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6: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其性质。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出现的新
变化。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依据
(1)协约国和同盟国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3)塞尔维亚等国的战争有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衰退
(1)经济危机: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2)政治危机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激励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运动。
②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受到重创,以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2.美日崛起
(1)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2)一战使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国。
3.殖民地觉醒
(1)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4.国际联盟: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1)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
(2)促成一个新型国家的出现。
2.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1)军用飞机和的机动性为人们所关注。
(2)推动了的发展。
(3)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3.改变政府机构职能
(1)改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2)表现:干预私人企业的,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4.改变人们思想观念
(1)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运动高涨,思潮盛行一时。
[特别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使人们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破坏是巨大的,要珍惜和平、捍卫和平。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可毁灭人类,应充分发挥其进步性。
【知识网络】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新世界,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催化了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府机构职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
【归纳总结】
1.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正确认识
(1)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是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
争夺和瓜分领土,明显体现了战争的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2)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2.一战带来的后果——“毁灭”“催生”和“契机”
(1)毁灭——一战给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①经济上:一战给欧洲带来经济危机,欧洲的国际金融地位下滑。
②政治上:一战给欧洲带来政治危机,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2)催生——一战催生出一个新世界
①欧洲衰落,美日崛起,四国摧毁,两国衰落。
美国大发横财;日本乘机扩张,获得发展。
②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一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契机——一战给人类社会提供进步的契机
①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促进社会发展。
②妇女地位得到提高: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
③政府机构职能改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加强。
④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课堂练习】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配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俄国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
此事反映了( )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实行土地公有制
B.布尔什维克党和临时政府一致对德国作战
C.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D.布尔什维克党和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
2.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其因素主要有( )
①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②德意志、奥匈帝国垮台
③英法虽胜但遭受重创④美国、日本迅速崛起
⑤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④⑤D.②③
4.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英国的海上封锁
C.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5.下表为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国在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
B.战争给主要参战国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
C.战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
D.俄国率先退出了一战
6.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
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著作名称中的“西方”指的是( )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7.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这反映出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
①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和平主义思潮将在世界盛行一时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
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
C.人类对友爱的向往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材料三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将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1)材料一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 200万人失去生命。
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
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
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二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两倍多。
对此,德国人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
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俄国人不仅团结一致同德国人作战,而且确信他们在短期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是,俄国人不但未能迅速取胜,反而遭到了惨败。
……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的两支俄国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
第二年,当俄国军队面对德、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时,出现了大溃败。
帝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丢给了同盟国。
1915年的失败是沙皇专制政权灭亡的开端。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争带来了什么客观的进步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当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配土地后,士兵纷纷回家,加速了俄国与德国战争的结束。
故答案为C项。
2.解析:选D。
注意关键词“国际环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
3.解析:选A。
①④⑤是新的力量,其崛起冲击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②③是欧洲自身力量的衰败,故选A项。
4.解析:选C。
材料中“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的信息,说明A、B两项正确。
材料中“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的信息,说明D项正确。
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5.解析:选B。
表中“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一战中各主要参战国人员伤亡巨大,损失大量人口。
6.解析:选A。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国家带来灾难,一些国家被削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主要是指英、法、德、奥匈等国。
7.解析:选B。
从题干中“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的信息可知一战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故②正确;由于亚非拉大多国家和地区都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因此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必然会导致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故③正确,因此答案为B项;①④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8.解析:选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友爱的渴望与向往,这从本质上说明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现象,不是本质。
二、非选择题
9.解析 (1)分析材料即可得出一战的特点,成因要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科技成果的运用等方面回答。
(2)分析图文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特点: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2)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德奥分崩离析,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的国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
感。
10.解析 (1)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材料一反映的是人员伤亡情况,材料二反映的是经济、政治危机。
(2)应从材料三入手,由材料三联想到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等。
答案 (1)战争使疾病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战争带来了饥荒和贫困;战争使欧洲国家的社会矛盾激化,出现政治危机。
(2)战争引起革命,俄国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