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加强急性胸痛的病因的认识,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并总结诊断经验。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研究,进行临床表现、病因、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资料。

其中非心源性胸痛20例,心源性胸痛16例。

比较两组胸痛的特点,分析相关性因素。

结果在年龄构成上非心源性胸痛组≤45岁者比例较高,≥60岁者比例较低,两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非心源性组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4个者较心源性胸痛组多、胸痛的总病程较心源性胸痛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1周内胸痛发作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其中非心源性胸痛,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应注意筛查、正确诊断。

标签:急性胸痛;临床研究;相关性因素
临床医生经常面对的胸痛是指从头颈到最下面一根肋骨的之间任何部位出现疼痛,与肋骨、胸肌和胸腔的器官有关[1]。

急性胸痛患者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患患者群。

急性胸痛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确诊比较难。

如果出现漏诊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致患者死亡[2]。

所以如何评估和正确鉴别急性胸痛是十分重要的。

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资料研究,比较非心源性胸痛和心源性胸痛的的特点,分析相关性因素,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3~81岁,平均(52.2±11.4)岁。

胸痛发作到就诊时间为15 min~5 h。

伴有呼吸困难21例,心悸18例,出汗12例;呕吐12例,晕厥9例,咳嗽8例,放射性疼痛23例,发热8例,咯血3例。

36例患者在门、急诊均做了胸片、心电图、心肌酶谱测定等初步筛选。

部分患者入院后还进行CT检查、心脏彩色B超及冠状动脉造影。

入选患者胸痛为急诊主诉;排除痴呆或精神运动性迟缓,语言理解力正常。

1.2方法
36例中,心源性胸痛2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8例、稳定型心绞痛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主动脉夹层1例;非心源性胸痛16例,胸膜骨骼肌肉1例,神经精神性2例,呼吸系统7例,消化系统6例。

分析所有病例均
详细发病史、疼痛部位、性质、临床表现、病因、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发作时伴有死亡恐惧、濒死感、害怕、失控感、过度换气和手脚麻木等症状的例数[3]。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的比较
在年龄构成上非心源性胸痛组≤45岁者比例较高,≥60岁者比例较低,两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胸痛临床特点比较
非心源性组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死亡恐惧、濒死感、害怕、失控感、过度换气和手脚麻木)≥4个者较心源性胸痛组多、总病程较心源性胸痛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1周内胸痛发作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急性胸痛是急诊室诊疗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患者比例较多。

胸痛的诊断首先有赖于既往史、家族史,病史、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性质、诱发因素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急诊科医师应当具备识别危及生命的急性胸痛的病因诊断应对胸痛患者给予快捷准确的诊断,同时对其危险性给予准确的判断,并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治[4]。

急诊胸痛的病因研究表明,胸痛的原因有多种,常规门诊就诊原因依次为心源性、肺源性、胃肠源性、骨骼肌肉源性、功能性等。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因的分析主要是患者自觉胸部疼痛,刺激膈神经、肋间神经、迷走神经、脊神经后根和支配的支气管、气管、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末梢,均可引起疼痛[5]。

当各种原因导致局部组织中H+、K+、5-羟色胺、组织胺和缓激肽浓度升高达后引起局部感觉神经兴奋机体即可感到胸部疼痛。

本组患者心源性胸痛20例,非心源性胸痛16例。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年龄构成上非心源性胸痛组≤45岁者比例较高,≥60岁者比例较低,两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非心源性组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4个者较心源性胸痛组多、胸痛的总病程较心源性胸痛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1周内胸痛发作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源性胸痛主要表现为胸部不适或胸骨后痛,
常伴有心悸、恶心、呕吐、出汗、恐惧感及等表现。

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心肌缺氧所致。

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且胸痛剧烈程度和病情凶险程度有时并不成比例,故而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而非心源性胸痛在胸痛发作当时,患者经常伴有恐惧、害怕、失控感、过度换气和手脚麻木等症状,比心源性胸痛患者伴发此类症状者多[6]。

非心源性胸痛肺、胸膜及肺部疾病所致胸痛在急诊中通过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等应能明确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所致胸痛一般以食管源病变为主,一般可由于血、机械牵拉、化学刺激、食管运动障碍等引起,虽然消化管引起的胸痛用平滑肌松弛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能缓解,但常与心源性胸痛混淆,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

总之,急性胸痛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做区别对待,能减少漏诊、误诊,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适当的治疗。

急性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其中非心源性胸痛,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应注意筛查、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徐腾达,于学忠.现代急症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87.
[2] 冯春燕,张海雷,白妙春,等. 门急诊患者猝死风险评估与防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5):347-349.
[3] 陈向武,晏晖. 急诊胸痛患者86例诊疗体会[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51-153.
[4] 睢德道.危及生命的急性胸痛156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09,30 (23):3013-3014.
[5] Alegría Ezquerra E,Bayón Fernández J.Chestpain units:a cardiologists plea for its urgent implementation[J].Rev Esp Cardio,2002,55(10):1013-1014.
[6] 陈莉莉,谢红艳,郭小梅.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4):241-243.
(上接第79页)
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基本取代了过去传统手术,成为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手术方式[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单,术后无难以忍受的疼痛,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马颂,唐健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讨论[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9(3):257-258.
[2] 张化武.临床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99.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14-915.
[4] 杨鹏,郑益民,姚世民.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0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0):1215-1216.
[5] 陈杰,那冬鸣,申英末,等.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0(2):107-108.
[6] 朱健,顾钧.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08,13(2):91-93.
[7] 叶华,王捷,陈双,等.门诊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附132例报告)[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3(2):114-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