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南阳一中2012级高三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查了高中学段所学的全部内容。
成语、语病、名句等基础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文言文阅读严格按照高考设题,符合高考命题趋向。
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形神兼备方能“以文化人”》颇有趣味,关注传统文化。
实用类文本选了永《唯灵魂不可征服》,这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散文,对学生是一次很好地情感熏陶,同时对学生很有借鉴意义。
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走的太快”的材料很有思辨性,学生有话可讲,但要写出有深度的作文还需要深入开掘。
整套试卷难易适中,偏重基础,对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题文】M0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李纳新)
形神兼备方能“以文化人”
今天的中国,每年创作的歌曲、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堪称海量,规模空前。
然而正如文化部官员前不久针对“低俗化”问题所发问的,其中能传唱传世、能与先辈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的有多少?只怕答案不容乐观。
在一些创作者、出版商那里,不求“化人”、但求娱人,不求启迪心灵、但求吸引眼球,不求担当传扬文化的使命、但求趁早成名赚足利润,已成为一种创作生产的价值导向。
然而,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之中,一代受众已然产生视觉与审美疲劳,延续这种创作生产方式又如何能让其文化产品留住受众?
令人深思的是,不但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已难留住受众,就是某些以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为己任的所谓“高雅”文化产品也难留住受众,屡屡出现“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尴尬现象。
有人说,正是主旋律的使命限制了思维的空间。
但事实表明,这只是一种不得门径的无能借口。
给人以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的美国大片《烈火雄心》、《阿凡达》就没有“主旋律”?让观众眼噙热泪、赚得票房和口碑的国产大片《唐山大地震》就只有“商业化”?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任何一种文化载体,无论色彩上怎么美轮美奂,造型上怎么新颖奇特,音效上怎么震撼全场,如果缺乏那一种风骨神韵、价值理念,顶多是一场“视觉盛宴”,只会带来感官的刺激与享受。
流芳百世、享誉中外之作,莫不形神兼备。
尽管《唐山大地震》在如何凝“神”聚“气”上还只是牛刀小试,但它真正打动人心的,正是气贯全篇的那种精神与价值内核。
有形无神的文化产品,是不可能“化人”的,也注定是短命的。
有神无形,同样行之不远。
可以说,“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从来未在中国的社会生
活中缺位过,自始至终都在烛照着中国人前行,并得到丰富和发展。
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文化产品还不善于表达它。
撇开主流,执著于极端个性化的精神叙事,固然难以赢得大众的共鸣;但用大而无当的方式、居高临下的气势、顶礼膜拜的讴歌去表达,受众更会在不能承受之重中自觉远离。
惟有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群体人格的精神价值,从人性的角度去解析,用平等的视角去阐述,以艺术的手段去展现,才能真正走进大众的内心,让人们在欣赏与享受中自我升华,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化大众”。
今天,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频繁的大势下,我们该如何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提取当代的精神元素,从当代中国人的奋斗实践中提炼时代的共同价值,进而艺术地贯穿于我们的多样文化载体中,在普及中让公众更好地享受文化的熏陶,在“走出去”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值得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现今文化产品存在的问题的评说,错误的一项是()
A.一些以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为己任的所谓“高雅”文化产品也难留住受众,不是因为主旋律的使命限制了思维的空间。
B.不少文化产品动用高科技手段,色彩上绚丽缤纷,造型上新颖奇特,音效上震撼全场,一味追求给人以感官的刺激与享受。
C.文化产品如果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解析,没有用平等的视角去阐述,自然也就难以走进大众的内心,难以让人在欣赏与享受中自我升华。
D.作品缺乏风骨神韵、缺乏气贯全篇的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精神和价值内核,都是因为创作者没有弘扬主旋律、没有倡导主流价值的意识。
【知识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有的创作者虽有“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的意识”,但其作品仍“缺乏风骨神韵,缺乏气贯全篇”的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精神和价值内核,是因为其作品艺术上有问题。
【思路点拨】做“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目,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的信息与原文中的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准确筛选。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
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
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
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下列关于文化产品“形神兼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形神兼备”的“形”,是指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
优秀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好的艺术形式,否则,挑剔的受众也是不买账的。
B.“形神兼备”的“神”,是指文化产品的思想内容。
优秀的文化产品,其思想内容无论是悲,还是喜,都是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
C.文化产品只要做到“形神兼备”,就能流芳百世、享誉中外,从而与先辈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
D.文化产品要做到“形神兼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美国大片《烈火雄心》《阿凡达》及国产大片《唐山大地震》都说明了这点。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第一句与后面内容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应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思路点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方法:①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②对概念的理解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创作者、出版商其创作、出版的出发点是为了赚足钞票,至于担当传扬文化的使命,可以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
B.只有顾及受众的接受能力,也就是注意普及,才能得到受众的喜欢;但如果不注意提高,那么我们的文化产品,说是上档次,也就是一句空话。
C.创作者有强烈的使命感,但如果用大而无当的方式、居高临下的气势、顶礼膜拜的讴歌去表达,那么也是难以赢得受众的共鸣的。
