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低阻气层成因分析
涩北气田多层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分析
作者简介 :万玉金 ,1968 年生 ,博士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天然气开发评价研究工作 ,包括开发实验与开发机理研究 、煤 层气开发和常规天然气开发等 。地址 : (065007) 河北省廊坊市万庄 44 号信箱 。电话 : (010) 69213278 。E2mail :wanyj69 @pet2 rochina. co m. cn
2. 2 开发主要矛盾 四21 单元生产时间较长 ,目前面临着以下几个 主要问题 : ①单井产量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 ②部分 气井产水较大 ,影响气井生产 ,如新涩 428 、涩 4220 等井日产水大于 10 m3 ,水气比为 4. 5 m3 / 104 m3 ; ③动态储量远低于地质储量 ,应用压降法 、现代递减 分析法等计算的动态储量与地质储量差异较大 ,不 足地质储量的 70 %。 2. 3 储量动用程度分析 应用气藏工程方法与数值模拟技术 ,结合生产 动态资料 、产气剖面对四21 单元的储量动用情况进 行系统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 2. 3. 1 储层非均质性强 ,纵横向分层产量贡献差异 均较大 涩北一号气田四21 单元各井渗透率 5. 4 ×10 - 3 ~49. 1 ×10 - 3 μm2 ,渗透率级差为 1. 8~54. 7 ,各井 表现为强 —中等非均质性 。产气剖面测试结果表 明 ,各井在纵向上产量贡献差异非产大 。如涩 429 井最大渗透率为 16. 3 ×10 - 3 μm2 , 渗 透率 级差 为 3. 7 ,地层系数越高 (图 42a) ,分层产量也越高 (图 42 b) ,由此可见 ,多层合采时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低 渗层的储量动用 。
开发及开采 天 然 气 工 业 2009 年 7 月
涩北气田多层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分析
万玉金 孙贺东 黄伟岗 朱华银 钟世敏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田N_1油藏低阻油层形成机理_靳保珍
天然气地质学收稿日期:2008-02-18;修回日期:2008-04-111第一作者E -mail :sala8088@.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田N 1油藏低阻油层形成机理靳保珍,张春燕,宫志宏,李志军,赵海凤(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三厂开发室,甘肃敦煌736200)摘要:低电阻率油层与邻近水层或泥岩层的电阻率值极为接近,给油、水层识别造成困难,因此,低电阻率油层的评价是当前测井解释方面普遍关注的难题。
狮子沟N 1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发现部分低阻油层,这些油层电阻率指数小于3,电阻率只有2.28#m(中40井Ò-37),而水层最高的电阻率是4.98#m(中11井Ò-11),平均电阻率为2.748#m;由于油、水层电阻率十分接近,这类油层很难识别。
通过目前的试采资料,分析了引起该油田低阻的可能原因,主要有:¹储层岩性细;º泥质含量高,储层岩石阳离子交换量大;»油藏幅度低,油水密度差小,含油饱和度低;¼地层水矿化度高;½受断层的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复杂。
按常规的解释标准和解释图版对低阻层进行解释,无法区分油层和水层。
建议对该油藏进行深入研究和试油,开展高压物性实验,建立起新的解释模型,使该油藏能够得到高效开发。
关键词:低阻油层;形成机理;解释标准;柴达木盆地;狮子沟N 1油藏中图分类号:T E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8)03-0367-050 引言伴随着测井技术的飞跃发展,低电阻率油藏的勘探开发引起了广泛重视[1]。
所谓低电阻率油气层系指深探测电阻率低、油、水层电阻率差别小、油气层与泥岩电阻率差别小,从电阻率上不易识别有一定产能的砂岩油气层[2-7]。
这类低阻油层的主要代表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低油气饱和度的砂岩油气层,其岩性细(粉砂为主)或(和)泥质含量高,孔隙喉道半径小于0.1L m 的微孔隙很发育,孔隙度中到较高,亲水性普遍较强,束缚水饱和度高,电阻率指数低,油水层差别小。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作者:王鹏等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5期王鹏1 梅洪2 高发润1 张庆尧3 雷刚4(1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青海油田科技信息处;3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4青海油田测试公司甘肃敦煌 736202)摘要: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的系统深入研究,结合近几年该区石油勘探实践经验,总结出其油气形成主要受到6种因素的控制:①紧邻主力生烃凹陷;②持续隆起的古构造背景;③断裂-不整合良好的输导体系;④广泛发育各类优质储层;⑤储盖组合配置良好;⑥发育多种类型圈闭。
这六种主控因素在时间、空间上的有利匹配,共同决定了昆北油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关键词:昆北油田;成藏;主控因素1 引言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位于柴西南昆仑山前,东西长120km,宽10~30km。
勘探面积2000km2,该区共发育七个泉组(Q1+2)-上干柴沟组(N1)、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下干柴沟组下段(E31)、路乐河组(E1+2)及基岩等5套地层,沉积厚度800~2600m,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勘探实践证实存在三套含油层系:E31中下部细砂岩、底砾岩(单油层厚度30~35m),E1+2中下部细砂岩、含砾砂岩(单油层厚度30~45m),及基岩风化壳。
