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00字
【导语】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00字(共16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00字
今日终于得空,在终日碎片化的时间之中,填了一大片时间,观看了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我并不陌生,在电影上映之时,早就接受了自来水的安利。
今日,终于在蒙昧恍惚之中,见到了它的真容。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从开始就描述了一位怀揣金牌梦想的年轻摔跤手为了生活放弃了心爱的摔跤事业,待他成为一名父亲后,他又把这种希冀寄托给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然而,名运捉弄,他一连几胎都是女儿,强颜欢笑的他决定放弃这个梦想。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了还击揍了隔壁的男孩,从此两个女孩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吉塔和妹妹觉得自己遇到了恶魔父亲,每天五点半的拉练让她们苦不堪言,同时还遭受着生活上的窘迫与同龄人的嘲笑。
父亲甚至给她们找了陪练——她们的堂兄,一起拉练。
姐妹俩的第一次反抗以剪发为结果失败告终,第二次彻底的反抗,反而让她们从同龄朋友那里意识到在她们的国家,她们父亲真正把她们当初平等的孩子看待,而且愿意让她们自己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从此,两人自当上心。
二人开始参加各种比赛,过关斩将,姐姐年长,斩获奖品的基础下,率先夺得了全国冠军,进入了国家对训练。
进入训练中心的吉塔被同伴唤醒了女性天然的爱美,得到一段从前苦行僧岁月里不曾得到的美好时光。
在训练中心,吉塔得到了教练的技巧训练,和父亲的完全不同,她开始质疑父亲的招式落后了。
然而,姐姐的出赛状况却不尽人意,连连失利。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并没有放弃,而是和女儿和好,主动来看她,女儿也剪发明志,和一同进入训练中心的妹妹一起继续在父亲的指导下,继续操练。
教练对姐妹俩早训迟到颇有意见,他把姐妹俩违反规定的事情报告了上级,企图开除姐妹俩。
在父亲的恳求下,姐妹俩得以继续训练,但她们不允许出校门,父亲不被允许进来看望姐妹俩。
但父亲仍然没有放弃,他给了姐姐一部手机,偷偷的给姐姐指导。
他耐心的翻看之前女儿国际对战时的视频,分析参赛选手的优缺点,帮女儿制定作战战略。
吉塔在父亲的帮助下,有如神助,一路进入了半决赛,角逐金
牌。
然而吉塔在发布会上言及全是父亲的功劳让教练不快,教练甚至设计父亲在比赛前被困地下室。
吉塔在激烈的角逐中,回忆起了当年父亲教她的声东击西,最终完成了5分的高难度动作。
父亲在地下室使尽了各种法子都没出去,只得暗暗帮女儿祈祷。
直到颁奖放国歌,父亲的眼泪才最终留了下来。
摔跤吧爸爸,主线是女儿继承父志,终得金牌;隐线是印度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反抗。
故事线非常完整,细节也十分丰满,人物形象一直随主线成长,随环境变化,合理而又自然。
最后把吉塔姐妹真实的照片作为结尾,让人们感受到了吉塔家族的执着和坚韧,智慧与光明。
父亲和女儿们,甚至母亲,堂兄,都对能完成这个目标所努力付出,幸运的是,不,金牌不负众望的被她摘得了。
一切是必然,却从一次偶然开始。
篇2: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
男主角马哈维亚,以前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
他有一个梦想,期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
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
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
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
他期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个性狠。
每一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
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秀丽的长发前掉。
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
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
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到达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
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
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最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
的父爱。
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
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
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
