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表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2 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2 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2 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一、教材分析: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属于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二)能力、情感目标:1.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 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三、本节重难点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四、知识框架:组成元素化学结构结构特点空间结构氨基酸结构通式蛋白质的多样性种类蛋白质的功能五、教学设计思路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并配上图解以及动手制作模型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氨基酸的结构,肽链的形成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它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的多种功能。

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实施的程序【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了民主的师生关系,又能创造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教师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把课堂交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鼓励学生,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意见和问题,运用科学思维展开讨论,教师与所有学生应处于同等地位,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的学习,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体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结合教材及生活实际分析蛋白质的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本书其他章的学习及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学习做铺垫。

2、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了解了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并能回答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及蛋白质的功能。

但是部分学生对脱水缩合反应的原理理解不到位,导致相关计算问题在进行解答时出现障碍。

虽然能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但因掌握不全面,不能从根本上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针对这种现状,本节课重在构建蛋白质形成过程的知识网络,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3、教学条件P P T课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三、教学策略: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P P T课件辅助教学。

完成导学案预习填空,学生对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初步独立复习。

课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计环环相扣的为题,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先独立完成典型例题,然后小组合作,最后个别展示,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突破难点。

四、重点、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五、教学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本节课来探究蛋白质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功能,导入复习。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过程与方法①、讨论例举氨基酸、蛋白质的功能,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动参与意识;②、通过发挥媒体的直观功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意承担者②、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要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

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注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容紧密联系,尽可能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事先布置生物学习小组成员搜集部分食品的成分说明书、必需氨基酸功能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理解力;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实践性、趣味性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播放前几年发生在安徽阜阳地区“大头娃娃”事件的有关资料片,教师简单说明“大头娃娃”形成的原因,以此明确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同学还能从哪些日常生活中感觉到蛋白质的重要性呢?二、氨基酸及其种类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质?(豆类、奶类、肉类、蛋类)那么食物中的蛋白质摄入后能否被人体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那氨基酸是何物呢?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请同学们看多媒体中的三种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式,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写在草稿本本上。

然后板书结构通式,并和学生一起归纳结构通式的特点。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精品

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b.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a.能够运用比较方法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b.进行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计算
3.情感目标
a.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三、教学难点
a.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b.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

四教学流程
B
D
2.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①过程a名称:脱水缩合。

②物质b名称:二肽。

③结构c名称: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CO—(或—CO—。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1本节课地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第2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

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知识体系看,本节课是对整个高中生物的学习都很重要的,是承上启下的。

本章第一节的学习,明确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学习,是后续的很多知识的基础,如载体蛋白、酶、抗体等。

1.2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氨基酸及其种类(基础知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点)、蛋白质的功能三个知识块组成。

从内容设置上看,教材通过问题探究、思考讨论、与生活的联系等环节结合图文形式来展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过程。

充分贯彻了“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大课程理念。

1.3教学重点和难点1.3.1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功能。

1.3.2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2能力目标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通过动手操作将活动中的体验与思考迁移到理论的知识上。

2.3情感目标2.3.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3.2认同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3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里了解了蛋白质,在初中也学习了有关食物中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内容,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有一定认识,化学还学习了甲烷、乙酸、氨气等化合物。

这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来说,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但是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对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肽链形成时的氨基酸数、肽键、脱去的水分子数三者的关系,等知识点较难理解掌握。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经过高一一年的训练,已经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2)通过模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氨基酸结构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以及合作意识。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一节重要并且较难掌握的一节课,内容也较多,它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

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蛋白质这一节内容分为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三部分。

四、学情分析由于高一学生缺乏有关有机化学的知识,对氨基酸的化学组成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比较难掌握,所以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主动探索得出结论,利用图解或模型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蛋清、试管、熟鸡蛋、食盐、清水。

四、教学过程设计1.本节课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2.教学思路以实际生活中饮让学生比较课件以氨基酸数目与从蛋白食为题引出蛋白质上几种氨基酸分蛋白质数目相比较结构多样氨基酸相关知识子式的异同,得引出蛋白质的合成性引出其出其基本结构式与其多样性功能多样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收集来的学生非常熟悉的各种食品的包装袋,放大包装袋上有关食品成分说明,指导学生注意包装袋上有关蛋白质、氨基酸的名称和含量的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生物编写人:张向阳审稿人:尚莉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的第二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重点为:①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应该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为主线,联系初中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有关蛋白质消化与吸收、重要功能等知识,首先学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认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再结合教材中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

