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3篇)
2022-12-15
《草原》教学案例(精选13篇)
《草原》教学案例篇1
案例: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三单元《民族之花》中的:2 《草原》
《草原》一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的。
文章记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勾画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场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这篇课文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老中求新。
关于本课的教学,我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
把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课内课外紧密联系,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这种理念,我是这样授课的。
开始我播放了歌曲《草原赞歌》,让同学们聆听美妙的歌声,想像草原的美景。
此时同学们的心已经飞进了美丽的大草原,学习课文的热情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时我放低了音乐让学生自读课文,走进课文,去领略草原独特的风光。
本篇文章,语言简练、流畅、生动,特别是第一段意境优美,令人陶醉。
在教学时,我力求通过生动语言描述,抓住动情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如:抓住第一句这次,我看到草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第一次看到盼望之物的心情,并以此来领会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激动、兴奋、惊喜的心情。
学生兴趣高涨,
畅所欲言。
因为这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浓厚、文字优美的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练习读课文。
如(1)想像感受示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的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
(2)聚精会神生默读。
让学生投入课文中,找找作者去过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语句。
(3)放开声音自由读。
让学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4)鼓励学生起立读。
用各种激励性的言语鼓励学生起来读,读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音、图结合欣赏读。
如:欣赏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等草原图片,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感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描述草原。
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这辽阔的草原,在读中悟道动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草原意境美,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真正理解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另外我在授课中还注意减少不必要的理性分析和讲解,把大量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自己说。
如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语句,并反复读读谈谈体会,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概括归纳能力,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与别人讨论、商量。
因此,本节课我在鼓励学生阅读后独立发现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草原给你留下了怎么的印象?草原上的人们如何?就此展开交流讨论。
我采用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代表发言等多种学习方法交互使用,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体会通过具体词语来描绘与表达复杂感情的技巧。
如:用上美丽、碧绿、广阔、令人欣慰、激动、令人惊叹、热情好客等词来描述草原的广阔、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
这样给学生创建了良好口语交际的条件,使学生口语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词语,有助于学生的词语积累。
另外我还注重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
课前给学生布置了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们归类、整理,同学们获取信息能力特别强,查找资料丰富多样。
如:课前查找老舍的资料,了解老舍写作历
史。
了解陈马巴乐虎旗的地理位置,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让学生运用查找资料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草原》教学案例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视机、音响、光碟、两片叶子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
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12.《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
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
(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
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
2 .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
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
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
学生提不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
如:a.一些难理解句子,弄清其意
思。
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c....... ,刚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决了很多问题,面对景色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果不进行细细品读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实在遗憾!
6.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
①自由读景色美丽部分,划出认为最美句子品读。
a.自己练读。
b.两个同学互读,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学生评价,赏析。
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品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景色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引读感受部分: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教师引读)。
⑤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乐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⑥贴出景色美丽这部分的思路,在音乐的渲染下,美美地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
四、知识拓宽
1.展示搜集到有关草原的图片、诗歌、歌曲......小组中交流、欣
赏。
2.设计广告语。
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
可借鉴课文中好词、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看哪组同学最有创意,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景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回过头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
(执教:周善庆指导:邹武林)
《草原》教学案例篇3
一、教学目标
1、品读优美句段,感受蒙族兄弟姐妹的热情好客。
2、.结合插图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的内容
师: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美丽和蒙古人的热情。
师:草原有多美呢?谁来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好客。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草原的景色是如此之美,那儿的蒙族人民又是怎样对待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呢?请用两个词概括出来。
生:热情好客
师:这节课让我们走入草原感受感受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齐读课题。
生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师: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用笔勾画出来,再读读,要读出你的理解。
生默读、思考、勾画、朗读。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谁来说一说?
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你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蒙古人民来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欢迎远客。
师:谁能把蒙古人民的热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你读出了蒙古人民的热情。
还有吗?
生读句子: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响成一片。
这句话写出了来欢迎我们的人很多,很兴奋。
师:真会读书。
你还找到了什么句子?
生读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族人民见到我们,就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似的,热情地和我们握手,说呀,笑呀,就像一家人。
师:真是蒙汉一家人啊!你能再读读这句话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该句。
......
师:请大家看课文中的插图,看图画展现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看图、读文、思考。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图上画的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太阳落山了,夕阳斜照着草地,草地变成金黄的了。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斜阳。
师:观察真仔细。
生:我们要走了,想留个纪念,正和蒙古人民一起照相了。
生:蒙古人民舍不得我们走,拉着我们的手说着分别的话。
师:我们也不想离开他们呀!
生:他们舍不得分开,正一起拥抱呢。
师:课文中的哪句话集中表现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生(有感情地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曾瑞说这句话像诗一样。
谁来说说诗一样美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生: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情谊很深,他们不忍心分别,太阳落山了,他们的话都还没有说完。
师:说得太好了,一起读读这句话。
全班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教学案例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
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
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草原》教学案例篇5
[设计理念]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出访内蒙古草原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表现了蒙汉情深这个民族团结的大主题。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试图品读语言、推敲细节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而引导学生悟情悟境,激发学生学习名篇的积极性。
[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草原》这篇课文,大家应该能通过阅读感受出本文语言的优美。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讨论,一起探讨:老舍先生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来描绘草原之美?
