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历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本是诗书礼仪之邦t重视读书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用朝,国家就设有图书馆,当时称“藏室”,收藏三皇五帝之书和各地志书,名闻古今中外的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是看守藏室的史官。
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特别是孔子办学、编书的事迹尤其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比较成熟的阅读实践。
人们每每谈到阅读,往往立刻会想到个人的学习和修养。
古往今来,我们民族关于好学、勤学、劝读、苦读的名言俯拾皆是,最为深入人心的还是那些关于“读书改变命运”一类的名言,譬如“学而优则
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等。
一周恩来青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位中国有志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
…
阅读目的的崇高价值决定了读者将付出艰辛努力。
于是就有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一不知勤学旱,白首方悔读书迟”一类劝读诗,以及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一类勤学苦读故事,这些故事称得上启人心智、鼓舞精神。
至于做研究的专业人士,更是对清未大学者王国维借论宋词来谈读书、做学问的“三境界’’说有真切同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又有不懈追求的境界升华。
诚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并不是为了改变命运,也不都要“望断天涯路”,不少人是作为道德传承而
读书,更有不少人为个人修养而读书,还有的只是以读书为人生乐
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为读书而读书。
上述关于阅读的目的,大致可以分威两类,一为学以致用,二为学以修为;前者强调实际效用,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取的动力,后者注
重审美愉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这两类阅读的目的建构
了我们民族的主要传统。
其实,从阅读的发生发展过程采看,这两
大传统并非泾渭分明,阅读可以同时具有传递知识信息、交流思想
的作用和愉悦精神、抒发情怀的意趣。
在~-春秋时期,社会阅读、
教育就同时体现了阅读的两大传统。
孔子在教育上的“六艺之
教”(礼、乐、射、御、书、数)和学术上的“六艺之学”(《诗》《书》《礼》《乐》《易》《春秋》),非常显然是实用与修养功能
并存。
直到汉代被尊儒术,官员进阶需要对儒术有所研读,这时候
功利性阅读才逐渐浮动于朝野。
到了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为官场人
才选拔设计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的制度,学以致用阅读、专业性阅读、功利性阅读、应试性阅读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学习赶考成了
知识分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尽管其间也有居于科举“官学”、“私学”之外的书院
教育,主张以德为先、格物致知,但学以修为的阅读传统始终未能成为大多数学子读书学习的主流。
直到当代,应试教育仍然是其
最终归宿。
此外,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过分地强调功利实效、精英
目标。
功利性阅读的教育目的,加上相对呆板的阅读教育方法设计,应试与成功就变成了阅读者、受教育者的唯一任务,他们是否在学习、考试的同时达到修身的目的,通常不在考量范围,因而许多时
候这种阅读几乎与精神、灵魂无关。
(摘自《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历史很悠久,我们的祖先在周朝的时候,就设有收藏三皇五帝之书和各地志书的“藏室”,老子还担任过看
守藏室的史官。
B.中华民族是诗书礼仪之邦,早在春秋时期,那时诸子百家争鸣,尤其孔子办学、编书的事迹更是我国很早就有比较成熟的阅读实践
的有力证明。
c.中华民族关于好学、勤学、劝读、苦读的名言虽然从古至今一直很多,但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学而优则仕”这一类关于“读
书改变命运”的名言。
D.王国维借论宋词来谈读书、做学问的“三境界”说,其中既有执着追求和刻苦钻研精神,又有不懈追求的境界升华,这些引起做
研究的专业人士的同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与一般读书人“十年寒窟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之类的想法不同,他的这句名言说出
了他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B.虽然阅读或许能够改变命运,但是其过程是艰辛的,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三更灯火五更鸡这一类的故事就具有启
人心智、鼓舞精神的激励作用。
c.不少人选择读书,不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也不是为了刻苦钻研去搞学术研究,而是为了道德传承或个人修养而读书,当
然还有人只是为读书而读书。
D.阅读的目的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可以大致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强调实际效用的学以致用,二是注重审美愉悦的学以修为,两者共
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的目的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不相同。
在先秦春秋时期,社会阅读和教育就同时具有传递知识信息、交流思想的作用和愉悦
精神、抒发情怀的意趣。
B.孔子的“六艺之教”和“六艺之学”说明阅读的学以致用和学以修为这两大目的并不矛盾,相反,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人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C.功利性阅读并非与生俱来,随着汉代官员晋升官阶对儒术提出要求,功利性阅读才逐渐浮动于朝野,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学习赶考
成为知识分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D.当代的应试教育注重功利性阅读,在这种教育体系中,阅读者、受教育者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应试与成功,他们的阅读许多时
候也几乎与精神、灵魂无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
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
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不往。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
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
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
刘继元降,以
所部安抚城中。
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
州刺史。
雍熙中,改马步军都军头。
