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示例 沪教版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示例
学习任务
1.了解氧气和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2.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
会写出有氧气参与的几个重要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3.知道氧气的重要用途。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引言:人类的生命、生产、生活消耗氧气,为何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不变。
原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绿色植物丰富的地区为氧吧。
讲解:氧气的工业制法,数轴的运用,
[信息传送]
常用气体钢瓶简介:
除装毒气的钢瓶外,钢瓶的一般工作压力都在150kg/c㎡左右。
按国家标准规定涂成各种颜色以示区别。
例如:氧气钢瓶为天蓝色,黑字;氮气钢瓶为黑色,黄字;压缩空气钢瓶为黑色,白字;氯气为草绿色,白字;氢气钢瓶为深绿色,红字;氨气钢瓶为黄色,黑字;石油液化气钢瓶为灰色,红字;乙炔钢瓶为白色,红字等等。
钢瓶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曝晒。
[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学生思考:
1、一定大气压下,物质从液体变成气体时的温度叫什么?气体变成液体时的温度叫什么?
2、已知下列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氮气:—196℃氧气:—183℃氩气:—186℃
二氧化碳:—78℃试分析:把空气冷却到—200℃的过程中,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状态?
3、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属于什么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一)
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原理: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加热制氧气,并收集
学生思考:
1、高锰酸钾是固体,而氧气是气体,给固体加热制气体选择什么形状的装置,加热前该做什么?药品如何放
置?如何加热?因药品可能潮湿,加热时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管内的导气管能否过长?刚刚冒出的气体中含有原容器中的空气,不能收集,为保证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要注意①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方可收集②集气瓶中必须装满水,不留气泡(用纯氧气换出瓶中的水——气赶水)
2、有关操作:给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试管均匀加热:点燃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数次,再将外焰对准药
品加热。
并缓慢地向试管底方向移动。
3、使集气瓶里充满水,而不留有空气的操作:装满水,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住瓶口一部分,然后平推将瓶
口盖住。
4、验满:排水法:气泡从瓶口外的水槽中冒出
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5.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6.制氧的固体反应物,不能混入易燃的杂质,如炭粉,纸屑及其他有机物等,以免发生爆炸。
7.管口附近放棉花的目的: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课堂小结:回顾本次课的内容,想一想学到了什么?
总结:检、装、固、加热、收、取、熄、整理
板书设计: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利用液氮和液的氧的沸点不同,先降后升,逐个分离,属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一)
1.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2.原理: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加热制氧气,并收集
3.步骤:
4.注意事项:管口方向;管内导管;棉花;收集时间;结束后的处理。
5.有关操作:
—78℃—183℃—186℃—196℃—200℃
6.收集和验满法:①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 ②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7.反应式和反应类型: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8.分解反应
第2课时:双氧水制氧气
实验室除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氧气外,还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1.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KClO 3) (KCl )(O 2)
(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这里是加快反应速率) 2.
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双氧水 水 + 氧气
(H 2O 2) (H 2O ) (O 2)
(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这里用稀溶液)
讲解什么是催化剂:用对比实验,证明改变速率和化学性质不变, 用定量实验,证明前后质量不变。
有分液漏斗建立定量的观点,化学实验的控制观点,科学的使用药品,并不简单的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污染负面作用小。
氯化铁也可作此反应的催化剂。
补充化学研究的方法:实验观察法,定量研究法,对比研究法、条件控制法、微观研究法。
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0.03体积O 2)。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在—218℃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2.化学性质: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
①木炭、蜡烛燃烧实验同时进行,学生进行比较(注意:木炭要干,无火焰水雾,加石灰水后振荡后能吸玻片。
② 硫磷同时做:注意与该物质在通常的空气中燃烧现象对比,写符号告知S ,让学生用二氧化硫图式同化SO 2,
教师告知五氧化二磷书写注意点。
准备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两物质。
③铁丝长螺旋进行较长时间的燃烧,告知Fe ,学生自写四氧化三铁。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若不做实验为话学;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实验,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得出氧浓度大铁丝才燃烧,如果温度高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为活动教学。
四、讲述1、氧气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还会出现燃烧现象,我们通过和其它气体比较,确认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从细节中进行抽象,去把握整体的总的轮廓,再从整体去看细节就会形成较完整的表象。
2.从上述实验现象,我们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或看法或规律。
※①氧浓度大燃烧激烈。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远不如纯氧中剧烈,因为物质燃烧是与氧气反应,而空气中氧气只占其体积的1/5,与可燃物接触不如纯氧充分)②燃烧需要点燃或加热 ③通常不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可燃
注意:铁等金属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不是不能)液氧中则炸)
空气中氧很少时铁也能燃烧吗?(能——陨石铁)
3.并列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按以下顺序呈现C 、S 、P 、Mg 、Fe 、蜡烛 问题:如何记住上述反应特征?学生讨论,交流(把客体组合)归纳。
注意其中分类方法:从而引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注意:氧化反应的表述,不需强调是氧,而不是氧气,要含混一点)也可以提出从生成物的种类多少和从参加反应的物质和氧反应这共同特点来分类。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识记,实质上就是知识的运用,借助运用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
五、学生根据氧气的性质说出它的用途,越多越好 教师当场评价。
六、对照课文、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演练反思,评价、调节、提出问题(适当练习) 板书设计:也可加文字
氧气能与 多种物质 在高温下 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加热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 、S 、P
Mg 、Fe O 2 +
氧
化 反 应
点燃
CO 2、SO 2、P 2O 5
MgO 、Fe 3O
4 化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