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名传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地名传说
温州东门外涨桥头,住着一个叫柳美儿的人。

他平日靠卖青盐橄榄维持一家人生活。

一年到头勤力省径,还是双手空空。

这一年十二月三十日,财主人家都放炮仗,摆分岁酒,快快活活过年。

柳美儿一家呢,镬灶冰冷,细儿哭叫,他老安挂着眼泪,只是叹气。

柳美儿怕别人来逼债,起五更就溜到外面避债去了。

他走呀走,走到一座土地殿前,脚刚伸进殿门,只见神橱下早宿着一个人。

柳美儿问他在这里做什么,那人说自己姓花,住在西郭外,因做木材生意亏了本,只得到这里避债。

柳美儿一听,也把自己欠债避难的事对他讲了。

姓花的就问他欠多少债,柳美儿说欠了五十个银番钱。

姓花了听了忙说:"老弟,这五十个银番钱好解决,呶,我身边还有,你先拿去还债,走归与家人团聚。

"柳美儿说:"人客,勿开玩笑,你自欠的债也还不了嘛!"姓花的讲:"哎呀,我不是欠几十,是好几百呀,东借西借还是凑不拢。

唉!两家受苦,不如我一个人受苦好。

老弟,勿推三阻四了。

"
柳美儿见他恁讲,就收下了钱。

一走归,那班讨债的人正挤在房间里,见他进来,都围拢讨债。

柳美儿兜里有钱,也就客客气气地一个一个还清了债,打发他们走了。

讨债的走完了,柳美儿从兜里摸出银番钱点一点,还剩下十五个。

他老安见柳美儿还了债,觉得奇怪,问他这些钱是哪里来的,柳美儿就把经过讲了一遍,老安说:"世上还有恁好的人,真是难得啊!哎,你快去把他请来一起过年。

""讲是讲是!"柳美儿边讲边摸出五个番钱,吩咐老安买菜、舀酒。

他自己跑去请那个大恩人。

一会儿,大恩人请到了,柳美儿老安也从菜市场里买来了一条大鲤鱼,鲤鱼活鲜鲜的,嘴还一张一合地动着。

柳美我拎着鱼,走到后门塘河埠头去剖鱼。

正想动手刮鳞,哪晓得的一滑,鱼掉到河里去了。

他就跳落水去摸,左摸右摸,鱼就是摸勿着。

奇怪了,脚下怎么会有啷啷声,他双手伸到脚下去摸,摸上来一看,哎呀,是光溜溜的银番钱啊。

柳美儿快活煞,还叫姓花的恩人一起摸,两个在塘河里摸了半日,摸了满登登三四篮儿。

柳美我得到了这些钱财,就对姓花的恩人说:"这财应该是你的,你拿去还债吧!"姓花的讲:"动勿得,这财是你先摸到的,归你!" 两个推来推去,柳美儿老安讲了:"勿推,勿推,听我说,若不是恩人,勿讲会得来恁多银番钱,这年还不晓得怎么过呢!钱嘛,依我看,你拿一半还债,另一半呢,不如拿来翻修这条塘河。

"
两个人一听,都觉得这办法好,第二日就雇人来修塘河。

塘河修好了,地方人都讲他两个人品德好,就把这条塘河叫做花柳塘,到现在大家还是恁叫呢。

"五马街"的由来
很久以前,温州五马街不是叫五马街,也勿晓得叫什么。

听讲,住在四圈的老百姓,每日夜里都听见一阵阵"得得得"马跑过的声音。

开门一看,又不见马的影子。

那时候,这条街上住着一个打草鞋的老人。

老人屋外有一块石头。

每日打草鞋时节,他把草放在这块石头上慢慢捶软。

石头是青色的,因为捶得长久了,光溜溜,也蛮好看。

一日,有个人看见这块石头,就去对老人说:"老伯伯,你这块石头卖给我吧,我给你五两银子!"老人听了有些奇怪,摇摇头:"我勿卖,这块石头是我捶了好多年,捶熟了,舍不得卖。