端拱初,出为宾州团练使,历冀、贝二州部署,徙天雄军。
二年,入为侍卫马军都虞候、领洮州
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
契丹南侵,汉忠合诸军击败之,斩馘甚众。
真宗即位,自中山召归。
俄复出为高阳关都部署,进领威塞军
节度。
成平三年,又为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迁侍卫马
军都指挥使,改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
契丹掠中山,汉忠率诸将阵于野,契丹遁,追斩甚众,获其贵将。
加殿前副
都指挥使,改领保静军节度。
五年,罢西面经略使,命汉忠为邻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为钤辖,领戍兵二万五千人,委汉
忠分道控制。
数月召还,坐违诏无功,责为左屯卫上将军、出知襄州,常奉外增岁给钱二百万。
未上道,暴得疾卒。
赠太尉,以其长
子内殿崇班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从政、从益为左右侍禁。
汉忠有
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日:“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
”故所部无益。
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
好
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群
帅不悦。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D.园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汉忠身材出众,年少豪放不羁。
他膂力甚强,身形魁梧高大,面对高继冲的征召,他却不肯前往应召,最后因为斗殴杀人而跑到
京城。
B.王汉忠作战勇敢,得到皇帝赏识。
他在攻打太原的战斗中,受伤不下火线,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皇上将其由内殿直都知升为东
西班指挥使。
C.王汉忠受到重任,英勇抗击契丹。
他在两次抗击契丹入侵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杀敌甚多,并在第二次战斗中,活捉了契丹地位
显要的将领。
D.王汉忠爱好读书,军队纪律严明,他爱好读书,喜欢读书人,并且还能作诗,但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所以将领们都不太
喜欢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
挥使。
(2)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日:“愿
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水边偶题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
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
③浆邑先生:庄子。
8.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
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常常会导致一个国
家灭亡的两句是“,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士在我
们的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3)辛弃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选
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
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老鲁汪曾棋
有一天,似乎看见校警们所住的房间热闹起来。
看看,似乎多了一个人。
想,大概是哪个来了从前队伍上的朋友了(学校校警多是退
伍的兵)。
再过几天,我们在挑菜时看见一个光头瘦长个子穿半旧草
绿军服的人也在那里低着头掐灰藿菜的嫩头。
走过去,他歪了头似
笑不笑地芰了一下。
这是一种世故,也不失其淳朴。
这个“校警的
朋友”有五十岁了,额上一抬眉有细而密的皱纹。
看他摘菜,极其
内行,既迅速且准确。
我们之中有一位至夸对摘菜还未入门,摘苋
菜摘了些野莱莉叶子,摘灰菠菜则更不知道什么麻啦蓟啦的都采了,总要别人再给鉴定一番。
有时拣不胜拣,觉得麻烦,就不管三七二
十一,哗啦一起倒下锅。
这样,在摘菜时每天见面,即心仪神往起来,有点熟了。
他不时给我们指点指点,说哪些菜吃得,哪些吃不
得。
照他说,可吃的简直太多了。
这人是一部活的《救荒本草》!他
打着一嘴山东话,说话神情和所用字眼都很有趣。
后来,大家都称呼他为老鲁。
不久,老鲁即由一个姓刘的旧校警领着见了校长,在枝警队补了一个名字。
校长说:“饷是一两个月
发不出来的哩。
”老鲁说不要紧的,只想清清静静地住下,在队伍
上时间久了,不想干了,能吃一口这样的饭就行。
老鲁名为校警,
其实做了本来是工友所做的事。
他每天必做的事是挑水。
每年春末夏初,几乎全校都要泻一次肚,泻肚的同时,大家的眼睛又必一起通红发痒。
是水的关系。
这村子叫观音寺。
昆明春天不下雨,是风季,或称干季,灰沙很大。
黄土坡尤其厉害。
我们穿的衣服,在家里看看还过得去。
一进
城就觉得脏得一塌糊涂。
你即使新换了衣服进城,人家一看就知道
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头发总是黄的!学校附近没有河,也没有井,
我们食用的水只能从两处挑来:一个是前面胡萝卜田地里的一口塘;
一个是后面山顶上的一个“龙潭”。
龙潭,那也是一口塘,想是下
面有泉水冒上来,故终年盈满,水清可鉴。
在龙泉边坐一坐,便觉
得水气沁人,眼目明爽。
如果从山上龙潭里挑水来吃,自然极好。
但是,我们平日饮用、炊煮、漱口、洗面的水其实都是田地里的塘水。
塘水是雨水所潴积,大小虽不止半亩,但并无源头,乃是死水,照一学生物的同学的说法:浮游生物很多。
他去舀了一杯水,放在
显微镜下,只见革履虫、阿米巴来来往往,十分活跃。
向学校抗议
呀!是的。
找事务主任。
主任说:“我是管事务的,我也是×××
呀!”这意思是说,他也是一个人,也有不耐烦的时候。
他跟由校警
转业的工友三番两次说:“上山挑!”没用。
说一次,上山挑两天;
第三天,仍旧是塘水。
你不能看着他,不能每次都跟着击。
实在的,上山路远,路又不好走。
也难怪,我们有时去散散步,来回一趟,
还怪累的,何况挑了一担水乎?教员们呢,不到眼缸肚泻时也想不起
这码事。
等想起来,则已经红都红了,泻都泻了。
自从老鲁采了,
情况才有所改变。
老鲁到山上、田里两处都看了看,说底下那个水“要不的”。
——老鲁的专职是挑水。
全校三百人连吃带用的水由
他一个人挑,真也够瞧的。
老鲁天一模糊亮就起来,来回不停地挑。
一担四桶。
水挑回来,还得劈柴。
劈了柴,一个人关在茶炉间里烧。
自此,我们之间竟有人要了茶叶,泡起茶来了!因为水实在太方便。
老鲁提了一个很大的铅铁水壶,挨着个儿往各个房间里送,一天送
三次。
老鲁来了,我们且问问他:
“老鲁,你累不累?”
“累什幺,我的精神是顶年幼儿的采!”
这个“顶年幼儿的”,好新鲜的词!老鲁身体很好。
他并不高大,但很结实。
他不是像一个运动员那样浑身都是练出采的腱子肉,他
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力气呢?老鲁是从沙土里长起来的一棵枣树。
说像
枣树好像不大合适。
然而像什么呢?得,就是枣树!
寒假以后,学校搬了家,从观音寺搬到白马庙。
我是跟老鲁坐一个马车去的。
老鲁早已到那边看过,远远的就指给我们看:“那边,树郁郁的,哎,是了,就是那儿!”老鲁好像很喜欢,很兴奋。
原因
是“那边有一口大井,就在开水炉子旁边,方便!”
自从学校迁到白马庙,我不在学校里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除了上课,很少到学校来,下了课,就回宿舍了。
对老鲁的情
况就不大了解了。
一九四五年写,在昆明白马庙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
的两项是(5分)
A.与摘菜内行的老鲁相比,我们之中的一位至今对摘菜还未入门,摘完菜后总要别人再给鉴定一番,这说明这位同事做事的态度不够
认真。
B.在老鲁来之前,我们也就水向事务主任抗议,事务主任尽管三番两次地跟工友说,效果却不是很明显,这样写是表明事务主任不