最后,阐明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的观点,让学生认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年级属于平行分班,各班平均分配生源,没有重点班、实验班,所以各班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学生虽然有一些蛋白质的初步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应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如化学键、结构式等),以及数学的排列和组合的有关知识。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教学中,我借助球棍模型来增加学生的空间感,认识氨基酸是一种空间结构;通过安排学生活动来弥补知识不足带来的困难。

从学生日常生活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入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思维的火花,起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如:结构物质、催化、免疫、信息传递、运输功能等,所以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性状的体现者。

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与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知识内容都有紧密的联系,本节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

但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要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

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注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容紧密联系,尽可能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事先布置生物学习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以扩大教学容量并提高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三、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拓展性、趣味性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概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区别;③、说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本方式;④、说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⑤、概述蛋白质的功能;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结构等知识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②、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遴选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关注蛋白质研究进展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求知欲。

②、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③、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④、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人教版必修1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关于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内容。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应建立在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基础之上,所以本节内容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4)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能力方面(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同过了解科学史,知道了我国在蛋白质研究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设计思路1、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宜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2、利用“科学史话”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既有科学方法,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五、课前准备学生分组,演示用具(可折叠的铁丝或铝条)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式;并归纳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介绍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1、以图2-4讲解蛋白质是由游离的氨基酸像串珠般串起来并通过折叠形成的。

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导教案

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导教案

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有关内容,熟悉相关基础知识。

二、预习内容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难点:<1)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二、学习过程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探究一:氨基酸有哪些特点观察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补充:①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有机物中通常为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常用“—”来表示。

XFlQVq5AeL②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共价键),用以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结合方式和排列顺序<不表示空间结构)。

叫作结构式,一般用来表示有机物XFlQVq5AeL教师组织与引导:1.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什么?<C、H、O、N)2.四种氨基酸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差别之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纸遮住四种氨基酸的下半部分)3.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深入探究:1.甘氨酸的侧链基团是什么? 丙氨酸的侧链基团是什么?2.R基的不同如何决定氨基酸种类的不同?3.R基上能不能含有-NH2 或-COOH?探究二: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归纳:课件演示: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两条链的过程:观察“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尝试利用手中的模型模拟此过程。

XFlQVq5AeL根据模型作出描述。

讨论:1.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生成一个二肽,失去几分子水?2. 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失去几分子水?3.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呢?总结得出公式:讨论并总结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探究三:蛋白质的功能阅读、归纳: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A.调节作用 B.免疫作用 C.运输作用D.遗传作用2.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 )XFlQVq5AeLA.504和498 B.496和499 C.499和499 D.496和4963.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①③④⑤②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XFlQVq5AeL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B.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有肽键C.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 D.酶都是蛋白质5.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蛋白质的结构不相同的原因( >A.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都不同< )6.R基为—C3 H 5 O2的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C、H、O、N的原子数分别为 ( >A.5、9、4、1 B.4、8、5、2C.5、8、4、1 D.4、9、4、17.甘氨酸和丙氨酸最多能形成二肽( >XFlQVq5AeLA.1种 B.2种 C.4种 D.6种8.由一分子丙氨酸、一分子甘氨酸、一分子精氨酸,可以组成多少种三肽 ( >A. 6种 B. 9种 C.12种 D.27种9.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 H 14O2N2 , 则赖氨酸的R基为( >XFlQVq5AeLA.—C4H 10 N B.—C4H 10 O C.—C4H 10 ON D.—C5H 11 N XFlQVq5AeL10.某蛋白质的分子式为C63H 103 O65 N17S2 ,他最多可含有几个肽键 ( >XFlQVq5AeLA.16 B.17 C.18 D.19课后练习与提高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1>该结构式中表示氨基的是<填序号),表示羧基的是<填序号),共有个氨基,个羧基。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有氨基酸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功能多样性的举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在本章乃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为后面学习物质运输的载体、酶、细胞结构、蛋白质合成、遗传和变异等打下基础。

