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砷超标细菌超标事件
雀巢奶粉案例分析+收集
雀巢——婴儿奶粉事件思考题:1、在这类情况下,公司的责任如何?2、雀巢本来应该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避免受到“杀害第三世界国家婴儿”的指控?3、鉴于雀巢的经历,你对雀巢或其他公司有何建议,让他们在未来进行自我保护?4、假设你是那个做最后决定是否在第三世界国家促销和销售雀巢婴儿奶粉的人。
阅读第五章,“合乎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决策”一节,并借此看一看所运用的营销方法和促销手段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
这些决策对社会负责吗?符合伦理规范吗?5、针对艾滋病病毒经母乳传染这一新问题,你对雀巢有什么新的建议?1、在这类情况下,公司的责任应该是对公众负责,对公众的健康和利益着想,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
此案例下的雀巢公司,虽然没有明确说奶粉比母乳好,但是大量的促销活动,让第三世界的家长大量购买奶粉,不规范的奶粉使用,对婴儿造成的极大伤害,是雀巢公司理所应当承受的责任。
2、正确的引导消费者使用雀巢奶粉,正确的传达母乳和奶粉的配合使用。
3、若要跨国开展促销活动,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并且配置正确的产品使用方法,避免顾客的误用滥用,可以先在小地区内先行,看下效果,如果可以,再规模性应用。
4、不负责,不符合伦理规范。
5、在第三世界普遍推行医疗改进,进行艾滋病体检。
正确引导大家使用奶粉,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家长,给予资金补贴,并且想办法给予其他母乳支持,不单单提供雀巢奶粉。
雀巢奶粉其他事件:一、雀巢喜宝等品牌婴儿食品检出有毒物质砷英媒称雀巢喜宝等品牌婴儿食品检出有毒物质砷。
虽说这事已过去两年,但不得不提醒,家有宝宝的家长朋友们,在选购宝宝食品时,再多一点细心。
详情如下(以下内容摘自于网易新闻):在土壤中发现的少量砷以及其他有毒物质,已“渗入”到一些畅销婴儿食品中,其中就包括雀巢以及喜宝(Hipp)等品牌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称,尽管制造商们坚称,上述物质在婴儿食品中含量很低,不足以对健康构成威胁,但是科学家以及一些食品积极人士呼吁,要将这种有害物质从婴幼儿食品中根除。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2005年度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集体遭遇危机:广本、亨氏、宝洁、卡夫、肯德基、强生、索尼等等,被神化了的跨国公司优秀治理水平大概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跨国公司如何会如此,毕竟是什么因素使然?卓跃咨询认为,变化的不是这些跨国公司,变化的是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中国消费适应,以及媒体整体的理性并担当起“第三方公信力〞的角色,成为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研究的命题。
依据卓跃咨询的判定,因为危机事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损失至少在50亿人民币。
套用一句话,幸福的企业瞧起来是类似的,不幸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幸。
危机事件处理优秀的公司基本上类似的,那确实是基本遵从了“5P〞原那么,而假如缺失其中的一个“P〞或者几“P〞,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遭遇危机和不幸。
借鉴是一种聪明。
这是我们重新将这些遭遇危机的企业案例呈现出来的目的,也许当事企业或者第三方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迪。
在本文中,卓跃咨询推出“5P研究模型〞,以对这些危机事件做出评估:1、端正态度〔Perception〕:态度决定一切。
2、防范发生〔Prevention〕:优秀的危机治理企业都有良好的危机预案和危机预警机制。
3、时刻预备〔Preparation〕:面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和危机事件爆发后出现的可能情况,有方案有步骤地做出各种预备策略。
4、积极参与〔Participation〕:危机爆发后,企业应该本着一种积极态度处理危机事件,而不是躲避责任或者推委。
5、危中寻机〔Progression〕:危机处理的最高境地是能把“危〞变成“机〞,从中获利或者得以提升。
案例一:索尼“咨询题相机〞危机品牌:索尼危机性质:产品质量危机指数:6案例描述:12月上旬,浙江方面抽检发觉,索尼6个型号30个批次的数码相机存在包括自动白平衡失效、成像均匀度不行、液晶屏亮度不够、自动曝光不正确等咨询题,被定性为“不合格〞。
当浙江省工商局的消息传到索尼中国负责数码相机业务的公关部经理耳中时,对方“感到惊奇〞,并间接质疑浙江方面的评测结果:“这些相机基本上在市场销售了一段时刻的产品了,此前也通过媒体屡次评测。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举例1.雀巢奶粉碘超标2005-5 ,5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后来引发了消费者诉讼。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标准问题的讨论。
超标,是否必然对身体产生危害?国家食品标准与人体耐受性的尺度之间,显示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2.福寿螺2006-8 ,北京市先后有131人因生食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被确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这是北京首例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作为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后经调查,带病福寿螺来自广西桂林。
3.瘦肉精中毒2006-9 ,广东5名工人中毒,所吃肉食中瘦肉精超标1000倍;同年,上海二百余人瘦肉精中毒。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
有媒体称:“添加瘦肉精是养猪行业多年来的潜规则,而监管部门似乎无力遏制。
”4.多宝鱼“嗑药”2006-1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严重消费预警,称近期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渔药残留—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专家指出,长期大量摄食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
事发后,国家食监局即派调查组前往山东沿海各地,调查多宝鱼及其他海水养殖水产品的药物使用情况。
