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 史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
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
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
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
单选题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
这说明( ) A .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 B .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 C .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 D .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 3.“南人北官,北人南官”是明初任官的基本原则,这表明( ) A .政府在任命官员时重视文化差异互补 B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至明朝基本成熟 C .明朝地方势力与官员勾结现象普遍 D .宗法关系对当时社会仍有一定影响 4.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 A .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B .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 C .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 D .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 5.唐太宗时期往往给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一类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也算宰相。
后来,逐渐固定为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的始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行政体制尚未成熟 C .以小驭大加强君权 D .注重发挥臣下才智 6.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写道,“御史张现兄弟八人,其七人告皆进士(科)出身,一人制科据第,亲故集会,兄弟连榻,令制科者别坐.谓之杂色以为笑乐。
”材料可以论证( ) A .进土科在科举中地位尊贵 B .制科考中者穿着异于他人 C .唐代的科举考试尚不完善 D .科举考试具有形式化特征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
名
准考证
号
考场号
座位号
7.“隋朝统一以后……把州、郡并做一级。
唐朝也沿其制,而于其上再设一个道的区域。
一道之中,是没有长官的。
中宗复位的这一年,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设巡察使。
”由此可见,唐代的道()
A.是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
B.是中央为控制地方而设立的监察区
C.其设立标志着地方行政转变为三级制
D.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8.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
”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
C.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9.将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
其依据是()
A.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B.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C.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D.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11.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
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D.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12.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
”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13.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在自传中,曾描写了一次战役的情景:“1940年8月,我以精锐之师,半月内毁灭(坏)了敌人所谓的‘大动脉’之正太路。
由阳泉至榆次,除少数县城外,几年来以碉堡组成的封锁线,被我挨次攻下。
”这场战役()
A.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战役
C.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14.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
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
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
这说明了()
A.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C.中国对苏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
D.中苏已经由敌对关系转变为盟友
15.太平天国曾规定: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建女军,设女官;废除买卖婚姻;禁止娼妓、缠足、买卖奴婢等。
这主要表明太平天国()
A.提高了妇女地位
B.以西方民主、平等、共和思想为指导
C.实行婚姻自由
D.推行了《天朝田亩制度》
16.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著名剧作家老舍在其名著《茶馆》中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李三,他在剧中有这样一段话:“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
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
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
改良?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这段文字表明当时()
A.民主道路,艰难曲折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帝制废除,天下大乱D.军阀割据,战乱不休
18.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要求各战区都要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执行接管任务。
对此判断最准确的是()
A.是为贯彻中共“七大”基本精神
B.是为贯彻七届二中全会基本精神
C.是三大战役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经验借鉴
19.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这体现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族平等原则
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
D.共同繁荣原则
20.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据2016年台湾民调显示,多数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为两岸和平发展与人民生计继续与大陆交流协商。
这说明()
A.大陆已经放弃使用武力统一台湾
B.“九二共识”已得到两岸民众的认可
C.一个中国原则符合台湾民众的利益
D.“一国两制”是实现统一的有效方法
22.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2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由于美军在越南的数量逐渐减少,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也相应缩减,尼克松政府公开宣称不参与苏联强压中国的图谋,中国第一次含蓄地声明支持美越通过和谈结束战争。
这表明()
A.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败
B.苏联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
C.中美两国关系渐趋缓和
D.中国支持越南的态度改变
24.雅典公民大会制度规定,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有以下几类: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
这些规定旨在强调()
A.人文主义原则
B.节约的社会风气
C.法律的严肃性
D.社会秩序的重要
25.雅典在公元前411年左右颁布的《告发法》规定,任何人,无论是奴隶还是公民都有资格提出告发,可以告发包括公职人员在内的任何人。
告发人可以把案件告发到五百人议事会或公民大会。
告发主要用来指控叛国等重大罪行。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实现了人人平等
B.陪审法庭丧失了司法权
C.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的程度
D.从法律上维护民主制度
26.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
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
D.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27.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3岁的雅典公民萨克尼娶了18岁的玛雅丽。
他们很幸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萨克尼可以享受“观剧津贴”B.萨克尼当年有成为法官的可能
C.萨克尼有权担任一切官职D.他们可以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28.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这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轮番而治
B.集体掌权
C.人民主权
D.公民享有知情权
29.古罗马的法律规定:交易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
②须有五名证人和一名“司称”在场,且都必须是罗马公民;
③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
④转让仪式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和语言。
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C.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30.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备。
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公民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提高了国家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C.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1.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32.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议员。
可见英国()A.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
C.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
33.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明确。
这一方式()A.削弱了宪法的权威
B.保证了宪法的公正性
C.激起了各州不满情绪
D.赋予了宪法灵活性
3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只对帝国皇帝负责
D.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35.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
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
”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的本质
B.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C.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36.“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37.当人们听到《国际歌》时,都会想起词作者鲍狄埃,想起巴黎公社的英雄们。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普法战争有关