D.文化产品只求娱人,只求吸引眼球,没有烛照着国人前行的丰富的精神内核,那么它们滑入庸俗、低俗、媚俗的泥潭,就将难以避免。
【知识点】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后半句所说内容在文中无根据。
【思路点拨】归纳、概括的思维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针对一个或几个段落而言,常用的方法是:①摘句法。
文章段落的主题句(首领句、总结句)和中心句就是对全段内容的概括,可以直接摘取。
②联词法。
在段落中摘出能表达本段内容的中心词语、句子,将其联结在一起,但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③分层归纳抽象法。
即先弄清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再将这些句子切分成合理的层次,确定层次的逻辑关系及作者的表达意图,然后舍次取主,以此为点,再找出各层的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具有涵盖性的简洁的语句。
④归纳内容要点也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对题干中命题者的提示语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题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题文】J0(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翁壮)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
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
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
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
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
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
”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
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
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
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
穆宗尝戒其褊衷。
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
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
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
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藩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
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待将士以诚信相
感。
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
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
”曾国藩见其所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
初与国藩论事不洽,及闻其薨.,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
”志益远矣。
(《清史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试礼部不第.第:科举考中
B.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擢:提拔
C.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颖:聪明
D.及闻其薨.薨:去世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颖”,“厉害”的意思。
【思路点拨】偏义复词的三点必知:①一个词是否属于偏义复词,只有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看它是指两方面还是只指其中的一方面才能判断出来。
至于偏向哪一方面,也只能放在句子里进行辨析。
②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掌握其构成方式有助于准确判断偏义复词。
③懂得了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后,辨析时还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技法:第一,弄清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的具体含义;第二,把偏义复词放入句中来加以揣摩、判断。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B.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C.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D.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思路点拨】断句前先要读几遍要断的文段,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具体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
①从名词(代词),定句读。
②看虚词,定句读。
③找顶真,定句读。
④据排偶,定句读。
⑤依总分,定句读。
⑥由对话,定句读。
⑦察反复,定句读。
⑧由句式,定句读。
6.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左宗棠刚开始西征时,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做些借贷,沈葆桢反对这样做,不过皇上下诏同意他向外国借钱五百万。
C.当时朝廷各将帅,大多数是曾国藩举荐的,他们也都对他很尊敬。
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两人的志趣也完全不同。
D.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也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A项,胡林翼游说左宗棠,左宗棠才走上仕途。
C项,两人的志趣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项,将俘虏放回家在文中无根据。
【思路点拨】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技巧:①高屋建瓴,整体阅读。
②瞻前顾后,理清层次。
③分析判断,辨析比较。
依据文意,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特别要注意细微枝节上的毛病,一些设题上常见错项类型必须心中有数。
④利用信息,加深理解。
归纳概括题,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有关信息,题目、注释、出处、作者等等,结合曾经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从多方面加深理解文章内容,为正确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另外从逆向来看,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直接判断正误的选项)对理解文意有一种补充或验证的作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命题又多为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设置选项时,又常常把在理解上有些难度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据此我们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
⑤回文查对,比照确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2)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藩之盛。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1)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他才出任。