(学生自由读书、划语句、小声讨论,老师巡视。
)
师:草原美不美?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1:草原很美,它的天空明朗,所以作者说空气是那么......我满心的愉快。
师:作者原来去过草原吗?
生1:没有,因为他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说明以前,他没去过。
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搜集关于草原的资料,老师通过搜集发现有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很好听: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大家会唱吗?
生齐声回答:会。
师:好,大家就一起唱唱,体验一下作者想高歌一曲的心情。
......
师:草原之美还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2:绿得美丽,白得美丽。
作者写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轻轻流入云际。
师:我注意到作者写草原绿的特点时,用到一个词语翠色欲流,翠色好看吗?
生3:好看,我喜欢画画,翠绿色很鲜亮,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师:在绿色的草原上,点缀着如白花般的羊群,你有什么感受?
生4:恬静、舒服,充满诗情画意。
......
师:静态的草原很美,热闹的草原美吗?作者从哪里开始写草原由静到动这一变化的?
生5:作者从这里开始写这一变化:牛羊多起来......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读了有什么想法?
生5: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
生6:作者当时被这种热烈欢迎的场面感动,内心非常愉快,所以写他们像彩虹,因为彩虹很美。
......
师:联欢的场面美吗?
生7:美,内蒙古人民很豪爽,吃手抓羊肉、喝酒、唱歌都非常过瘾。
师:作者不懂蒙语哦,怎么还感觉联欢的场面美呢?
生8:因为作者从联欢的情景中想到了民族团结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快乐。
......
[课后反思]
学语文,我想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我通过组织学生对《草原》语言的读议品味,使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从而对蒙汉情深使草原变得更美丽更富饶这一事实确信不疑。
特别是对课文细节的探究推敲,更是激发的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以文为本,读议结合,进入情境......我认为自己的这些做法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激活想象,感悟文章的情境。
是我在教学这一课时的主要教学构想。
我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细节,从而帮助他们入情入境。
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语言表面的美,更能发现作者通过语言传达出文章情境的内在美,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的美,而且能拓展自己的思维,更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写作意
由于是一节常规教学课,我没有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发掘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些只能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了。
《草原》教学案例篇6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吗?
板书:
16、草原
二、看图说感受
1、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
播放草原的风光美图──老师简单解说。
(并播放音乐短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草原给你怎样的感觉?
大、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吗?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那个同学有信心读准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景美人美
五、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之美
1、老舍先生初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美丽的景色,还与内蒙古人民欢聚一堂,由衷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出示句子投影)
2、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草原的美景呢?谁想读读这一段?要求:
边听读边画出描写草原的美的句子。
3、自由读:
“那里的天比边处的天……轻轻留入云际。
”
4、在这段话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
空气…………(清鲜)
天
天空…………(明朗)
小丘平地……(一碧千里)
地
羊群…………(白色的大花)
5、小结:
不愧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不但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自己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还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草原的美。
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特别美?美在哪?
6、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品读句子):
“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
理解“一碧千里”、“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小丘也是绿的。
”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静态”描写。
“羊群一会儿……白色的大花。
”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动态描写。
“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
理解“翠色裕流”,“渲染”与“勾勒”的区别。
7、小结:
作者笔下光辉,一会儿把草原写成一幅画,一会儿把草原的“动”写出来,动静结合,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
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8、师生合作读:
师领读:“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
生跟读:“四面都有……流入云际。
”
9、过渡:
草原这么美,难怪作者“想高歌一曲”,“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呢!知道为什么吗?
(抒发自己的情感:愉快、赞美……)
10、导读:
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发挥出来呢?
(课件)出示句子: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这种境界……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
11、过渡:
草原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其中,看!“在这种境界里……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真的写骏马和大牛在回味吗?
(理解这个拟人句)
12、小结:
这种境界正是人们所说的景由心生,情境交融。
草原这么美,多令人往啊!让我们一同回味草原的美景吧!
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为也要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去抒发自己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呢!想听吗?
播放乐曲。
七、拓展
1、听到这么美的歌声,老师也写了一首赞美草原的诗呢!
出示赞美草原的小诗:
草原
草原,我梦中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
清风轻拂绿色的梦谣;
阳光唤醒绚丽的花朵;
雁儿归,蝶儿舞
千里碧波如画卷。
草原,我向往的草原。
蒙古包里孕育勤劳善良的人们,
小伙子策马扬鞭显英姿;
姑娘们放声高歌满天涯;
牛儿壮,羊儿肥
牧民描绘幸福景。
2、你们也想赞美草原吗?用你们精彩的文笔赞美草原吧呢?
八、作业
抄生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
九、板书设计
16、草原
景美人美
空气…………(清鲜)
天
天空…………(明朗)
小丘平地……(一碧千里)
地
羊群…………(白色的大花)
授课时间:XX年11月10日星期二上午第1节《草原》教学案例篇7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放课件,听歌曲)听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过渡: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认真,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
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
〔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参与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
学生板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别字。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
(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