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
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
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先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
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十分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
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这天的“骄傲”。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内容
篇3: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
从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女儿无私的爱。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国家冠军摔跤手因为摔跤给他带来了荣誉却无法带来金钱,迫于生计,不得不屈服给现实。
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在他渐渐衰老的时候,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一块奥运金牌。
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不断地训练她们,这个过程他承受着所有人的冷嘲热讽,默默前行。
最终,他的女儿们也都成为了国家冠军。
本以为影片到此结束,却发现这位父亲的理想比这更远大,他希望女儿们都是世界冠军。
但女儿不再继续听话,因此连续输了几场比赛,才发现父亲是对的。
接下来她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
就像是在影片的结局,在大女儿夺冠最关键的时刻,父亲因为一个除了作者谁也不知道会发生的意外,而无法顺利赶到现场给女儿指挥与鼓励,但女儿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父亲曾经的教导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完成了父亲以及她自己的梦想。
当女儿遇到困难时,虽然当时父女之间产生一些
小矛盾,但后来女儿还是低下头向她的父亲求助,而父亲也是不计前嫌为她排忧解难,为她分析作战过程、改正错误。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有再多阻碍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只要坚持梦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就像影片里的父亲,为了他的梦想、为了他的女儿,承受着几乎令他喘不过气的压力,但总能想办法克服这些。
我们要学习他们,以他们为榜样,告诉自己——为了目标、为了梦想去奋斗!坚持下去,就能成功!为自己加油!学会坚韧、学会不忘初心,学会为了梦想而拼搏、去奋斗,永不放弃!这样,我们才会走向梦想,推开成功的大门。
勇于向一切阻碍自己前进的事物发出挑战,战胜他们!向梦想前进。
其实这些也特别像每一个人,自己特别努力地完成一个目标或自己的梦想,当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低下头虚心请教别人,不要死撑面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有时候请教别人会让自己进步得更迅速,这时候反而会让别人更高看你一眼。
而且父母也一直在默默地支持自己,不论走到哪里,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自己的港湾。
篇4: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晚上我在家中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看完后,对我触动很大)。
(就这样开头就可以了。
读后感或观后感第一段的内容应该是改写读后或观后的感受,第二段再介绍或描述作品内容)
这部电影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在摔跤比赛中失利而放弃,并把一切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的一位父亲。
(这里有点不对了,下文你讲述的是其女儿,这里点明的却是父亲,应点明:讲述的是#父亲放弃后,她的两个女儿#的故事) 可终究还是天意弄人,这位父亲的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女儿。
在电影中我们见证了两个女孩训练过程中的起起落落,她们在每一次失败中又重新站起来,她们在最后成功了,成为了摔跤运动员,成为了世界冠军! (圆了父亲#之梦)
(这里处理得比较好,叙述就应该简略,重点是写感)
结束(看完)后,我不禁(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回头看看了自己的经历,(这部电影给我的触动真是太大了)。
(这是个过渡段过渡到具体反思,不错) ( 我曾经学过自行车,可是)在学自行车的过程中摔倒了#失败,站起来拍拍
屁股,丢掉车子走人了;
我曾经学过画画,在练习画画的时间,#里失败,把笔向地上狠狠一摔,把画揉成一个废纸球丢向垃圾堆中,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画室;
我曾经学过舞蹈。
在学习舞蹈的九年中,也经常因为小磕小碰,小伤小痛,借口难受,再也没去上舞蹈课。
