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 [鞍山第二高级中学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鞍山第二高级中学介
绍]
中考网权威发布鞍山第二高级中学介绍,更多鞍山第二高级中学介绍相关信息请访问中考网。
【导语】每到中学报名季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同学都在思考什么学校好,各个学校有什么特色,为此大范文网特别整理了鞍山第二高级中学的基本情况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选择中学提供一份参考。
学校简介坐落于鞍山市铁东区工农街的鞍山市第二中学是鞍山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二中的历史可追溯到日伪时期成立的大宫小学。
直接促使鞍山大宫小学成立的原因,是昭和制钢所的成立。
公元1933年四月昭和制钢所成立,此后,人口急剧地增加,出现了一所学校无法满足就学的状况,必须建立第二所学校。
地方当局看到这种趋势,在得到许可后,于当年七月开工,校址选在鞍山神社山脚下,校名为大宫小学。
建校工程分1933年、1934年两期完成。
1934年1月10日,大宫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而在前一日即1月9日,以制钢所总裁的名义向社会宣告:鞍山附属地,开办大宫小学,从1934年1月10日开学。
1946年,抗站胜利后,大宫小学改为铁东中心学校,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1948年,又改为实验小学,同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新生的鞍山市人民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在惨遭日寇和国民党破坏的原校址废墟上,重新修缮成一幢崭新的二层校舍楼,并从原新华中学调拨教职员工二百人,首期招收九个班级的学生,并将校名改为鞍山市第二中学。
鞍山二中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对鞍山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不但为鞍山教育届培养了一批教育骨干,也给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时间进入21世纪,在学校原址上,一座座高标准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鞍山二中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再一次焕发了青春活力……
鞍山二中是一所拥有近80年建校历史的公立初中,80年来,以它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师资队伍、优异的教学质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而享誉省内外。
现在的二中,占地面积45992平方米,建筑面积24366平方米。
现拥有58个教学班,2206名学生和295名教师,专任教师235人。
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有硕士研究生19人,本科生264人。
一代代二中人在“不甘守成,敢为人先”的二中精神感召下,确立了“仁爱、知行、平等”的办学思想,形成以科研为先导,以过程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育人为目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力争把二中打造成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现代化名校。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获得了全国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信息技术示范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研究示范学校、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辽宁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鞍山市文明单位、鞍山市模范学校、鞍山市名校等殊荣。
争创教育强区是对教育工作的又一次检验,它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各级领导的亲民政策和平民意识,尤其是在新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实施的今天,我们更感受到了教育的
重要性。
多年来,一代代二中人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拼搏,负重奋进,完善了高点定位,文化浸润,共绘学校教育共同愿景的长远构想,体现了细化管理,措施跟进,共同打造强势教师团队的发展策略,体现了搭建平台,创设载体,共同提升校园生活质量的教育理想,使老师们“文人相钦”,学生们快乐自信,校园生活一片朝阳。
近年来,市政府和教育局为我校投资?余万元,翻建了综合教学楼,投资?余万元翻修了塑胶操场,学校又自筹资金?
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学校配有功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拥有较完善的局域网信息平台,互联网信息平台,拥有卫星接收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电话交换系统,建有校园网站、校园电视台、数字化图书馆、阅览室、艺体馆、形体训练室、健身室、校医室、心理咨询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科技活动室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图书管理、党团工作、工会工作等全部实现了电子化管理,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地懂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道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重在教育。
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一支修养全面、业务过硬、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品位。
因此,我校特别注重建立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系,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观念超前、科研先导、现代教育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鼓励领导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自学习惯,达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工作学习相结合,把学习当作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做终身学习的带头人和践行者,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去年,学校启动了学习行动计划,学校除了安排常规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外,鼓励教师自学,理论联系实际,树立“学习是福利,进修是待遇”的思想,把学习当做一种精神享受。
通过内研外训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充实和提高。
曾聘请全国家教专家景敏做专场报告,聘请东北师范大学刘晓中教授培训信息技术、请市进修学院科研部赵炜主任做课改专题报告。
我们还多次派教师到上海、天津、无锡、南京、长春、沈阳、大连、丹东等地参加学术研讨、教学竞赛、观摩培训等,副校长带队去长春、沈阳、盘锦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十一五”期间学校用于培训的费用20多万元。
学校还购置了大量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供教师阅读,并向教师征集和推荐了阅读书目,对干部教师提出自学要求、练笔要求和藏书要求,组织备课组长去沈阳图书城购书,为党员和优秀教师赠书,学校还建有藏书室、师生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力求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为师生的成长发展储备力量。
“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实验一直在努力读懂教师。
叶澜老师曾经说:她一直在努力理解教师,读懂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
在管理中我们感到,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快乐和健康,教师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关注和体谅。
我们读懂教师的目的是为
了唤醒教师、帮助教师,让教师读懂学生,让教师读懂家长。
因此,我们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管理问题,体察教师的疾苦,分析教师的需要,通过这种智慧的管理,努力成就教师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和快乐的人生。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领导“推门听课”有想法,认为这种行为是用不信任的眼光来监督和检查教师,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也会对教师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及时解读教师的这一心理,我们分层次采取了“推门听课”、“行政预约”和“教师邀请”相结合的听课办法,有目的、有主题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把听课的目的直接指向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得到了教师的支持和理解,每位教学校长每学期最少听课90节,参加教研活动12次。
