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
教材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系统,没有形成长度单位的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起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
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掌
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
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
体的长度。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厘米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厘米尺、生活物品(如书本、铅笔等)、课件。
2.学具:厘米尺、练习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书本、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吗?然后引导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课件展示厘米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厘米。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商品时查看长度等。
3.操练(10分钟)
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厘米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示范,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是否正确。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测量并记录长度,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如:“教室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你的桌子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6.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厘米的概念和测量长度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道课后练习题,如:“请用厘米尺测量你的房间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
8.板书(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厘米的概念、测量长度的方法等。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情境分析: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为切入点,如书本、铅笔等,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自然地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认识厘米、学会测量。
这样的情境创设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这些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厘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测量方法掌握得不够熟练。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并再次强调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了沟通,鼓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改进措施:
1.问题: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测量方法掌握不熟练,导致测量
结果不准确。
解决办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并再次强调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操作能力,加大课堂实践环节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办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了沟通,鼓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实录: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长度。
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用手比划着,表达自己的估计。
接
着,我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课件展示厘米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厘米。
在操练环节,我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厘米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测量,我在巡回指导中纠正了一些学生的错误。
在巩固环节,我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示范,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是否正确。
然后,我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测量并记录长度,我在巡回指导中解答了学生们的疑问。
在拓展环节,我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如:“教室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你的桌子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
最后,在总结环节,我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厘米的概念和测量长度的方法。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学会了用厘米尺测量长度,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那些在操作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出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用心和努力。
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