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动物意象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古典诗歌
中的动物意象
一、鸿雁意象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宋玉《九辨》:“雁而南游”
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
1鸿雁意象与思乡怀人
雁的乡怀之意愈明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只能囿居一地,鸿雁却可以翱翔万里。
鸿雁作为候鸟的基本习性,使极为重视定居守土的古人常常由雁联想到自身,又由自身反观于雁.《刘细君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忧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
魏晋后由于《汉书·苏武传》中“雁足传书”故事的传播,促使鸿雁意象思乡怀人意蕴增强。
鸿雁成了传书寄简的信使,雁书、雁帛、雁素也就成了书信的美丽代称。
王实甫《西厢记》:“休要一去鱼雁无消息”。
曹操《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
曹丕《杂诗》二首其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
曹植《杂诗》:“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
蔡琰《胡笳十八拍》:“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征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忄音忄音。
”
庾信《咏雁》则申明了身处北国留去两难的矛盾心理:“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
稻梁俱可恋,飞去复飞还”《秋夜望单飞雁》:“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
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诗人翘首北望归雁,思乡之情越发急切了。
杜牧《秋浦途中》:“潇潇山路穷秋雨,沥沥溪风两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韦应物《闻雁》诗:“故国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达,海阔孤帆迟。
”以雁喻友,写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意。
欧阳修《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杨万里《初入淮河》:“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
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2、羁旅孤苦的感伤
离乡背井,对于有着浓厚安土重迁观念的古人来说,实乃人生遭际中的一大不幸,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怀乡念旧之情最为强烈。
雁的秋去春来,奔波不定,劳苦凄伤,成了古人羁旅情结的对应物。
古人常常以雁自喻或寄雁寓情,抒写内心的伤感情绪和人生慨叹。
孤雁意象,常被用来渲染强调人的悲凉身世与孤寂心情。
这种孤,不仅限于游子怀乡念旧,更表达了因事因情而形若孤雁的凄楚悲凉。
梁简文帝萧纲《夜望单飞雁》:“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以夜色的凄凉来烘托孤雁的悲苦无望,借对雁的悲悯同情来阐发对人生命运多乖的无可奈何的哀叹、伤心和失望。
赵嘏的《长安秋望》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功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杜甫《孤雁》云:“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离群孤雁念友思亲,不饮不食,不停地呼号、哀鸣,寻找伙伴,形单影只地在高空云层里独自飞翔,不留意寒塘野鸦的鸣噪嘈杂。
这不正是诗人在动乱年月思念亲人,渴望骨肉团聚的心境的写照吗?诗中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有些凄凉。
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矢曾缴,孤飞自可疑。
”看似对离群孤雁的深切同情与关注,实则是托孤雁以自比,表现自己流离失所,漂泊异乡,前途暗淡的生活。
对雁的担忧,其实是对自己的失望。
同病相怜,才会产生殷切关注的情感,诗的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种孤独没落的情绪,失群孤雁表现诗人孤凄忧虑的羁旅之儒家的传统伦理一贯推重群体纽带的维系作用,离乡失群者也愈益在孤雁意象映衬下显得凄苦悲凉,缺乏心理承受力。
于是文人离乡背井时便借对孤雁的怜悯来抒写自己身如孤雁的凄楚心境和遭遇。
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以雁的群飞归北的迫切,反衬自身欲归却不得如愿的羡慕与惆怅。
钱起《归雁》则拟人化地写出了雁是因听到凄怨的音乐声而感发乡情,毅然告别佳境回归北方:“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一个“不胜”见出内心的怀乡情结是多么强劲.敦煌曲子词《乐世词》也有“失群孤雁独连翩,半夜高飞在月边,霜多雨湿飞难进,暂借荒田一宿眠”,这之中分明融铸了背井离乡漂泊在外者的艰辛经历体验。