早期,由于昆北油田地震资料稀少,仅部署少量二维地震,圈闭落实程度较低,再加上对该区烃源岩的展布规律、沉积储层发育特征、构造演化及断裂的发育及分布认识还不到位,给成藏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结合勘探实践,总结昆北油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对指导该区下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在昆北地区成藏过程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油气藏形成主要受以下6种因素控制。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祁漫塔格山北缘,距花土沟石油基地约42km,行政区隶属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
地面为沙丘和草地,地面平均海拔在3200m左右,主要为沼泽及盐碱地,属封闭内陆盆地的干旱荒漠区。
涩北气田开发地质问题及气藏工程技术探讨
涩北气田开发地质问题及气藏工程技术探讨澀北气田以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涩北气田的地质条件独特,其气层又长又多,但是相对较薄,而储层部分砂岩比较疏松,气田的驱动类型属于弱边水驱动型,这种地质条件为天然气的开发及采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通过不断的实践尝试,寻找适合该地质特点的开采技术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开发技术有储层分步定性识别技术、气砂体精细描述技术、射孔层位优化组合技术、多层合采气井合理产量预测技术等,有效解决了涩北气田开发地质问题及气藏工程技术问题。
标签:储层定性识别;气砂体描述;合采层位优化组合;多层合采气井配产1 储层分步定性识别技术涩北气田的气质特点为长井段,多层泥砂相互交错排布,这种地质因多孔而使得渗透层比较繁多。
这样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泥浆极容易侵入,泥浆这类泥质成分会将高矿化度地层水束缚在其中,进而造成在对地层电阻率的测量过程中,电阻率下降,其所表现出来的电性特征模糊不清,检测数据不准确,影响钻井工作人员对于地层含气的定性判断。
因此,根据钻井工作人员长期的工作时间经验总结,一般对于这种地质的气层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根据以往的探测经验标定测井仪器,并绘制出标准曲线,二是根据测绘曲线从岩性物性标准和含气性标准两个角度进行定性分析,三是将气层以图版形式定量分析。
当然,在这项技术中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测井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总结出钻井泥浆与钻井环境之间的干扰关系,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通过该项技术对于气层的准确无误的判断,从生产环节上提高了钻井效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减少了对钻井对象的错误选择,错误的射开水层,从而导致钻井过程中大量出水和出砂。
2 气砂体精细描述技术涩北气田的地质特点是具有典型的气砂体,气砂体的外观形状没有明显的规则,非均匀分布,使得气砂体的驱动条件各不相同。
对于气砂体地质,气藏工技术的难题之一在于从客观条件上,缺乏对该种形式的地质的客观而准确的认识。
柴达木盆地疏松砂岩气层保护技术探讨
3此文系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攻关项目(200512-09)部分成果。
33唐洪明,1966年生,讲师;1989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1992年获西南石油学院硕士学位。
现攻读该院石油工程专业博士。
长期从事储层地质与油气层保护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地址:(637001)四川省南充市。
电话:(0817)2642806。
柴达木盆地疏松砂岩气层保护技术探讨3唐洪明33 孟英峰 康毅力(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张文彬 管全俊 李江涛(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唐洪明等.柴达木盆地疏松砂岩气层保护技术探讨.天然气工业,2002;22(2):38~40摘 要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产层属于第四系涩北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少量细砂岩。
储层泥质含量高,成岩性差,胶结疏松。
产量稍大就会引起气井出砂严重,地面设备、管线均受损,大大限制了气井产能的发挥。
气层单层厚度薄,但总厚度大,气、水关系复杂。
针对气田的储层特征,文章系统评价了气层“五敏”伤害的机理和程度;并对气层钻井、完井、射孔、修井、生产等各个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特点,诊断出了气层所存在的潜在储层伤害类型和伤害机理,提出了预防气层伤害措施和建议。
主题词 柴达木盆地 疏松砂岩 气层 敏感性 伤害 机理 保护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产层是第四系的涩北组。
气藏产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产量稍大就会引起气井出砂严重,地面设备、管线均受损,大大限制了气井产能的发挥。
东部气田气藏埋深差别大,气层多。
涩北一、二号气田是东部气田产量最大,储层性质具有代表性。