5.三氯氰胺2008-9 ,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随即掀起的行业整肃风暴中,公众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奶源造成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全行业,大企业、知名品牌的问题尤其集中。
中国乳业承受了空前的行业危机。
6.海南毒豇豆2010-2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
所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属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以及中草药植物上。
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案例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 《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 “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 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 产商为降低成本,用低廉 的玉米淀粉代替国家标准 中明确规定的绿豆或者豌 豆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 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 用于增白,将会严重威胁 食用者健康 。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 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 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 的“毒狗肉”。这些狗 大多为土狗,很灵活, 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 毒杀。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浙江的金华火腿已有1200年 的历史了,算得上是“活文 物”,也被称为“世界火腿 之冠”。 2003年11月16日, “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 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 产企业在生产“季节腿”时,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 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 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 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 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河南第二批“瘦肉精” 河南第二批“瘦肉精”案公审 河南省获嘉县8月9日公开审理第二批“瘦肉精”案,韩文斌等7名被告人以“非法经 营罪”分别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10年,并分别处以罚金。 雨润午餐肉事件 素来以质量著称的全国肉制品龙头企业“雨润”,万万没想到会栽在午餐肉上。 2009年安徽省质监局曾经通报,阜阳“雨润”、合肥“腊味思”各有一批次午餐肉和腊 肉检出含有禁用物质“瘦肉精”。《每日经济新闻》从安徽省质监局获悉,雨润集团已将 问题午餐肉全部召回并销毁,而合肥“腊味思”的该批次产品也未流向市场。 山东瘦肉精羊 4月1日,由山东省庆云县运往河北省青县宰杀点待宰杀的198只绵羊,被河北省畜 牧局现场抽检出“瘦肉精”成分。2日,该省兽药监察所对查获的疑似“瘦肉精羊”进行 二次检验,抽取48份尿样,经检测全部为“瘦肉精”阳性,这批待宰羊随后由当地农业 部门异地封存圈养。 河北瘦肉精羊 河北省昌黎县人民法院2011年3月29日宣判一起“瘦肉精”案件,昌黎县龙家店镇西 刁坨村38岁的农妇韩立荣违反我国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明知“瘦肉精”是有毒、有害的 非食品原料且国家明令禁止给家畜喂食,仍故意给其饲养的育肥羊投喂,结果被追究刑事 责任。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韩立荣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 万元。 隆回县瘦肉精案件 2010年6月 ,湖南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瘦肉精”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 涉及16个省市。5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截至目前,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瘦肉精” 截至目前,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瘦肉精”破案会战取 得重大战果,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余起, 得重大战果,破获案件 余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989人,收缴“瘦肉精”2.5吨,捣毁 人 收缴“瘦肉精” 吨 捣毁6 个研制“瘦肉精”的实验室,查处“瘦肉精”非法生产线12条 查封加工、 个研制“瘦肉精”的实验室,查处“瘦肉精”非法生产线 条,查封加工、仓储黑窝点 19个,查处生产、销售“瘦肉精”的黑工厂 家,摧毁了一个覆盖 个地市的特大制售、 个地市的特大制售、 个 查处生产、销售“瘦肉精”的黑工厂32家 摧毁了一个覆盖63个地市的特大制售 添加使用“瘦肉精”犯罪网络, 瘦肉精”的现实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添加使用“瘦肉精”犯罪网络,使“瘦肉精”的现实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食物发霉中毒案例
食物发霉中毒案例篇一:食品安全案例国外:英国疯牛病;英国自198年公布发生疯牛病以来,仅禁止牛肉贸易一项,每年就损失52亿美元欧盟与美国、加拿大的激素牛肉案1993年,美国发生肉类食品大肠杆菌中毒事件;199年至今肆虐英国和欧洲的疯牛病;1997年和201年侵袭香港的禽流感;(6人死亡,12人感染,130万只鸡扑杀) 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的二恶英风波;1999年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是继“疯牛病”之后又一次因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的全球性恐慌。