好多看热闹的人都觉得这人要花恁多的银子买一块石头,实在奇怪。

那人走了。

老人不放心,怕石头被人偷去了,就把石头搬到屋里来。

过了三日三夜,那个客人又来了。

他带来更多的银子,想请老人将石头卖给他。

那客人一看石头没有了,很着急,赶紧问老人。

老人告诉他,已经搬到屋里来了。

"几日了?"那客人慌张地问。

"三日三夜。

"老人说。

"唉!"那客人叹了一口气,说:"现在你就送给我,我也不要了。

我是采宝客。

我看到你这块石头上有五匹马,石头放在外面,马日日有露水喝,又吃了你日日捶的草,所以长得活泼健壮。

现在你把石头搬到屋里,五匹马没有露水喝,一定都渴死了。

"
说着,那采宝客就把石头一翻,果真石头上有五匹马的影子,只是不动了。

听的人都为老人叹可惜,说他运气不好。

老人呢,一点不在乎。

他说:"以前我不晓得它是宝贝,我当做宝贝恁爱它。

现在这五头马不动了,我捶还是照样便当,还象块宝贝嘛!" 以后老人照旧勤勤恳恳打草鞋卖,照旧用这块石头捶草,一直到死。

老人死后,大家叫老人住的这条街为五马街。

温州南郊十里亭西南岙底,有份姓廖的人家,祖辈留下不少产业,只生一个儿子,名字叫松青。

松青五岁时节,他阿爸生病死了,阿妈黄氏,怕守寡老妪受人欺负,招了个男子客汤阿豹进舍。

不到一年,生下第二个儿,取名叫福来。

哪晓得半路夫妻不同心,汤阿豹有了亲生儿,就生起心思,想夺廖家的产业。

事有凑巧。

一日,黄氏在河边洗衣裳,一不小心,失水落到河里死了。

汤阿豹表面流眼泪,肚里呢,好比喝了蜂蜜恁。

他当家没几日,就把福来改姓汤,还请个先生到自家里教他读书。

对松青呢,要他日日上山放牛,稍不顺眼,不是扇巴掌,就是拳打脚踢。

松青一肚委屈,呒人告诉,只有抱着那头老牯牛哭。

说来也奇怪,这头老牯牛一见松青哭,也流出同情的眼泪来。

光阴如箭,转眼间两兄弟都长大了。

福来十七岁那年,就讨来老安,松青呢,还是光棍一条。

这弟新妇,是个观音面鹦鹉嘴的人。

平时见了松青客客气气,伯伯长伯伯短,蛮亲热。

一日日昼,她正在井头洗衣裳,一眼看见松青从后园门赶牛回来,就故意把水桶"冬"地一声,甩进井里。

松青一听,赶紧系好牛绳跑过来。

弟新妇说:"伯伯,勿好了,水桶掉进井里去了。

"松青转身去拿来一根长竹钩,在井边打捞。

正捞上来时,弟新妇忽从背后猛力一推,松青站勿牢,一头栽进了井里。

她顺的抓住长竹钩,一边朝下拚命捅,一边叫着:"伯伯,快捏牢竹竿罗!"
这时节,大牯牛一下挣断绳,闯出园门,一直冲到邻舍屋前,绕地跑三圈,又重新跑回,"哞哞哞"叫得蛮惨。

邻舍听了,觉得奇怪,立刻赶到松青家的后园来。

人恁多涌来,弟新妇慌了,忙喊:"救命啊,我伯伯掉进井里去了!"幸好人多办法多,不一会,就把松青从井底救了上来。

松青醒来后,一想,唉,这弟新妇真比毒蛇还毒啊!若不是大牯牛,这要命早就没了。

这年清明,松青在山腰犁田,忽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倒倒落。

松青连忙把牛赶到树下躲雨,还脱下身上单衣,盖在牛背上,自己呢,被雨淋得落汤鸡恁。

在雨蒙蒙中,松青看见有人上山,走近一看,不是别人,是阿叔送蓑衣箬
笠来了。

汤阿豹说:"哎呀,看把你淋成恁个样子,快回去换换衣裳吧!"
松青见阿叔恁关心,胸头也觉得暖一点,当下解了牛绳,牵牛下山,阿叔随后跟来。

走到山弯边,下面有个万丈深潭,松青冷不防背上被人猛击一下,脚板一滑,登时觉得天旋地转,一个筋斗,翻到潭里去了。

汤阿豹见拔了眼中钉、肉中刺,心里快活啊,正要牵牛回家,哪晓得牛一下子挣脱了绳,"哞"地大叫一声,用前蹄把汤阿豹踢翻在地,后蹄一纵,箭恁跳进潭里,几番扑腾,寻到松青,把他驮上岸来,拚命往山下跑。

回到牛栏,大牯牛放下昏迷不醒的松青,用舌头舔了舔他的面颊,衔来稻秆盖在他的身上,那双大眼睛里还流出眼泪来。

汤阿豹和新妇两次害松青不死,恨死大牯牛,私下商量,一不做,二不休,就用砒霜掺在鸡蛋酒里,叫福来端去喂牛,大牯年被雨一淋,以跑了一阵,肚里正饿,当下"咕噜咕噜"就喝完了。