对于这样的气田,如何进行气层保护,是高效开发该气藏的一项十分重要且关键的问题。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岩性统计表明:含泥粉砂岩约占21.2%,泥质粉砂岩约占51.5%,泥岩约占27.3%。
不同粒径的岩石类型杂基含量相差较大。
细砂岩中杂基的含量小于5%,粉砂岩中杂基含量为10%~30%。
涩北气田周边小气田地面配套建设经验浅析
涩北气田周边小气田地面配套建设经验浅析【摘要】涩北气田周边小气田有盐湖气田、台吉乃尔气田、伊克雅乌汝气田、台东气田、驼峰山气田等,涩北周边气田都存在低压、低产等特点。
目前只有盐湖气田地面建设全面完成。
同时在地面工程领域,低压、低产气田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一直是个难题。
本文重点根据盐湖气田地面配套建设为例,对涩北气田周边小气田的地面配套建设进行经验分析。
【关键词】涩北气田地面建设经验浅析1 盐湖气田简介盐湖气田发现于1958年,行政区划隶属青海省海西洲格尔木市,该区地表以沙漠、戈壁、半丘陵为主,无任何植被。
气候条件恶劣,早晚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约3.6℃,平均地面海拔为2780m,雨量稀少,属干旱寒冷气候。
盐湖构造与215国道有约30km的便道相连,交通条件较好。
盐湖构造为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北斜坡亚区鸭湖—盐湖构造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
气井压力较低,产量较小。
2 盐湖气田地面配套建设简介2.1 盐湖气田地面配套建设原则盐湖气田的地面配套建设按照优化简化、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设计、建设,地面建设服从地下气田开发的规划要求,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力求达到最佳经济效益;集气工艺要求低能耗、高效益、流程简单,工艺先进、成熟、可靠的原则。
采用先进、实用、可靠、安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强化数据采集、报警、显示、监控功能,并对关键操作进行自动控制,达到“人员少、自动化程度高”的目的。
2.2 盐湖气田集输工艺技术盐湖气田采气井以辐射状接入集气增压脱水站,进行集中分离、增压及外输。
集气工艺采用气井单独进站,井口不节流、不加热的集气工艺,经过天然气汇集、分离处理、增压脱水外输至涩—格输气管道,供青海省格尔木市用户用气。
集气增压脱水站采用撬装化、模块化进行设计,按照功能分为天然气集气撬、计量分离撬、天然气增压撬、天然气脱水撬以及外输计量撬等。
天然气集气撬及计量分离撬的功能是井口来气节流、分离处理,分离后的天然气计量,并输送至天然气增压撬,天然气集气撬设计目的是替代集气站,其功能与集气站相同,是对集气站的简化优化。
涩北砂岩气藏出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角小 , 储层 岩性 主要 为粉砂 岩 、 泥质粉 砂岩 和少量 的细砂 岩 , 夹有砂 质泥 岩 , 非
均质 性 强。 储 层物 性属 高孔 隙度 、 中低渗透 率 储集岩 。 孔隙度 平均 3 1 . , 渗透
率2 —8 4 3 6 mD, 平 均渗透 率5 0 mD。 气 田由多个 边水 层状 背斜气 藏叠置 而成 , 各 气藏高 部位为 气 , 低 部位为水 , 各气 藏气水 界面不统一 , 并且 同一气层 存在着 南
能 也是 导致 涩4 - 9 井出砂 原 因。 3实例 分析
低 自喷 井油管 内的摩阻损 失和井 内重力 梯度 , 其结果就 是能有效 地降低井 底回
压, 使得在 井底压 力和 井 口压力 相 同的情况 下 , 井 底积液 更易被 气流 从井底 携
带至 地面 。 ( 2 ) 气 举排 水采 气 。 气举 排水 采气 工艺 是借 助外来 高压 气源 或『 土缩 机, 通过 向井筒 内注 入高 压气体 的方法 来降低 井内注 气点 至地 面 的液体 密度 . 是被举 升井连续 或间歇生 产的机械 排水采气 工艺 。 ( 3 ) 射 流泵排水 采气工 艺。 射 流泵 是一 种特殊 的水力泵 , 它 在井 下工作 时没有运 动件 , 泵送 是靠动 力液 与地
3 . 3 防砂 前后 l P R 曲线及 应用 防砂后 的无 阻流量 比防砂前 的小 , 故防砂 措施对产 能具有 较大 的影响 , 它 通 过影 响井底 的流动状 况来 影响气井 的产 能。 根 据指数 式产能 方程 , 计算 防砂 后不 同地层压 力下 以若 干不 同井底 流压生产 时的气井产 量。 随着 地层压 力的下 降, 绝对 无 阻流量 逐渐 减小 , 地层 压力 影响 了气井 的产 能 。 3 4 其 他产 能影响 因素分析 1 ) 出水对 气井 生产 的影响 . 目前产地层 水的 井 比较少 , 而且 日产 水量 也较 低, 出水还 未对气 井生产造成 很大 的影响 , 随着开采程度 的加深 , 水的 影响将逐 渐 显现 出来 。 2 ) 出砂对气 井生产 的影响 . 气井 出砂后 由于井底地层 结构 的损伤 , 有可能 形成井 眼附近地 层 的空洞或 井壁窜 漏 、 套管变 形等严重 问题 。 这 些 问题 的 出现 都严 重影 响 了气 井 的产能 。 4气井提 高 产能 工艺对 策 ( 1 ) 泡沫排 水采 气。 泡沫排 水采气 工艺是 针对 自喷能力 不足 , 气流 速度 低
纤维复合防砂工艺技术在涩北气田的研究与应用
纤维复合防砂工艺技术在涩北气田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涩北气田高泥质疏松粉细砂岩气藏,通过综合采用“解、稳、固、防、增、保”等配套防砂技术,形成了适合涩北气田的纤维复合防砂工艺。
目前,纤维复合防砂已推广应用23口井,防砂后气井日产气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单井日产气量平均增加幅度40%以上,防砂有效期最长已达3年以上,满足了粉细砂岩气藏防砂和进一步提高气井单井产量的开发需要。
关键词:涩北气田纤维复合防砂研究与应用一、气田出砂现状青海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胶结疏松,气层岩性以灰色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包括涩北一号、二号和台南气田,为第四系生物成因气藏,高粘土、高泥质、高矿化度、欠压实,成岩性差,气层极易出砂,防砂技术难度大,为了确保气井正常生产,大部分气井需控制压差生产,从而限制气井产能的发挥。
