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学校的出现。
教育的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生产劳动中的非学校教育
教育制度
形式上: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的建立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后)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
古代中国:
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于:夏代。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是在:西周以后。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1905年废除。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
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和佛教手中。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
古代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5.刻板性
教育发展的历程(近代)
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教育发展的历程(现代,20世纪以后)
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
2.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的教育思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1.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3.君子之教,喻也。
(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问答法: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和“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代表作《大教学论》(教育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康德:第一个在大学里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讲授
卢梭(法国):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代表作《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瑞士):深受卢梭和康德影响,以博大的胸怀和仁爱精神进行了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教育实验。
洛克:白板说,提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主张绅士教育代表作《教育漫画》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2.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人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础。
杜威(美国):
1.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2.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3.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4.强调教学法和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
三、教育学的分化
第一个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是教学领域,第二个是教育管理。
四、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从日本被介绍到中国。
黄炎培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的农村教育实验
陈鹤琴以儿童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研究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结构的产生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三、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代表人物舒尔茨
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
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三、新科技革命对教育影响:
1.要求教育中树立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念;
2.教学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从形态上,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文化的诸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的地位。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1.教育传承文化;
2.教育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文化);
3.教育创新文化。
校园文化:
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可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学校的精神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有认知的成分,有情感的成分,有价值成分,有理想成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构成某一学校的独特校园文化风格。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殊性
概念: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特殊性:1.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基本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2.外铄论
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平衡性
2.顺序性
3.阶段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4.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
1.教育使人发现人的生命价值、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
2.教育使人的潜能得以发掘
3.教育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力量得以发挥
4.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潜能:指人发展的潜在能力,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和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的阶段特征。
(1)总体可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2)尊重、支持、引导,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3)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4)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社会化基本完成,“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既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也是个体内在力量充实的时期。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2)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1.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2.教育活动的归宿
3.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基本原理
一、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有理性的哲学家、勇敢的武士、雄辩家、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造就“泛智”的人
二、教育目的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故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地区的教育目的是不尽相同的。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两爱两精神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要点
1.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2.德智体全面发展、体力脑力协调发展——素质及结构规定
3.培养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体育
2.智育
3.德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专业技术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最大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工作的对象、传授的内容、教育的过程)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
1.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3.教师需要有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基本原则:(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三、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利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工作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动的个体
19世纪末,出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
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1.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课程理论
三、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1.形式教育重能力,实质教育重知识
2.形式教育相信理智,实质教育相信感觉
3.形式教育强调心智的练习和迁移,实质教育强调经验的积累
4.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逻辑、数学等学科,实质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四、学科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1.学科中心论: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强调知识的系统而忽视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逻辑。
2.儿童中心论:出发点是儿童,主张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
五、课程的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
定义: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例如: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优点:1.2.3
缺点:1.2.3
2.活动课程:
定义:是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特点:(1)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2)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3)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养成
代表人物:杜威
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3.综合课程
定义: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艺术、科学、思品与社会
益处:如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
4.核心课程
定义: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它在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方面,在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认识特点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5.潜在课程
定义: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是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
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
第二节课程计划
一、课程计划
定义: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计划的编制原则:
1.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2.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
3.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
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
重要的变化:设置了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第三节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
1.定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包括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3.意义: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教科书
1.定义: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作用: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教科书不同于其他书籍的基本特点)
考虑到我国的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注意到适用性
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兼顾各科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年级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课程结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及时反映最近的科技成果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4.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第七章教学理论
第一节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各种学派的主张:
1.主知主义: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观念运动过程,是间接经验的习得
2.行为主义:学生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活动
4.人本主义:情意活动
教学的概念
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意义
1.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概念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
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即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各家之言
1.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2.经验论(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感觉逐渐逼近事物,进而形成认识。
洛克)
3.唯理论(柏拉图、康德):主张离开经验凭理性去创造知识。
认为知识来源于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或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人的头脑像一台电影放映机,儿童是带着一个内在的胶卷库来到世界的。
4.赫尔巴特:统觉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是新观念与旧观念联合的过程,提出教学形式的阶段理论: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杜威: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一切均来自经验,把教学过程分为:
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认识的普遍规律为教学过程的规律指明了总的方向和根本线索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