元赵善庆的《水仙子·客乡秋夜》“握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集。
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4、悲伤哀怨的相思
霭理士《性心理学》认为:“在动物中间,性欲也很有‘理想化’的程度,特别是在鸟类当中;鸟类可以为了失偶的缘故,伤感到一个自我毁灭的境界,可知这其间所牵涉到的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本能,而是此种本能与其它生命要素的一个综合。
”雁这种候鸟终身配对,联系历史上不少关于雁雌雄相依乃至殉情的记载,可知雁意象的情爱文化主题,确实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
雁的情感与行为引起多愁善感的古人的关注与认同是可以理解的。
《扬州府志》记载:“有娄生以矢曾弋为业,一日捕得双雁,闭之笼中,其雌盘空,叫声甚苦,久之自投而下,雄自笼伸月豆就之交接死。
”“又江南一寺僧,网得一雁,笼置窗前,秋夜闻月中有孤雁声与笼雁相随鸣答,俄而,扑拉檐下,僧亟启视,则二雁交颈敝死笼旁矣。
”这些传闻充分证实了雁用情之专一,忠贞不渝。
雁飞行时发出响亮急促的鸣声,《方言·舒雁》:“舒雁前鸣后和”。
言“舒雁飞成行也,雌前呼,雄后应也。
”遇敌时,“雄雁击溃敌人后,发出胜利的欢呼,与之配对的雌鸟亦鸣叫以响应之。
”《宁波府志》记载:“王义官骈云:龙舌朱家,畜一雌雄,家童执雁足,招雄鹅与之会,既已,雁遽狂跳,触地而死”。
雁之忠守节操因此可见一斑。
《定兴县志》记载:“万历初,北部有崔伯通好鸟,畜一雁逾岁,颇驯。
乃有一雁群而下,交领哀鸣,如泣如诉,观者狎而不惊,饮食之不顾,相持两昼夜,竟俱毙。
”又《扬州府志》记载:“有娄生以矰弋为业,一日捕得双雁,闭之笼中,其雌盘空,叫声甚苦,久之自投而下,雄自笼伸头就之交接死。
”类似的传闻还很多,因而清人黄钧岸在《金壶七墨》中概括说:“禽类中雁最义,生有定偶,丧其一,终不复匹”。
贺铸在《夜捣衣》中写到:“收锦字,一下鸳机,净
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瓜时已过,惟见大雁南归,不见征夫北返,思妇还得捣衣寄远。
此词妙在只说雁归,却将那人不归的正题留给读者去想,含毫不尽,味乃深长,此词比卢思道的相思意蕴更含蓄。
宋代的许志仁《寄衣曲》:“江南十月雁初飞,边地才秋塞草衰。
衣成妾手君宁见,寒到君边妾自知。
”表现的是思妇因雁飞而引发对征夫刻骨铭心的思念。
这真有点“夫唱妇随”的态势,雁的这种自然生物属性,让人没有理由怀疑上述传闻的真实。
大雁殉情让多愁善感的古人产生不尽的同情和感慨,于是他们以充满情感的笔触来记叙描绘,用诗赋来歌咏,从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期盼企望。
相思与思乡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糅合体现于雁意象中。
《诗经》中的几首诗写雁尚粗疏简明,至《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典故将思乡恋土情怀固定化。
曹丕《杂诗》:“孤雁独南翔”、“绵绵思故乡”,梁武帝《代苏属国妇》吟咏“或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果街万里书,中有离土辞;唯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未脱思乡之痕,已萌相思之情。
鸿雁思乡,自然是取其年年知返且能传递乡书之意,而相思之于雁看中的则是其信守不渝与忠贞节操。
进入传统抒情文学中的雁意象,缘其终生配对而带有浓厚的相思情爱情结。
晋陶渊明《杂诗》四首之三:“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以雁极言相思苦状。
唐人沈洵的《更著宴词》:“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
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
”与其孤独地沦为爱的失落者,莫若与心上人一起同赴黄泉,这是多么符合传统文人相思痴恋的情爱逻辑啊!人世间的相思痴恋推及到雁,对雁的关注正是出于对伉俪恩爱的深切体察。
女诗人鱼玄机《闺怨》:“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写雁以表现相思之深切炽烈。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直陈相思之愁怨,成为代代传袭,为人熟知的相思歌词。
贯云石[塞鸿秋]《代人作二首》之一:“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
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响无才思。
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凡此种种,皆可见出古代诗句曲赋中的雁意象都投射着文人炽烈的男女情爱,满含着男女相思的苦怨。
雁易惹人生叹,百感交集。
因雁殉情,元遗山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由雁的痴情联想起人世间恩爱情侣的坚贞,饱含哀悯、惋惜与感叹。
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元帝别昭君,以“寒雁南翔,呀呀的声嘹亮”来衬托心情的凄楚哀伤,更在明妃走后,元帝梦中惊醒后闻雁鸣而生悲痛惆怅之感。
离群失伴的雁叫声凄唳嘹亮,孤鸿哀鸣总令人生悲感叹。
《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西风紧,北雁南飞”之景,是令人难忘的全曲之务头。
及至清代洪升《长生殿》中的李隆基唱到:“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
”在原本无雁意象出现的《长恨歌》、《长恨歌传》原有题材上添加雁的相思情结。
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中具有相思意义的雁意象作品是不胜枚举的。