通过统计历年涩北气田部分出砂井出砂时的生产压差,我们发现,防细粉砂问题是一直没有解决的防砂难题,一些常规的防砂工艺技术(如机械、化学、压裂防砂等)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国内外防砂技术发展趋势和要求看,未来的防砂技术要求:①防砂与储集层保护相结合;②防砂与储集层改造相结合,即防砂的同时不仅不能降低产能,并且要增加产能;③使用无筛管防砂技术,防砂作业井中不留工具,节省成本,方便将来的修井和重复防砂作业。
因此,需开拓思路研究新的具有针对性的防气井细粉砂理论与技术系统。
但是,通过统计,目前,涩北气田平均临界出砂压差在9.9%~13.1%之间,最大为43.22%,最小值为0.91%,大部分气井生产压差控制在地层压力的10%以内生产。
统计近两年来气井作业(硬探)和软探砂面的资料,统计的每口井都有砂面存在,有的井筒内气层甚至砂埋,沉砂高度平均达到了85.36米,砂面平均年上升速度为68.34米/年,按目前的砂面上升速度,就意味着1~2年内气井必须冲砂一次,严重影响了涩北气田气井的正常生产,由于可见涩北气田气井出砂严重。
二、纤维复合防砂理论的应用根据涩北七天细粉砂的特点和防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笔者设计了纤维复合防砂总体思路为“解”、“稳”、“固”、“防”、“保”和“增”。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浅井固井技术研究与探讨
3 2 . 4 5 x 1 0 - 3 t * m2 , 属高孔 、 中、 低渗 。储集 空 间以原 生孔为 主 , 仅 态特 别明显 , 导致 套管居 中度差 , 顶替 效率受到影 响。
3 . 2研 究思 路及 室 内研 究
3 . 2 . 1在涩北 气 田应用 较为成 熟 的增韧 水泥 浆体 系的基 础 上, 研 究开 发了增韧 高强触 变性水 泥浆体 系 , 研 究和 实践 表 明 ,
02 1 5 . 9 0 mm* 1 5 0 0 m O1 3 9 . 7 am* r 1 4 9 5 r f l
3 . 1 . 1 井 眼不规 则 , 井径 大 多呈椭 圆形 , 且井 径糖 葫芦状 形 3 . I . 2地 层欠 压实且 疏松 , 井 壁无 致密而 柔韧 的泥 饼 , 固 井
多涩 北气田 井眼状 况, 地质 特点 , 重 点影响 因素 等客观 分析 , 提 生水化热 , 水 化温度可 上升 3 0  ̄ C 左右, 导致套管 受热膨 胀 , 当水 出了有效 的解 决方案 , 以纤 维弹 性材料 , 膨胀 剂 , 早 强剂 , 促 凝 化完毕 , 套管 冷却 收缩 , 这样在 套管和 水泥石 之间形成 微间 隙 ,
中l 2 7 mm. 4 9 5 m 表 层 井 Nhomakorabea身 结 构
2表层 固井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2 . 1 涩北 气 田表层 固 井存在 的 问题
2 . 1 . 1涩北气 田岩性 疏松 , 成岩性 差 , 表 层地层温 度较低 , 水
水 泥 浆低温 强度 增长 快慢 对气窜 的 控制 及开 采有 着极 大的影
调 整前 置液 , 施工注 入 前置液 为 冲洗液 和 隔离 液 , 冲 洗液
柴西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规律
中国石油勘探
CH IN A PETROLEUM EXPLO RATION
DO1. 10.3969/ j .issn.1672-7703.2019.04.010
2019年 7 月
柴 西 地 区 天 然 气 成 因 、类 型 及 成 藏 规 律
张永庶1 周 飞 1 王 波 1 曾 旭 2 张 静 1 张小波1
如英东、黄瓜峁一开特米里克和南翼山一油墩子地区,是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要的勘探领域。
关键词:油型气,煤型气,天然气碳同位素,天然气类型,柴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T E 122.1
文献标识码:A
Genesis, type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law of natural gas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Abstract: The western depressed area of the Qaidam Basin is an important zon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with unique Paleogene-Neogene
source rocks in plateau saline lake facies. In recent years, important discoveri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middle-deep layers of Nanyishan, Huangguayao, Kaitemilike, Yingzhong and Zahaquan, etc., and many natural 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iscovered. However, the source of natural gas in this area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there is mixed deep Jurassic coal-type gas affects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gas and reservoir-forming model in this area and the next exploration direc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gas samples, the geochemical differences of natural gas between Paleogene-Neogene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and Jurassic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 Basin,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sociated