学习对象分析本节内容属于高中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里面讲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简单提到蛋白质对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学生在初中也只是了解了营养物质中有蛋白质这种物质,至于蛋白质为什么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以及蛋白质是如何形成的、在生物体内有哪些作用等等,并没有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和归纳总结,因此本节学习起来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对蛋白质的结构组成、功能多样以及为什么称之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了很深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知道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概述蛋白质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基酸结构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蛋白质功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的意义与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关注蛋白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由于同学们还没有学习有机教学设计思路化学的相关知识,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先从生活中有关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各种疾病入手,认识到蛋白质的重要性后,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与思考。

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重点) 2.说明蛋白质的形成过程、结构和功能。

(重点)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1.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的学习,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

2.通过对蛋白质合成及相关计算学习,养成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1.种类: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人体细胞能否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非必需氨基酸:可在人体细胞合成,也可从外界环境中获取2.结构(1)写出图中结构名称a .氨基;b 、d :R 基;c :羧基。

(2)比较图中两种氨基酸,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的结构特点①数量关系: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②位置关系: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③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氨基酸的脱水缩合(1)此生理过程的名称是脱水缩合。

(2)写出字母代表的结构或名称:a.肽键,b.二肽。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C 、H 、O 和N 等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3.结构多样性(1)氨基酸方面: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2)肽链方面: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1.将下列实例与相应的蛋白质功能连接起来[连线]功能 实例①结构蛋白a .血红蛋白 ②催化b .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激素 ③运输c .抗体 ④信息传递、调节d .绝大多数酶 ⑤防御e .肌肉蛋白 ⑥运动f .羽毛、肌肉、头发等提示:①-f ②-d ③-a ④-b ⑤-c ⑥-e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 )2.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 基引起的,20种氨基酸的理化性质是由R 基决定的。

教学设计(蛋白质)

教学设计(蛋白质)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山阳中学王静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章第2节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观察、分析、归纳,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及作用,并激发学生探究蛋白质结构的兴趣。

同时通过模拟、探究等课堂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关于蛋白质的结构是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遵循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这些结构层次来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在讲述氨基酸的结构时从有机化学甲烷的分子式引入,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首先要注意讲清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和多肽的概念。

关于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及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可用表格让学生比较理解记忆。

讲述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时要指出其原因及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的关系,从而体现出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观点。

同时,在教学中可通过鼓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图片、投影和教材中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另外设计几个练习题,在练习中让学生理解多肽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氨基酸的结构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和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的功能。

