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9讲 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 ②雅丹地貌处于形成
过程初期阶段 ③盛行风风力大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④地质历史时
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4题,从共基座雅丹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 错分布的地层,①正确。共基座雅丹是上一抗风蚀地层形成雅丹的残留,雅丹 地貌不是形成初期,②错误。盛行风以春秋季为主,变化小,③错误。地层厚 度大,沉积特征明显,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④正确。故选B。
3.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 ) A.洞穴外的动物 B.洞穴上覆的土壤 C.洞穴中的植被 D.洞穴中的地下河
答案:B
解析:第3题,材料信息显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不是动物、植 物的遗体和遗迹,A、C错;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水滴 渗流经过的洞穴上覆的土壤,沉积在石笋上,B对;石笋是滴水到溶洞底面的碳 酸钙沉积而形成的,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错。故选B。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3.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的对比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风蚀地 貌
风及其挟带的沙粒 冲击和摩擦岩石, 形成风蚀柱、风蚀 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蚀柱
景观图
地貌特点
呈孤立的粗细 不均的柱状岩 石
风蚀蘑菇
风及其挟带的沙
风蚀 地貌
粒冲击和摩擦岩 石,形成风蚀柱、 风蚀蘑菇、雅丹
地貌等
石笋(如图1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洞 顶渗出,滴水到溶洞底面而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地貌。科学家对地中海 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 暗相间的微层(如图2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 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3~5题。
【考点精析】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的溶蚀和沉积过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1)溶蚀作用 CO2+H2O+CaCO3===Ca(HCO3)2 (2)沉积作用 Ca(HCO3)2===CaCO3↓+H2O+CO2↑
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3.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破坏建筑物,降低 土壤肥力 ,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 生命财产 的损 失。 (2)防治 ①措施:草方格、 石方格 、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②原理: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 粗糙度 ,以降 低 风速 ,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 固沙 的目的。
雅丹地貌
上部宽大,下部窄 小的蘑菇状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 垄脊相间构成,垄 脊高度和长度不一, 走向与主导风向一 致,沟槽内常有沙 子堆积
风当力风吹力扬减沙弱尘或,新月丘形沙
风积 地貌
气流受阻时, 沙尘便降落到 地面,形成沙
丘、沙垄和黄
土堆积地貌 纵向沙垄
平面图形呈新月 形,沙丘的两侧有 顺着风向向前伸出 的两个尖角(翼)。 迎风坡较缓,背风 坡较陡
细颗粒物
沙粒
磨蚀
(2)类型: 风蚀蘑菇 、风蚀壁龛、 风蚀柱 、风蚀残丘、风蚀沟槽 等。
【思维拓展】
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 风沿裂隙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 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
2.风积地貌
图中是 新月形 沙丘示意图,它是沙丘的基本形态,其 迎风坡 坡 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
中低纬度 高海拔 地区的 高山上
2.冰川地貌
(1)概念:冰川对地球表面的 侵蚀 、搬运和 堆积 作用导致 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2)类型:主要有 冰斗 、冰川槽谷(U形谷)、 角峰 和刃 脊等。此外,还有冰蚀湖、 峡湾 等地貌。
【思维拓展】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当大气降水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 温度在0 ℃以下,大气降水就会以固体形式存在,形成常年不化的积 雪,并逐年增厚,逐渐变成微蓝色而透明的冰,并沿着斜坡或者在自 身重力的作用下缓慢运动,这种运动的冰体就叫冰川。
【思维点拨】 草方格沙障的功能 ①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②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 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二、喀斯特地貌 1.概念:又称 岩溶 表水、地下水的 溶蚀 貌。
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 作用和伴随的 机械 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
2.类型
(1)喀斯特溶蚀地貌:主要有 溶沟 、石芽、 峰林 、孤峰、 溶斗和地下溶洞等。
2.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相同时( ) 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Q1越大 B.坡度越缓,Q1越大 C.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Q2和Q3越大 D.坡度越陡,Q2和Q3越大
答案:C
解析:第2题,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可增加下渗量,因此地表植被覆盖率 越高,Q1越小,Q2和Q3越大,A错误,C正确;坡度越缓,越有利于下渗,Q1越 小,B错误;坡度越陡,越不利于下渗,Q2、Q3越小,D错误。故选C。
3.罗布泊雅丹共基座景观分布区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D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基座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说明风力的侵 蚀方向是沿东北—西南,由于该地接近冬季风的源地,且气候干旱,春秋季多大 风,盛行风向为东北风,D正确。故选D。
4.雅丹共基座景观的形成表明当地( )
顺风向,呈互相平 行的长条形
【题组精练】
金字塔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殊,稳定 少动,分布广泛。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 基础上,受其他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依 据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沙丘形成模式图(下图,箭 头代表盛行风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解析:第1题,由材料“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他风向的改 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可知,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 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受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金字塔沙丘是由新月形沙丘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开始应 该为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即②;随着其他风向的改造,其棱面逐渐增加,出现 ④①,最后形成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4.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解析:第4题,图文信息显示,石笋的微层暗条纹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有机质 又是由雨水从土壤中携带而来,故微层暗条纹的形成与降水相关。该地位于地中 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雨水集中在冬季。 因此石笋微层暗条纹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多雨的冬季。故选D。