此次的二恶英事件始于比利时,殃及荷兰、德国和法国,四国的鸡、猪、牛、肉、蛋、奶及其制品遭到封杀1999年,欧洲可口可乐含有害物20年,日本,奶制品,大肠杆菌事件;法国发生的李斯特菌污染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米糠油混入了多氯联苯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日本人神岗的痛痛病1955年于瑞典由吃猪肉所引起的鼠伤寒杆菌食物中毒(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199年在日本发生大规模EHEC流行,E.coliO157:H7食物中毒9451人,死亡12人1960年在英格兰南部和东部地区,有十几万只火鸡因食用发霉的花生粉而中毒死亡,发现肝脏出血、坏死,肾肿大。
从霉变的花生粉中分离出一种荧光物质,后来将这种荧光物质命名为黄曲霉毒素。
森永奶粉事件:20世纪60年代,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由于在奶粉生产中使用含有过量砷酸盐的磷酸二氢钠作为品质改良剂而引起的森永奶粉中毒事件195年日本的水俣市食品中汞中毒案例——水俣病孟加拉国和印度的砷污染灾难:以含砷量很高地下水作为饮用水(Water Reasearch 201,12.34~36)。
国内:非典病毒的果子狸亨氏肯德基卷入苏丹红事件立顿速溶茶涉嫌氟超标三鹿奶粉添加非食品添加剂三氯氰胺雀巢奶粉被指碘超标光明被指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啤酒甲醛风波哈根达斯深圳被查黑作坊PVC保鲜膜被禁用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病事件(new)1959年广西南宁市因吃鸡肉而发生的猪霍乱杆菌食物中毒为最大,中毒1061人。
雀巢案例分析-领导方面111
雀巢高钙奶细菌超标事件始末雀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已经不是一两次了,早在2005年,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而近段时间出现的高钙奶细菌超标事件,更使得它的品牌名声不断下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上周末发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雀巢一款脱脂高钙牛奶被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近13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而雀巢公司就巴氏高钙牛奶细菌含量超标一事通过中国经济网做出说明,表示被抽检产品的问题源于零售贮存不当,与奶源和加工过程无关。
被抽检的该款产品在香港生产并专供香港市场,目前雀巢在中国内地尚不生产和销售巴氏液体奶。
而雀巢公司这样的解析明显比较牵强,有关专家表示,“不合格样品属于个案”的说法值得商榷,毕竟采样有一定的随机性,出事的概率小并不能排除此款脱脂高钙牛奶或者是雀巢旗下其他款式牛奶再次出现类似质量问题的可能,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切实查找“超标样品属于个案”的真正原因所在,而不能以“超标样品属于个案”为由息事宁人。
雀巢影响扩大的原因1、雀巢公司已经出现过很多关于食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而这次高钙奶细菌超标的问题,无疑给消费者、媒体以抨击的导火索。
2、雀巢公司产品多样,并且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国内政府为挽救我饮用奶市场,有意无意地借用媒体来打击外国奶制品企业。
3、出现质量问题后,雀巢公司并没有第一时间承认生产漏洞,也没有道歉,甚至在如今的媒体压力下还没有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处理措施。
雀巢公司的质量处理机制“Goodfood,goodlife”(优质食品,美好生活)是雀巢的使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公司理念在雀巢,质量、安全永远高于一切。
质量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决断出来的,安全和遵守法规是雀巢两个不可讨价还价的质量原则。
雀巢的质量管理体系集公司愿景、价值观、研发、生产流程及创造共享价值与一身。
优质承诺的决定因素:1.拥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愿景或使命2.为了实现公司的愿景,营造了一种能够促使公司员工愉快而努力工作的特殊文化氛围3.拥有非常完善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甚至涉及了市场、财务、供应链管理等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1.保证产品品质从产品研发就开始:a.首先要由质量部门从质量的角度提出研发这款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的保质期、包装形式、营养素强化情况等;同时研究技术法规的相关人员会从法规、标准的角度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20111、催熟芒果4月6日上午,媒体走访了华润万家、人人乐等大型超市。
发现果品区大多摆放着用保鲜膜包裹的芒果,长得饱满,色泽鲜黄。
而海南芒果5月中旬才成熟,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芒果基本都是被一种叫“乙烯利释剂”的“药”催熟的。
“乙烯利释剂”是一种低毒农药,如果用量过大、就会超出国家标准,食用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提醒广大消费者,吃芒果时,最好清洗干净、去皮食用。
2、上海染色馒头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查扣6048只涉嫌“染色”馒头。
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已被责令停产整顿,企业责任人被公安部门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馒头作为最普遍的食物之一,上海的染色馒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
全国各地开展馒头检测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3、水银刀鱼4月9日,江阴一顾客在城中菜场购买了12条刀鱼,加工时发现其中3条体内掺有不明物,经无锡市公安局物证部门鉴定为水银。
注入水银使刀鱼增加重量卖出更高的价格,还可以让死刀鱼看起来更有光泽。
水银学名“汞”,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体状的金属。
然而经过灌装水银加工过的刀鱼,简直就成了毒鱼,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一般人体吸食少量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4、万能牛肉膏2011年4月,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广泛流传“牛肉膏”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将鸡肉、猪肉加工成“牛肉”。
