然,如果一个家庭只有分离而没有融合,那么这种家庭出现的情形是,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期望,独立和奋斗,而缺乏爱和相互的支持。

孩子可能目标宏大,学习成绩很好,但却不幸福。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很多父母以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决定子女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以子女的个人兴趣和目标为前提。

在多数的情形下,即使这些子女取得了成绩,但他们也会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也不会感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如果一个家庭只有融合而没有分离,则会走向事情的另一面,子女会有很多的爱和支持,却没有挑战和压力,因而子女虽然满足和自我感觉良好,但却没有更大的进取心、更远的生活和工作目标。

当然,如果一个家庭既缺乏分离又缺乏融合,则在这些家庭成长起来的子女常常自甘沦落,成为社会进步的反面。

而我们需要的则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或者是在寻求最佳的结合。

事实上,诸多的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并正确指出,在人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共存着两个不同的却相互联系着的行为特征。

一方面,人们在寻求着建立人际间的关系,并由此种关系得到依赖、信任和安全;另一方面,人们又在不断地寻求自我独立、自我满足和幸福。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的发展会促进另一方面的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满足和幸福,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依赖于成熟的个性特征,包括独立的判断和行为。

在表达个人观点方面,西方人喜欢直来直往,中国人喜欢绕圈子在表达情绪方面:西方人喜怒很直白的写在脸上,而中国人会很注重掩饰自己不好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