crude oil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the following three cognitions were obtained: (1) Unlike other regions, carbon isotope of ethane cannot be used as the main index to identify the type of high mature saline lacustrine natural gas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2) The natural gas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mainly comes from the saline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of the upper member of the Lower Ganchaigou Formation (E32) and the Upper Ganchaigou Formation (N,). They are mainly oil-type gas, and there is almost no mixed Jurassic coal-type gas. (3) Gas accumulation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near source, with short transverse migration distance and late vertical adjustment. The areas with deep burial and high maturity of source rocks, such as Yingdong, Huangguayao-Kaitemilike and Youdunzi, are important exploration areas in the future.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判识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判识宋成鹏;张晓宝;汪立群;徐子远;马立协【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09(030)001【摘要】测试并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9个油气田(圈闭构造)第三系和白垩系35个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建立了柴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判识指标,划分其热演化阶段,并进行了气源判识.研究结果表明:1)柴北缘天然气可划分为煤型气、油型气和混合气3种成因类型.伊克雅乌汝、南八仙、冷湖五号、鄂博梁以及马北的部分样品具有煤型气特征;冷湖三号、冷湖四号及冷湖五号和马北个别样品具有油型气特征;葫芦山和马北部分样品属于混合气.2)伊克雅乌汝、南八仙、冷湖五号和鄂博梁等煤型气样品大多数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冷湖三号和冷湖四号部分油型气样品的成熟度较煤型气的偏低,大多数处于成熟演化阶段;葫芦山的天然气为接近过成熟阶段的高熟气;马北天然气样品的成熟度变化范围较大.3)冷湖三号、冷湖四号、冷湖五号、鄂博梁、葫芦山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昆特依凹陷,其中冷湖三号的天然气应源于昆特依凹陷偏腐泥型母质,而冷湖四号、冷湖五号、鄂博梁、葫芦山的天然气应源于昆特依凹陷偏腐殖型母质;南八仙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下侏罗统(J1)伊北凹陷偏腐殖型母质;马北的天然气来源比较复杂,可能来自于伊北、赛什腾、尕西等多个生烃凹陷.【总页数】7页(P90-96)【作者】宋成鹏;张晓宝;汪立群;徐子远;马立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识 [J], 马立元;张晓宝;胡勇;段毅;李秀芬;宋成鹏2.南海莺-琼盆地煤型气的鉴别标志及气源判识 [J], 董伟良;黄保家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J], 黄第藩;杨俊杰4.轻烃录井在凝析气藏气源判识中的应用 [J], 李哲5.浅层混源天然气判识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J], 王万春;刘文汇;刘全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低阻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低阻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李潮流;王树寅
【期刊名称】《测井技术》
【年(卷),期】2004(028)002
【摘要】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岩心实验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造成该地区低阻气层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含以附加导电性强的蒙脱石为主的泥质,再加上岩性细、储层束缚水含量高、矿化度高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相渗实验,提出依据常规测井计算地层束缚水饱和度的模型,并根据泥质含量、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3个参数建立相应的解释标准来判识低阻气层.经5个已知层的检验,上述方法在涩北一号气田识别低阻气层的准确率可达100%,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总页数】4页(P128-131)
【作者】李潮流;王树寅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11;TE122.24
【相关文献】