据市民透露,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如果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之后,广东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猪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数量超过了1.6万公斤。
过量长期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举例1.雀巢奶粉碘超标2005-5 ,5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后来引发了消费者诉讼。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标准问题的讨论。
超标,是否必然对身体产生危害?国家食品标准与人体耐受性的尺度之间,显示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2.福寿螺2006-8 ,北京市先后有131人因生食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被确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这是北京首例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作为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后经调查,带病福寿螺来自广西桂林。
3.瘦肉精中毒2006-9 ,广东5名工人中毒,所吃肉食中瘦肉精超标1000倍;同年,上海二百余人瘦肉精中毒。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
有媒体称:“添加瘦肉精是养猪行业多年来的潜规则,而监管部门似乎无力遏制。
”4.多宝鱼“嗑药”2006-1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严重消费预警,称近期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渔药残留—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专家指出,长期大量摄食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
事发后,国家食监局即派调查组前往山东沿海各地,调查多宝鱼及其他海水养殖水产品的药物使用情况。
5.三氯氰胺2008-9 ,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随即掀起的行业整肃风暴中,公众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奶源造成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全行业,大企业、知名品牌的问题尤其集中。
中国乳业承受了空前的行业危机。
6.海南毒豇豆2010-2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
所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属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以及中草药植物上。
1999-2009年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21、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2、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23、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26、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27、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19、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0、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30、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31、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雀巢奶粉
6月13日 据京华时报报道,昨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雀巢奶粉在云南被发现其他 批次也有碘超标,这似乎为雀巢11日一反常态扩大退货范围的行为作诠释。据分 析,该公司4个月内产奶粉都有可能碘超标。 据了解,云南工商局在辖区内对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检测后发现,两桶生产 日期为2005年1月20日的奶粉中检出碘含量超标49微克/百克,比浙江检出的2004 年9月21日生产的奶粉碘超标更多。雀巢公司的声明显示,由于原料奶中碘波动造 成奶粉碘超标,说明在奶源监控上出现了问题。由于4个月以后即2005年1月20日 生产的产品也发现超标问题,这是否意味着:至少在这4个月内雀巢生产的产品都 有碘超标的可能?记者昨天就此事件与雀巢有关负责人何女士联系未果。
6月14日自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公开以来,雀巢公司昨天首次主动与媒体联系 并声明表示,将扩大退货范围,除了被查出有问题的2004年9月21日批次的金 牌成长奶粉3+外,其它任何批次该产品雀巢公司都可为消费者进行退货。雀巢 昨天同时还表示,公司正在用碘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新产品更换全国零售 店中所有的“雀巢金牌成长奶粉3+”产品。这些产品经一家由政府授权的检测 中心进行了检测。 雀巢称,他们此次扩大退货范围的原因是“为进一步使大家放心并出于对 消费者及中国政府部门的尊重”。但雀巢新产品何时上市?雀巢方面给出的答 复很含糊:一方面说正在更换,另一方面却说不出在哪些零售网点开始更换。 而家乐福等超市商场表示并未接到雀巢奶粉换货的通知。 对于如何认定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雀巢方面拒绝透露新产品检测单位的 名称。
5月27日雀巢承认抽检结果 记者致电雀巢中国公司,其公关部负责人何彤给记者发来的表态信中承认“雀 巢成长奶粉金牌3+中碘的含量略微偏离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上限”。 雀巢中国公司表示,检查结果显示,该产品使用了新鲜牛奶做原料,碘超标是 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的。该成分的含量甚微,不会对人 体造成什么伤害。并且,该项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浙江省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许荣年前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抽检批次的“雀巢”产 品碘含量确实超标,但离人体最高耐受性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短期食用对人体影响 不大。除了长期大量食用者,人们不必过于恐慌。