我的学习不好,便是因为在做题过程中,经常拍案走人,因为懒,因为我怕累着自己。
(这个例子不对,这不是失败。
有三个事例就够了)
我曾买过一堆辅导书,准备回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热度不过三天就凉下去了,就不想再累着自己了。
有一位作家写了一句话:“你要坚信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心中的梦想!”与其每天坐着担心自己的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因为只有奋斗才会抹杀一切担心。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在失败面前轻言放弃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建议那些#人,都来看看#。
“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唯一应该努力超越的人,是昨天的自己。
篇5:《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等了很久终于和会长看成了摔跤吧爸爸,片子稍长,但完全没有长的感觉,节奏紧凑,斗志昂扬,几乎无懈可击。
从小村落出来怀揣着冠军梦的爸爸,强行让孩子走上摔跤的道路,都没有觉得非常反感,想通过下一辈续梦的长辈很多,方法失当的不在少数,这个爸爸爱得深沉,两个小姑娘浑然天成,有独立的个性又不失孩子气的反抗,五点起床,锻炼和男摔跤手pk 血液里真是有摔跤的天赋,不然强扭的瓜不会很甜,偏执的爸爸魔鬼训练,又在孩子睡着的时候去给她们揉脚丫子。
谁说的女孩子不如男孩子,没有人愿意去她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她们可以自己选择伴侣三观正确得天地为之动容。
片子的咖喱味很浓郁丰满。
热心的乡里乡亲,天使投资--卖肌肉的小哥,提前把广告都卖掉了职业陪练大表哥,骑在木马上摸马毛的纯真和可爱。
包容心极强的妈妈,投机的摔跤场老板。
付出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因为配齐成功公式的变量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付出努力了一定有回报,或大或小,或悄无声息。
离开了领路人的自我判断
和独自战斗是最后的圆满,伯乐再怎么重要,路得自己跑。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张力就是强劲,如果可以打6星,我绝对不含糊。
和会长遇见了阿米尔汗和导演先生,遇见了穿着汉服的迷妹团,白捡的惊喜。
愿天底下的俊才都能遇见伯乐,都能执着地握着梦想,一步一步接近梦想,享受努力的甜蜜,并不断接近成功。
篇6:《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这些年常到南亚国家去参加电影节和讲学,对那里的电影也就看得多了些,有了些感情。
为此专门到影院去看了这部口碑爆棚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中规中矩的体育励志片,值三颗星,主演阿米尔汗为角色增肥、减肥50多斤的敬艺精神值得增加另一颗星。
我们在赞美印度电影的高质量时,不应该忘记去了解近年来印度电影业是怎样发展成闻名世界的“宝莱坞”的。
据60年代法国史学家的《电影艺术史》记载,60年中国与印度一样是个观影大国,那时中国年均进影院看电影的次数是8次。
印度是次。
经过十年_的浩劫后,中国电影市场有过近的蓬勃复苏,79、80年影院观影人次高达290亿,按当时的10亿人口算,即人均影院观影29次!在世界上属鹤立鸡群! 只是90年代初期,电影业的体制改革滞后,盗版录像泛滥,影院纷纷关闭,到年影院观众人次下滑到不足5千万!可谓市场完全崩盘了! 以后,电影业开始了些实质性的市场化改革,影院发行业才开始复苏,达到今天4万多块银幕、世界第二位的457亿票房。
可在这个巨大的数字后面是,我们13亿多人口只有亿影院人次,不足1次。
可是知道不知道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印度的观影人次和影业情况呢? 从网上摘引一些资料,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思考一些问题:
“印度同时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人数最多的国家,年观影人次超过30亿,而中国才刚刚突破13亿。
”(也有资料说印度曾达36亿人次,现在在下降,去年是22亿。
这方面世界排行第一名的是韩国:亿人次,人均次;第三北美(美国+加拿大):亿人次,人均人次“印度电影票价非常便宜,在印度类似万达影院的高端影城里,一张电影票也不过在150卢比左右,约合人民币15元,而在设施较为普通的社区影院,一张电影票不过50卢比左右,也就是说才5元人民币,更有甚者,很多社区影院还会推出5卢布即1元人民币的特价票,真是白菜
价。
”“好莱坞电影每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拿走的票房收入都高达50%,甚至更多。
而印度完全没有中国这样对好莱坞电影进口数量进行限制,但是好莱坞电影平均每年在印度的票房仅占5%-10%”
“导演表示,该片预算中制作费用最高,占比在30%左右,特效和场景搭建各占15%,另外15%是演员片酬,还有5%是发行和市场费用,剩余的是财务费用等。
导演表示,虽然这部电影用了非常一线的演员,但是演员片酬在电影中占的比例并不高,很多印度电影中,演员片酬会占到制片成本40%以上。
对比中国一线演员高达-3#万的片酬来说,印度演员的片酬的确不算高。
”
总之,一部片子好,并不说明全局;而这些电影事业的各种统计数据反映的体制、法制、观念、经济等诸多问题才是我们寻找振兴民族电影的关键。
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科学的精神和改革的措施,电影业的改革仍旧任重道远!