够权威。
C.小说以学校搬家和“我”不在学校里住,从而与老鲁的联系自然中断作为结尾,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又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构思巧妙。
D.小说注重环境描写,文章写到学校在观音寺时的情景,突出了我们工作环境的恶劣,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乐观精神和对教育工作
的热爱。
E.发生在校警老鲁身上的故事平凡而又动人,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过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尊重及其命运
的关切。
(2)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在刻画老鲁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用了很多文字介绍我们过去用水的情况,有何用意?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
境内。
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
教授姚名迭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
这群平时“以
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
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丈人的坚强与勇敢。
团长姚名
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
最终,姚名迭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迭,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迭,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无怪乎吴其昌、
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
姚名达去世时,他已
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粱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史研
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
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等。
从学术的发展看,从
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
学家的。
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浮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
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
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
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他
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12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
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
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
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
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之后,他
也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吏学史》才称得上不朽。
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
来是有可能完成的。
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
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
的宝贝。
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
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
的后二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
”突然降临的炮火,
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
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
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
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
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
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工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
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
的研究。
”1933年,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
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
1937年8月,姚名选与妻子巴
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
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
者以致命的打击”。
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
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
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那才
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
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
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
2002年,雷洁琼
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69年之后,我
们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
勇于担当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
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
切磋”分不开的。
B.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吏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
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二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
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