(2)喀斯特沉积地貌:主要有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和钙华等。
【思维拓展】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能 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大,水的溶蚀能力越大,溶蚀作用越强烈,喀斯 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三、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带在 构造运动 、海水运动、 生物作用 和气候因素等共 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关键能力—能力突破
关键能力一 风成地貌 【典题精研】
[典例1] [福建卷]右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 成(1)~(2)题。
(1)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1)D (2)C
2.类型
(1)图A为 海蚀 地貌,主要有 海蚀崖 、海蚀柱、海蚀拱 桥、 海蚀平台、海蚀穴等。
(2)图B为 海积 地貌,主要有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水 下沙坝等。
四、冰川地貌 1.冰川类型及分布
划分依据
冰川的形 态和规模
类型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特征
分布
面积大,冰层厚 南极洲 和格陵兰岛
面积小
作用
水的流动性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 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 越弱
【方法技巧】 联系法记忆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3.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形 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
1.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 岩上的地貌。地表喀斯特形态有石林、溶斗等,地下溶洞中的喀斯特形 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风力侵蚀 ②风力堆积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堆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第1题,喀斯特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 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 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故选D。
关键能力二 喀斯特地貌 【典题精研】
[典例2] [2020·江苏卷,3]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题。
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 C.③
答案:A
) D.④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 认知
综合 思维
图示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有①②③④四个河谷,需 要进行区域定位,确定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体现了区域认 知 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溶洞是一种 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形成于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中,①②③ ④四个河谷中只有①河谷的下半部是石灰岩,即可确定答案
第9讲 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必备知识—基础落实
关键能力—能力突破
[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 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解读
1.综合思维:通过相关材料,综合分析风成地貌,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 主要类型及成因;综合分析风沙活动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类型
地表喀斯特地 貌
地下喀斯特 地貌
形态 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落水洞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成因
溶蚀
溶蚀 淀积
【题组精练】
右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Q1表示地表径流,Q2表示地下顺坡径 流,Q3表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 国贵州某喀斯特地貌区坡地径流中Q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完成1~2 题。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对喀斯特作的影响
岩石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成分,如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可溶性强,喀
特性 岩石的透水性 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
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
流水
水体成分
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 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 则越弱
D.④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 认知 综合 思维
图示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从区域认知的角度 分析沙丘所处的地貌类型 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沙丘的相关知识,运用综合思维分 析沙丘剖面图的绘制及风力作用的方向
【考点精析】 1.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或观看视频,了解风成地貌,喀斯特、 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
3.人地协调观:结合图文材料,了解风沙活动的主要分布地区、形成原因及防 御措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减少风沙危害。
知识体系导学
必备知识—基础落实
一、风成地貌 1.风蚀地貌 (1)形成过程
雅丹作为一种典型地貌,其奇特的相态特征吸引人们长期关注。在新 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广泛分布着条形垄岗,其上存在多个突 起,这些突起呈现流线型,分布在同一个平台面上。若将平台面以下由 陡崖或陡坡围合起来的垄岗看作基座体,平台面以上的多个突起为雅丹, 就形成了数个雅丹分布在同一基座体上的现象,叫作雅丹共基座现象。 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共基座现象。据此完成3~4题。
1. 与 新 月 形 沙 丘 相 比 , 金 字 塔 沙 丘 的 形 成 条 件 最 大 的 不 同 在 于
(D)
A.沙源更丰富
B.风力更强
C.体积更大
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
2.模式图中,显示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应该是( B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