篇7:《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
印度男神阿米尔•汗向来以敬业,作品优秀,关心印度社会,支持印度改革而著称,新片《摔跤吧,爸爸》(此片名的翻译者心里是怎么想的?)下午看完,感动之余,刷豆瓣影评,真是令人伤心,居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此片是妥妥的直男癌、大男权主义思想,绝不能同意!
一、作为父亲,并非一味逼迫女儿们摔跤,而是首先发现女儿们的天赋;并试图以一年为期,摸索摸索;并忍受了全社会的嘲笑与鄙夷(男权主义才不会,他们最在乎的就是颜面) 二、女儿们不仅有摔跤天分,更有反抗自己命运的勇气,在朋友的婚礼后,她们明白,摔跤并胜利,是她们摆脱宿命的唯一出路,第二天,她们就主动训练了三、本电影并非要说大女儿夺得国际冠军,是因为她父亲,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父亲,没有她”——男权,请细心看!决赛时父亲不在场,女儿想起父亲的教导,父亲不能永远帮你,你终究要靠自己。
天!这决不仅是女权,是人权,更是所有人成长必须学到的一课,谁能不靠自己?
综上三点,此片即使是以中国现状为背景,展现的也决不是男权(难道你爸逼你读书,周末给你请家教,上培训班,就是男权?),更遑论印度的女权现状(建议中华田园女权主义者适当了解了解印度社会再发声)此片绝对是优秀的米叔作品(有鉴于米叔没拍过烂片,我也就不能加“最”了)原因是: 1.米叔的敬业精神与众演员的精彩表演,女主的英姿飒爽(实在受不了国内近年来深受韩风影响,
女性演员的妆画的……那一字眉,那高度统一……恐怖! 2.全片节奏把控很好,虽说拖沓是印度电影的常见短板,但剧情绝对零注水,没有什么是可以删掉 3.动作戏绝对干货(《长城》上的时候,居然有人对我说,这种电影嘛!看的就是特效,在乎剧情做什么。
我去!有这样观众在国产电影能起来?看特效你咋不看《生化危机》呢?永远稀烂的三观,稀烂的剧情,两小时连个事儿都没说清楚……死去!死去!) 最后,作为一个从西部山区靠读书走到大城市的女孩子,要由衷感谢我的父亲。
此片全片都让我想起我的童年,什么电视都不让看,什么小朋友家都不让去,什么小朋友都不让到我家来,正月初一还要背单词,敢有不从,打!挨了多少打,但我终于是走到大城市,读上了书,没打工,没嫁人,没未婚先孕,没在家带孩子,跟婆婆吵架,没天天刷*朋友圈,估计未来也不会被传销,被保险……(读书好处真挺多的)我就缺在天分和努力上了,既无非凡天分,又没怎么努力学习,才混到如今这德行……但感谢父亲,当年逼我读书。
老爹,你辛苦啦!