食品安全问题
一、瘦肉精事件曝光时间:2011年3月15日罪魁祸首: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据“3〃15”特别行动报道,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
不但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销售,并且流入了知名肉制品企业。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甚至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二、鲜榨饮料“滥添加”事件曝光时间:2011年4月上旬罪魁祸首:各种添加剂饮料2011年4月开始,各地卫生、农业、工商、质监、食药监、水产等几大部门陆续联合出击,对餐饮场所自制饮料等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进行大检查、大排查。
全国“围剿”鲜榨饮料行动正式打响。
一直以来,一些餐饮场所既没有自制饮料的相关资质,也无生产许可证,长期处于违法经营状态。
而他们为消费者提供的豆浆、果汁、花生浆、核桃浆等各种看似诱人的鲜榨饮料,实为兑入了十余种添加剂而炮制的“杂交产品”,长期饮用会严重危害健康。
目前,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餐饮服务单位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开展不定期和随机性抽检。
一旦发现餐饮企业有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一律依法严厉查处。
三、上海“染色馒头”事件曝光时间:2011年4月中旬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销售到多家超市。
经检测,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蜜素含量超标。
柠檬黄是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和致泻性,摄入后会增加肝脏负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可能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
还会引发儿童多动症,阻碍儿童智力发育。
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诱发肥胖、肝脏病变等。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们每天必须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
食品具有三项功能:一是营养功能,即用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二是感官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三是生理调节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可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如“毒豆芽”事件,“牛肉膏”事件,雀巢“砷含量”超标,“染色馒头”,“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毒豇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地沟油等事件,让人们谈“食”色变,我们还能吃什么?由此可见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的食品才能保证全民的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
2003年,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上指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社会安定,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
"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四个关系,足以看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一、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危机沟通案例
2、违背Fast(迅速反应)原则
雀巢奶粉碘超标最早发现于2005年4月下 旬,浙江省工商局查出不合格儿童食品后,浙 江省有关部门迅速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取得联 系,要求在15天内予以答复。雀巢的傲慢和反 映迟钝从这一刻开始流露:除了5月9日雀巢方 面作出答复承认检测站检验结果外,直到5月 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抽查结果前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进一 步解释和跟进,错过了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 虽然在媒体批露后,雀巢委托公关公司连续表 态进行辩解,但已经为时已晚,无济于事了。
5、违背Frank(坦诚沟通)原则
雀巢两次向媒体回应,先是辩解说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 儿奶粉食品标准》,后又搬出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儿童碘摄入量 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为参照,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 安全的”。一会推三挡四,一会含糊其词,令其产品危机进一步 恶化成为品牌信任危机。碘超标被媒体曝光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雀巢公司高层仍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直到6月5日雀巢中国有限 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穆立才迫于压力公开向消费者表示道歉。 雀巢公关人员的素质低下在这次事件中也彻底曝光,在媒体 中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便是雀巢中国公司商务经理孙莉接受中央 电视台采访的镜头,孙莉低着头摘耳麦的画面让人感觉就是个做 错了事的孩子。而在采访中孙莉则表现得毫无耐心,对记者的提 问毫不配合,甚至三次摘下耳麦企图中断采访并以沉默来应对, 不着边际的回答更是败坏了雀巢公司的形象。
雀巢奶粉碘超标风波案例描述:
5月28日,雀巢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 问题的奶粉批次为:2004.09.21。但却拒绝透露生产 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 5月28日,与雀巢公司的推三挡四、故意拖延却 无实质性措施对照,家乐福等部分经销商开始对雀巢 奶粉进行自发下架处理。 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 《雀巢早知奶粉有问题》。 6月1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态支持消费者起诉雀 巢,并公开指责雀巢公司明知奶粉有问题仍然任其上 市销售,不能自圆其说。 6月2日 云南昆明发现雀巢同样产品另一批次奶 粉碘超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7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3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7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3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3.07•【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7号•【施行日期】2019.03.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7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3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抽检糕点、肉制品、水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饮料、粮食加工品、乳制品、水产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11类食品2936批次样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906批次、不合格样品30批次(见附件),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农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一、微生物指标问题(一)哈尔滨市道里区贝一比母婴坊孕婴童用品商店销售的标称黑龙江农垦英博华威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每嘉婴儿配方奶粉(0-6月龄,1段),经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发现,其中阪崎肠杆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黑龙江农垦英博华威乳业有限公司对检验过程提出异议;经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核实,对异议不予认可。
(二)淘宝青稞酒销售店(经营者为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美加美超市)在淘宝网(网站)销售的标称青海牛小壮食品有限公司出品、青海旭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咸味青稞酥油奶茶(固体饮料),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检验机构为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三)苏宁易购赢图零食专营店(经营者为厦门赢图科技有限公司)在苏宁易购(网站)销售的标称福建省星芙(龙海)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龙海市诚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黑糖+南瓜籽坚果酥沙琪玛,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检验机构为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世界历史上的八大乳品危机
“三聚氰胺”中国乳业的大地震2008年9月11日媒体关于河北三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奶制品安全的密切关注。
“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业而言不亚于一次地震,众多大品牌产品纷纷下架,整个乳制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历史上的八大乳品危机“乳业地震”并非中国独有。
美国、日本、欧洲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乳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多次发生过由安全问题而引发的整个行业的危机,很多在影响程度上远超此次的“三聚氰胺”事件。
1. 纽约“泔水毒奶”事件1858年纽约8000名儿童因“泔水毒奶”在一年内死亡。
由于当时的纽约发展过快,没有足够的制冷设备,致使牛奶供不应求,每天进城的9万夸脱牛奶经添加后变成了12万夸脱,增加的牛奶很多是加了名为泔水奶的东西。
把酿造威士忌剩下的酒精废料喂给奶牛,食用这种废料后奶牛可挤出一种蓝色的“奶”,向其中加入熟石膏可以去掉蓝色,用淀粉和鸡蛋弄稠,再加糖后,这种泔水奶就加到了好牛奶中“鱼目混珠”。
这种“毒奶”导致一年有高达8000名儿童死亡。
纽约毒奶粉事件最终成为美国食品安全法规出台、成形的催化剂,催生了美国“以生产过程的环节控制为主、以抽样检验验证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并且食品监管的法律也因此得到了强化,产生了更好的监管措施。
2. 森永乳业婴儿奶粉砒霜中毒事件1955年8月24日,日本乳制品企业森永公司承认,用有毒化合物作为乳质稳定剂添加到奶粉中,这一添加物来自于提炼铝矿石后的工业废弃物,通过化学手段后生成了含大量砷的化合物(俗称砒霜)。
森永就是把这些劣质的添加剂加入奶粉中的。
森永乳业这种混有砒霜的婴儿奶粉,造成130个婴儿死亡,1200多婴儿中毒。
危机后,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基本法》,成立了直属内阁“食品安全委员会”。
3. 德国高浓度二恶英奶1998年,由于巴西出口的动物饲料中含有柑橘果泥球导致德国销售的牛奶中出现高浓度二恶英。
雀巢致癌
中国网4月23日讯(记者蓝宇) 据媒体报道,近日,英国食物标准局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
雀巢、亨氏等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超标品种涉及薯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等。
就此,雀巢中国区新闻发言人何彤23日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雀巢产品是符合标准、安全的,国内销售的雀巢金牌咖啡也都是从日本进口,而非英国。
雀巢两款咖啡被检出含致癌物丙烯酰胺《法制晚报》23日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近日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
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