(2)但(左宗棠)喜好自我夸耀,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行有才干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
解析: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特殊句
式要体现出来。
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1) “辟”1分,补出省略的“左宗棠”1分,“敦劝”1分,大意2分;“巡抚”译为“巡视抚察”也可。
(2) “矜”1分,“盛”1分,“成德达材”1分,大意2分。
【思路点拨】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要译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
附【参考译文】
左宗棠传(节选)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
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
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
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咸丰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
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第,从知县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
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
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
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节制兵丁人数,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
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作些借贷。
沈葆祯反对他的建议,皇帝下诏说:“左宗棠以西线战事为己任,国家又何惜千万金?给拨款银两五百万,再准允他向外国借贷五百万。
”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
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
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老谋深算。
入朝觐见后,皇上赏赐左宗棠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可由内侍二人搀扶上金銮殿,授予军机大臣职,兼负责译署。
国家太平久了,军事废弛不振作了,而海外各国争相声言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息大难,他们还是私下议论认为中国非常脆弱。
等到左宗棠平息帕夏,外国人才渐渐传说他的战功。
左宗棠为人极富智慧策略,自身修养也很诚笃,天性刚毅严厉。
光绪帝曾经劝诫左宗棠不要心胸狭隘。
当初,左宗棠还未出来做官的时候,就与曾国藩、胡林翼相结交,但气势却
凌驾于曾胡二人之上。
中兴各将帅,大多都是曾国藩举荐,尽管显贵,但都尊敬地对待曾国藩。
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相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主意、志趣时而合,时而不相合。
曾国藩以学识深厚而约束自己,讨论外交时常主张和局,而左宗棠对敌人常锋芒毕露,非常厉害,士人因此而更加附合他。
但左宗棠好骄傲自夸,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性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
评论说:“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忠贞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
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
以诚信对待将士。
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安当地人民,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
”评论者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方法来实行,确实这样。
左宗棠刚出来治军,胡林翼就写信告诉湖南人说:“左宗棠不顾念家庭,要求湖南省每年筹集三百六十两银子赡养他的家属。
”曾国藩发现左宗棠居住的帐幕窄小,为他另外修造二间屋送给他,左宗棠廉洁节俭就是这样。
起初左宗棠跟曾国藩商议事情并不融洽,但等到得知曾国藩死的消息,就说:“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
”志趣也是很远大的。
【题文】K0(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曾允)
晓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8.诗歌颈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予以赏析。
(6分)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颈联写出了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1分)“地坼”,运用夸张手法,就好像大地裂开了,有动态感,气势雄浑。
(2分)望江帆,闻木叶,视听结合。
江面阔大,衬托出诗人的渺小;闻木叶之声,反觉寂静,衬托出诗人的孤独。
(3分)解析:抓住“阳台”“曙色”“高峰”“日”“叠岭”“霾云”“江帆”“木叶”“荆扉”“麋鹿”等意象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在诗人看来,他所看到的自然景物,都附有其情感在内,这正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在解答诗歌意象类的题目时,重要的是要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如月、鸿雁、子规、兰、竹、浮云、梧桐、夕阳等。
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明确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的不同意义。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叶”则给人无限喜悦、激昂奋进之感。
而“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中的“枫叶”则带给人相思的愁苦。
9.尾联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答案解析】诗人荆扉独居,漂泊他乡,只能与麇鹿为友。
(2分))表达了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2分)及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
(1分)解析:抓住尾联的主要意象“荆扉”“麇鹿”,分析诗句表达的主要情感。
【思路点拨】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题文】(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曾允)
【题文】L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3)李煜的《虞美人》中,最能体现“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解析:注意“鉴”“匏樽”“蜉蝣”的写法,也不要漏掉“之”“而”等字。
【思路点拨】三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
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
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题文】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略
【题文】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文】O1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5分)(胡心涛)
唯灵魂不可征服
徐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