只见大牯牛全身抽盘抖抖动,七孔流血,摇头蹬蹄,万分痛苦。

福来甩了碗,正快活得头跑尾跳,却见大牯牛"哞"的一叫,牛角一翘,前蹄一蹬,把福来踏死了。

大牯牛又蹿进前面屋里,跑死汤阿豹,撞死福来老安。

接着透着粗气,兜身回到牛栏里,伏在地上,驮起松青,抬头怒吼,转眼间天动地摇,大牯牛一下子变成了一座高山。

当地人把这座山叫做牛山,还特地在牛山顶上造了一座仙牛庙,四时祭拜。

直到今天,山上还有仙牛庙的.
【历史】温州地名传说之『金锁匙巷』
温州信河街有条巷弄里,有份人家姓金,生个细儿名字叫"锁匙"。

向东走有座小山,山上有个岩洞。

相传这洞里有宝贝,好多人都想到岩洞里去采宝,只是洞门口有块大石板封牢,不管多少人扳也扳勿动。

一日,有个采宝客走到这巷弄,听见有人喊:"锁匙,锁匙!"他寻声走到这份人家门口,问道:"老大哥!你叫'锁匙,锁匙'作什么?"这人回答说:"锁匙是我儿哪!喏,就是他。

"这人指一指站在旁边的细儿。

采宝客又问:"你姓什么?"
"我姓金。

"
采宝客看看这细儿,人只一点儿大,头呢,方斗恁大,姓和名合在一起,哈,是把"金锁匙"呀。

宝贝,宝贝,真是宝贝!采宝客快活呀。

他又讲:"老大哥!我是外地人,想叫你这细儿陪我到山上嬉嬉,可以吗?我给你一锭银子!"
这份人家穷,听讲的银子,赶紧说;"可以,可以!"就对儿子说:"锁匙,你跟这人客到山上嬉!"
锁匙呢,也快快活活跟采宝客走了。

采宝客带着细儿走到山上岩洞边,对细儿讲:"孩子,你用头碰一碰这块石门。

"细儿的头在石门上撞了两下,哈嘁,真奇怪,石门裂开了。

走进石门,里面光闪闪,眼乌珠都看花了。

哎呀,恁多的珍珠宝贝啊!这些珠宝都是成片成片的,要用斧头砍,才能砍得下。

采宝客没带家生,不好拿,想了想,就对细儿讲:"孩子,你先走归。

别人问你,都勿讲,明朝黄昏我再带你来。

"
细儿跑回家,阿爸问他:"你到山上去嬉,看见什么哇?"细儿开头没有胆讲,阿爸就瞪起眼乌珠,吓他说:"不讲,黄昏你勿想饭吃。

"细儿只好讲了:"阿爸,山上有个岩洞,洞口有一片石板门,我用头碰了两下,石板门就裂开来,里面全是金银财宝,光闪闪的!"
阿爸快活呀,问:"真啊?"
"真呢,真呢!"
"人客还有讲什么?"
"他讲明朝黄昏再带我到山上去!"
他阿爸想,不对呀,到明朝黄昏,里面金银财宝搬光了。

不如趁没有人晓是,先去搬一些来。

儿子见阿爸在想些什么,就说:"阿爸!岩洞里的珍珠宝贝成片成片的,要用斧头砍,手掰不落的。

"
他阿爸就拿了斧头,担一担箩筐,带着儿子向山上走去。

走到岩洞口,"金锁匙"将头撞在石门上,"砰"一声,石门裂开了。

阿爸急忙忙把箩挑进去,回头对儿子说:"锁匙,你站在门外等,阿爸若叫你,你走来;不叫你,你勿进来,在外面等!"
阿爸有斧头砍啊,砍啊,珍珠宝贝被砍下来,装满了两箩,洞里还是金光闪闪,砍不完,装不尽。

箩里全满了,衣裳兜兜里也装满了。

他还想多拿点,就朝着岩洞门口喊:"锁匙,锁匙!你走来,在阿爸拿点回去!"
这儿细应声"哎!"就跑进岩洞。

哪晓得一进去,就听见"哗啦啦"一声响,石门关拢了,阿爸和儿子拼命推命叫,门一动也不动,两个人关在里面,再也走勿出来了。

第二日黄昏边,采宝客来到细儿家,晓得了这起事,双脚密密顿,只叫"可惜!"后来,事情传开了,大家就把细儿住的那条巷叫做金锁匙巷;那座山呢,就叫它资福山。

谢公岭和落屐亭
东晋时候,雁荡山下住着一个叫朱投雁的大财主。

财主肚里无几滴墨水,偏偏要装成斯文。

清时节,永嘉太守谢灵运来游雁荡。

消息传来,朱投雁蛮快活,他到城里买了酒菜,亲自到观音洞去请谢太守来做客。

哪晓得这谢太守只喜欢游山玩水,不喜欢交结士绅,只爱做诗,不爱做官,朱投雁三番五次来请他,他都谢绝了。

财主碰了一鼻子灰,肚里酸溜溜的,但又不甘心。

谢灵运脚着一双登山木屐,一处一处游览。

朱投雁跟在后面,一步不离。

谢太守看着雁荡山的奇峰怪石,飞瀑深潭,忍不住吟起诗来。

财主赶紧从衣裳兜兜里摸出一块雪白的手巾,整理好笔墨,毕恭毕敬送到谢太守面前讲:"请谢太守将吟咏的这首诗题在这里,给鄙人留个纪念!"谢灵运哈哈大笑:"这手巾嘛,是揩鼻涕擦臭汗的,我的诗怎能和龌龊的东西沾在一起!"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老爷,你讲写在哪里才好?!”
"写在你的板油皮上。