雁的忠贞不渝、信守不二的生物本性是其相思情爱意蕴不断活跃于相关文学主题中的深层源动力。
五、道德伦常的载体
受传统道德观念及审美判断的影响,经由古人对雁的感知体认,作为生物个体的雁与传统伦理纲常有着物我相契的对应点。
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集解》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矢曾缴,其智也。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鸿雁来,仲秋之月鸿雁去。
”雁每年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
传说雁南不逾衡阳,北至雁门(又叫雁门塞、雁塞,在山西代县西北,古以两山对峙,雁度其间而得名)。
雁年年秋南春北,依时令而迁徙,这种生命运动的自然规律被人们认为是“信”的表现。
如同知恩图报的人间君子一样。
小说《施公案》第一百一十八回写鸿雁代人报案,说:“这乃信义之鸟,天差他前来鸣冤。
”《倦游录》中关于宋代雁忆旧主的传闻,都是对雁之信义的印证。
雁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这种为其它动物飞禽罕见的有序行为,被古人关注并引申衍展,赋予雁禽生命的无意识行为以丰富的文化蕴义。
晋羊祜《雁赋》:“鸣则相和,行则接武。
前不绝贯,后不越序。
齐力不期而并至,同趣不要而自豪。
……”对雁群伦理秩序的推重,意在强化人类群体中个体成员的伦理意识。
《仪礼·士相见礼》中言:“下大夫相见以雁。
”雁作为初见面时馈赠的礼物,乃是表示并维系朋友、同事的情谊,使之如兄弟相亲的信物。
雁成了群体伦理意识的载体和投射物。
张伯行《因学录集粹卷一》指出:“古人视兄弟为雁行,谓其行次不乱,即长幼有序之意也。
今之为弟,或坐居其上,或行在兄前,腆不为怪,反鸿雁不如也。
”将“雁行”作为规范人的伦理品格的参照物,表现儒家伦理之讲求“差等的爱”,一种具有等级差别的合理序列,兄弟如此,夫妇、父母等的伦理等级乃至官吏的品秩排列都有这样的伦理规范。
雁因雌雄配对终生,且信守不渝而被认为是烈鸟节禽。
《宁波府志》载:“王义官骈云:笼舌朱家,畜一雌雄,家童执雁足,招雄鹅强与之会,既已,雁遽狂跳,触地而死。
”雁之忠守节操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点与婚姻专一不渝的意志有了极其相似的契合点,也因此,雁成了古代婚姻必备的大礼。
纳采请期的六礼中,除纳征用币外,其余五礼皆用雁为贽(见面礼),这在文学作品中是有体现的。
朱熹《诗经集注》:“邕隹邕隹声之和也,雁鸟名似鹅,畏寒,秋南春北,旭日初出貌,昏礼纳采用雁,迎亲以昏而纳采,请期以旦,归妻以冰泮,而纳采请期迨冰未泮之时。
孔氏曰:‘生执之以行礼,故言雁声,六礼唯纳采征用币,余皆用雁。
’郑氏曰:‘用雁者取其顺阴阳往来。
’程子曰:‘取其不再偶也。
’……”雁因其象征意义用于婚姻习俗中,是希望婚姻的忠贞不渝,其间寄寓了人们的期盼、愿望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及至近代广东、陕北男女新婚拜天地时,还有向着大雁剪纸图案进行的习俗。
雁还是非常聪慧的飞禽。
《淮南子·侑务训》:“衔芦而翔,以备矢曾弋。
”《代州志》亦谓:“雁门山岭高峻,鸟飞不过。
唯有一缺,雁来往向此中过,号雁门。
山中多鹰,雁至此皆相待,两两随行,衔芦一枝,鹰惧芦,不敢捉。
”[5]这充分展示了雁飞越山关的聪明才智与雄姿壮采,如此聪慧而富有灵气的鸟的确不多见。
或许,雁衔芦是因某种需要而发生的偶然行为,但民间传说却赋予其神奇的必然结论。
雁在民俗心理中被赋予相当高的灵气智慧,这大概与原始思维中的鸟崇拜有关。
《十三州志》曾记载:“上虞县有雁为民田春拔草根,秋啄除其秽,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则有刑无赦。
”古人将雁季节性地出自生物本能的捕食活动,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和英雄崇拜结合起来,从而认为象雁这样聪慧的鸟禽,是在自觉主动地、有规律性地帮助人类。
这是原始朴素的神话思维模式的一种外化了,雁成了人愿望的化身。
雁的聪明才智还体现于“雁奴”之专职。
雁群栖夜宿江湖沙渚中,有专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遇袭击,则鸣叫报警,这样的习性是雁的生物特性,是很独特的。
元好问《惠崇芦雁》诗:“雁奴辛苦侯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雁群栖息,唯雁奴不眠,真可谓恪守职责。
雁之聪明也表现在它的高度警惕性上。
古代文人通过雁意象来表达报国献身之志,突出表现于唐宋时代的边塞诗当中。
如唐代边塞诗人李益《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表现了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爱国精神。
又如唐代李咸用在诗《边城听角》:“戍楼鸣一画角,寒露滴金枪。
细引云成阵,高催雁着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抒发边关将士们为报效祖的雄心壮志。
同时,文人们在涉及雁的作品中,倾吐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及时故国的眷恋之意。
如宋代邓剡词云:“寂寞古豪华,乌衣曰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谁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诗篇以旧燕,归雁等萧瑟悲凉的景物为喻,自然融入前人的诗意,既是的诉说沦落天涯的愁苦,又是在倾吐国破家亡的悲愤。
杜牧在《早雁》中也表现出爱民忧民的思想情感。