学校应当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学校才能发展。
为此,学校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展校本培训,实施了“学校发展自我诊断”,重新审视了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学校组织与常规管理行为、教师现状与管理、学生现状与管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等内容,切实开展师生的发展需要研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校本课程,通过行动研究、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在平等、对话、交流与赏识中为师生的发展创
设宽松的心理和物质环境。
关注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微格教研的形式,通过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初步实现了教师个人自主的实践反思及与教研组同行的诊断、指导和经验共享。
本学年学校启动了班主任培训工程,成立了进华班主任工作室,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描述,细节分析,反思改进,跟踪反馈,等环节,切实解决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创设了“名师讲坛”和“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树立师德和教改典型,与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同行,评选出学校特色教师,创设研究情境和氛围,以课例为载体,创新教案形式,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强调课程资源的生成和利用。
实施校内课题招标,实行开放办学和授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叙事研究,真诚地聆听发生在师生之间动人的故事和心声,下移管理重心,走进师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实施“走动式”管理,让感动和幸福充盈校园,构建愉悦、和谐、诗意、创新的环境艺术化校园。
我校是一所拥有2200余学生的学校,在校领导班子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育人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更为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对学生的学业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个性化、科学化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使学生多渠道吸
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学校改进学生评价标准,每学期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的基础上,增评特色学生,进行星级评选,包括诚信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艺术之星、礼仪之星、智慧之星、友爱之星、创造之星、劳动之星、幽默之星、上进之星、勤奋之星等等,给每个学生都创造成功的机会,在鼓励和赏识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在认真抓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重要环节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社区的平台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多元评价教育网络。
学校经常到山南办事处、胜利办事处、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鞍山市规划展示厅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增长见识的机会。
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班团队会、升旗仪式、节日纪念、法制宣传、心理讲座、军事训练、汇操表演、趣味游戏、知识竞赛、古诗文诵读、课本剧、演讲会、辩论会、谜语竞猜、书画作品展、电脑创意展、现场会、参观走访、手拉手、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小记者站等,学校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把这些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校作为全国电化教学实验校,早在1999年就有政府出资120万元,修建了校园网和微机室,2021年市政府又为学校修建了一个微机室,今年上半年,区教育局为学校翻建了两个微
机室,加上学校自筹资金购置的微机,使我校微机总数达到252台,其中教师用机115台,学生用机137台,达到了生机比7:1的比例,学校现在建有2个微机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电子阅览室,2个多媒体报告厅,37个多媒体教室,有较完善的局域网信息平台、互联网信息平台,是区教育局“校校通”工程实验校。
学校按照购置一部分,制作一部分,创建一部分,下载一部分的原则,筹建了二中网络资源库,包括网络素材库、网络教案库、教师课件库、教师试题库、图书库、光盘库、人才资源库等,使我校的教育网络资源库逐步完善、充实、丰富和提高。
我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注重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我校现有专职计算机教师8人,全校45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全部通过省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
“十一五”期间,我校开放了校级多媒体整合课230多节,对家长开放的研讨课170多节,省市区观摩课、优质课340多节。
我校参与的6项国家级课题都已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根据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验收工程评估标准,在学生中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传承文明和接续历史的进程中展现出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和人文关怀。
我校1934年建校。
近八十载的岁月更迭,一代代二中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不甘守成,敢为人先”的二中精神,在创
造一个个历史辉煌的今天,借着“争创教育强区”的东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学校领导班子以发展的视角,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品牌资源、师资资源、生源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等,与全校师生共同研究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铸就了独特的学校文化。
学校是个育人的地方,传承文明、播撒希望、创造未来,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因此我们倡导道德领导,以师生的快乐发展为本,树立“理解、宽容、协作、共存”的良好校风,创设活动载体,注重环境与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力求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达到“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效果,学校启动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从整体到局部统筹规划,从学校、班级、办公室三个层面,个性化的体现校园特点,使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习。
学校优化资源配置,不等不靠,积极自筹资金,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
三年来,从市财政局争取到专项资金?万元,从区财政局争取到资金?万元,铺设了塑胶操场,装饰了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五楼多功能报告厅,修建了食堂,改建了37个多媒体教室等。
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教育强区”的标准要求,个别指标还有差距,例如:领导干部学历、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理化生实验室
数量、操场面积等指标都有待于政策的调控和资金的投入。
其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
第三,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有待拓展。
培养综合性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缺一不可。
从学校的角度看,急需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评价制度,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还教育的公正,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上善若水,厚德方能载物;真爱如雨,润物本是无声。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自然质朴,平静和谐,这种充满审美情趣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永远的教育追求。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