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宏观政策调控政策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转变,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总结归纳中国宏观调控理论和宏观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演变历史。
1978年至今,中国的宏观调控理论经历了四个探索发展的阶段:1.1978年至1992年:中国宏观调控理论从“综合平衡”转变向“宏观调控”;2.1993年至1997年:中国宏观政策调控理论思想基本形成;3.1998年至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两次经济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4.2013年至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从“综合平衡”转向“宏观调控”
(1978—1992年)
(一)“综合平衡”的宏观调控理论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第一步,摆脱了对经济发展束缚较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计划经济体制,大到矿产资源,小到柴米油盐,政府部门决定国家的各项资源配置。
因此,国内经济没有宏观、微观之分。
在当时,一般称宏观层面的政策为“计划管理”,称微观层面的政策为“经济体制管理”。
“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平衡,使国内各产业、各区域平衡发展。
度量国家经济是否综合平衡的指标通常是财政平衡、物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当时国内的经济学者对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研究存在争论。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家调控综合平衡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综合平衡的效果不只是解决社会矛盾,还要实现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学家存在很多讨论,基本围绕着“综合平衡”即宏观平衡还是也包括微观效率。
刘国光所认为的“国民经济平衡不仅要实现经济内部的平衡,还要结合自然环境的平衡”。
这是一种超前的政策思想,与现在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生态平衡”有关联,进一步拓展了问题探讨的范围。
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曾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综合平衡”产生过讨论,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不平衡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认为“要保持经济的相对平衡性,以主观能动性干预经济不平衡发展”。
以现在的思想来看传统体制下关于“综合平衡”的讨论,大多是一些咬文嚼字的辩论,现在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中也会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问题。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否使经济真正达到平衡发展,不是取决于“综合平衡”这一宏观调控思想是否绝对正确,而是取决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
纵观经济发展史,“综合平衡”这一宏观调控思想适合当时刚进入经济转型的中国。
(二)宏观调控思想发生转换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经济体制开始发生重大变革。
会议后,国内企业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进入改革期。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是经济探索的重要结果,也是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尝试。
1978年至1989年,国内出现了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其中,1987年,消费者价格指数达到7.3%;1988年,突破18.8%,体现出严重的通货膨胀。
造成三次经济过热现象的原因是:央行供给的货币量上升,消费需求上升。
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人们担心现有的存款消费不起预期通货膨胀后的商品,从银行中大量挤兑现金。
中央政府为避免通货膨胀情况进一步恶化,果断出台政策,叫停实施不久的“价格闯关”改革。
此后,经济学界得出了一些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有学者提出“造成三次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三次经济过热的发生原因是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同时高涨”。
1992年,十四大的成功召开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思想正式完成了从“综合平衡”到“宏观调控”的转化。
二、宏观调控思想基本形成(1993—1997年)
1992年,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发展增速提升,出现了以通货膨胀率高涨为标志的经济过
文/ 蔡 铭
宏观调控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综述
08
如产能过剩、资产价格增长、政府债务负担增加。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新特色体现
(2013年至今)
年平稳度过全球金融危机后,4万亿投资计划所遗留的问题逐渐显现,中央政府对经济形势作出判断,即“三期叠加”,并着手积极调整宏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