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 西 中 医 2021年6月第37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1 Vol .37 No .6·3·
品,冰伏邪气,凉遏气机,且苦寒伤阴,阴愈亏,火愈炽,故疗效欠佳。
针对其内有郁火,外有湿热之病机,选用消风散加减以疏解郁热,健脾燥湿。
方中荆芥、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既宣在表之邪,又透内郁之火,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当归、生地黄滋阴凉血,既养已失之津,又防郁火伤阴;茯苓、白术、陈皮健脾燥湿,脾健则湿自除;桑白皮、蛇床子祛风止痒;合欢皮解郁宁心;甘草调和诸药。
5 结语
传统医学认为浸淫疮的病机是心火脾湿受风
所致,故其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主。
但过用寒凉有损伤脾胃的弊端。
笔者认为,“火郁发之”理论是浸淫疮过程不可忽视的治法。
采用宣透法治疗可以因势利导,宣发郁火,使外邪得解,怫郁得散。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入轻清宣透的中药宣透郁热,畅达气机,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为中医治疗浸淫疮提供较为完整的临床思路。
(收稿日期:2021-02-26)
本文编辑:宋雨
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
疱疮验案1则
白 云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药疗法;验案中图分类号:R758.66,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6-0003-01
作者简介:白云,女,副主任医师,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妇幼保健院 (莘县 252400) 。
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因其皮损类似天疱疮,故名类天疱疮,病程长,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是在红斑上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
笔者近来用中医辨证治疗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
魏某,女,83岁,2019年12月24日初诊。
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瘙痒半月。
患者半月前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瘙痒,自行服用抗过敏药物,现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皮肤发紧,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刻症见:胸、背、腋下可见散在多处水疱,水疱发生在红斑基础上,水疱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疱壁紧张,侧壁内凹,呈钝角,清亮透明,尼氏征阴性,口腔上腭部位可见小片糜烂面,伴烦躁,面色不华,纳差,手脚浮肿发胀,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证属脾虚失运,寒热互结,治宜升清降浊,平调寒热。
药用:清半夏80 g,黄芩、干姜、党参各30 g,黄连10 g,炙甘草40 g,黄柏、砂仁各20 g,大枣12枚。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31日二诊:服药后水疱略减,原发水疱张力变小,口腔上腭溃疡愈合,大便调,较少新生水疱,舌红、苔薄黄而腻。
予初诊方加桂枝、白芍各30 g,瓜蒌、葛根各40 g。
7剂。
2020年1月8日三诊:左膝盖新起3个小疱,水疱多处已破溃萎缩,红斑变淡,手脚浮肿大部分已消,胃纳转好,舌
红、苔薄黄。
予初诊方加双花、生地各60 g。
7剂。
1月16日四诊:无新起水疱,四肢瘙痒消失,口干、口苦、出汗多、舌红、苔薄黄腻。
药用:清半夏、葛根、石膏各80 g,天花粉40 g,黄芩、干姜、党参、炙甘草、桔梗、知母各30 g,黄连20 g,大枣12枚。
7剂。
1月24日五诊:口干、口苦,汗出症状消失,未见红斑新生水疱,痂皮基本脱落,仅留色素沉着。
药用:清半夏80 g,葛根、花粉、麦冬、柴胡各40 g,黄芩、干姜、党参、炙甘草、白术各30 g,黄连20 g。
10剂。
药后复诊皮损基本消退,症状已消失,未见新生水疱,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2 体会
大疱性类天疱疮祖国医学称类天疱,目前类天疱疮的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首选药物,服用量大且时间长,副作用大,使用大量激素后病情虽暂时好转,但不能减量,稍减量后病情即又加重。
该患者年龄较大,治疗时未用西药,笔者采用张仲景经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愈。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脾为阴脏,喜燥恶湿,体阴而用阳;胃为阳腑,喜润恶燥,体阳而用阴。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脾湿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该患者脾胃阴阳偏盛,升降失调,寒热错杂,湿热蕴积肌肤出现大疱,湿浊上溃腐蚀肌膜,产生局部溃疡糜烂。
半夏泻心汤中以半夏、干姜辛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党参、大枣、甘草甘温和中。
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升清降浊,疏调气机,调和阴阳,攻补兼施,热毒而清,效果显著。
从该案可见,中医治疗强调全面辨证,治病必求其本的重要性,同时要在整个治疗中,细致体察舌脉变化,及时增减药物,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瑞强,邓丙戌,杨志波.中医皮肤性病学 [M] .北京: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2010:515-519.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14-715.
(收稿日期:2021-03-05)
本文编辑: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