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遇高温多雨发病重。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大豆品质降低。

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

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

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g左右。

1.大豆灰斑病的发生
1.1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

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

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

成株叶片染病后,初现褪绿色小圆斑,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状斑,大小1~5m m,有的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为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发病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病斑融合,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茎部染病后产生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或黑色,中部稍凹陷,后又变成淡灰色,从皮孔中又长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使病斑处密布小黑点荚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

豆粒上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也有的呈现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白,轻病粒上仅产生褐色小点。

1.2病原
大豆灰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大豆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为棍棒状或圆柱形,具隔膜1~11个,无色透明,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气孔伸出,不分枝,褐色,具0~3个隔膜病菌的寄主范围窄,只能侵染栽培大豆、野生和半野生大豆。

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美国已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巴西已鉴别出20多个,目前我国生理小种有14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改变易引起病害的大流行。

1.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

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大豆灰斑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高温高湿条件下,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

分生孢子2d后侵染力下降26%,6d后失去生活力。

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大发生。

1.4栽培因素
大豆种植密度过大,通风条件差,导致局部温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增大发病几率。

在田间越冬菌源量大的重迎茬和不翻耕豆田,大豆灰斑病发生早且重。

前茬作物对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因为大豆灰斑病病菌的寄主范围窄,若连年种植大豆会使病原菌积累,感病品种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会导致灰斑病的大发生。

2.防治要点
2.1选种
大豆灰斑病的抗原材料非常丰富,合理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但大豆品种对灰斑病抗性不稳定,持续时间短,要注意大豆产区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品种种植不要单一,且经常更换。

由于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变化快,易使大豆品种抗病性丧失,应密切注意其抗病性的变化,不断选育新的抗病品种,对其抗病指标进行检测。

2.2农业防治
选用未感染田块生产的大豆种子,采用无病种子,播种前挑选并进行种子消毒或药剂拌种。

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有条件可以进行2年以上轮作,减少灰斑病危害,如轮作有困难,应在秋后翻耕豆田,减少越冬菌量。

田间发病时及时清除病苗,铲除再侵染源,可有效地控制后期发病程度。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

2.3化学防治
一般在大流行年,可在叶部发病初期喷药1次,花荚期再喷1次,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灵胶悬剂5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田间第1次施药的关键时期是始荚期至盛荚期。

(作者单位: 建三江管局浓江农场第九作业区)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刘松涛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