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篆额的书法风格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艺术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Art
东汉篆额的书法风格浅析
梁佳琪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篆书在东汉碑额中风格表现得极其丰富,当时的篆书碑额,代表着碑额书法艺术的巅峰。
虽其字数和空间较少,但是无论从线条还是结构都具有装饰性,夸张又富有变化,达到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东汉碑额的概况、书法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浅析,让更多的人挖掘其中的艺术美感,从而使得篆书碑额得到相应的审美重视。
关键词:东汉;篆额;风格
东汉篆书碑额在篆书发展史上是极富创造力的,灵活生动,夸张多变,篆额在碑刻的上面,富含实用性又兼具艺术性,起到醒目、庄重、壮观、装饰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东汉篆额的概况
碑大概出现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年,在当时碑额很小,并且与碑文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就此可以得出西汉时期的碑额没有完全成熟,到了东汉时期碑额相对完善。
碑额文字出现在碑首,主要以标题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示庄重。
东汉时期的碑额大多使用东汉的官方文字——篆书,受到隶书的影响,篆书在汉朝虽然不是实用性书体,但也通常被用在一些庄重的场合,厚葬死者,为其树碑立传,所以在东汉主要使用篆书作为题铭碑额的首选书体。
也有少数用隶书的,但是使用篆书的较多,所以被称之为“篆额”。
本文就篆额的书法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东汉时期的碑额篆书受实际创作环境的影响,大多数采用夸张变形的极具装饰性的艺术处理手法,用线松动,篆隶笔法渗透交替相互使用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因此东汉篆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东汉篆额的书法风格
篆书在东汉碑额中风格表现得更为丰富。
由于碑额的字较大,刻得也很精细,故其笔法变化十分清晰,有些仅见于记载的汉代书家所做的各体篆书及笔法,可以在碑额中得到印证。
碑额因为其位置相对有限,所以整体也必须随行布局,因此在很多的单个字上常见到有长有扁有圆有方,视觉上给人一种灵活生动,变化夸张,无拘无束的感觉,篆额在碑刻的上面,又起到壮观,庄重,装饰的效果,虽与刻石融为一体,但是风格又不相同。
因此东汉篆书碑额在篆书发展史上是极富创造力的。
从东汉篆额的研究可得其虽然在字数和数量都不多,但是可挖掘的艺术信息却极其丰富,本人将东汉篆额的书法风格大致归纳为了四类:
(一)“垂露”篆风格
所谓“垂露”篆风格,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是楷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用笔方法。
王愔在《文字志》中说道:“垂露书,如悬针而势不遒劲,婀娜若浓露之垂,故谓之垂露。
”说明“垂露”它是一种象形的比喻,传达的是一种露珠即将滚落、欲滴而止的状态,在笔画中代表其收笔处如同下垂露珠,垂而不落的感觉。
此类笔画风格相对较含蓄,运用的是纯中锋行笔,线条质感婉转流畅,产生一种饱满的姿态,收笔的地方采用圆点或者半圆点进行修饰。
其代表的碑额有《孔宙碑》《华山庙碑》题额等。
在两汉卷中华人德先生云:“《孔宙碑》题额和《华山庙碑》题额充分表现出毛笔的柔软性,将碑刻中较为单一无变化的篆书用笔,刻成有提按变化,使之姿态丰富,委婉而华美。
《孔宙碑》题额收笔处圆润蓄势,含而不露正是所谓的‘垂露法’”。
《孔宙碑》汉恒帝延熹七年立,有“有汉秦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
结构上工整、对称,书体风格上呈现的是长方形,结体上紧下松、用笔婉转流畅,收笔处似浓露微含,此碑额应是当时典型的“垂露”篆风格。
《华山庙碑额》汉恒帝延熹八年立,有“西岳华山庙碑”三行六字,圆笔居多,讲究均匀,笔画虽然很细却不缺劲健,收笔处如垂露,也是典型的“垂露”篆风格。
“垂露”篆风格说明东汉晚期篆书讲求华饰的倾向。
这种“垂露”篆风格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东汉篆书的创作。
(二)“倒薤”篆风格
两汉卷中提到了“倒薤书”这一重要概念,在《汉语大字典》解释:“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磷茎,叶子细长,花紫色,伞形花序,磷茎可以吃”。
倒薤书应该就是细长的叶子倒过来时人们看到的图像,形象格外鲜活,并因其象形而得名。
杨频先生在《碑额志盖百品》中对“倒薤篆”解释为:“汉魏杂体三十六种之一,传为殷汤时隐士务光受风吹薤叶,交偃成文所形成的图案启发,乃象为此书,写太上紫径三卷,逸远去,后人偶得其书,亦谓之‘薤叶篆’”。
此类风格代表有《尹宙碑》题额等。
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华人德云:《尹宙碑》题额、《三老掾赵宽碑》《郑季宣碑阴》题额结体皆上敛下舒,垂笔中截丰满,结尾出锋尖细,清峻飘逸,大概“倒薤书”即如此。
清代胡澍、徐三庚的篆书就
作者简介:梁佳琪,渤海大学。
57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
是从此而来。
在《尹宙碑额》中仅存“从铭”二字,碑立于东汉熹平六年,字虽少,但是空间富有张力,体势纵出,笔画十分飘逸,特别像“倒薤篆”,线条流美,结构上部收紧下部舒展。
“倒薤”篆风格对清人胡澍、徐三庚的篆书创作有很大的启发。
(三)方笔篆风格
这类篆书的特点是隶化的迹象十分严重,转折的地方多化圆为方,起收笔也多用方笔,结体较沉稳。
