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英语试卷
资阳中学高2017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在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It’s raining.B. It’s cloudy.C. It’s sunny.2. Who will go to China next month?A. Lucy.B. Alice.C. Richard.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sister.B. A film.C. An actor.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A. In Room 340.B. In Room 314.C. In Room 223.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n office.C. At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面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四川省资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阳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吕氏春秋·重己篇》记载大力士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dān,尽),而牛不可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juàn,牛鼻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与之大致同时代的是A. 田庄手工业发达 B. 铁农具的使用C. 曲辕犁得到推广D. 郡县制普遍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使用,而和牛耕使用大致同时代的是铁农具的使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手工业发达是在汉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曲辕犁得到推广是在唐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县制普遍确立是在秦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 对下图所示措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利于汉初经济恢复B. 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C. 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D.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所示措施是指统一货币,而统一货币是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有利于秦初而非汉初经济恢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促进商品经济而非自然经济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已经完成了统一,不可能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阳中学高2016级第四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欧质坤审题人:王登坤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出赘:做上门女婿)。
秦国这一政策的意义在于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 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 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A、B、D选项都属于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B选项则属于消极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2.《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
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鞅A. 主张立法为民B. 强调有法可依C. 重视赏罚并重D. 关注法律实施【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是指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商鞅探讨的是法律实施问题。
故答案为D项。
材料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排除A项;有法可依解决的是立法问题,材料探讨的是法律适用问题,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可以看出商鞅重视轻罪重罚,排除C项。
2017-2018学年四川省资阳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资阳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两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 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 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A、B、D选项都属于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B选项则属于消极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2.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鞅A. 主张立法为民B. 强调有法可依C. 关注法律实施D. 重视赏罚并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故A 项与主旨不符,排除;“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是指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方法,从信息中可知,商鞅重视刑罚以及法律的作用,有法可依是对文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故 B 项错误,而C项的表达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中“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得出商鞅重视轻罪重罚,故 D 项错误。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2、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
”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A. 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 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D. 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3、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
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
这说明西周()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 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 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D.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6、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嘏(ji a )省声。
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3. 商朝和西周时期,农官对劳动者进行严密监管;春秋战国时期,农官对劳动者的直接监管放松。
这种变化反映出A. 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下降B.农官的职能发生了实质性转变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D.农业管理制度出现了倒退逆转4.. 明代张履祥曾记载:一般人家“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正与男事相类……男治田可十亩,女养蚕可十筐,日成布可二匹,或纺纱八两,宁复忧饥寒乎?”这反映出当时农村()A. 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B.以织助耕是主要经营方式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D.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5.. “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A. 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B.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C.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6..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 以荡上心。
”《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7•.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其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四川省资阳市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阳市2017年高中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班级:姓名:考号;1-5: 6-10: 11-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做了太守,仍坚持为百姓治病。
曾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著医学专著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
他及其著作是A.扁鹊一一《内经》 B.张仲景一一《伤寒杂病论》C.华佗——《水经注》 D.李时珍一一《本草纲目》2.下列信息与时间轴上相关区间符合的是A.①:东汉——刘秀建都长安 B.②:隋唐一一繁荣与统一C.③:元朝一一忽必烈定都大都 D.④:明清一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3.“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关于此记载的理解,错误的是 A.表述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 B.此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的岷江中游C.“时无荒年”指四川从此无水旱灾害 D.“天府”喻指四川成都平原4.李凯复习中国近代史,他将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得出的正确顺序是①黄海大战②火烧圆明同③武昌起义④签订《辛丑条约》⑤北伐战争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C.③②①⑤④ D.⑤②③④①5.胡刚同学的一位先祖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这所学堂是A.京师同文馆 B.万木草堂C.北洋水师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A.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道路曲折最终失败C.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8.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
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在新时期,为加强法制建设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9.比较法是学习、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阳中学高2016级第二学期3月学月考试历史试题出题人:曹永忠审题人:唐刚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
”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 )。
A.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C.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D.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2.《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五年,“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的“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3.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自然环境的变化C.耕作经验的丰富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4.魏晋时期有诗歌:“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5.(2016·全国文综Ⅱ)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坊市制度崩溃C.土地政策调整D.政府管理失控6.(2015·全国文综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7.《北史·艺术列传》记载北齐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綦母怀文不可能...().A.使用水排鼓风冶铁B.使用煤炭做燃料C.采用灌钢法D.使用粉彩瓷碗在炉旁喝茶8.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资阳中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A. 生产工具的改进B. 自然环境的变化C. 耕作经验的丰富D.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2. 唐代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A. 农民徭役负担沉重B. 均田制遭到破坏C. 地主残酷剥削农民D. 赋税征收巧立名目3. 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曰:“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这充分说明了小农经济A. 在生产方式上具有先天的落后性B. 成为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 在抵御天灾人祸方面具有脆弱性D. 遭受着封建政府的沉重剥削与压迫4. 在各地的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 精耕细作的特点C.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 注重因地制宜5. “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
