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备考公务员五十讲之35——申论热点四中全会

合集下载

申论热点积累

申论热点积累

申论热点积累:行测常考法律常识记忆口诀2014-10-26 公务员考试申论好词好句四中全会今日落下帷幕,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把“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作为重要考虑。

“三个全面”,掷地有声,向世人宣告:改革与法治要同频共振。

改革进入“深水期”,水越来越深,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也越来越多,利益盘根错节。

“硬骨头”要啃,“险滩”要涉,石头却摸不到了,靠什么突破固化的藩篱、凝聚改革的共识、推进改革的大业?答案就是,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要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这艘大船,需要法治的强力护航。

正如法学界名言所说:“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改革,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打破旧有的窠臼,必然会出现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

而法治,乃是解决矛盾成本最低的一种手段。

同时,随着改革的推进,也必然会与部分现行法律法规发生冲突。

旧法管不了,新法还未出台,没有了“硬杠杠”,改革在各级官员手中就会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部门有利的就改,和部门利益相冲突的就缓改,甚至不改。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可没有刚性的约束,再美的蓝图都会成为“纸上风光”,再好的改革初衷都会成为“镜中水月”。

要避免改革成为可以随意拉扯的“橡皮筋”,就必须以“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法律刚性,束缚住改革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因而,四中全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不妨举个例子。

国家一直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改革财税体系,推进政府实现全口径预算和预算公开。

但除了财政拨款,还有哪些该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又该公开到哪些程度?原有的《预算法》对此并无规定。

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建设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

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建设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公务员申论热点解析:建设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通过最新山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山西中公教育整理了山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背景链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014年11月,中央巡视组发现,一些权力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不够,有的干部存在选择性作为等问题。

2014年7月,国务院曾提及“选择性落实”,并视为“作风不扎实”的表现之一。

深度解析【综合分析】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习近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李克强用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提升政府公信力,使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人民,并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李克强[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政府。

首先,法治政府是阳光政府。

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

一方面要健全政府职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观念。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其次,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

一是政府权力有限。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授予的,因此,政府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才能获得权力和行为的合法性。

二是政府职能有限。

政府职能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也是政府行政权力作用的范围。

热点之四 依法治国

热点之四 依法治国

日照二模41.(18分)依法治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摘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1)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9分)
❖ 材料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部署,结合山东实际,省委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山东;其关键在 于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 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 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3)结合材料,指出中共山东省委在推进法治山东建设过程中遵循了 哪些辩证法方法论?(8分)
❖ 【加强普法宣传建设法治文化】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986年,全国普法工作开始, 每五年一个周期。2015年是“六五”普法活动的最后一个年头,十八届四中 全会结束后,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2)为扩大普法阵地和影响力,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运用“文化与生 活”的知识指出其理论依据。(12分)
2、企业的社会责任P37. 3、消费者、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P44
政治生活: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三者的统一。 2、中国共产党:地位和执政方式,要从严治党。 3、人大制地位,立法权,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4、政府依法行政及要求,依法决策。 5、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6、各民主党派要以宪法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人民政协依法履行职能。 7、公民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有序参与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可能研究哪些课题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可能研究哪些课题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可能研究哪些课题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

可以预见,中共中央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必将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从人治到法治,由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依循着怎样的脉络?实现依法治国的难点和关键是什么?四中全会将具体讨论依法治国的哪些议题?本期“参考”栏目邀请到武汉大学宪政与法治国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秦前红教授、海南大学诉讼法学教研室主任王琳副教授进行分析和解读。

“改革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但如果现有的框架已经容纳不下了,宪法和法律就会失去权威,改革措施的合法性也会遭到质疑。

”武汉大学宪政与法治国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秦前红教授说。

10月份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首次聚焦“依法治国”,将给法治中国的建设带来哪些变化,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评论周刊: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的中央全会的主题,它的意义是什么,释放出什么信号?秦前红:大家的解读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表明执政党和国家会更加重视依法治国的议题。

这是执政党基于社会各种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期待的一种判断,也是执政党保持自身优势的举措。

执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但在中国社会具有特殊地位,执政党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行动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中国的法治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

评论周刊:这是应对当前深化改革和反腐压力的必然要求吗?秦前红:习近平在多次场合下讲到改革必须要有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利益更加多元,社会矛盾交织,要求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自然而然成为改革的路径选择。

十八大之后采取了高频度、高强度的反腐措施,这些举措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但是这种反腐方式难以治本,没有配套的制度建设,反腐将会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这也就要求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打造好制度的笼子。

