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师招聘大纲整体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基本内容: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二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1,明确使命,增加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2,加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3投身实践,教学相长
三、加强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用先进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

要将教师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

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
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

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四)、加强内省和慎独
内省和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

“慎独”一词源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古人尚知内省和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总之,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受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二教育学模块
1,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上: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上: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发展: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
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的理想教育。

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
《普通教育学》(德国) 赫尔巴特
《教育漫话》(英国) 洛克
《爱弥尔》(法国) 卢梭
《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 裴斯泰洛齐
《人的教育》(德国) 福禄培尔
《教育论》(英国) 斯宾塞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2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影响)。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等。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

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形成多种结构。

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

同时,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

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

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B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2)教育与社会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3、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传递文化;教育传播文化;教育选择文化;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学对教育的作用:1,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以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二。

教育对科技的发展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向科学提出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4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概念: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三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道德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作用: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3)教育: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以遗传素质作为基础,以外部环境为条件)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的向学生提
出要求,引起学生内在需求的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5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功能: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争论: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上,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领带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的话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3、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

马克思吸收了以往任何时代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历史地考察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的观点。

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

(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

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理论。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相统一;
2,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内涵:素质教育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组成: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要点:第一: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第二: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第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

第四: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第六: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七: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归纳八点:公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特点: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6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性质: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以下几点:
(1)传道者角色。

一般说来,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处理,以特定的方式传给年轻一代,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管理者角色。

教师肩负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责。

(5)父母与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成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人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愁,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地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要不断创新
二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素养含义:旨在养成胜任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而进行的自觉、持续的修习涵养过程及其综合发展水平。

基本性质:整体性,自觉性,稳定性,普遍性,社会性。

内容包括: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心理,身体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再次,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占有者,而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

(另一种版本:
一、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二、教师应该是促进者: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三、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他(她)不仅是教人者,也是学习者。

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综合各种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师应该是研究者,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走研究型的道路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研究;另外,教学行为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研究)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特点: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及时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
是教育过程的客体。

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
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
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

因此,学生始终
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者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
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首先,中小学生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都具有发
展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中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都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人。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
才能,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

教师应该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尊重学生发展中的独立个性。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意义: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