篇8: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
5月2日,由印度男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新片《摔跤吧!爸爸》在上海举行看片会,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温暖幽默的励志故事,映后,有观众称赞剧情热血逗乐,摔跤竞技惊心动魄,画面充满异域风情。
据悉,《摔跤吧!爸爸》将定档于5月5日全国上映。
作为宝莱坞最知名的印度男星,阿米尔-汗享誉国际,佳作无数。
而过去阿米尔-汗也凭借着《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等影片在国内的广泛流传而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我的个神啊》更是以近亿人民币创下了宝莱坞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最高票房记录。
《摔跤吧!爸爸》是阿米尔-汗的最新力作,该片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是一部讲述女性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并赢得尊严的励志喜剧电影:印度摔跤手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之后,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
不料命运的捉弄让他连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教授女儿摔跤,期间趣事多多,但也由此引发了一连串有关舆论、宗教等的社会话题事件。
阿米尔-汗在电影中饰演主角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并经历了该角色的19岁、29岁和55岁三个年龄段。
为此,阿米尔-汗先是完成了角色19岁的青年戏份;
随后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以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此时阿米尔-汗的体重已达到了100公斤,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为了贴合该角色29岁摔跤手生涯黄金时期的体型,阿米尔-汗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仅减掉了25公斤的赘肉,更学习摔跤技巧,练就了拥有八块腹肌的魔鬼身材,他的敬业精神也赢得了大批观众和粉丝的高度赞扬。
映后,有观众称赞该片幽默诙谐又不乏深意的剧情所感染,“这是一部非常鼓舞人心的励志影片,不仅有浓浓的喜剧效果,还非常的励志感人。
”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1篇)】
篇9:《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
关于《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女性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并赢得尊严的励志喜剧电影,在励志的同时又不乏温情,用一个简单的体育题材,揭开了印度社会的一副壮美油画。
由于女权色彩及时效性,激发了更多的女性认真考虑将摔跤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而且该电影的配乐很朴实,使很多观众产生了共鸣。
同时也是属于看了开头基本就能猜到结尾的类型片,但演员演技在线、故事细节到位、情感真实动人。
而且该电影之于印度女性乃至全世界女性的极具现实意义。
父亲的确希望女儿们继承自己的梦想,但要考虑到一个事实,在印度,继承梦想本身是一种特权,只赋予给儿子,女儿只是到时需要出嫁还得花一大笔嫁妆的、别人家的人。
电影在剧作上用心良苦,安排了一场女儿们在同学婚礼上的觉醒仪式,一场大女儿打败父亲的弑父仪式,最终大女儿拿金牌的比赛上,父亲也是缺席的。
这一切都表明,女性在这部电影里具有了自主意识。
关于《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2
《摔跤吧!爸爸》讲述的是一个的摔跤手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他的梦想本是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却因生活所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他本想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世界冠军,但不想命运又阴差阳错地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生了四个女儿。
然而,在他打算放弃自已梦想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两
个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他开始训练自己的女儿。
在男权社会的印度,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以及他的女儿,但主人公最终却排除万难,把自己的女儿吉塔培养成了摔跤世界冠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最使我敬佩的还是影片中的父亲,如果当初他没有坚持让自己的女儿训练,或因男权社会而放弃了对女儿的训练,也就不会成就最后站在世界领奖台上的吉塔。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学习比我们好,比我们有天赋的人。
但我们也只是看到了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与汗水。
就像影片结尾处,人们都在羡慕她站在了世界领奖台上,但却不知道她为此付出的努力。
当然吉塔也有迷失的时候。
她被送往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把父亲的教导牢记于心,最终在比赛中失败,但这使她明白了父亲,理解了父亲。
觉悟之后的吉塔再一次按照父亲的指导开始训练。
她在训练场上的汗水最终变成了赢得冠军后激动的泪水。
当她发现父亲没有在决赛的赛场时,她也有过一丝的慌乱,但她最终想起父亲的那句“我不可能永远都来救你”。
的确,没有谁会在我们一遇到困难就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能靠自己。
吉塔坚持初心,相信自己,即使全世界对说她不可能,她仍旧拼尽全力,在最后的22秒逆转夺冠,创造了奇迹,赢得了所有人掌声。
距离中考不到一个月,你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吉塔能在最后22秒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改变了人生轨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也许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会像刚开始练习摔跤的吉塔那样遭遇很多困难与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全力出击,坚持到底,成功就一定属于我们!
关于《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3
“唉,又是个女孩,又是个女孩!”随着妻子无力的叹息,马哈维亚,曾经的印度全国摔跤冠军,悄悄地走进一间幽暗的小屋,默默地摘下一张张已泛黄的荣誉证书,一枚枚早已落满灰尘的奖牌。
这个十一金秋,我观看了一部来自印度的励志片《摔跤吧爸爸》。
电影中父女及兄妹之间的亲情,女儿发奋夺魁的经历,父亲为女儿辛苦奔波的细节,都使我热泪盈眶,都使我感触至深,都使我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