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二)
及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
B.孟禄
C.凯洛夫
D.利托尔诺
【答案】 B
2、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最有代表性的是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建筑游戏
【答案】 A
3、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是()提出的。

A.格赛尔
B.华生
C.班杜拉
D.皮亚杰
【答案】 D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答案】 B
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答案】 A
6、下列哪项不属于进行正式谈话?()
A.提问
B.倾听
C.回应
D.观察
【答案】 D
7、人的个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常常会在儿童一生中留下印记,幼儿期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他的一生,这体现了幼儿教育()。

A.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B.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C.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D.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答案】 C
8、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幼儿教育机构是()诞生的。

A.1837年
B.1838年
C.1839年
D.1840年
【答案】 D
9、《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 )。

A.2.5小时
B.3小时
C.2小时
D.3.5小时
【答案】 D
10、幼儿园的重要仟务之-是()
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答案】 C
11、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并能培养幼儿勇敢、坚毅等优良品质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音乐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答案】 D
12、()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

A.家长学校
B.家长参与
C.家长会
D.家访
【答案】 B
13、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答案】 C
14、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指出了()。

A.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B.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C.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
D.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
【答案】 C
15、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
A.与生俱来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D.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答案】 D
16、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格鲁斯
C.蒙台梭利
D.斯宾塞
【答案】 A
17、()岁时幼儿能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自觉调整自己的发音。

A.3
B.4
C.5
D.6
【答案】 B
18、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的是
A.疫苗生产企业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答案】 A
19、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需求,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 ).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答案】 A
20、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有关性别角色知识,其发生的年龄段是()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答案】 B
2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的是( )
A.焦虑症
B.多动症
C.自闭症
D.语言发育迟缓
【答案】 D
22、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 )
A.练习性游戏
B.规则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建构游戏
【答案】 A
23、物质环境是幼儿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
B.主要条件
C.次要条件
D.生活条件
【答案】 A
24、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 )结论。

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
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 C
25、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
A.患急性肾炎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低下
B.患湿疹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低下
C.患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超过正常
D.患艾滋病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超过正常
【答案】 C
26、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答案】 C
27、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启蒙性
B.科学性
C.生活性
D.系统性
【答案】 B
28、幼儿园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幼儿园年龄班
B.幼儿园班级
C.幼儿园儿童
D.幼儿园自行划分
【答案】 B
29、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扬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答案】 C
30、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
【答案】 D
大题(共10题)
一、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问题:试分析材料中的感知觉规律。

【答案】(1)幼儿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

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

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材料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2)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所以,正如材料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

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3)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这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4)这位教师实际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

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

二、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

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

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

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这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

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
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

基尼3岁被发现后。

被送到了医院。

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

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

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问题1][简答题]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
【答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而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

三、兰兰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次,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

”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

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拖车。

”这时,她又忽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她又画了起来。

问题:(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10分)(2)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0分)
【答案】(1)兰兰的绘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特点,表现为: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内容零散,无系统;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2)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四、某教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

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

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

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教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表演时,教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教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

教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教师又不停地提醒……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答案】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

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
“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教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表演时,“教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教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

而案例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五、小米向老师抱怨说,连一把剪刀都没有了。

老师听了很奇怪,只有两个人在剪东西,还应该有三把剪刀。

他检查了小柜子,注意到小华的柜子里有一些碎纸片。

想到可能是小华收东西时无意中放到自己的小柜子里的,当他移开碎纸片时,发现剪刀就在那里。

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

(10分)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详述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案】(1)可能原因。

从孩子的角度归因:①小华喜欢剪刀;②小华用过后顺手放到自己柜子里了;③小华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处置集体东西与自己东西的不同方法。

从老师的角度归因:①对小华的常规教育不到位,存在一些疏漏;②也可能是老师和小华的沟通、对他的关注不够,小华想以此吸引老师对他的关注。

(2)对事件的处理。

①先冷处理一段时间,观察小华是出于何种原因发生这样的行为偏误,如果是无意的,自己将剪刀放回去了,就不再提起(给幼儿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

②如果小华出于喜欢,想据为己有,也不要直接批评,而要用间接提醒的方式,让他知道集体的东西不能一个人占有(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处置集体财产与个人财物的关系)。

③还要间接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及时将用过的东西归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防止同类事件的发生)。

总之,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原因,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

六、小班张老师观察发现,小明和甘甘上楼时都没有借助扶手,而是双脚交替上楼梯;下楼时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下。

问题:(1)请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析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特点。

(10分)(2)分析两名幼儿表现的差异及可能原因。

(10分)
【答案】1.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动作发展中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中指出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为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2.从材料中不难发现小明和甘甘在上楼梯的能力水平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且基本上能达到《指南》中对于小班末期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的期望。

但是在下楼梯方面,二者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性。

其中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下。

说明小明的肢体协调能力更好,而甘甘的平衡能力则更好些。

原因如下:生物因素: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

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婴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尤其遗传和生理成熟的影响,使小明和甘甘在体质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导致他们动作发展差异的生理基础。

