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
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
对于
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
另外学生由于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效果分析
回看这一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成功的。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多种手段相结合,实现三维目标。
(1)让学生分析“迷你生态水族馆,瓶中的小鱼在此密闭瓶中能活八年之久;同学们想一想小鱼为什么能活那么长时间?”,不仅引出了本章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兴趣,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这一情感目标得以实施。
(2)通过网络图构建,让学生既认识到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统一性,又培养了他们运用构建模型的方式来搭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通过“分析――引出概念――提出问题――讨论――判断”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构成生态系统的条件”。
(4)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教材中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不仅寻求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
2.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我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较好地发
挥了“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功效。
(1)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自制生态瓶。
主要是借用课外资源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播放一段时生态系统的组成视频,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同时也可以使紧张的教学氛围得以缓和。
(3)用“多媒体”展示设置的问题、课堂练习,有效的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容纳量,知识得以巩固。
3.充分运用了教材资源
教材本身就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模式,作为教师,我很注意利用教材中“本章引言”、“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教材资源,与学生共同分析,从分析中领悟本节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不足之处:从教学效果来看,虽说是成功的,但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有些环节上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准确。
虽说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能达到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但这在时间上就有些被动,使后面的教学显得有些仓促。
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一定要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也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
2.关键的还是在时间的安排上难以分配。
如果把再多点时间分配到学生的“问题讨论”中去,这在实现教学有效性上应该更好些。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理解、把握新课标的要求,要更快地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的内容。
在新课标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评测练习
一、基础题
(1)生产者主要指,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利用光能,通过,把制造成,并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
(2)消费者包括各种,根据食性可分为动物、动物和动物。
(3)分解者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二、提高题
1.蚯蚓是常见的动物。
在生态系统中,它主要充当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一片农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叫生产者
3.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原因是()
A、海沟深处无二氧化碳
B、海沟深处无阳光
C、海沟深处无有机物
D、水温太低
4.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
A、有机物质和能量
B、水分和无机盐
C、氧气和无机盐
D、二氧化碳和能量
5.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洞庭湖中所有的鱼
B、天空中飞的鸟
C、北京市
D、长白山上所有的植物
三、拓展题
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
它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
2.(2005上海)珠江三角洲的农业闻名于全国,他们将猪的粪尿用于种果、种菜、肥田;鱼塘之水用于清洗猪栏;鱼塘水面用于养鸭;
鸭粪喂鱼;蔬菜又用于养猪、养鸭。
请回答:(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代号)
(1)和传统农业不同的是,这种农业属于()
A.生态农业B.设施农业
(2)在这种农业模式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讲授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分解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时,利用关系网,让学生总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通过分析学生领悟到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能量和物质是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稳定不可缺少。
直观而形象的传授了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知识点。
不足之处:1、怕时间不够,在赶时间,讲述内容较多。
2、在课堂教学中,我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不能把目标仅仅定为学完任务即可,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在课堂上应使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共同的享受,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尽情绽放出生命的色彩。
而且新的教学思想要求我们是用课标上课,应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入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课标分析
本节课以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改变以往由教师直接说出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即巧妙地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及基本成分。
2、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统一整体。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
然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