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三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11月9日下午试卷满分:9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第20~3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
1.在电子显微镜下,念珠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2.下列关于不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C.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D.磷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3.一条由40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有39个肽键
B.至多有36种氨基酸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4.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的化合物b,对a和b的叙述不准确是()
A.a是核糖,b则为一磷酸腺苷
B.a是脱氧核糖,b则为脱氧核糖核酸
C.a是核糖,b则为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b则为核苷酸
5.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能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6.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者依次是()
A.病毒、蛋白质、染色体、葡萄糖 B.细胞、蛋白质、核酸、三磷酸腺苷
C.细胞、核酸、蛋白质、三磷酸腺苷 D.病毒、核酸、染色体、葡萄糖
7.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CO2的生成 B.CO2的固定
C.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D.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8.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D.经过无性生殖方式得到的中间类型,还是单细胞生物
9.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没有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
C.两种离子可以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细胞内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10.将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依次浸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测得细胞体积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导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丙两溶液的浓度
B.丙溶液浓度过高,一定导致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
C.在时间T内,乙溶液中的植物细胞不能保持生命活力
D.丙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可能不被植物细胞所选择吸收
11.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
A.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
B.呼吸速率减慢的细胞
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1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不只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13.Y(黄色)对y(白色)是位于菜粉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1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种植后随机交配,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 A.9:3:1 B.4:4:1 C.3:2:1 D.1:2:1
15.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②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③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形成四分体
④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16.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对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为一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
B.基因R、S、N、O上的遗传密码是不同的
C.基因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重复
D.R基因与S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17.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检测到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18.如下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都可以在线粒体内
B.②③过程中都有碱基A和U配对
C.①②③过程都需要酶和能量
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
19.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
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控制性状实质是转录和翻译的结果
C.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以被多个基因控制
D.这两类疾病都不是多基因遗传病
20.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
生产流程是:形成甲生物蛋白质的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种生物的细胞获得甲种生物的蛋白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T、G、C四种核糖核苷酸
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聚合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炭疽杆菌
D.④过程能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
21.16世纪末,明代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育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以培养,自然奇品悉具。
”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C.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22.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如图),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能靶向给药治疗疾病
B.防止免疫系统识别脂质体,需用某些化学物质修饰
C.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胞吞进入细胞内
D.甲为脂溶性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
23.下图为胰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关该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 )
A.蛋白质集中在⑦处分拣,并都运送到细胞外
B.③上没有氧化酒精的酶
C.若该细胞处于衰老过程中,细胞体积会变小,⑤的数量会减少
D.④表面的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的通道
24.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H2O2分解释放的O2与愈创木酚反应生成茶褐色产物;氧气产生越多,溶液颜色越深。
为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运用比色法,测定了5min内茶褐色产物量的变化,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将过氧化氢酶和反应物分别加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混合
B.依据0~1min的曲线斜率,不可以比较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
C.在pH为3的缓冲液中过氧化氢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D.pH5~8缓冲液处理组,反应结束时的产物相对量是相同的
25.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如图所示的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26.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温度对某蔬菜产量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据此提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低于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C~35°C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C~30°C
27.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35S标记的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8.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3/16
B.如果乙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含量,则②表示氧元素
C.丙图表示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图,如果5号(女儿)患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D.从丁图DNA复制可看出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29.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其他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其他染色体表现缺失
C.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D.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30.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是血友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可能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8
D.四图都不可能表示软骨发育不全遗传的家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0分。
31.(10分)下图甲所示为某细胞内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面积的增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图甲A、B中能增大膜面积的结构依次是和。
(2)图甲A中发生着能量转换,在较强光照下,ADP转变成ATP的场所是 (填“2”、“3”或“4”),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比较图甲中B 的内、外膜的蛋白质含量,内膜的蛋白质含量(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膜,内膜上的蛋白质主要有作用。
(4)若图乙表示图甲中的A、B内可能发生的代谢过程。
回答: ②消耗[H]的部位是;①和⑥分别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图乙中⑧丙酮酸也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2.(10分) 下图甲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A细胞是胚胎干细胞,B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与B细胞相比,A细胞全能性(填“高”“低”或“相同”), 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控制的。
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
(2)图甲中,在B、C、D三类细胞所含的核DNA、RNA和蛋白质中,相同,而有差异。
(3)图甲中若D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的过程示意图,可为此过程提供能量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细胞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膜具有。
(4)图乙细胞的增殖方式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为和。
33.(10分) 为研究钾肥施用量对甘蓝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科研机构在土壤含钾量偏低的菜园中连续两年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钾肥施用量
[千克/(亩•年)]
甘蓝产量(千克/亩) 可溶性糖含量(%)
第1年第2年第1年第2年
对照0 4470 2635 1.04 1.77
K1 10 5053 3061 1.27 2.10
K2 20 5270 3603 1.42 2.27
K3 30 5120 3415 1.39 2.11
(1)甘蓝根尖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并消耗了(填细胞结构)提供的能量。
(2)在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组对应的钾肥施用量增产效果最好;与K2组相比,K3组实验数值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3)分析表中数据,主要由指标可知,第2年甘蓝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甘蓝对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34.(12分) 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
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 F1的表现型为;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2)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是;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填“符合”或“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D/d表示)。
35.(8分) 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红绿色盲症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
大女儿与一个非红绿色盲症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症的男孩。
小女儿与一个非红绿色盲症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女儿生出男孩患红绿色盲症的概率为;生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
(2)已知一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症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
假设男性群体中红绿色盲症患者的比例为7%,则该男性群体中红绿色盲致病基因频率为,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