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专项突破练:地理统计图表解读与数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专项突破练:地理统计图表解读与数
据分析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
1、读“对越南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与地区图”,分析判断()
A、这些国家和地区均位于亚太地区
B、距离越近,投资额越大
C、越南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D、越南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
下图各坐标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优越性增加。
读图完成2~3题。
2、据图示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那么B地聚落最有可能呈带状分布
B、假设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那么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假设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那么A地水运条件最好
D、假设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那么E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
3、读图中X
19.8%
A.下游泥沙沉积严重B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层变薄
下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深度的温度变化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B、14:00时在10cm深度处温度最高
C、表层温度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cm
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5、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可以确定的是()
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
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
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
读“世界某地气候统计资料图”,据此回答6~7题。
6、以下城市的气候与图示气候类型大致相同的是()
A、北京
B、伦敦
C、巴西利亚
D、开普敦
7、该地附近盛产的水果主要是()
A、苹果雪梨
B、柑橘葡萄
C、榴莲菠萝
D、荔枝龙眼
读“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
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
C、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
D、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
9、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B、②曲线的变化主要受降水和蒸发影响
C、该地地下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D、该地气温与空气湿度变化呈负相关
10、当潜水位埋深小于15米时,该地区()
A、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5%
B、盐碱化加重
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
D、月均温大于0℃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1~13题。
11、198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1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13、从1981年至2017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下图为“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相关统计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1998~2005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与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相比()
A、后者较大
B、恰好相等
C、前者较大
D、无法比较
1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十五”期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B、“十五”期间,苏州市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C、总体上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有逐渐
增加趋势
D、“十五”期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
年增加
【二】综合题
16、长三角和珠三角(双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以下问题。
环节构成,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IC产业基地。
下图是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
(1)从材料一可知,两个城市群相比,经济密度(单位面积GDP)较大的是________,经
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的是________环节,产业产值比重上
升最快的是________环节。
(3)酸雨主要由________与NO3等酸性气体污染造成。
双三角地区酸雨危害严重,减少
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
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答案
1、C
2、D3.C4、D5.B6、D7.B8、D9、B10、D11、A12.D13.C
14、C15.D
16、(1)珠三角长三角(2)封装设计(3)SO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行技术革新,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及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尾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机动车使用量及使用频率,减轻机动车废气排放总量。
(4)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并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如广佛同城,深莞惠一体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