1.涩北二号气田低阻气层成因机理 [J], 解珺;柴小颖;胡望水;姜义权;郁少博
2.涩北一号气田疏松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J], 胡永静;何艳;廖茂杰;万周娟;郭开明
3.涩北二号气田低阻气层成因机理 [J], 解珺;柴小颖;胡望水;姜义权;郁少博;;;;
4.苏时格庙地区低阻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J], 杨双定
5.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在涩北一号气田的应用 [J], 夏竹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减轻与消除涩北气田钻井中起下钻严重阻卡的方法
减轻与消除涩北气田钻井中起下钻严重阻卡的方法
许吉瑞;邢晓峰;张世峰;刘忠亮
【期刊名称】《青海石油》
【年(卷),期】2007(025)004
【摘要】涩北气田是青海油田的主力天然气田,属于第四系自生自储的生物成因原生天然气藏,气层埋藏浅,欠压实,成岩性差,结构疏松;储层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有少量的细砂岩组成,因此在钻井过程中泥质粉砂岩遇水分散,使泥浆的粘度上升,泥浆的流变性变差,如果泥浆的处理与净化工作滞后,泥浆中的有害固相增加,则泥饼质地松散且厚,摩擦系数大,造成井径偏小“缩径”,而且钻井机械钻速偏高,再加上地层压力系统紊乱等原因,使钻井过程容易出现阻卡等现象。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许吉瑞;邢晓峰;张世峰;刘忠亮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1
【相关文献】
1.管外封隔器在涩北气田钻井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J], 雍富国
2.关于减轻侧钻井钻具严重磨损和预防粘卡问题的探讨 [J], 蔡长宇;刘杰
3.浅析水平井钻井减阻防卡的探讨 [J], 黄智
4.关于水平井钻井减阻防卡的研究 [J], 肖绪军
5.减轻侧钻井钻具严重磨损和预防粘卡的方法 [J], 蔡长宇;刘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疏松砂岩气层测井解释
柴达木盆地疏松砂岩气层测井解释
石强;李国平
【期刊名称】《测井技术》
【年(卷),期】2000(024)001
【摘要】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第四系的生物甲烷气田,埋藏深度浅,成岩作用差,岩性疏松,含泥质重,给测井解释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根据其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成岩机理研究,充分考虑泥质在疏松砂岩中的特殊贡献,找出一套以双孔隙度交会计算为基础,适合于高阻、低阻不同类型气层的疏松含气砂岩解释方法,并对其重点探井进行了解释.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石强;李国平
【作者单位】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J], 章雄;潘和平;骆淼;李清松;赵卫平
2.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低阻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J], 李潮流;王树寅
3.塔巴庙区块上古生界低渗透砂岩气层测井解释技术 [J], 杨超华
4.柴达木盆地疏松砂岩气层保护技术探讨 [J], 唐洪明;孟英峰;康毅力;张文彬;管全俊;李江涛
5.疏松砂岩气藏低阻气层成因及识别研究——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例 [J], 顾端阳;窦文博;丁富寿;严力;吕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涩北气田多层合采气藏出水类型及水侵层位分析
涩北气田多层合采气藏出水类型及水侵层位分析张臣;陈啸博;郭海永【摘要】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出水机理复杂、水源多样,开发过程中气井出水问题对生产影响严重,准确判断出水水源和出水层位对气井出水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生产指标曲线是地下气水流动的直观反映,按照气井日产水量及水气比曲线的变化趋势将气藏出水类型划分为持续较低、由低升高、持续较高和先升后降4种类型,并分析各种产水类型对应的水源.【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17)005【总页数】3页(P51-52,71)【关键词】涩北气田;多层合采;出水类型;水侵层位;邻井信息【作者】张臣;陈啸博;郭海永【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8涩北气田属于第四系生物成因气藏,为一套完整、无断层发育的背斜构造。
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储集层胶结疏松,具有高孔、中—低渗特点。
气田具有气层薄而多、气水层间互、地层胶结疏松和气水界面复杂等特点[1-2]。
随着涩北气田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气井生产出水问题日益严重。
涩北气田出水机理复杂,水源多样且识别难度大,出水加剧出砂,并加剧水敏、速敏的影响,增加地层渗流阻力和井筒管流的压降损耗,造成产量递减显著,稳产难度增大[3],因此,治理出水问题是解决涩北气田各项难题的关键。
邓勇等人[4-6]对水源类型开展过研究,并提出了判别出水层位的方法。
为更准确地判断边水水侵层位,本次研究利用气井生产指标曲线结合储集层物性和邻井有效信息分析边水水侵层位。
由于涩北气田出水机理复杂,水源多样,存在多种出水类型,而不同的出水类型需采用不同的治水措施,因此,准确分析出水井水源十分重要。
气井的日产气量、日产油量以及水气比等生产动态数据能够反映地层内部情况,通过不同类型的生产指标曲线能够获得相应的信息。