B.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社员的英勇斗争精神永存
D.是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的尝试
38.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它是法国社会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
39.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
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
”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B.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40.1918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即无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永久废除土地私有权,地主的田庄……一律交给土地委员会支配,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
这项措施的实施()A.标志着苏俄完成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B.改变了苏俄农村的生产关系
C.标志着苏俄工业化的完成
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
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角度一史料研习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
毂我蒸民,振兴实业。
四万万众.人足家给。
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
材料二角度二理论指导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申报》把“国”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从近代化的研究角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答案
1.B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民治”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政权和族权相结合,故B正确;夏商周时期并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故“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说法错误,故A错误;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周代分封制并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故C错误;“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例如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三者不同的含义和阶段入手,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其中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符合题意,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D
【解析】
分封制度对西周的稳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西周的经济基础、礼乐制度等社会环境的基础作用,而汉朝时期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礼乐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此时的分封制不会带来预想的效果,也就是分封制的效果确定于社会环境,故D项正确;分封制在封建社会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A项错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血缘政治,在封建社会仍然被奉行,故B项错误;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C项错误。
3.D
【解析】
“南人北官,北人南官”是从宗族血缘关系会影响处理政务的角度的考虑的,也就说明了宗法关系对当时社会是仍然有一定影响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地域差异互补而非文化差异互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至唐朝时已经基本成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没有说地方势力与官员勾结现象普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使后无战攻之患”,从而肯定郡县制的作用,故C项正确。
材料主旨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与秦朝统一的意义无关,A项错误。
材料强调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指出分封制的严重弊端,B项错误。
材料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而秦朝灭亡的根源是秦朝的暴政,故D项错误。
5.C
【解析】
“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等做法属于典型的以小驭大,目的在于加强君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不断加强而非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太宗时行政体制已经成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说明是注重加强君权而非注重发挥臣下才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6.A
【解析】
从材料中的“亲故集会,兄弟连榻,令制科者别坐,谓之杂色以为笑乐”来看,制科出身明显不如进士科,可以看出进土科在科举中地位尊贵。
故答案为A项。
材料反映的不是穿着,而是身份地位,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7.B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宗复位的这一年,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设巡察使”可知,唐代的道是中央为控制地方而设立的监察区,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一道之中,是没有长官的”可知,道不是中央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隋朝统一以后…把州、郡并做一级.唐朝也沿其制,而于其上再设一个道的区域”说明当时地方并不是三级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治制度,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
8.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中材料表达了中国古代政府对官员无作为和贪污腐败的惩治,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维护统治秩序,D项正确;A项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C项不是主要目的。
故选D。
9.C
【解析】
《南京条约》中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当时还局限在东南沿海地区,并未开放到长江上游,故A错误;《北京条约》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并增开天津为商埠、当时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还未深入长江上游,故B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重庆的开放标志通商口岸开放到了长江上游,故C正确;《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并没有关于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长江上游”,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
10.D
【解析】
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甲午战争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救国救民意识没有觉醒,故D项正确;AC项不符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对日本侵略反抗的史实;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故B项错误。
点睛:原文出自徐中约先生的总结:“日本当时已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民族主义意识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11.B
【解析】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便于进行外交方面的事宜,属于预防性条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赔偿性条款,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属于惩罚性条款,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属于惩罚性条款,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2.A
【解析】
“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反映了用“中世纪”(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悖,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指义和团运动,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与“中世纪”不符,故BCD项排除。
13.D
【解析】
根据“1940年8月”“半月内毁灭(坏)了敌人所谓的‘大动脉’之正太路”,结合所学,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D 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A;1937年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战役,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排除BC。
14.B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主要是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国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说明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B正确;A是1937年9月已经形成;C是建国后实施;D中盟友不符合事实。
15.A
【解析】
材料中从土地拥有、军队参加、婚姻以及生活改进等进行规定,说明妇女地位的提高,故A 正确;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为指导思想,故B错误;禁止买卖婚姻并不能说明婚姻自由,故C错误;D属于土地政策,不符合题意。
16.A
【解析】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确立的政治体制形式是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A 正确;B、C和D不是“仿制品”答案。
17.A
【解析】
“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等字眼体现了民主道路在中国的艰难曲折,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复辟帝制的无可奈何而非复辟帝制不得人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称帝天下大乱而非帝制废除天下大乱,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军阀割据问题,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8.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共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能够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经验,故D项正确。
中共“七大”的精神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建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
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召开的,1948年12月不可能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B项错误。
到1948年12月三大战役还没有完全胜利,C项错误。
19.D
【解析】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紧迫任务”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故选D;ABC材料未体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