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感悟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秋天的树叶》、《古诗二首》
2.读写结合:《秋天的树叶》仿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背诵能力。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感,感悟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课时
1.课文教学:4课时
2.读写结合: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秋天的雨》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齐读,加强朗读效果。

3.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复述课文,巩固理解。

4.感悟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听听,秋的声音》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秋天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齐读,加强朗读效果。

3.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复述课文,巩固理解。

4.感悟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秋天的树叶》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秋天的树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齐读,加强朗读效果。

3.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复述课文,巩固理解。

4.感悟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古诗二首》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古诗描绘的秋天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齐读,加强朗读效果。

3.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古诗内容。

学生复述古诗,巩固理解。

4.感悟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
读写结合课时:《秋天的树叶》仿写
1.导入新课
回顾《秋天的树叶》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仿写指导
教师展示优秀范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仿写主题和内容。

3.仿写实践
学生独立完成仿写,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仿写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5.课堂小结
六、教学评价
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读写结合:评价学生仿写作品的质量,了解学生的创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
第二课时:《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过程补充
1.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秋天的日子里听到了哪些特别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3.感悟情感
教师对话:“作者为什么说‘秋的声音,是大自然的音乐’?你们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第三课时:《秋天的树叶》教学过程补充
1.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树叶有哪些颜色?它们都像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作者通过比喻,让我们看到了树叶的美丽,你们能试着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一片树叶吗?”
4.感悟情感
教师对话:“作者在描写树叶的时候,为什么用了‘跳舞’、‘欢笑’这样的词语?”
学生思考后,教师解释:“这是因为作者把树叶拟人化了,让我们觉得它们是有生命的,充满了活力。


第四课时:《古诗二首》教学过程补充
2.学习课文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象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首诗,感受诗人
笔下的秋天。


4.感悟情感
教师对话:“同学们,你们觉得诗人为什么喜欢秋天呢?他们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读写结合课时:《秋天的树叶》仿写教学过程补充
2.仿写指导
教师对话:“大家在仿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树叶的特点,就像课文中的作者一样,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描写。

你们觉得树叶有哪些特点可以描写?”
4.交流展示
教师对话:“下面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彼此的创意和才华吧!”
学生展示作品时,教师引导其他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

注意事项:
1.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异,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2.在朗读训练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音和节奏,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朗读质量。

3.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对于记忆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趣味性的记忆方法,如编故事、做游戏等。

4.在读写结合的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不要限制他们的创意,
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借鉴和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5.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多媒体辅助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6.对于教学方式的选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适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