《早雁》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以“早雁”比边地百姓,以其遭射而惊飞四散的场面比和平边民遭到民族侵略而出现的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现实,正见出作者对国家频受外侵的忧愤,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六、雁意象与感时伤怀
感时伤怀是中国文人的常见心态,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相当的地位。
在涉及雁的作品中这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大意象。
本来感时伤怀和离愁别绪是有着某些相通之处的,但根据这些诗作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和前一类有明显差异,因此暂作为一意象内容。
悲多于喜的人生感受,多愁善感的心态使文人刻意于悲情意蕴的意象的描写,当然,具有悲情潜质的雁意象成为文人的情感载体出现于作品中。
借雁的表象特征和生活关联又引出各种各样的生命意义,其中包括审美意义,这些意义使得雁意象具有“兴、观、群、怨”的情感作用。
雁作为候鸟,秋去春归,长途迁徙,在漫漫路途中常常会蒙受自然界中的鹰,狐及猎人的威胁。
而处于政坛的文人由此而联想到自身的处境,常以处于危难之中的雁自比,抒发仕途的险恶,官场的黑暗。
以雁自比的倾向大约肇自西汉末的扬雄。
他处于王莽篡权,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的时代,便从心中不由发出“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的感想。
后来范晔著作《后汉书》时曾借以论述《逸民传》中的有道隐居之士。
魏晋时期的何晏在《言志诗》曰:“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虽然鸿鹄能在天空自由的飞翔,而内心担忧身陷“网罗”的忧虑,正如自己位踞高官,但无法摆脱政治危机感。
唐代的张九龄《感遇诗》曰:“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感叹仕途之险恶。
宋代的苏轼在饱经风雨之后在《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中写道:“野雁见人时,未走意先改。
……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
. 第二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寒蝉意象
一、蝉文化
蝉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豳风·七月》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先秦两汉还用蝉的美来喻称人的服饰之美蝉衫指华丽之服;汉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纹为饰,后因用“蝉冠”作显贵的通称。
古代妇女有发式称“蝉鬓”,传为魏文帝宫人莫琼树所创,望之缥缈,因蝉身黑而光润,故有此名。
唐代白居易《妇女苦》诗有“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一句即为此意。
在一些玉器及铜器上,古人往往雕有蝉形之饰,称“蝉纹”。
道家佛家谓人之死如蝉之蜕壳,故美称其修行者死去为“蜕”。
因此,古人常以蝉蜕、龙变,喻指世人弃俗登仙。
《荀子.大略》说:“饮而不食者蝉也。
”魏晋以降,蝉在诗人眼里,就涂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蝉成了“诗意”的蝉,折射出人性世界的灵光,成了古典诗歌中一个永恒的意象。
生逢乱世而又不愿同流的诗人们似乎找到了一个颂其品性高洁的意象。
于是,将蝉拟人化,以蝉喻人。
曹植在《蝉赋》中写道::“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曦峨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陆士龙《寒蝉赋序》则美誉之至,对蝉大加赞赏,称蝉具有文、清、廉、俭、信五德将蝉引为“至德之虫”。
“颂蝉”一格尤为常见。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蝉意象
1和清高相联系,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霉,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昨是借秋风。
”沈德潜《唐诗别裁》:“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诗人别有会心,强调蝉声远传是因“居高”而自能致远。
立身高洁之人,不需外在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2以蝉鸣来感叹流年,时光易逝,功业渺茫,人生苦短,逝者如斯。
刘禹锡《答白刑部咏新禅》:“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
3“悲蝉”“哀蝉”的丰厚底蕴。
雍裕之《早蝉》“一声清褥暑,几处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法然。
”吟咏志士之悲;雍陶《蝉》“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吟咏怀人之愁。
项斯《闻蝉“尘来同听者,俱是未归人。
”吟咏思归之切。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俊。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落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吟咏羁绊之伤。
第二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寒蝉意象
一、蝉文化与蝉意象的生成