评论周刊: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开展,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是什么?秦前红:司法改革不仅是局部的改革,它跟国家权力的良性配置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单纯地进行司法改革,而不进行国家权力领域的其他改革,会影响司法改革的效果和成败。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导语】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备考资料和实用的考试技巧,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社会热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是提高申论成绩的关键。

因此,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各种资料,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公务员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篇一【热点背景】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此时,“机遇”二字,已被赋予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大量新机遇。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前行脚步坚定,在“时”与“势”的变与不变中,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实现了新发展。

【公考角度解读】【提出观点】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进入关键期、产业转型发展进入重要节点。

然而,当今世界不确定的风险仍有很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多样性的风险和挑战。

越是艰险越向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审视“时”与“势”,进行时机分析与形势估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中国的发展前景就会更加美好。

【综合分析】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危机中蕴藏着机遇,危与机同生并存的。

许多国内企业在“危”中寻机实现了新发展。

如杭州传统服饰公司与科研实验室合作,研制出抑菌仓,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宁波服装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借助云洽谈,实现了业务出口。

中国企业面对重重阻碍,不断尝试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寻求更多发展机遇,在面对风险和危机时,实现破局发展,赢得新生。

因此,中国经济要迎难而上、危中寻机,从而渡过发展难关。

做好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好中国经济的“时”与“势”。

从“时”上说,今年要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参考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参考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参考合集1.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参考合集篇一热点背景:据测算,中秋国庆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

全国各地,涌动着消费的活力。

从逛街购物到观影赏戏,从餐饮住宿到旅游休闲,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假日消费需求充分释放。

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印证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为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提出观点]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综合分析]从需求侧看,受疫情影响,各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增加,就业规模萎缩,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存钱避险倾向上升,消费动力不足,不愿消费、不便消费。

从供给侧看,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供给和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从消费环境看,当前消费场景多样化、个性化。

但同时,消费环境更加复杂,一些新消费的监管缺失,导致各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获得感。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囤积居奇,推动价格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参考对策]保就业,增加消费信心。

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强化市场保供稳价;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企业就业规模,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

增强消费能力。

抓改革,增加消费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四中全会部署的新意和亮点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四中全会部署的新意和亮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集团·南通分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四中全会部署的新意和亮点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明确了重大任务。

这些部署,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充满了新意和亮点。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这将进一步加强宪法的权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把宪法的实施落到实处。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这将促使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谨慎决策,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这将有利于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减少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这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体制上解决地方保护的问题。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这将增强全民的守法意识,依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这将保证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懂法,提高立法、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这将激励和约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视法治建设,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在职公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在职公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第一期考试考试题目:共30题 | 考试时间:60分钟 | 距离结束还有59分49秒1. 【单选题】本讲提到,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

其中,理想的法律首先是()。

【3 分】A. 个性B. 差异性C. 共性D. 针对性2.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最低生活保障系统的内容?()【3 分】A. 养老B. 医疗C. 失业救济D. 教育公平3. 【单选题】本讲提到,英美国家针对大量的复杂案件由并非专业人士的()定案,并且,大约每六年轮换一次。

【3 分】A. 众议院B. 参议院C. 陪审团D. 政府部门4. 【单选题】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完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3 分】A. 宪法B. 民法C. 经济法D. 涉外法律5. 【单选题】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3 分】A. 法治国家路线B. 市场经济路线C. 明确规定经济和土地要素D. 人权路线6. 【单选题】在以下机关中,()的侦查处于一种权力优势地位。

【3 分】A. 行政机关B. 公安机关C. 审判机关D. 检察机关7. 【单选题】“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是()提出的【3 分】A. 习近平B. 李克强C. 张德江D. 张高丽8. 【单选题】2012年10月29日,习总书记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在参观过程中,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把两个百年目标凝结为一句话:()。

【3分】A.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 进入发达国家行列D. 成为整个世界经济体的领头羊9.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政法机关队伍的范畴?()【3 分】A. 检察院B. 法院C. 公安机关D. 政府部门10. 【单选题】根据本讲,根据宪法审查法律规范,根据法律来审理案件,是由同一个法院完成的,审理案件的法院主要任务是解决案件当中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为了把这个纠纷审理清楚,附代理根据宪法来审查法律的方式属于()【3 分】A. 案件审查B. 预防性审查C. 附带性审查D. 原则审查11. 【单选题】本讲认为,广义的法治是指()。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合集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合集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合集【导语】2024年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的备考,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合集,欢迎大家的参考。

如想获取更多公务员考试的备考资料,请关注的更新。

1.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合集篇一【热点背景】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生产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开始关注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以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积极意义】第一,经济影响: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社会影响: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政策支持,这将促进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第三,环境影响: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可能问题】其一,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可能会增加经济成本。

