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9讲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讲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一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 服装
(1)鸦片战争前后⎩⎪⎨⎪⎧ ①西式服饰传入,引起服装变革。

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③清政府不得不对官定服饰进行改革。

(2)民国期间⎩⎪⎨⎪⎧ ①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

②洋装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如中山装和旗袍就是
中西合璧的产物。

2. 习俗 (1)“断发”运动⎩⎪⎨⎪⎧
①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

②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革除此陋习。

(2)不缠足运动⎩⎪⎨⎪⎧ ①清政府下令禁止缠足,但屡禁不止。

②维新派倡导以不缠足为内容的女权运动。

康有为与康广仁创立“不缠足会”。

思维发散 由于清政府入关后强迫汉人改变发型,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色彩,妇女缠足是在封建男权社会形成的畸形审美标准,“断发”、不缠足本身就是反封建斗争。

3. 传媒
(1)报刊⎩⎪⎪⎨⎪⎪⎧ 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报纸成为抢手货。

③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申报》。

④《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⑤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的是《绣像小说》《小说林》 《月月小说》和《新小说》。

⑥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⑦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图解识记]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2)电影⎩⎪⎨⎪⎧ ①传入中国:19世纪末期。

②第一部影片:1905年摄制的谭鑫培的京剧短片 《定军山》。

③第一部故事片: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导演的 《难夫难妻》。

④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4. 礼仪 (1)日常礼仪⎩⎪⎨⎪⎧ ①古代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形成一套体现贵贱尊 卑的礼仪。

②民国之初,鞠躬、握手取代跪拜、作揖,显示平等、 自由精神。

(2)婚姻礼仪: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以及官宦人家。

(3)丧葬礼仪:19世纪中期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注目。

思维发散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

社会生活的变迁从根本上说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冲击,然后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又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变迁的结果。

史料一
解读 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仪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
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史料二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解读 史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史料三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图一 晚清
上海衙门百
姓跪官 图二 民国初年躬身问候 图三 1922年孙中山与宋庆龄接见美国记者希尔,亲切握手
解读史料表明19世纪末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在吃、穿、住、行等多方面均出现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特点。

史论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
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
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③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
会生活的演变。

(2)特点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②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③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1.(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答案 C
解析《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

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2.(2010·江苏高考)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答案 B
解析将材料的意思简化:当事人申请——父母同意——当事人双方同意——订立婚约。

其中表明充分尊重了婚姻双方的意愿,这是晚清婚俗的重大变化。

材料中介绍人只起到联系作用,故A项违背材料意思;材料中父母起了重要作用,但不是包办安排,故C项排除;材料涉及的订婚仪式,而非婚姻仪式,所以D项也与题意不符。

3.(2009·广东高考)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答案 C
解析A、B、D三项都是对民国初年新式社会风尚的描述,A项为新式婚俗,B项是新式穿戴,D项是民国姑娘的新式打扮,只有C项是蓄留长辫、埋头苦读、一心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者的形象描述。

4.“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彻底废除
D.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据材料信息:要站立操作机器,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工厂因为女孩小脚辞退等可知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C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错在“彻底”二字,过于绝对。

5.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

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


由此可见他剪辫是出于()
A.被迫顺应时局
B.反清革命的需要
C.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D.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可排除选项B、
C 、
D 三项。

根据材料中的“只可降心从众”,可知他出于无奈被迫剪辫,故选项A 正确。

考点二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交通的变化⎩⎪⎨⎪⎧ (1)铁路: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 路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建成;1909年, 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
路史上的里程碑。

(2)水运: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 式航运业的诞生。

(3)航空:1918年,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2. 通讯的发展 (1)邮政业的发展⎩⎪⎨⎪⎧ ①清朝后期:1896年,设大清邮政局,后设邮传部。

②民国时期:1913年裁撤驿站,1920年参加万国
邮联大会,后撤销外国在华的“客邮”。

(2)电报电信业的发展⎩⎪⎨⎪⎧ ①清朝后期: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②民国时期: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
有改观。

3. 意义⎩⎪⎨⎪⎧ (1)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转变了 人们的思想观念。

(2)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 便捷。

归纳总结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
(1)动力:人力、自然力→机器动力。

(2)技术:引进→自研自制。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5)进程:先慢后快。

史料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解读 史料表明了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史论1近代铁路在中国出现的原因
(1)列强侵略,救亡图存目标的驱动。

(2)工业革命使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建设。

(3)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史论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
(1)从根本上讲,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
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

(2)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3)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4)外国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而兴建。

1.(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
答案 A
解析福建、上海两地茶叶价格的同步变动说明信息传递快,19世纪80年代,两地已能进行电报联络。

2.(2010·天津高考)“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B
解析从本题中的信息可知交通方式变化在先,城市建设在后,体现出天津城市化进程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特点,故选B项。

A、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3.(2009·宁夏高考)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答案 B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注意将材料同所学知识与选项结合起来回答,可采用排除法。

从材料可知并非“拒绝引进”而是拒绝使用,A项可排除;C项清政府“天朝大国”、盲目自大的闭关思想随着鸦片战争已被打破,可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应是等级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排除D项。

4.“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D.电报
答案 D
解析材料说的是电报。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说的是速度快;“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说的是文字由打印而成,非手写;“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说的是字数少,不能完整表达意思。

故选D。

电话不用文字;电子邮件没有字数限制;邮寄信件用手写。

故A、B、C三项都不对。

5.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

步履之艰的原因有()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的“步履之艰”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内保守势力方面来说的,因此①③正确。

②属于外因,材料没有说明;④说法正相反。

故选D。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错误。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1910年,清政府发出《剪辫通令》。

错误。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法令。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

3.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清政府。

错误。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商人。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

错误。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1.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发生重大变化。

3.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4.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5.1905年,中国人自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问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