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重农抑商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稳固封建统治。
〔3〕表现
①战国时期:首倡“重农抑商〞。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③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
知识点二:工商业的管理
1.特点: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2.表现
〔1〕朝:统一、货币,运用严密的法律进展经济管理。
〔2〕汉代:西汉对商人实行重税,汉武帝时代开场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3〕唐代: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和废止,限制市的交易时间,严格管制商人和市场。
〔4〕古代王朝还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
3.影响: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明清时期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
知识点三:“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制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展贸易的政策。
2.表现
〔1〕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严加禁阻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
〔2〕清朝顺治年间公布“〞和“〞。
〔3〕明清有些时期短暂实行的所谓对外开放,实质上具有直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制止。
3.影响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易错提醒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区别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不制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展,即所谓“朝贡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既制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贸易场所——十三行。
“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制止〞一切对外交往。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
1.出现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开展。
2.表现
明代:①丝织业兴旺的江南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②出现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清代:①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②除纺织业外,的制瓷业、的冶铜业、陕南的造纸业、的制糖业等都出现了类似的新的生产关系。
3.影响:在商品经济比较兴旺的地区,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4.特点:
〔1〕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2〕开展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往往夭折、中断。
5.开展缓慢原因
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以及的政策,是其开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深化探究
主题一: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讲史料
史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那么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那
么必农,民事农那么田垦,田垦那么粟多,粟多那么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那么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史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史料三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
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
清朝规定,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海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史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
持此主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史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开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分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揭露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探究
〔1〕指出史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史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史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史料二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史料三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史料 〔2021·高考,节选〕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主题二: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展? 讲史料
练史料
探究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史料,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练出高分
1.〔2021·全国大纲卷〕汉初,官方制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开展的挑战
2.〔2021·新课标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开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3.〔2021·高考〕?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4.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地〞。
其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5.下表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雍正年间乾隆中期嘉庆、道光年间
船税786两
0.8万~
0.9万两
10793两
2万~
3万两
XX关税、海税较少
1万~
2万两
5万~
6万两
8万~
10万两
山海关关税较少
1万~
2万两
3万~
4万两
10万~
11万两
合计数千~
1万两
3万~
5万两
9万~
11万两
20万~
24万两
A.古代交通运输业的开展
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清代“海禁〞政策的松弛
D.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答案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重农抑商
3.商鞅变法、专卖制度
知识点二:工商业的管理
度量衡
知识点三:“海禁〞政策
海禁令、迁海令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
闭关锁国
深化探究
主题一: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根底。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讲史料:
导读:
史料主重农抑商,理由是开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会导致国家贫弱。
史料反映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并利用国家法令打击商人。
史料说明清政府严格管理手工业,限制出口,抑制工商业的开展。
练史料:
探究:
答案〔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
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揭露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主题二:
〔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置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构造的更新、变革。
讲史料:
导读
史料一反映大量资本投向土地,影响资本积累。
史料二反映海禁政策的恶果,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史料三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加重征税,直接限制了国市场的进一步活泼。
练史料:
探究:
答案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附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兴旺,纺织业显著开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练出高分
1.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制止商人“衣丝乘车〞到“假二千石〞以及“倡乐〞“奢侈〞等信息说明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受到现实的挑战,故此题选择D项。
A 项说法错误,封建社会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改变;B、C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D
2.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
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3.解析材料并未表达限制商人经营何种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加强对商人的管理,与增加税收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表达出严令商人不能有土地,目的是为了抑制商业的开展,让更多的人从事农业,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根底,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保护小农经济的开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4.解析概括材料可知说的是海禁政策,因而选D项。
A项从表述上分析,是说的目的,不是影响。
另外还错在清代的海禁是针对成功的。
B项错,将边海居民移入地,实际上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项错,此措施是为了孤立成功,
. -
但不能因此使氏投降,最终还是靠武力解决。
答案 D
5.解析从表格信息看,清朝康熙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船税,XX关税、海税以及山海关关税税收收入呈增长趋势,这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实际上是清代“海禁〞政策松弛的结果,应选C。
答案 C
- 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