环境因素:幼儿身体动作发展除了收到生理发育影响之外还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营养、体育锻炼和劳动、疾病、生活制度、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制度家庭状况,季节因素等。

七、菲菲今天选择了美发店的游戏,刚开始生意不错,忙得不亦乐乎。

突然,只看见菲菲捂着肚子,哎呀哎呀的说:“我肚子疼,要去上厕所了。

”就在菲菲准备关门去上厕所的时候,又来了两位顾客:“老板娘,今天我们要去亲戚家,你赶快帮我烫一个漂亮的卷发吧!”这时候的菲菲想了一会,对顾客们说:“你们能不能等一会,让我上个厕所。

”当顾客的鸣鸣着急了:“老板娘。

我很急的,车子还在等我们,晚了要坐不到车子的。

”只见菲菲想了一会.对鸣鸣说:“请你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只看见,菲菲找到了昨天扮演发型师的宸宸,对宸宸说:“今天,你能来我店里帮忙吗?我店里有客人,可是我肚子疼,想去上厕所。

”宸宸想了一会就答应了。

过了一会,菲菲回来了,自己就继续忙起来了,宸宸也回到了自己的角色中去了。

请用所学过的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

【答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非常投入自己的游戏,并且能够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角色职责,角色意识明确。

随着生活经验的日益增加,孩子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后,不轻易放弃,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体现了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能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来充实游戏内容,拓展游戏,解决游戏中偶然出现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在本次案例中,孩子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在不断地进步,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不是一直依赖教师的介入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游戏评价时,对于菲菲和宸宸的这种做法,给予了表扬,增强了她们游戏的信心。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幼儿增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及时地对幼儿鼓励,引导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合作,教师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肯定、鼓励,能让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并且在以后的游戏中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

同时,教师也要给其他孩子提出了问题,如果在游戏中想离开自己的岗位,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幼儿在
游戏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可能是材料运用方面的,可能是有关游戏规则的,可能是关于游戏中角色交往方面的等。

教师要尊重“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八、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李老师正在给全班的孩子讲故事《萝卜回来了》。

女孩月月总是不停地把头转向门口,并不认真听李老师讲故事。

暗示了她几次都不见效果,于是李老师把月月叫到自己身边,看着她,以便让她安静地听故事。

请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分析评价以上材料中教师的行为。

【答案】(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2)若以平常所理解的教育者的职责来衡量,可以肯定:材料中的李老师是一位很负责任的老师,她之所以会把月月叫到自己身边、强迫她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是因为在她看来,月月的表现只是一种简单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专心听讲的行为。

(3)作为教育者,为了帮助月月,必须在这个时候对月月加以干预。

但是,如果李老师能够转换一下思路,去探究一下月月行为的理由,可能就会结合月月的其他表现,或者通过直接的询问了解到,此时在月月的内心之中或许体验着某种焦虑——妈妈早上对月月说今天要带带月月去外婆家,下午会很早就来接她,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了解到这一背景,不难推断,对于月月而言,教师在此时最应该提供的是情绪上的安慰,而不是纪律方面的约束。

(4)因为即使真的坐到了教师的眼皮底下,月月也不一定就像教师预想的那样认真听故事,相反,也许由于教师的干预,月月原本已经在体验着焦虑的内心又会被追加上羞愧、畏惧与委屈。

如此说来,在师幼互动行为过程中,教师开始的本意是出于履行教育者职责的行为,很可能会由于教师自身的成人感而变成伤害幼儿情感的一个根源。

九、(2020年真题)为了帮助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余老师准备开展“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系列主题活动。

请围绕该主题为余老师设计三个子活动。

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

(8分)(2)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每个活动4分,共8分)
【答案】
【参考设计】
小班主题活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总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萌发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在各种活动中能感到开心。

2.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活动,在集体面前敢于表现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幼儿园的向往。

3.认知目标:通过故事、歌曲等多种活动知道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的不同。

子活动一:小班语言领域《我爱幼儿园》一、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初步体验幼儿园的快乐。

2.技能目标:能大致听懂故事内容,愿意和老师同伴进行交流。

3.认知目标:能够了解《我爱幼儿园》的故事内容,知道上幼儿园的开心之处。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听懂《我爱幼儿园》的故事内容,体验幼儿园的快乐。

2.活动难点: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和老师同伴进行交流。

一十、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

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

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

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表演时,老师不停的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

老师还时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请根据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试分析案例中的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答案】(1)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儿童的游戏具有以下特点:①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②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③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④游戏具有假想成分,是在假想的情
景中反映社会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虚构性和社会性);⑤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愉悦性);⑥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2)材料中的教师没有尊重幼儿的意愿,强制要求幼儿上台表演,违背了自主自愿的特点;材料中的教师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使得幼儿失去了创造的机会,也不会给幼儿带来愉悦性。

(3)综上所述,该材料中的教师组织的所谓“游戏”活动并不是真正的游戏,违背了游戏的本质特点。

教师在组织儿童进行游戏的时候,应当充分尊重儿童游戏的兴趣和意愿,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用心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幼儿园中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