涩北气田排水采气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涩北气田排水采气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贾敏;李隽;曹光强;刘岩【摘要】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目前出水严重,平均单井水气比大于1,涩北气田近两年对80余口井采取了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措施,但产水井占生产井比例及水气比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分析了目前涩北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所面临的3个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挑战一:涩北气田冬季气温低、地层水矿化度高,对泡排剂性能要求高;对策:采用具有较好起泡性、较高携液率、耐低温的泡排剂CQS-1.挑战二:涩北气田砂水同出的问题严重;对策:研发具有较好携砂携液性能的新型泡排剂,同时采用整体治水的方针.挑战三:采用密封胶皮材料的柱塞气举工艺在涩北气田试验失败;对策:采用刷式柱塞气举工艺来克服气井出砂对密封胶皮材料的损坏.【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4(033)004【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气田;排水采气;挑战;对策【作者】贾敏;李隽;曹光强;刘岩【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7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包括涩北一号、涩北二号、台南三个整装大型气田。
目前,涩北气田稳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层出水、出砂加剧导致气井产量下降。
本文对涩北气田针对出水问题开展的排水采气工艺做了持续的跟踪,分析了目前涩北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涩北气田出水概况目前,涩北气田产水井占生产井的86.5%,出水严重,其中日产水量超过1 m3的井占产水井的56.5%;涩北气田平均单井日产水2.82 m3,平均单井日产气3.27×104m3,平均水气比为 1.53 m3/104m3。
而且产水井占生产井的比例和单井水气比均处于上升趋势,2013年7月单井水气比相对于2012年11月的单井水气比上升0.74 m3/104m3,产水井占生产井的比例上升9%。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水气体积比及水侵预警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水气体积比及水侵预警柴小颖;王燕;刘俊丰;陈汾君;杨会洁;谈志伟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23(44)1
【摘要】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属于弱边水驱动的背斜型浅层疏松砂岩气田,采用衰竭式开采。
根据水气体积比,其气藏生产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低含水稳产阶段、初期水侵阶段、边水突破阶段和强水侵阶段。
依照水气体积比变化,可以准确监测水侵的发生,水侵突破阶段可以作为预判边水大规模水侵的时间窗口,以调整开采方案,延长稳产期;高含水的强水侵阶段,生产周期较长,是带水开采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阶段。
【总页数】7页(P51-57)
【作者】柴小颖;王燕;刘俊丰;陈汾君;杨会洁;谈志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5.3
【相关文献】
1.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原始气水分布的影响因素
2.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微观气水驱替实验
3.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微观气水驱替实验*
4.岩性—电性交会方法在
疏松砂岩气藏水侵研究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为例5.疏松砂岩气藏低阻气层成因及识别研究——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低阻气层成因分析
【摘要】影响涩北气田开低阻气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
一般认为地质因素造成的低阻是真正意义上的低阻油气层,而人为因素造成的低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低阻油气层。
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形成低阻的主要地质因素,此类低阻气层所占比例较大,是今后气田开发挖潜增效的重点。
【关键词】涩北气田低阻气层地质因素工程因素
1 前言
随着涩北气田开发的深入,低阻气层、薄气层等复杂气层是科研攻关的方向之一。
对于低阻气层识别一直是该领域研究工作的难点。
本文主要探讨涩北气田低阻气层的成因,进而为认识低阻气层以及识别低阻气层别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2 低阻气层的特征及认识
广义的低电阻率气层,分为绝对低电阻率气层和相对低电阻率气层两种。
绝对低电阻率气层的特点是探测电阻率绝对值低,常在1~2Ω·m左右,但电阻率指数一般大于4。
气层的电阻率明显大于周围的水层电阻率,识别此类气层并不太难。
相对低电阻率气层是指气层的电阻率与临近水层的电阻率十分接近,有时甚至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
根据国内主要气田低阻气层的电阻率特征,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考虑到低阻气层的一般电性特点,可以给低阻气层下一个一般性的定义:即与具有类似物性、岩性和水性的水层电阻率相比,电阻率增大率小于3的气层定义为低阻气层[1]。
