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练习题教师版修订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诗鉴赏练习题教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咏物诗鉴赏练习题练习一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
答: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4分)
答:颔联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是那么渺小单薄,突出了孤雁的形单影只以及执着勇敢。

尾联用衬托(或陪衬)手法,写野鸦“鸣噪自纷纷”,用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孤雁念群的痛苦、飞奔的劳累,表达出诗人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练习二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答: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

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

2.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诗人写蝉是托物言志,诗中的蝉是诗人自己的自况,喻指诗人生性高洁自立,虽处显赫之位,却生性高洁自立,决不凭借外在势力。

练习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义。

(4分)
答:意为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经成片,表达了作者思家归隐之意,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凉心情。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答: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

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

练习四
画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

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答:郑诗描绘了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的菊花形象。

黄诗描绘了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的菊花形象。

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
答:郑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

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黄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

练习五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喜悦赞赏的态度,后者表现了贬斥嘲讽的态度。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

练习六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练习七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两首诗都以牡丹为主要意象。

徐诗从_____字着意,抒发了
_________________;刘诗从____字入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分)
(1)(徐夤):惜。

抒发了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

(刘禹锡):赏。

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
(2)(徐夤):寓情于花,借花写人。

(写拟人亦对)惜牡丹祥瑞难留,即惜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刘禹锡):烘托、对比。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

(此处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所以答反衬是不对的,应扣1分)
练习八
郡庭惜牡丹
徐夤yín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答: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婉转,鸟儿在山花绚丽、树阴浓密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答: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