其二,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政策支持,这需要社会适应的过程。

其三,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这需要技术创新的挑战。

【对策建议】为了实现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第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第二,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第三,低碳交通:推广低碳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减少汽车使用。

第四,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如节能建筑设计、绿色建材等,降低建筑能耗。

第五,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等,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节能降碳和绿色生活。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十九届四中全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十九届四中全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十九届四中全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中考热点专题之十九届四中全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热点聚焦2020中考命题方向1、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有哪些重点?①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行之有效、科学管用的制度,具有西方政党制度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

②健全决策机制。

决策是各级领导班子实行领导的重要方式。

决策水平直接决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③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总揽全局并不是包揽一切,协调各方并不是代替各方。

④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首先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的产物。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因为它已经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还在于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也没有止境。

3、如何认识“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①“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一重要论断,既深刻总结了我们党70年来矢志不渝致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和实践,也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最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最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和民众安居乐业。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示例梳理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示例梳理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示例梳理合集1.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示例梳理合集篇一热点背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创新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提出观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

在这方面,有两句很形象也很贴切的话:“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简言之便是:文明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综合分析】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从而推进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以“仁、义、礼、智、信”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所在。

在考察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时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支柱,而崇高的道德才是一个国家崇德向善的根本体现,是国家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祖先们寻找出了最适合我们发展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基础,它引领我们向往并追求着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并因此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与一往无前的力量,这种思想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身体,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如中国人崇尚的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善琴者豁达从容、善棋者睿智深邃、善书者自有风骨、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胜友如云、善花者尊重生命、善茶者幽远淡然,我们都喜爱并追寻着这样的生活态度与处世风格。

【十八届四中全会遴选考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核心考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遴选考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核心考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遴选考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核心考点公选王导读: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内容将是公选考试、遴选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考点,公选王将在第一时间整理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选遴选考点,方便各位参加公选考试、公务员遴选考试的会员学习。

以下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易考必考重点,易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

持续关注公选王网站,第一时间获取十八届四中全会考点。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五个坚持)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②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4.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这就是:(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最全汇总>>>安徽公务员历年真题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最新安徽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安徽中公教育整理了安徽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核心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1989年9月,江泽民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就郑重宣布:“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决不能以党代法。

这也是新闻界讲的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依法治国”方略被提到了新高度。

在2015年的省考中依法治国也会在公基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帮助考生对依法治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中公教育专家就部分关于依法治国的法律题进行解析:本道题较为基础,只考察概念。

我们都在说依法治国,那么到底什么是依法治国?例1: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 ),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

A 制度化B 法律化C 最大化D 实施中公解析: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通过最新陕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陕西中公教育整理了陕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背景概述】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

“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深度解析】【观点荟萃】评论员肖扬:前不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的中央全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

这次全会点燃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的盛火,赢得了党内外的拥护,获得了国内外的好评,人们欢呼迎来了法治的春天。

“新华视点”记者翟永冠、白靖利、杨丁淼:“法治”一词在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之一——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

这既是一个信号亦是一个缩影:中国正步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通过“升级版”的战略蓝图和务实有效的治国理政措施,一个空前清晰的“法治中国”形象正映入全世界的视野。

“新华视点”通过记者梳理十大关键词,记录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法治之年。

【热点时评】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

“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依法治国要“惠而不费”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依法治国要“惠而不费”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依法治国要“惠而不费”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这对未来在法制轨道上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来说极为重要。

注重法治的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由邓小平提出来的,我认为依法治国就是他的最初设计。

我们常说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人对此的理解是我们还要制定很多法律。

其实不然。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有法可依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按照我的理解,这个所谓很长的路其实是走“惠而不费”的法治道路,或者说是如何真正让法律体系有效运行起来。

何为良法?首先它得是可以有效执行的法律。

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但我们已有的一些法律却存在无法实施的问题,比如《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俗称“常回家看看”的有关规定。

从政治学原理上讲,法越多法越严,执法成本就越高,违法成本则越低,执法自由裁量空间越大。

因执法成本太高而无法实施的法律是没有权威的,若一法无权威,不被人民尊重,其他法又如何呢?这样即会出现法治不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有了法律,接下来是如何让政府和民众依法和守法。

要让法治“惠而不费”,我认为其根本还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提高中国的立法质量和法治水平,关键在于人大制度,在于人大制度发展和完善。

一提法治,很多人就想到外国;一讲政治体制改革,就说这是突破口、那是突破口。

其实真正该下功夫的地方就在我们自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己的人大制度。

我们完全有自己的一套,这个制度设计源自我们自身的历史和实践。

如果不去关注人大制度,不在这上面想办法、找出路,不研究怎么把人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完全就是外行了。