3 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及分类
涩北气田低阻气层成因复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高束缚水饱和度、导电矿物富集、粘土附加导电、高地层水矿化度、砂泥岩薄互层、低幅度构造、泥浆侵入型等等。
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地质成因和工程成因。
(见表1)
根据上面对低阻气层的成因分析,可将低阻气层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低阻,是真正意义上的低阻气层;二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低阻,非真正意义上的低阻气层,会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得以识别。
4 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
4.1 地质因素形成的低阻油气层
4.1.1?具有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气层
具有高束缚水饱和的气层是典型意义上的低阻气层,是低阻气层的主体,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在储层岩石孔隙和孔隙结构研究中,把半径小于0.0001mm 的孔隙称为微孔隙。
微孔隙中,由于孔隙表面固体分子的作用(引力),半径可以影响到孔隙中部,因此其中的水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被滞留而无法流动。
以台南气田为例,分析表明在这种孔隙结构下,储层孔隙系统中的束缚水含量为30%~60%。
因此,具有微毛细管孔隙发育的储层作为气层,其含气饱和度一般较低,从而导致气层的电阻率偏低,形成低阻气层。
电阻率指数(不局限于和水层之比,也可能是和围岩电阻率之比)小于3。
这就意味着储层电阻率值和水层或围岩相近甚至交叉,造成识别难度加大。
4.1.2?导电矿物富集引起的低阻油气层
黄铁矿导电性较好,其电阻率为10-1~10-6Ω·m。
但是,地层中的黄铁矿对不同频率的电场响应不同,对中等频率的感应测井(20kHz)的影响比低频的侧向测井要大得多。
黄铁矿含量增加,电测井校正系数增大。
黄铁矿对低频电流的侧向测井影响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中频的感应测井影响较大。
另外,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地层水矿化度越高,对感应测井影响也越明显。
地层水电阻率为0.06Ω·m、黄铁矿含量为1%时,感应测井电阻率下降30%,含量为2%时,下降50%;而地层水电阻率为0.3Ω·m、黄铁矿含量为1%时,感应测井电阻率仅下降10%,含量为2%时,仅下降20%。
涩北气田储层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其次为方解石,少量菱铁矿、黄铁矿。
黄铁矿分布的储层感应电阻率曲线发生畸变。
以涩北气田为例,在涩试2井0-3-4小层597-601m,上部电阻率1.0Ω.m,下部出现0.3Ω·m低阻,似乎为气水同层特征,试气日产1.17万方,无水。
只能说明没产水,无法证明是否产气,因此做为夹层扣除。
4.1.3?粘土附加导电性形成的低阻油气层
据涩试2井、涩30井等井分析化验资料,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为13%—62%,平均为43.7%。
其中以伊利石为主,平均占粘土总量的52.3%。
粘土矿物由于其本身的不饱和电性特点,粘土颗粒表面会吸附岩石孔隙空间地层水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以保持其电性平衡。
这些被吸附的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因沿粘土颗粒表面交换位置而产生除孔隙自由水离子导电以外的附加导电作用。
但是,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在高矿化度地层水背景下,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很小,不是低阻的主要原因[4]。
4.1.4?高地层水矿化度引起的低阻油气层
根据水分析资料涩北一号、二号气田25口井27个水样分析:水型均为CaCL2,地层水总矿化度平均130447mg/L。
高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引起电阻率绝对值降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储层中的地层水形成的高导电网络,使气层电阻率明显下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泥质附加导电性,其影响也很微弱[5]。
4.1.5?砂泥岩薄互层引起的低阻油气层
受测井仪器纵向分辨率限制,当储层厚度小于或接近测井仪器纵向分辨率
时,将导致储层电阻率测井曲线幅度降低,储层厚度越小,幅度降低越大。
涩北气田储层厚度较小,一般在2m~5m之间,小于2m的薄层较多,受围岩影响,薄层测井信号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变或“淹没”。
4.2 工程因素形成的低阻气层
工程因素是指钻井液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钻井液特别是钻井液滤液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4.2.1?钻井液电阻率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钻井液的电阻率主要取决于钻井液滤液的浓度。
当钻井液滤液浓度增大时,钻井液的电阻率值就会减小。
盐水钻井液若含盐浓度大,其电阻率值要小于淡水钻井液。
所以,当钻井液的电阻率值变小时,测井所得储层电阻率值偏低。
有关研究表明,当储层电阻率为钻井液电阻率的10倍时,测井电阻率极大接近地层真实电阻率值;当地层电阻率为钻井液电阻率的100倍时,测井电阻率值远小于地层真实电阻率值,仅为地层真实电阻率值的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