"
"板油皮上?老爷是讲要记在心上吧。

哦,是是是!"
到了岭脚,谢灵运看到一块很象猪头的岩,想一想,觉得特别有趣:"猪头岩"和"朱投雁"正好同音;这"猪头岩"的样子和稻桶一样的朱投雁,也相象得不得了。

谢灵运借题发挥,吟道:阿谁秽品祭山神,大煞风景人皆憎。

雁荡何时除此物,名山胜色添三分。

财主根本不懂得诗的意思,却装作懂的样子讲:"恁的好诗,刻在这岩山上,更叫名山生色不少。

"
走到岭头,朱投雁还是蚂蟥叮住鹭鸶脚,谢太守肚里更加讨厌了,就加快脚步,想快点离开朱投雁,哪晓得"扑"的一声,右脚的木屐被石头绊了一下,木屐齿碰掉了。

谢太守索性赤着一只脚,一脚高一脚低向前走去。

"谢大人,等一等,你的木屐掉了!"财主捧着那只木屐,上气不接下气地随后赶上来。

谢灵运斜眼扫他一下,厌恶地讲:"无耻的东西,还有什么用?抛掉算了!"讲歇,又脱落左脚的木屐,"啪"地一声,甩在财主前面的那块石头上,管自走了。

这一下,朱投雁才有点觉着,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半日讲不出一句话来。

后来,村里人在谢灵运落木屐的岭上建了个石亭,叫做"落屐亭";把谢灵运当年走过的那条山岭叫做"谢公岭"。

灵昆岛的由来
太阳神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

一日,她偷偷划着一只小船到东海游玩。

划呀划呀,一下刮起了大风,翻滚的波浪好比小山恁,把小船打个仰翻天,女娃淹死了。

那条小船随着波浪飘来飘去,飘到了瓯江口,船缆被一块礁石阻挡牢,嵌进了岩缝里,小船飘不走了。

年长日久,慢慢变成了船岛。

随着海潮涨涨落落,潮涨船岛高,潮落船岛低。

多少年过去了,岛上才有人住。

顶伤脑筋的是,这个船岛象是只破漏船,蓄不得水,一落大雨河水就满,三日不落雨,河水就干了。

慢说稻田缺水,就连吃的水也成问题,有时只得吃咸水,又苦又涩,大家把这个岛叫
"淋干岛"。

温州永嘉场有个宰猪出身的丁灵昆,从庐山老祖那里学法回来,本领蛮大,平日喜欢帮助穷人,大家都亲热地叫他"丁仙伯"。

一日,住在淋干岛的一个打鱼人,到永嘉场来看望舅舅,顺便讲起淋干岛的苦楚,恰巧被丁仙伯听到,他十分同情,就到淋干岛去看个明白。

淋干岛上的百姓见丁仙伯来了,又敬茶又递烟筒,都恳求丁仙伯行行好,帮帮忙。

丁仙伯捋捋胡须,笑笑说:"要我帮忙不难,只是有一条,还要大家出把力哪。

"有个打鱼人说:"整日只同海打交道,有力气也用不上啊!"丁仙伯说:"用得上,用得上,只要大家齐心肯干,就不怕淋不怕干嘛。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第二日,红日当空,丁仙伯爬上大罗山顶,施也庐山老祖传授的移山填海法术,要把山脚一个孤零零的球山镇在淋干岛上。

一转眼间,只见球山升上半天,向北飞去,不歪不斜,恰恰落在淋干岛上。

只因用力太猛,球山被甩做两半,成了两个小山头落地生根,镇住了船岛。

从这时候起,这个船岛就固定在永嘉场北面的瓯江口,"破漏船"也不漏了。

岛上百姓依照丁仙伯的吩咐,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冒着热夏寒冬,开河的开河,掘井的掘井,修堤塘的修堤塘,筑陡门的筑陡门,还栽了许多树,两年工夫,把个淋干岛打扮一新。

从此,河满了,水有了,碰到暴雨,陡门一开,百川归大海,原来淋淋干干的船岛变成了鱼米之乡啦!
为了感谢丁灵昆的帮助和指点,岛上的老百姓就把"淋干岛"改名为"灵昆岛"。

双莲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