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例题 (2013·浙江卷)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
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答案 D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2015·绵阳诊断)《左传·昭公七年》载:“
系。分封制主要在西周时期推行,但在西汉初年
和明朝初年也推行过。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诸
侯对于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对于封国内的卿大
夫而言是大宗。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分
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
实施的法则。两者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
结合。
栏目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夏朝首创王位 世袭制,家天下 取代公天下 (2)商代王权与神 权密切结合 (3)西周实行分封 制、宗法制和礼 乐制度 (4)春秋战国时代 分封制瓦解,各 国通过变法确立 封建制度
(1)农业:从刀耕火种 (1)出现了最早
发展到铁犁牛耕,由井 的成熟文字甲骨
田制发展到土地私有制;文
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
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要点二 宗法制
史料1 大宗、小宗:
◆史料分析
划分大宗、小宗 的依据是血缘关 系的亲疏、嫡庶 之别。大宗和小 宗是相对的,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宗都实行嫡 长子继承制。 栏目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知识清单二: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知识清单三: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轻巧识记]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二个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军赋、力役、定期朝觐。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 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 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 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导引
从“封邦建国”到“封建亲戚”——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天下归周
从“宗法关系”到“家国同构”—— 天下归宗
从“制礼作乐”到“协和万民”—— 天下归心
尊尊亲亲的文化氛围 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误区警示] 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古代中国实行一夫 多妻制,正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 因长子可能庶出,故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图解历史]
栏目 导引
要点二 宗法制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1.宗法制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2.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 ◆史料分析
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1)注意史料的来源
史料3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出处); (2)注意史料中的显
性信息;
(3)注意图例表示的
内容。本史料反映出
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
族、功臣、先代贵族。
从布局上看,王族占
据战略要地,是分封
的主体,直观地反映
了“拱卫王室”的分
封意图。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
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的重要标志。
栏目
导引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
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
,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A 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
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
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
管理制度。
(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
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
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要点二 宗法制
“血缘关系”、
例题 (2013·海南卷)西周以 “后世影响”是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 解题关键信息,
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 四个备选项后世
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可能均存在,但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
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
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
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
发展的瓶颈;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
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栏目
导引
分封制、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分封制
宗法制
主要 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周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
栏目 导引
“家国一体专题”一 的中国贵古代族文明政的勃治兴和向初步官发展僚——政先秦治、秦的汉时演期变
【精要归纳】 西周时期,以分封制为基础、
宗法制为核心,辅之以礼乐制度,共同构成
了“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权力结构。早期
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的特点,带有浓
厚的宗族色彩;等级森严;中央尚未建立起
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朝时确立了专制主义
[考法提示] (1)题干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
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
谓” “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
息时都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
(2)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
严”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
[考纲要求] 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 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 成;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文学成就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导引
“礼”的专本题一质中是国异古代,文明用的勃来兴显和初示步发社展—会—先中秦各、秦等汉时级期之 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 亲与疏的各色人等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 范。 ……“乐”则讲究和同。“乐”当然是音乐,但 是它超越了音乐,带上了浓厚的政治、社会色彩。 “乐”的功能是,以音乐节奏激起人们相同的共 鸣情绪。总起来说,“乐”就是使君臣之间、父 子之间显得“和合”,万民之间显得“附亲”。 《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 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 无怨,礼至则不争”。——樊树志《国史十六栏讲目 》
与“重视血缘关 系”题意联系最 密切当属嫡长子 继承,故选B。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封建政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 嫡长子制原则;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 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2.社会习俗: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 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影响了民间的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 ,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
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 规模宏大,其余
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 方六
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
明显。这表明( )
C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栏目 导引
目的
朝统治
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核心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内容
屏周
主要 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特点 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 确立起严格的大宗与小宗
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 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关 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 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都江堰工程建成
(2)《诗经》、
(2)手工业和商业:西 楚辞代表了当时
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 的文学成就
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 (3)司南发明
春秋晚期开始人工冶铁,(4)出现早期绘
丝织业发展;春秋战国 画
时代私营手工业和商业 (5)思想上出现
出现
百家争鸣的局栏导目引面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史论拓展] 专分题一封中制国古的代特文明点的勃、兴和历初步史发遗展—存—先影秦、响秦汉时期
1.特点
(1)分封诸侯的种类有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
的后代。
(2)同姓王族(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周天子亲族占据
富庶及战略要地。
(3)周天子对诸侯巡视检查,诸侯则定期朝觐述职。
2.历史遗存影响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
要点一 分封制
史料1 封建亲戚为诸侯 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 室。
——顾炎武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 寇至举烽火,诸侯悉 至……
◆史料分析
史料反映出实 施分封制的目 的是拱卫王室、 巩固西周统治, 被分封的诸侯 有拱卫王室的
——史记《周本纪》 义务。
栏目 导引
史料2《荀专题子一 ·中儒国古效代文篇明的》勃兴记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
“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 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C.陕西
B.河北
C
D.山东
解析:“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
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
选择C项。
栏目 导引
专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3.思想观念: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
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宗法
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
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华民族形
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
批批忠孝之士;
历史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 作用 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但也埋 纷争,强化王权;对今天的
下了诸侯割据混战的隐患 社会生活也产生深远影响
•易混易错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
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