其中包括雀巢的两款产品:金牌风味冻干低咖啡因速溶咖啡和雀巢金牌风味冻干速溶咖啡。
研究显示,煎炸或烘烤含有淀粉质的食物,例如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会产生偏高的丙烯酰胺。
世卫组织的专家指出,丙烯酰胺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有关联,包括肠癌、膀胱癌、肾病,并有可能导致不孕和丧失肌肉控制。
2002年,科学家得知特定食物中存在该化学物质,从那时起便开始催促食品行业降低含量。
但是检测证实,包括薯片、即饮咖啡、面包、饼干、油炸土豆片、早餐麦片、幼儿食品在内的多款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未降低。
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表示,这些产品对公众不形成任何实时风险,民众无须改变饮食习惯。
但长时间的摄取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求食品公司减少丙烯酰胺含量。
雀巢公司称产品符合标准,国内所售产品非英国进口雀巢中国区新闻发言人何彤23日就此问题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采访时称,雀巢的产品是符合标准,安全的,而目前国内销售的雀巢金牌咖啡也是从日本进口,而非英国。
何彤说,“丙烯酰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国际上没有有关丙烯酰胺含量的标准。
而英国食物标准局也表示没必要恐慌,没必要更改饮食习惯。
”她还表示,如果公司有进一步的声明会及时发布。
雀巢危机公关分析
方法:1 加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
2 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
3 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往往的危机的源头)
4 加强营销管理
5 加强公关关系管理
6 加强公司管理能力
二 建立危机预警程序 (3建立)
方法:1.建立品牌危机管理小组
2.建立信息检测系统
3.建立品牌自我诊断程度
三 危机处理
新经济黄金法则指出
第三步 公司与新闻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雀巢公司主动 找《华盛顿邮报》 第四步 公司采取的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成立一个10人专 门小组
五 危机平息
经过10年冲突和7年的联合抵制之后,1984年危机解除。 雀巢公司直接利润损失高达4000万美元
五 分析案例
在危机爆发前雀巢控制奶粉行业50%的 市场份额。即使这样的巨头企业,也难 逃危机。针对案例可以看出,公司即使 再大,公共形象脆弱性依然体现,然而 雀巢公司正是在数年内于公共媒体对抗, 落了个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抵制活动步 步升级的下场 。
2011年7月11日,雀巢公司计划出资21亿新加坡元(约17亿
美元)收购糖果制造商徐福记的60%股权
三 危机出现
一.雀巢公司在第三世界的营销手段
把用奶瓶喂养定义为效仿西方国家的社会行为, 推崇为潮流 卫生保健职业化,许多医院和诊所都允许使用 婴儿食品 婴儿食品制造商的市场促销活动加强
二,雀巢奶粉的盲目营销
二 危机重处理
对于危机公关,肯德 基在爆发“苏丹红” 危机的处理却截然不 同。
肯德基采用5S原 则
第一,承担 责任原则 (SHOULDE
R THE MATTER)
第二,速度 第一原则 (SPEED)
第三,真诚 沟通原则
(SINCERI TY)
2000-2012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2000-2012 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2000-2012 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1 、2011 年 4 月17 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 4 种以上违法添加剂。
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 斤”。
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 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
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 倍。
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 4 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 倍。
(沈阳“毒豆芽”)2、2011 年4 月15 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 公斤。
“毒生姜”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
(毒生姜)3、2011 年4月13 日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 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
(雀巢“砷含量”超标)4、2011 年 4 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
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
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
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牛肉膏”事件)5 、2011 年 4 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雀巢砷超标细菌超标事件
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9日发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雀巢一款牛奶产品被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超标近13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而这也并非雀巢食品首次遭遇尴尬。
有学者认为,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责任。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用重典、出重拳治乱,要推进行政监管与司法治理相结合、外部他律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源头治理与分段衔接相结合、堵截与疏导相结合,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雀巢高钙奶含菌超标120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食物安全报告称,发现40个食物样本不合格,其中雀巢脱脂高钙牛奶(236毫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12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40个问题食物样本中包括33个早前已经公布的样本。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已经立即要求有关商店停售及销毁问题食品,并进一步抽取样本化验,向有关厂商发出警告信,表示如果有足够的证据,中心会提出检控。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表示,调查的起因是接到一起消费者投诉,之后于上月8日在香港黄大仙华润万家超市抽取了一个236毫升雀巢脱脂高钙牛奶样本,产品同月10日过期。
