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有福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深处有福根作者:董海燕
来源:《时代报告》2013年第11期
从林州市区出发,进入林州、卫辉、辉县三市交界处的太行深山区,因为有雨,越往山上去雾气越大。

车在盘山小道上穿行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一个海拔1200余米的偏僻村庄——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

山上的秋似乎来得更晚一些,透过雨雾,仍是满目的绿。

历史上,白泉村粮少、水少、树少。

而如今,白泉村修了路,打了井,植了树,开发了度假山庄,不远的将来,他们还要引进风力发电项目建企业。

问起这些变化的缘由,白泉村的群众会自豪地告诉你:俺村有个“福根”。

今年73岁的张福根是白泉村党支部书记,自1966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至今。

我慕福根而来。

1957年12月13日至31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郑重提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这是林县山区建设的全民动员令,这迫使林县人民做出了改变自我命运的壮举——开山劈路,引漳入林,而“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也成了张福根毕生扎根白泉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石。

我在白泉村村委见到了张福根,握手的一刹那,觉得好似被铁样什物触碰。

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两只蒲扇般的手掌上布满了铜钱厚的老茧,每根手指粗糙得像一把钢锉,伤痕累累……
这双手,抡起大锤,劈山修路
白泉,被太行山系蜿蜒的群山环抱,生在白泉就等于进了大山的包围圈,一眼望不到山外,一辈子突不出重围。

自古以来,白泉出山无路,当地人出入只能靠峡沟、塔底沟、耩粮沟这三条山沟里的羊肠小道,空手下山一趟也要五六个小时。

因为没有路,粮食和物品全靠一根扁担两个肩挑运,一旦碰到雨雪天气,村民就只有困守在大山之中。

1969年冬,张福根亲自担任党团员突击队队长,第一个抡起24磅大锤,带领群众在悬崖上打钎凿石、开山放炮,决心劈开白泉的出山通道。

然而很快,村里的年长者都去劝说福根:山不能崩,路不能修。

因为测量人员在行走中无意间踩死了一条小蛇,而蛇在当地被称为“白龙爷”,村里人敬若神明。

眼看阻力越来越大,张福根召开群众大会做动员。

他历陈出山无路给白泉人带来的痛楚,又提到他们因修建红旗渠而牺牲的老支书张乃荣,“我们修路能比红旗渠工程更艰巨、困难更大吗?修红旗渠为了什么,我们修路又是为了什么?老支书看着我们这副熊样子能瞑目吗?……”
统一了思想,260多个男女民工又带着劳动工具,背着行李铺盖开往了筑路工地。

他们先在绝壁上打钎,打出炮眼,装上5公斤、10公斤的炸药,这叫小炮;小炮炸响后,再掏去碎石,做成像井眼一样深长的炮眼,装上150公斤至400公斤的炸药,再加上食盐,就成了老炮。

老炮炸响后,一下子能崩平半架山,正好崩出路的平面,人再上去里劈外垫,大的、好的石头用来垒岸,小的、糟的碎石就填在岸内,做夯实用。

就这样,一条大道向白泉村蜿蜒而去。

1970年春,全长12.5公里、宽7米的出山公路开通。

张福根伸出手兴奋地告诉我:“原计划用5年完成的村级公路,我们只用了124天!”
——白泉改天换地的行动,正是“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壮举的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

这双手,砸了水桶,大修旱井
白泉山多,水少,各个山头都缺水。

老支书张福根无奈地告诉记者:“白泉白泉,白泉无泉呐……”
有人说,白泉,村名没叫错,白即空白,白泉即空无一泉。

也有人解释:白,即清白,白泉即清泉,是白泉人盼水、想水,希望有一股清粼粼的泉水而起的村名。

以前,白泉远道取水的地方有三处:占元村的老马泉、泽下泗沟山泉、西张的龙泉沟山泉,这三处泉水距离白泉村都有一二十里。

一到旱年,远道取水就成了白泉村的头等大事,村民们不分昼夜到那三个有泉水的地方排队等水。

他们甚至搬上铺盖赶到山泉旁,天当被,地当床,只为等那一担水。

然而每个山泉平均一个昼夜才能流出几十担水,村里常因抢水而发生流血事件,甚至闹出人命。

每年,村民们都会因为相互抢水而砸掉水桶,张福根说,他也砸了水桶,誓不再去取远水。

“没有水,白泉村将一事无成!”这位铁打的汉子发出心底的怒吼。

当时林县县委正在推广土门的旱井经验,那个缺水的高山村庄在全村里里外外形成了旱井群,蓄住了天上的水。

土门的经验,让张福根异常兴奋,他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动员:“林县红旗渠,名扬全世界。