苏会婷在其论文中这样总结道:“此类篆额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即隶化痕迹较重,常以隶法写篆意,表现在横竖多直笔,方笔起,方笔收,除部分保留篆书的圆转弧线外,方折增多,但又若方若圆,意趣在篆隶之间。
称为方笔篆,取其形象直观的特点。
”这类风格的篆书碑额有《张迁碑额》等。
《张迁碑额》汉灵帝三年立,有“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字,是东汉碑额中字数相对较多的一品。
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华人德提道:“《张迁碑》题额则是汉篆中奇品。
此书体应是汉代题写殿台宫观匾榜的署书。
汉时笔较小,写匾榜须将笔画盘曲以增其大。
《张迁碑》题额笔画瘦硬,粗细如一,可见其笔不大,而笔势起伏屈伸,如龙行虎步,结体亦茂密诡奇,奇幻莫测,堪称杰作。
”从《张迁碑额》的整体来看,字与字之间是相互呼应的,交错安置,既奔放又严谨,结字穿插紧密,造型扁方沉稳,用笔主要以方笔为主,隶化痕迹极为严重,方折增多。
刘江先生在《篆刻教程》中对《张迁碑额》评价曰:“此额篆外形方或扁方,而结体线条在方正之中,时穿插一下屈曲流走之线,并展放于基本框之格外,不为陈式所束,…这种自由流走之线,古拙荡漾,与碑文方正,坚实、朴茂、稚拙、倔强的性格,形成又对立又统一的艺术效果。
真是相得益彰。
是篆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张迁碑额》是整个篆书发展史上无可替代的佳品,得到了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们的高度赞赏,被后代许多书家孜孜不倦地追慕效仿,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典型的汉篆风格
汉篆的风格特点是继承了秦小篆的笔法,结构外似密而内实疏,在体式上和缪篆最相似。
所谓缪篆,是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形体平方匀整,颇有隶意,但是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
这类碑额在风格上与典型的汉篆《袁安碑》《袁敞碑》相差甚微,其代表的篆额有《景君碑额》《袁博碑额》等。
如《景君碑》碑额,因为在当时通行隶书,人们对篆字比较陌生,所以严重受到隶书的影响,碑额中也会出现粗细提按的变化。
《景君碑额》为东汉汉安二年所立,额字“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共计十二字。
此碑以方笔为主,圆转和方折交替使用,线条细劲沉稳,单个字极具生趣,整体上又对照工整,给人以一种朴实、浑然天成的感觉。
与秦小篆的修长相比略显方正,与典型的汉篆相差很小。
此碑额看似信手写来,实则让人回味无穷。
笔者对东汉篆额的书法风格大概分了四类,并没有做到对当时所有碑额进行一个总体概括分类,只是对其中一小部分进行风格的浅析。
东汉碑额篆书在中国篆书发展史上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因碑额篆书的庄重、壮观、装饰性的特点,使得碑额篆书与一般的篆书不同。
本人旨在通过对碑额篆书的风格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出这些碑额的书体特征和风格特征,希望让更多的人挖掘其中的艺术美感,从而使得篆书碑额得到相应的审美重视。
三、东汉篆额对后世的影响
由于东汉篆额非常稀少,在清代以前并不会受到特别重视,就连拓工也很少会去拓及碑额。
到了清代人们开始对汉碑重视从而也带动了对汉碑额的重视,所以汉碑额真正地对书法及篆刻产生很大影响是在清代金石学兴起及碑学兴起之后。
又因为东汉篆额有众多的风格和独特的面貌,是对秦篆的一种突破,因此极大地启发了后学。
其中邓石如因为生活在大兴碑学的时代,所以他的篆书大多得力于碑额,从而真正成为了篆书的解放者,并且他把小篆和碑额运用到他的篆刻中去,从而提升了他的篆刻,开启了自己独特的新面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邓石如之后还有很多的名家也受了汉代碑额的影响,例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等等。
他们都是在某些方面吸收了东汉篆额的养分,从而开始了张扬自我,并且形成了新的表现方式,从而获得了与以往不相同的美感。
四、结语
东汉碑额篆书在中国篆书发展史上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虽其字数和空间较少,但是无论从线条还是结构都具有装饰性,夸张又富有变化,达到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碑额篆书的醒目、庄重、壮观、装饰性的特点,使得碑额篆书与一般的篆书不同,更加灵活多变、夸张生动。
通过对篆书碑额风格的整理分析,梳理出这些碑额的书法风格特征,让更多的人挖掘其中的艺术美感,从而使得篆书碑额得到相应的审美重视。
参考文献:
[1]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 位论文,2009.
[3]徐利明.书法史学教程[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4]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5]杨频.碑额志盖书法百品[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6]孙伯涛.两汉刻石碑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7]苏会婷.汉篆奇葩—碑额书法艺术[J].文学界(理论版), 2012(12):290.
[8]高文.汉碑集释[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
[9]刘江.篆刻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10]杨清扬.两汉碑额书法艺术试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4(6):130-133.
[11]杨频.飞腾夭矫:东汉碑额书法艺术赏鉴[J].《书法》杂 志,2008(8):81-84.
(责任编辑:薛竹影)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