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A. 商品经济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 自然经济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6. 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7.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8.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好答案后,用2 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35*2=7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 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B.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 劳动者积极性提高2.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A. 井渠 B. 都江堰C. 灵渠D. 郑国渠3.“……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家庭经营4.《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A. 苛捐杂税 B. 重农抑商C. 休养生息D. 朝贡贸易5.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 灌溉工具 B. 冶铁工具C. 播种工具D. 纺织工具6.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 井田制 B. 均田制C. 屯田制D. 摊丁入亩7.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雇佣关系的出现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D. 工商皆本的政策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 邸店 B. 柜坊 C. 飞钱 D. 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时间是()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元史》中载:“(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撰(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资阳中学高2017级第二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因末作而利本事。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封建社会的君臣礼节B. 重农抑商思想C. 明法度的法制观念D. 发展社会经济的民本思想2.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 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中国近代企业诞生于洋务运动中④形成内陆、沿海均衡发展的格局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以上言论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C.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5.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6.据《西方文明史》记载,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西班牙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B.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C.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 西班牙继英国之后,掌握世界殖民霸权7.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①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等农作物②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④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⑤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8.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资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资阳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人民影响深远B.倡导改革和法治的法家思想符合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大势C.墨子因为提倡“兼爱”“非攻”而被世人所敬仰D.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依然被当代国人所推崇2.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很多,下列哪一古代工程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3、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丝绸之路上的商队玄奘鉴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A.唐朝的经济繁荣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4.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5.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都()A.具有反封建精神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C.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D.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6.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
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C.解放军攻占南京新中国的成立D.鸦片战争平津战役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在农业政策上先后有四次大的调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向公有制的首次转变B. 1956年完成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集体所有制广泛建立起来。
四川省资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2015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基本仍属小农经济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3.“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4.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
这说明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
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3.商朝和西周时期,农官对劳动者进行严密监管;春秋战国时期,农官对劳动者的直接监管放松。
这种变化反映出A. 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下降B. 农官的职能发生了实质性转变C.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D. 农业管理制度出现了倒退逆转4..明代张履祥曾记载:一般人家“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正与男事相类……男治田可十亩,女养蚕可十筐,日成布可二匹,或纺纱八两,宁复忧饥寒乎?”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 )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B.以织助耕是主要经营方式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D.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5..“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A. 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B. 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C. 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D. 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6..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7..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其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业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8..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 )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9..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0.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
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获得足够兵源,抵御外族入侵11.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初五日,康熙帝发布的文告。
“海洋贸易实有益于民,但创收税课,若不定例,恐为商贾累,当照关差例,差部院贤能司官前往,酌定则例”。
该文告表明()A. 康熙已有较强的自由贸易思想B. 农商地位趋于等同C. 康熙客观上顺应了近代化潮流D. 海禁政策寿终正寝1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导致其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3.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杆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看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A.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5.《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
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 ( )A.完成工业化B.发展资本主义C.实现民族独立 D.实现民主政治16.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17.下面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年7月—1944年)。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18.工业化建设需要原始积累。
马克思说“所谓的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原始积累是( )A.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B.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19.下图为《唐僧东方取经》漫画,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唐僧东方取经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C.片面发展农业生产D.脱离了生产力水平20.下图是1979年3月15日上海《文汇报》登载的瑞士雷达表广告。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中国市场上做广告的外国品牌。
此广告的出现说明 ( )A.中国企业已注意面向市场B.中国企业的自主意识已提高C.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初步展开D.外国商品在中国具有竞争力21.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下图展示了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评价结果。
它说明 (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22.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
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为4 947家,从业人员为4 200万人,三资企业为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为68万家,注册资金为17 302亿元。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已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23.2009年7月,在百度贴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内容的贴子,在短短一天内迅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的网络集体大狂欢。
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
祖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
由此可见,网络传媒()①具有迅速传递信息的作用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④决定了社会的舆论导向A.①②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4.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
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A.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B. 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C. 强调两者都顺应了历史潮流D. 指出了两者都存有的弊端25.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殖民霸权的角逐C. 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 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
(5分)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并请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5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时期的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
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观点的理解。
(6分)27.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 [单位:千元]材料二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发展状况:材料三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
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1.2倍。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主要原因。
(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中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意义如何?(10分)根据材料三,简要指出我国当今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分)28.头饰与服装与社会风尚是一种记忆,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
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命令历史上著名的“剃发令”。
宣布“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否则“杀无赦”。
从此,头发之去留,不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一个伦理的问题,而是把剃发作为一种表示归顺的标志,上升成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武昌起义胜利后,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剪除辫子作为去旧图新的标志。
当时《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
”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百度·百科材料二清代-官服民国中山装材料三明清时期,扬州地区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