食安中心验出的蜡样芽孢杆菌含量,为每毫升1300万个,与法定上限(每毫升10多万个)相比超标120倍。
雀巢称高钙奶含菌超标130倍属个案
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9日发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雀巢一款牛奶产品被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超标近13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7月31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雀巢(中国)公关部经理何彤。
她对此表示:“此案属于个案,并非所有产品都有问题,被检验的仅为个案。
”
据了解,该调查的起因是接到一起消费者投诉,之后相关部门于上月8日在香港黄大仙华润万家超市抽取了一个236毫升雀巢脱脂高钙牛奶样本,产品同月10日过期。
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16800个食物样本中发现了40个不合格样本,其中黄大仙华润万家超市出售的雀巢脱脂高钙牛奶饮品,被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含量为每毫升含1300万个,与法定上限(每毫升10万多个)相比超标120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进食含有过量蜡样芽胞杆菌或该菌所产生毒素的食物,可能引致呕吐或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称,目前已经立即要求有关商店停售及销毁问题食品,并进一步抽取样本化验。
环保组织随机抽查雀巢婴儿米粉被爆含转基因可致过敏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称在雀巢公司一款婴儿食品中发现含转基因成分。
对此,雀巢方面回应,雀巢的婴儿食品里是不含转基因成分的。
“绿色和平”在北京市场随机购买了雀巢的一个婴幼儿补充谷粉―――“牛肉蔬菜米粉”,并送至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
结果显示,送检样本中含有抗虫转基因成分Bt基因。
有研究显示,该种蛋白能够在小鼠体内引发免疫系统反应,是潜在的致过敏原。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雀巢已经在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承诺在其食品中不使用转基因原料,但却一直拒绝对中国消费者作出同样的承诺,雀巢因此一度被质疑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
不过,雀巢方面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雀巢旗下的婴幼儿米粉产品都只采用非转基因原料。
雀巢等婴儿辅食被曝砷超标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据悉,欧盟委员会官员已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重新制定新的婴儿食品安全标准。
这份研究的检验样本包括雀巢、喜宝(Hipp)、活乐(Holle)、欧格妮(Organix)等9种知名品牌生产的供4个月以上婴儿食用的辅食,以及9种婴儿配方奶粉。
研究发现,如果每天向婴儿喂食两次上述品牌的米糊等辅食,婴儿接触到致癌物“砷”的数量,比母乳喂养高出50倍;接触可破坏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的重金属“镉”,数量比母乳喂养增150倍;接触可致永久性的智力受损伤或行为异常的重金属“铅”,数量也要增8倍。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婴儿接触到的上述有毒化学物水平没有超出欧盟官方制定的上限,但有毒重金属可在人体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可严重损害人体。
为此,欧盟委员会决定召开紧急会议,重新制定新的婴儿食品安全标准,以堵塞漏洞。
主持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还指出,这些辅食中所含的有毒重金属全都来自食品的原材料。
由于大米、小麦和燕麦会从被污染的泥土中吸收砷和其他重金属,婴儿食品中才会含有这些化学物。
早在两年前,英国食品标准局就发布官方警告称,由于含有重金属砷,婴幼儿应该停止食用米糊。
雀巢辅食含砷不超中国标准
受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报,称这些品牌检出的砷、铅、镉等重金属,均未超出中国标准。
通报称,瑞典一机构在某些外国品牌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检出砷、铅、镉,最大检出值分别为33ug/kg、13ug/kg、11ug /kg。
我国在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砷和铅的限量指标,砷为200ug/kg,铅为200ug/kg。
可以看到,雀巢等品牌检出的砷、铅并未超出我国的标准。
通报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规定砷和铅的限量指标。
学者称保障食品安全要用重典出重拳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京审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审议报告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责任。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用重典、出重拳治乱,要推进行政监管与司法治理相结合、外部他律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源头治理与分段衔接相结合、堵截与疏导相结合,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辜胜阻认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些食品案例事件,引起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谈食色变”。
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现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