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
节《转动的陀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探
究陀螺转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学习制作简单的陀螺。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陀螺的结构,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掌
握制作陀螺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陀螺模型、制作陀螺的材料(如纸杯、铅笔、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陀螺制作材料、安全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展示陀螺模型,让幼儿观察陀螺的外观特点。
(2)邀请幼儿尝试让陀螺转动,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
2. 例题讲解:
(1)教师讲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
(2)教师示范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3. 制作陀螺:
(1)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讲解制作要求。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陀螺。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分享。
4. 随堂练习: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速度和稳定性。
(2)幼儿分组讨论,探究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1. 陀螺的结构:顶部、底部、轴
2. 陀螺的原理:利用轴的旋转,使陀螺保持平衡
3. 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观察其转动速度和稳定性。
2. 答案:
(1)陀螺制作方法:参照课堂示范,使用纸杯、铅笔等材料
制作。
(2)观察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记录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2. 拓展延伸:
(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2)开展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3.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
5. 制作陀螺:幼儿动手制作陀螺的过程。
6. 随堂练习:探究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7. 作业设计:制作陀螺并观察实验结果。
一、教学难点:陀螺转动的原理
1. 陀螺转动的原理是基于角动量守恒定律。
当陀螺旋转时,由于
顶部和底部质量分布不均匀,陀螺会围绕轴进行旋转,同时保持自身
的稳定性。
2.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简单易懂的比喻,如将陀螺比作
一个在指尖上旋转的硬币,硬币因旋转产生稳定性,不易掉落。
二、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1)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纸杯、铅笔等。
(2)将纸杯底部剪去,留下顶部和底部相连的部分。
(3)将铅笔插入纸杯底部,作为陀螺的轴。
(4)调整陀螺的顶部和底部的质量分布,使其旋转更加稳定。
(1)讲解清晰,让幼儿能够理解制作过程。
(2)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工具。
(3)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
三、实践情景引入: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
1. 教师展示陀螺模型时,可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陀螺,让幼儿观察其转动速度和稳定性。
2. 邀请幼儿尝试让陀螺转动,观察陀螺在转动过程中的变化,如速度、方向等。
四、例题讲解:讲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
1. 例题讲解时,教师可借助教具,如陀螺模型、图片等,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
2. 使用生动的语言,如“陀螺的小秘密”、“神奇的旋转”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制作陀螺:幼儿动手制作陀螺的过程
(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陀螺。
(3)及时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随堂练习:探究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1)陀螺的形状、大小对转动速度和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2)如何调整陀螺的质量分布,使其转动更加稳定?
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七、作业设计:制作陀螺并观察实验结果
1. 作业设计要求:
(1)幼儿独立制作陀螺,并记录制作过程。
(2)观察陀螺的转动速度和稳定性,分析影响转动效果的因素。
2. 答案提示:
(1)陀螺制作方法:参照课堂示范,注意调整顶部和底部的
质量分布。
(2)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如形状、大小、质量分布等。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神奇的旋转”、“陀螺的小
秘密”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语调富有变化,时而轻柔,时而激昂,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幼儿观察陀螺转动现象,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陀螺的结构、原理和制作方法。
3. 制作陀螺:15分钟,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以陀螺转动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利用教具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陀螺,让幼儿观察并思考。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的内容丰富,涉及陀螺的结构、原理和
制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但在讲解陀螺原理时,需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理解。
2. 教学方法方面: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制作陀螺等环节均
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分配上还需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
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3. 课堂互动方面:提问和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的环节较为成功,但
仍需关注个别幼儿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陀螺的结构、原理
和制作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在课后反思中,发现部分幼儿对陀螺
转动原理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5. 改进措施:针对幼儿在理解陀螺原理方面的困难,下节课可以
通过动画、实物演示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陀螺转动的原理。
同时,加强对课堂时间的把控,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