蝉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豳风·七月》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先秦两汉还用蝉的美来喻称人的服饰之美蝉衫指华丽之服;汉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纹为饰,后因用“蝉冠”
作显贵的通称,取居高食洁之意。
古代妇女有发式称“蝉鬓”,传为魏文帝宫人莫琼树所创,望之缥缈,因蝉身黑而光润,故有此名。
唐代白居易《妇女苦》诗有“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一句即为此意。
在一些玉器及铜器上,古人往往雕有蝉形之饰,称“蝉纹”。
道家佛家谓人之死如蝉之蜕壳,故美称其修行者死去为“蜕”。
因此,古人常以蝉蜕、龙变,喻指世人弃俗登仙。
《荀子.大略》说:“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
”认为蝉栖息在高枝上,只吸生气和露水,颇为高洁。
《荀子·致士》:“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
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
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魏晋以降,蝉在诗人眼里,就涂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蝉成了“诗意”的蝉,折射出人性世界的灵光,成了古典诗歌中一个永恒的意象。
生逢乱世而又不愿同流的诗人们似乎找到了一个颂其品性高洁的意象。
于是,将蝉拟人化,以蝉喻人。
曹植在《蝉赋》中写道::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炎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曦峨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赖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闲居而遁暑。
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螗螂之劲斧。
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
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
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
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
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
体离朱之聪视兮,姿才捷于猿猴。
条罔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绿。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恐余身之惊骇兮,精曾睨而目连。
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
欲翻飞而愈滞兮,知性命之长捐。
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
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
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
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形。
辞曰:《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大阴逝兮。
皎皎贞素俟夷节兮,帝
臣是戴尚其洁兮。
陆士龙《寒蝉赋序》则美誉之至,对蝉大加赞赏,称蝉具有文、清、廉、俭、信五德将蝉引为“至德之虫”。
“颂蝉”一格尤为常见。
寒蝉赋(并序)
昔人称鸡有五德,而作者赋焉。
至于寒蝉,才齐其美,独未之思,而莫斯述。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
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
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
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且攀木寒鸣,贫士所叹,余昔侨处,切有感焉,兴赋云尔。
伊寒蝉之感运,迓嘉时以游征。
含二仪之和气,禀乾元之清灵。
体贞粹之淑质,吐争营之哀声。
希庆云以优游,遁太阴以自宁。
于是灵丘幽峻,长林参差。
爰蝉集止,轻羽涉池。
清澈微激,德音孔嘉。
承南风以轩景,附高松之二华。
黍稷惟馨而匪享,竦身希阳乎灵和。
唳乎其音,翩乎其翔。
容丽蜩螗,声美宫商。
飘如飞焱之遗惊风,眇如轻云之丽太阳。
华灵凤之羽仪,睹皇都乎上京。
跨天路于万里,岂苍蝇之寻常?
尔乃振修以表首,舒轻翅以迅翰。
挹朝华之坠露,含烟熅以夕飧。
望北林以鸾飞,集樛木而龙蟠。
彰渊信于严时,禀清诚乎自然。
翩眇微妙,绵蛮其形。
翔林附木,一枝不盈。
岂黄鸟之敢希?唯鸿毛其犹轻。
凭绿叶之馀光,哀秋华之方零。
思凤居以翘竦,仰伫立而哀鸣。
若夫岁聿云暮,上天其凉。
感运悲声,贫士含伤。
或歌我行永久,或哀之子无裳。
原思叹于蓬室,孤竹吟于首阳。
不衔草以秽身,不勤身以营巢。
志高于鸣鸠,节妙乎鸱鸮。
附枯枝以永处,倚峻林之迥条。
惟雨雪之霏霏,哀北风之飘飚。
既乃雕以金采,图我嘉容。
珍景曜烂,暐晔华丰。
奇侔黼黻,艳比衮龙。
清和明洁,群动希踪。
尔乃缀以玄冕,增成首饰。
缨蕤翩纷,九流容翼。
映华虫于朱衮,表馨香乎明德。
于是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