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6T03:33:35.5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4期作者:郭丽萍
[导读] 提到孝文化不得不让人想起“百善孝为先”一词,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孝文化不只是一味地顺从,
郭丽萍
榆次二中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提到孝文化不得不让人想起“百善孝为先”一词,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孝文化不只是一味地顺从,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否则将适得其反。

近几年不孝现象也时有发生,诸如不赡养父母、虐待长辈等,这就说明人们的思想需要进一步纠正与引导。

本文对此展开探索,希望利用教育的方式让人们真正的理解孝,懂得孝,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必然的工作内容,希望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孝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一、孝文化中“孝”的解析
想要将孝文化真正的融入教育当中,起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就必然要考虑孝的内涵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剖析,从几个角度阐释了什么是孝,希望可以对孝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助推力。

(一)孝的根本——学会敬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的根本是敬,如果不能尊敬何来的孝呢?敬是孝的前提,是心里对所孝之人最基本的一种态度。

不论他们如何贫困、如何潦倒,只要是我们所要孝之人,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先学会敬,敬他们的人品、敬他们的付出、敬他们的无畏,只要他们是爱你的,你就应该保持最大的敬意,他们对你的关心、对你的教诲都是最宝贵的财富,面对他们的批评要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孝的初衷——做到养与陪伴
孝的深层含义是培养与回报养育之恩,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则有方。

这就告诉我们如何想要表达我们的孝道,不仅是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慰藉,对于长辈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培养和赡养。

孝不是口号,不是过年过节回家买多少东西,也不是远洋之外的电话问候,更不是朋友圈里简单说几句关心的话语,而是日常的培养以及长辈生病之中的陪伴与端茶送水。

这是最为平凡的举动,但也是孝当中最为根本的初衷。

因为在当今社会父母缺的不是金钱,而是那种夜深人静有人聊天的陪伴。

(三)孝的纠正——做到有区别的顺
在古代,孝被人们定义为顺,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蕴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可悲更是可气,在那种年代,孝顺之人就必然要听父母的安排,事事都要顺从父母的安排,不能有主见,不能有异声,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没有区别的顺不是孝而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就是因为这种没有甄别、没有判断的孝将这段本来应该幸福美满的婚姻送向了死亡,最终因为顺也没有做到孝?这种孝道可取吗?真正的孝是需要的纠正不良思想的,要有自己主见,要分情况的去顺,做到有所顺,有所不顺,这才是当今时代应当不断思考和完善的孝道。

(四)孝的对象——不止是父母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告诉我们所谓的孝不仅是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长辈、对他人长辈的孝也是孝文化内涵之一。

当今时代孝不再是主导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但是最为家庭治理、家庭环境维护依然是主导因素,我们可以将孝作为百事先行的引领因素,是我们道德伦常因素中的关键,让我们知道何为高尚的品德,但是孝的对象绝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应当是我们的长辈、他人的长辈,社会中所有的长辈都值得我们去孝,这是一种道德体现,也是践行德行提升的必然经过。

(五)孝的目标——是独立和自由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迅速提升,这种背景下父母不再需要过多孩子物质上的付出,除了上文提到的陪伴与养育,还有一种期盼在其中,那就是父母希望我们是自由的,是独立的,是有自己一份事业的,因此满足他们的期盼也是孝的一种目标。

因此我们要做到孝就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做好自己、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在我们自由与独立的时候也是给予父母最大慰藉的时候,他们希望我们好,我们就好给他们看,这也是孝的一种内涵意义。

二、“孝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助力,孝文化如何传承似乎出现了一些冲击,人们淡忘孝文化是淡忘根本的体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育人,如何在当今时代呼唤孩子们内心的孝道意识,让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在我们心中扎根,发芽是必然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下面则结合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将孝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与思考。

(一)设计导入环节,营造文化氛围
课程导入是一堂高效课堂的关键,因此导入环节的设计就十分重要。

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种路径着手:1.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比如生下二胎三胎,父母退休后就成了职业保姆,这种情况如何看待?学生思考中讨论中,自己去探索什么是孝,什么是孝文化以及孝文化的价值所在。

2.给予同学们一个大任务,调查小区内老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精神需求,整理成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课前十分钟去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案例,不论是孝还是不孝的,在分享案例的过程中也是对孝文化的一种深度思考。

最后老师抛出几个问题:你日常生活中做到孝了吗?你认为孝是什么?伴随着上述几个问题在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幅度提升,从而深入课堂去探索孝文化。

(二)设计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因素
纵观当前的教学课堂现状,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等,这是对于学习的亵渎,也是对于老师的不尊重,因此借助于这样的情况
老师可以借题发挥,顺势引入一个如下案例:通过《劝学》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然后试想一下父母工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那么他们为什么拼搏呢?为什么忍耐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呢?既然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含辛茹苦,那我们在课堂上应当怎么回报于他们呢?这种思考与反问可以触及他们的内心,让他们自觉遵守课堂秩序,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孝文化渗透过程。

其实,孝文化融入课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案例、一个分享,甚至是老师个人的亲身经历故事探讨,孝文化融入课堂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生活环境入手,利用学生最为有感触的生活因素来触碰他们对于孝文化的忽视,让他们在感动和感恩当中不断的思考何为孝文化,如何能够不辜负父母,不辜负老师,做一个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少年。

(三)设计课堂总结,兼顾文化熏陶
课堂教学之后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总结,因此老师可以巧妙的设计一些课堂总结,从而将孝文化融入其中。

例如,让孩子们将老师课堂所讲进行一段500字的自我总结,结合个人生活案例或者生活感悟去将课堂知识总结起来,总结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更是孝文化再次触碰内心的时刻,在总结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有更多的的思考、更深入的思考,这是知识升华和内化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要注重总结设计,可以是一段总结,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也可以是一段视频、一个电影的推荐等。

(四)设计动手操作,升华孝文化
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和某一个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孝文化亦是如此,孝文化融入课堂既是一种教学引导,也是一种孝文化的传承。

例如,学习了《白发的期盼》这篇课文,学生开一次座谈会,可以和父母就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工作的地点来一次深入交流,或畅想一下父母退休生活等,将自己对于父母的爱与孝融入其中。

长此以往,学生对孝文化就会产生自觉遵从意识,这是充满孝文化的课堂,也是智慧的课堂。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孝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孝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清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将这种精髓深入课堂,让孩子们了解何为孝文化,我们应当如何践行和传承这种文化。

本文从教育角度出发,探索了几种孝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方式方法,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也希望可以为塑造新时代自信青少年有一定的贡献之处。

参考文献:
[1]张静. 中学语文教材中孝文化资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黄蕾.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孝文化”课堂实践[J].中华少年,2018(02):202.
[3]谢聪慧.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孝文化》的开发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贺子玲. 人教版语文教材“孝文化”选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