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 - 扬中树人欢迎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案
七下第二单元
【自主复习引导】(20分钟)
复习内容:七下第二单元
方法与要求:
1.结合书后词语表及书下注释复习并掌握现代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
2.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用“”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掌握。
3. 结合《两小儿辩》的注释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
一、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
选自〈〈朝花夕拾〉〉。
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比照,否定了束缚儿童智力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方法、内容,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2.《月迹》作者贾平凹。
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3.《三棵枸杞豆》作者程海。
作者以倒叙的方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棵枸杞豆以及这三棵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4.《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
当代著名女作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5.《柳叶儿》作者宋学孟。
这是一篇叙述散文,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6.《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
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
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评价,或赞扬或批评或讽刺。
其形式短小精悍,人物性格突出。
【课堂检测】(10分钟时间)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散文名篇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运用了比照的手法突出了中心。
B.《三棵枸杞豆》一文启示人们要抓紧时间,抓住生命。
C.《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是当代女作家王安忆,其代表作是《长恨歌》。
D.叙事散文《柳叶儿》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趣事,文章写得很有趣,作者回忆起来也趣味盎然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确凿.()收敛.()一绺.()颓.唐()油蛉.()鲜.为人.知()攒.成()白颊.()蝉蜕.()风靡.()恍惚
..()
..()倔.强()沮丧
..()()嗫嚅
半晌.()轮廓.()脊.梁()脑髓.()一茬.( ) 捋.( ) 拇.指( ) 撰.写( ) 殷.红( 殷.勤( )
花蕊.( ) 擎.天( ) 逞.能( ) 嫉妒
..( ) 摞.( )
叶鞘.( ) 袅袅
..()倏.忽()蹑手蹑.脚()腻.味()三、背诵默写
(1)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一儿曰:“,,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四、古文复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孔子东.游辩斗
..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此不为.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
...多知.乎
(二)翻译句子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课堂合作探究】(15分钟)
方法与要求:自主完成1-11题,然后小组交流。
五、阅读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回答第1-2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分)
六、阅读《楚人隐形》,完成文后3-7题。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
嘿(同“默”)然大喜,赍(jī,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3.解释下列加点字
螳螂执叶伺.蝉遂.于树下仰取叶乃厌倦不堪.吏遂缚诣.县
4.写出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徐喷以烟
A.可以.隐形 B.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C.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D.以.叶自障5.翻译语句。
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②对面取人物
6.“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7、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
七、阅读谢大光的《落花枝头》,完成文后8-11题。
(1)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眠,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流流、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阔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2)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3)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
(4)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
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
有的亭亭玉立,含苞待放;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5)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
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
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它的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
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
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
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
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
人常说:开花结果。
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6)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
“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另请)黄鹤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在委托黄鹤向春天说些什么呢?请明年再枝头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8.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1)段中加框的语句。
(4分)
答:
9.阅读第(4)段,体会作者描写石榴树花与子并生枝头壮观景象的作用。
(4分)
答:
10.阅读第(5)段,简要说说落花“内在的美好情操”具体是指什么。
(4分)
答:
11.“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黄鹏告诉春”,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述落花会委托黄鹏向春天说些什么。
(5分)
答:
【课堂总结反馈】
评价方面自评组评师评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延伸
总结反馈
参考答案:
1(3分)梅子、芭蕉、柳花(答对1个给1分)
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3(1)等待(2)就(3)能忍受(4)到……去
4.D
5.(1)螳螂躲在叶子后面暗中观察蝉,它躲过的叶子可用来隐身。
(2)当面拿人家的东西。
6.不能。
他是一个妄想用一片树叶来掩盖自己的不正当行为的、贪婪而愚蠢的人。
7.“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8.该句使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新颖别致的,把石榴花的娇艳热情生气展现出来,为后文张本。
9.展现了石榴花的娇艳热情生气,同时也暗示花为果实奉献的骄傲和自豪,为后文歌颂石榴花落花的无私伟大作铺垫。
10.尽情绽放,无无忧无虑,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风貌,之后又毫不留恋无私的孕育果实为果实更好的成长而凋谢的伟大奉献精神。
11.向春天诉说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凋谢后呢够果实累累,来年继续尽情绽放。
译文: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种树叶,来摘取它。
这种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种树叶。
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货物。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