其中蛋白质的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本节知识是学习细胞结构、功能、代谢和繁殖等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没有深入学习化学中有机物的知识,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一.教学目标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毛坦厂中学陶习涛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多样性2. 难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三.教学设计1. 导入(1)让学生举例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让学生讨论人们吃这些食品是为了补充什么?(2)通过食用牛肉(蛋白质)而补充上人的肌肉(蛋白质),让学生明白人们食用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不能直接补充蛋白质,而是为了补充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3)让学生得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板书氨基酸的结构】2. 氨基酸的结构(1)PPT 展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同书),让学生找出这几种氨基酸的相同结构(2)让学生上黑板尝试写出不同氨基酸的相同结构(3)对学生写出的结构进行修正以及补充氨基酸的不同结构部位(用R 代替)以得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4)按照五个部分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中心碳·氨基·羧基·氢·R 基(由于化学键未学应介绍相关知识:化学键是原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表示)【板书氨基酸的结构通式】(5)强调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的写法(注意展开形式)(6)PPT 展示几个结构式让学生:①缺少氨基②缺少羧基③有氨基也有羧基,但未连在同一个碳上④ 含有多个氨基和羧基的氨基酸(7)让学生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进行辨认(8)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进行总结:至少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板书氨基酸的结构特点】(9)让学生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总结出氨基酸的元素组成,说明R 基的情况【板书氨基酸的元素组成】3. 氨基酸的分类(1)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相关概念(2)提出问题:人体细胞能够自主合成的氨基酸属于哪种?(3)教师指导解决以上问题,加深学生对氨基酸分类依据的理解:根据细胞能否自主合成,是否必须从外界摄入补充而进行的分类,而非根据人体细胞是否必不可少而进行的分类【板书氨基酸的分类】4.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形成(1)PPT 展示书中关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图中的小球表示氨基酸,球与球之间的“-”表示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2)让学生观察图片中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归纳蛋白质的层次有哪些(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肽链,而肽链不等于蛋白质,一条或多条肽链还需要经过特定的盘曲折叠,才能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集中观察氨基酸结构,总结: (1)氨基酸的组成元素:C、H、O、N (2) 结构特点:-NH2、-COOH、R 基、-H、C 原子为中心 R | 结构通式:H—C—COOH | NH2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 H H | | R1— C—COOH+H —NH—C—COOH→ | | NH2 R2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本节聚焦:
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如此多样? 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设疑自探 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那么化合物 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呢?生答(蛋白质)。那么大家列 举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成分属于蛋白质呢? 生:踊跃发言、列举蛋类、牛奶、鱼、肉等。 补充修改
第 1 页
1.学生设疑 启发学生: 关于这节课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 你们想了解哪些知识,请梳理成自探题。 2.教师归纳、整理、补充,形成自探提纲。 请同学们阅读“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完成下面 的设疑自探: 1、蛋白质的种类、作用? 2、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3、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 4、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 5、人体是如何获得蛋白质,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口述) 活动形式: 引导学生设疑,教师补充完善,学生依据自探题自主学习,时 间 5 分钟。 二、解疑合探 展示、点评与分工 展示内容
3、假设某一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为 11054,20 种氨基酸的 平均分子量为 1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分 子量为 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是 B A.4 条 B.3 条 C.2 条 D.1 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后反思:
第 5 页
分析氨基酸结构通式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中氨基酸数、 肽链数、 失去水分子数关系 蛋白质种类多样性原 因
展示同学
点评同学
展示要求:
第 2 页
1、书面展示要板书工整、规范、快速、简洁; 2、要体现小组内的最高智慧。 点评要求: 1、点评时声音洪亮脱稿,注重自己的“教态”。 2、讲究方法:先打分,后评书写、再评对错和简述知识点。 3、讲究效率:言简意赅,遇不明白及时让给其他同学。 活动形式: 学生独立展示对自探题完成情况,其他学生评价、补充,教师 点评。 点评要点: 师: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 吸收和利用。蛋白质约占细胞干重 50%以上。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能够组成蛋白质的约有 20 种。

第 4 页
营造质疑氛围,向学生提问: 本节课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 论解决。 2. 教师为质疑做好准备。
四、运用拓展 1、多个氨基酸形成的 5 条肽链,至少含有多少个氨基, 至少含有多少个羧基呢?D A.5、2 B.3、3 C.4、5 D.5、5
2、 组成人体的 20 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 128,血红蛋白 由 4 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 574 个氨基酸,则血红蛋白 的分子质量约为 C A.73472 B.12800 C.63212 D.63140
教 学 设 计
设计教师 刘振荣
课 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①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1.知识 教 学 目 标 ②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③说出蛋白质的功能 2.能力 3.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①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②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培养唯物主义思想
第 3 页
H H | | R1— C—CO—NH—C—COOH | | NH2 R2 化合物叫二肽 肽键识别的三种写法: O N || | —C—N—或—CO—HN—或—NH—CO— 氨基酸中有关计算: (可以让学生先行讨论后得出结果,教师补充完善) 1、形成一条肽链时:肽键数=失去 H2O 分子数=氨基酸数-1 形成 n 条肽链时:肽键数=失去 H2O 分子数=氨基酸数-n 2、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 氨基酸数×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 -H2O 数×18 游离的羧基数目=肽链数+R 基上羧基数目 游离的氨基数目=肽链数+R 基上氨基数目 至少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目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 目不同,排列顺序变化多端,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1、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组成物质:如头发,肌肉; 2、具有催化作用:绝大多数的酶 3、具有运输作用:载体 血红蛋白; 4、具有调节作用:胰岛素 5、具有免疫作用:抗体 三、质疑再探: 1. 学生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