人民代表大会在提升法律体系质量,形成法治文化方面处于核心地位,未来中国政治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核心也是人大。

我们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有机统一都有赖于人大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年备考公务员五十讲之三十五——申论热点四中
全会
“得申论者得天下”,相信这是经历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无论是成功还是暂时失利)的共同心声,从中我们也可以想见申论考试在整个公务员考试中的极端重要性。

因此,考试之前,对于申论热点问题的深刻把握,从而展开有针对性地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概会在两个月之后进行,申论热点问题的确定原则有哪些?大概会考哪些方面的材料?这是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

这一问题主要是由申论考试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的能力型考试。

考查考生能否在这种模拟行政行为中体现出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能否以明确的自我身份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将明确的意图(问题、分析过程和结果、解决方案等)传达给你明确的受众(领导、同事或行政对象)。

从申论考试本身的性质来看,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绝不是求新求特的个性化考试。

申论文章本身就是四平八稳的现代八股,具有中庸、平和、凝重、沉稳的风格,绝不需要凸现个性。

“中庸”的考试,导致我们的申论热点不可能突破“中”的特点,具体就体现在申论热点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选材是中等热度的,是中性的,同时又是中观层面的。

一、中央精神
申论考试自诞生之日起,其特殊的考试性质就天然地要求其主题必须贯彻落实(至少是体现)党中央的基本精神和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

自2000年以来,申论每年的主题都属于近3年的社会热点、改革难点和政策焦点,反映着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问题多来自党中央和国务院近3年出台的重要文件。

例如2003年非典事件的深刻教训之后,中央着力研究解决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并于2005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当年国考即2006年国考申论就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

2006年2月,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解决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等问题。

2007年国考申论就考查了规范用地问题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2007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开发工作方案的通知》,10月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七大报告,成为报告的一大亮点。

2008年国考申论就以怒江水电开发为切入点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中国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土地流转问题上的政策调整,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9年的国考申论,就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

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200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领域的重点工作。

所以,2009年对这一问题的考查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就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文件来看,会成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问题的,可能有: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就业、新型医疗改革、新农合、新农保等);如何促进产业振兴(尤其是文化产业)等等。

二、中等热度
申论考试,总是以社会热点为依托,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

因此,申论的背景材料一定会取材于社会热点问题,或者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当前最重大的热点理论问题,无疑就是科学发展观,因此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考到。

从历年国考的真题来看,恰恰反映了这一特点。

2006年国考申论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2007年考查的是土地征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2008年考查的是生态文明问题,2009年考查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问题(重点是粮食问题)。

通过
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热点问题都是围绕着最重大的热点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而展开的。

以当前重大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依托,选取具体的切入点进行命题的方式已经成为申论考查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主要趋势。

这一思路将继续指导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

但是,申论的选材不一定是当年最热的问题。

首先,最热的问题,社会关注度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其有个全面的了解,对该问题也可以发散出其他更高更大的问题。

因此,选取这类最热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区分度小的结果,这样就不利于选拔能力强、素质好、知识面广的考生。

另一方面,社会上最热的问题一般都是没有定论的问题。

申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不成熟,考查重点不在于你能不能有效地真正地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

没有定论的问题,一般不会考到。

因此,关注中等热度问题的意义可能会更大。

中等热度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前两年的热点问题和当年的非最热问题。

因为前两年的热点问题,反映了人们的关注度,说明该问题的影响面;同时,该问题很有可能已经基本解决了,因此,可以作为考查公务员解决问题基本思路的考试素材。

当年的非最热问题(当然中央已经下发解决方案了),可以有效地选拔出那些广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考生。

三、中性话题
作为一种严格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形式,申论试题的背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都已有定论。

一般不会涉及过于敏感的问题。

因为申论考试不是单纯的知识型考试,也不仅仅为了特定和具体问题的结论而考试,它主要是试图通过以考题的形式,通过审阅考生的答案,了解考生的思维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考题往往是大家在社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而且政府部门已经有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

而某一问题争议太大,说明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解决思路,所有人都在观察,都在慢慢摸索,逐步认识和解决。

如果申论考题涉及到这类问题,不同的考生就可能会发表南辕北辙的观点,将无法真实地考查出考生的素质和能力。

申论考试的试卷需要专人去评阅,如果考题争议太大,阅卷人和考生如果持有针锋相对的观点,那么评阅试卷时很有可能有失客观,倾向于否定考生的最终结论,而忽略了考生分析论证的过程。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必要去浪费过多的精力于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正在发展、解决思路还不清晰的问题上。

另外,一切特定领域的问题,考查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如纯政治类问题,大致包括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如何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如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如何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如何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如何发展对外关系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问题等。

但是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应该有所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