其中也有我们白泉人的一份光荣,我们同样感到自豪,正是因为我们参加了红旗渠工程的建设,为之作出了贡献。

我们怎么能因为受不到红旗渠的直接效益而唉声叹气呢?”“红旗渠不仅在引水工程上创造了人间奇迹,同时也创造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题的红旗渠精神。

”“我们白泉人经受了修建红旗渠的锻炼,掌握了红旗渠的精神,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雨雾中,我从一眼旱井处往里探看,瓦罐肚囊似的内里盛着水,深不见底。

井盖周边,设计着不同方位的进水口。

一枚石子不小心落入井中,溅起水花。

“CCTV七套、八套、一套、四套都曾经播过我们村打旱井的事。

”张福根像念顺口溜一样。

52年来,有130来户村民的白泉村共打旱井1685眼,依据水质和地形设计为饮用、洗衣、灌溉三种用途。

——这是白泉村的“旱井世界”,而当时林县县委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重点就是解决水的问题。

这双手,披荆斩棘,深山造富
过去白泉山穷,穷在山上没树。

山穷,就等于山里人穷,人越穷就越向山“掠夺”,越“掠夺”山就越穷,人与山的关系处于不断的恶性循环中。

人要解决烧柴问题,牛羊还要上山吃草。

张福根十四五岁的时候还常常跟着大人们到东南岭去砍柴,来回三十多里。

那时,白泉村流传着“千日打柴一火烧,一冬辛苦一水漂”的民谚。

想与大山搏命,没那么容易,摆在白泉人面前的现实是:全村1.6万亩荒山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山石,细弱的野草在山风中摇曳,满目荒凉。

除此之外,每到春天,季节风把干燥的尘土疯狂地卷下山去,地里的谷苗被连根拔起;到了秋末,漫山遍野黄土飞扬,沙尘遮天……
面对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想想生存在其间的父老乡亲,张福根落泪了。

多少个深夜,张福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回想林县县委在“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各个方面都有典型引路,而白泉旧貌换新颜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经过反复思虑,他决定坚持石板岩供销社的“扁担精神”,艰苦创业,达到石玉殿劳模荒山绿化的实际效果,从而确立了“松柏林盖顶,用材林缠腰,经济林坐底”的造林模式。

随后,他带领群众“抢晴天,战阴天,蒙蒙细雨当好天”,凭借“一双手两只肩,一把头一张锨”,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绿化,一个沟岔一个沟岔栽种。

山头绿了,群众的腰包也鼓了。

各家各户盖房、病人看病住院、操办红白喜事、添置家具等都是靠卖大冠杨和泡桐树的收入。

白泉美了,福根的头顶也秃了。

白泉群众不会忘记,过度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他们的支书早早患上了白内障,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仅有0.6;白泉群众不会忘记,从1994年以后,他们的老支书11次晕倒在植树造林工地,4次住院抢救;白泉群众不会忘记,老支书为白泉兢兢业业奉献一生,4次推迟女儿的婚期;白泉群众不会忘记……
通往白泉的山路上,有块醒目的牌子,上刻: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张福根告诉记者,1996年白泉1.6万亩荒山就已全部绿化达标,然而直到现在,他们每年还在整地造林,这是白泉人每年必干的活儿。

如今的白泉村,完全实现了张福根当年的美好愿景:白天看不见村庄,夜晚看不见灯光,小雨淋不湿衣裳,大雨冲不毁山岗。

——林州市委领导到白泉视察,万壑松涛间,他们忍不住称赞:“红旗渠精神在白泉!”
……
1991年,李先念主席为红旗渠电视系列片题写片名《山碑》,为修渠引水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碑立传,再一次肯定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气概及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再坚强的共产党员也是血肉之躯,也都有着自我丰富的感情世界。

在红旗渠再一次得到这样的充分肯定之后,张福根百感交集,他彻夜难眠,决心把红旗渠精神作为传家宝和再创业的强大动力,决心把红旗渠精神和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融为一体,迎接新的挑战。

在白泉,由于天气状况,记者没能一览神奇的石门风光。

临行前,张福根握着我的手,反复提及白泉度假山庄的旅游项目未来规划。

他说,修路、打井、造林、发展旅游就是他人生的四部曲。

我问他还有没有第五部曲,他豪气冲天地说:“有,风力发电!”
我打开白泉山庄旅游胜地的光盘:在一座大山前,石门豁然中开,进入石门,峡谷幽深,两旁山峰林立,一步一景。

景物如同鬼斧神工,大自然的杰作尽显其中;山上林木兴旺,见有涓涓细流从山底而出,汇入人工湖,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我惊呼:白泉终于有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