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三:拓展提升。
1.小组合作,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把每次摆成的情况填在下表里。
长(cm)
宽(cm)
周长(cm)
面积(cm2)
2.观察上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2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活动方案】
活动一:知识梳理。
1.举例说说同一物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2.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说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这些面积单位。
3.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正方形呢?用字母又怎么表示?
4.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观察项
是否
有无
注
教师
预备
是否通过预习、摸底等为学新知识打基础?
否
目标
是否明确、恰当?
是
内容
重点、难点是否聚焦?
是
资源
是否丰富?
是
方法
是否有直观性?体验性?启记、划重点、说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
有
手段
PPT或板书是否清晰体现内容结构或思路?
是
过程
是否有序、生成的问题处理是否得当?
师:你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而且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
五、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S长=a×b
S正=a×a
课例名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课》
观察对象
3.面积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5.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内容为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性知识,学生应该基本掌握。在此活动中,建议组长把交流的机会留给后进生,既加深了后进生对概念性知识的掌握,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2、公园里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4米,宽4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3、下图是一块长40米,宽30米的长方形苗圃。
(1)这块苗圃有多大?
(2)在苗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请问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创设情境。
师:在复习之前,我们来认识几位老朋友。
师:在这几个角色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活动一:知识梳理。
1.面积意义:结合实例说说同一物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2.面积单位: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活动二:基本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教室的长是8(),宽是6(),面积是48()。
(2)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0()。
(3)学校篮球场的面积是420()。
(4)邮票面的面积是6()。
2.下图中每一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3.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7米,宽5米。从这块木板中锯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木料,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复习常用的面积单位,进一步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以及能熟练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是
结课
有无复习、梳理所学或布置作业?
是
事件
有无关键事件发生?有无突发事件发生?
有
学科
是否体现学科特点?
是
其他
改进
建议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学生自己来讲解,教师起引导作用.
是
行为
是否亲和、规范?
是
学生
注意
是否关注、集中?
是
参与
是否积极主动?有兴趣?
是
合作
同学之间是否相互配合?
是
思维
是否活跃?是否有灵活性或求异性?
是
差异
学生间差异是否有所兼顾?
是
综合
理念
教师的理念是否先进?(以学为本、能力为重)
是
氛围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轻松?有无独立思和做的时空?
是
评价
有无检查目标是否达成?疑难是否得到解决?
活动三:拓展提升。
让学生在操作、计算、猜测、验证等活动中体会到: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不仅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周长也可能不一样。
【设计意图:本活动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活动时,组长可以分配后进生做好记录工作,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三、思考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活动二:基本练习。
1.复习面积单位。
首先要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具体的判断。
2.通过移、拼、数等方法求图形的面积。
先数能合并成一个整格的有几个,再数整格的有几个。
3.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这道题有可以有两种解法。
4.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练习带有梯度性。学生易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混淆,因此安排了填单位的活动。还有第2、3两题,对于后进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此环节,要求优等生在组内起好帮扶作用。汇报交流时可以先由后进生交流,其他组员再来进行补充。】
1.小组合作,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把每次摆成的情况填在下表里。
长(cm)
宽(cm)
周长(cm)
面积(cm2)
2.观察上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2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活动方案】
活动一:知识梳理。
1.举例说说同一物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2.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说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这些面积单位。
3.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正方形呢?用字母又怎么表示?
4.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观察项
是否
有无
注
教师
预备
是否通过预习、摸底等为学新知识打基础?
否
目标
是否明确、恰当?
是
内容
重点、难点是否聚焦?
是
资源
是否丰富?
是
方法
是否有直观性?体验性?启记、划重点、说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
有
手段
PPT或板书是否清晰体现内容结构或思路?
是
过程
是否有序、生成的问题处理是否得当?
师:你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而且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
五、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S长=a×b
S正=a×a
课例名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课》
观察对象
3.面积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5.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内容为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性知识,学生应该基本掌握。在此活动中,建议组长把交流的机会留给后进生,既加深了后进生对概念性知识的掌握,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2、公园里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4米,宽4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3、下图是一块长40米,宽30米的长方形苗圃。
(1)这块苗圃有多大?
(2)在苗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请问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创设情境。
师:在复习之前,我们来认识几位老朋友。
师:在这几个角色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活动一:知识梳理。
1.面积意义:结合实例说说同一物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2.面积单位: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活动二:基本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教室的长是8(),宽是6(),面积是48()。
(2)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0()。
(3)学校篮球场的面积是420()。
(4)邮票面的面积是6()。
2.下图中每一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3.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7米,宽5米。从这块木板中锯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木料,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复习常用的面积单位,进一步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以及能熟练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是
结课
有无复习、梳理所学或布置作业?
是
事件
有无关键事件发生?有无突发事件发生?
有
学科
是否体现学科特点?
是
其他
改进
建议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学生自己来讲解,教师起引导作用.
是
行为
是否亲和、规范?
是
学生
注意
是否关注、集中?
是
参与
是否积极主动?有兴趣?
是
合作
同学之间是否相互配合?
是
思维
是否活跃?是否有灵活性或求异性?
是
差异
学生间差异是否有所兼顾?
是
综合
理念
教师的理念是否先进?(以学为本、能力为重)
是
氛围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轻松?有无独立思和做的时空?
是
评价
有无检查目标是否达成?疑难是否得到解决?
活动三:拓展提升。
让学生在操作、计算、猜测、验证等活动中体会到: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不仅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周长也可能不一样。
【设计意图:本活动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活动时,组长可以分配后进生做好记录工作,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三、思考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活动二:基本练习。
1.复习面积单位。
首先要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具体的判断。
2.通过移、拼、数等方法求图形的面积。
先数能合并成一个整格的有几个,再数整格的有几个。
3.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这道题有可以有两种解法。
4.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练习带有梯度性。学生易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混淆,因此安排了填单位的活动。还有第2、3两题,对于后进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此环节,要求优等生在组内起好帮扶作用。汇报交流时可以先由后进生交流,其他组员再来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