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网络论文信道选择论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一试想一下,在有线网络时代,用户的活动范围受限于网线,无论到哪里必须要拖着长长的缆线,为寻找宽带接口而苦恼。
为此,无线网络应运而生。
和有线网络相比,虽然无线网络的带宽较小;相对目前的有限网络有较多的等待延迟;稳定性较差;无线接入设备的CPU、内存以及显示屏幕等资源有限等缺陷。
但无线网络可适应复杂的搭建环境,搭建简单,经济性价比强,并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摆脱网线的束缚,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沟通。
故自开发之初,就迅速抢占着市场。
目前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类:(1)系统内部互联/无限个域网(2)无线局域网(3)无限城域网/广域网。
故本文就此介绍各类无线网络的的应用现状。
一、无限个域网(WPAN)无线个域网主要采用IEEE802.15标准。
无限个域网可以看成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特例。
其覆盖半径只有几米。
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语音通信网关、数据通信网关、信息电器互联与信息自动交换等。
WPAN通常采用微微蜂窝或毫微微蜂窝结构。
WPAN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相应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蓝牙技术、IrDA、Home RF、超宽带技术和ZigBee技术等,具体介绍如下:(一)蓝牙技术是一种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其基本网络结构是微微网。
其优点在于低功耗、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集成电路简单,易于推广等。
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5GHz ISM频段,消除了国界的限制,可在短距离中互相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其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在为3个使用短距离无线连接的通用应用领域提供支持,分别是数据和语音接入点、电缆替代和自组网络。
(二)IrDA技术是目前几种技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它采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介,支持各种速率的点对点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和设备中。
(三) Home RF 用于在家庭区域内,在PC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式工业标准。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一、综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能够在动态环境中感知并利用空闲频谱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干扰和节约成本。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
本文将对认知无线电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方面。
在频谱感知方面,认知无线电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主用户信号和其他非授权用户的信号。
常用的频谱感知方法有匹配滤波器、循环平稳特征分析、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中,往往会出现误判或漏检的情况,影响认知无线电的安全性能。
频谱分配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标是在保证主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非授权用户的收益。
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频谱分配方法有固定频率分配、动态频率分配、比例公平分配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最优的频谱分配。
接入控制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保证主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接入控制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接入控制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无线环境和用户行为时,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接入控制。
隐私保护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认知无线电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用户信息,因此存在泄漏用户隐私的风险。
常用的隐私保护方法有匿名化技术、加密技术、差分隐私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完全的隐私保护。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更高性能、更可靠、更安全的认知无线电系统。
1.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应运而生。
无线网络论文
无线网络论文
无线网络是指使用无线技术来实现信息传输和通信的网络。
无线网络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有很多关于无线网络的论文可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关于无线网络的论文主题的例子:
1. 无线传感器网络:该论文可以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原理、架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还可以研究如何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传输效率等问题。
2. 5G无线通信:该论文可以研究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
可以探讨5G网络的架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特点,以及5G对各行业的影响和应用。
3. 移动互联网:该论文可以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探讨无线网络在移动设备上的支持和优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4. 网络安全:该论文可以研究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可以探讨无线网络中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以及如何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5. 物联网:该论文可以研究无线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可以探讨如何实现各种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通信,以及物联网对各行业的影响和发展。
这些是仅仅一些关于无线网络的论文主题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领域和方向可以研究。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无线网络主题,并参考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撰写论文。
路由器无线信道选择
路由器无线信道选择无线路由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网络设备之一,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而正确选择无线信道则是保证网络稳定性和速度的关键。
本文将就路由器无线信道选择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无线信道选择无线信道是指路由器在工作中使用的频段,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无线频段。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无线信道的使用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所在的地区选择合适的无线信道。
二、选择合适的无线信道的重要性正确选择无线信道对于保障网络稳定性和提高网络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选择的无线信道与周围的其他设备冲突,会导致信号干扰较大,网络连接质量下降。
而选择合适的无线信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
三、无线信道选择的方法1. 自动信道选择大部分无线路由器都提供了自动信道选择功能,它能够根据当前网络环境自动选择最佳的信道。
这是最简单便捷的方式,用户只需要开启自动信道选择功能,路由器会自动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无线信道。
2. 使用无线扫描仪如果我们需要更加精细地选择无线信道,可以使用无线扫描仪来扫描当前的无线信道利用情况。
通过分析扫描结果,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较少被其他无线设备使用的信道,从而减少信号干扰。
3. 手动设置信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手动设置无线信道。
比如在有大量无线设备的环境中,自动信道选择可能无法选择到最佳信道。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参考无线扫描仪的结果,选择一个相对较少被占用的信道来手动设置。
四、无线信道选择的注意事项1. 避免与其他设备冲突在选择无线信道时,应避免与周围的其他无线设备(如邻居的路由器或其他无线设备)冲突。
选择一个较少被占用的信道可以大大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连接质量。
2. 注意信道的带宽信道的带宽直接影响到网络传输速度,一般来说,带宽较宽的信道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速度。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带宽较宽的信道。
3. 定期重新选择信道由于周围无线环境的变化,原本选择的信道可能会受到新的干扰。
基于信道选择的认知无线网络路由协议
第45卷第4期Vol.45 No. 4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2019年4月April 2019•移动互联与通信技术• 文章编号:1000#428(2019)04-0087-06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TN929.5基于信道选择的认知无线网络路由协议王玉婷3!郑国强3b,马华红3!吴红海3!李济顺O’5(河南科技大学a.信息工程学院;b.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5.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0)摘要:为保证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的稳定性,减少信道切换次数,降低端到端时延,提出基于信道选择的路由协议。
以信道可用概率和信道切换时延为信道选择标准,在确保信道可用的前提下,选择端到端时延最短的路由进行数 据传输,提高路由的时延性能和数据投递率。
仿真结果表明,与TDRP、PUC-JRCA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数据包传输 时延、数据投递率方面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认知无线网络;信道选择;信道可用率;切换时延;路由协议中文引用格式:王玉婷,郑国强,马华红,等.基于信道选择的认知无线网络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9,45(4): 87-92.英文引用格式:WANG Yuting,ZHENG Guoqiang,MA Huahong,et al.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channel selection [ J] .Computer Engineering,2019,45 (4) *87 -92.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Channel SelectionWANG Yutinga,ZHENG Guoqianga b,MA Huahonga,WU H onghai,LI Jishuna b c(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 Henan Key Laboratory for Machinery Desig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c.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ing Heavy Equipment,Henan Universi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471000,China) [Abstract] I n o 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routing,reduce the number of channel switching and decrease end-to-end delay,a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joint channel selection is proposed. The protocol takes channel availability and switching delay as channel selection c riteria.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channel availability,it chooses the shortest end-to-end delay r oute for data transmission to improvethedelay performance and data delivery rate of routing. Simulation results s 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acket switching delay and data delivery rate compared with TDRPand PUC-JRCA protocol.[Key words]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 channel selection ; channel availability; switching delay ; routing protocol DOI:10. 19678/j. issn. 1000-3428.0049332〇概述无线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得到高速发展,被广 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商业等领域,成为人类社会和 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线路由的信道范文
无线路由的信道范文无线路由1-13信道、带宽设置经验谈本文源自网络在无线信道冲突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下,无线路由该如何设置才能让发挥出最高速稳定的速率,这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普通环境下的路由无线速度:54MBPS --- 3.3MB/S150MBPS --- 6.8MB/S300MBPS --- 8.5MB/S54MBPS可以达到更高速率,这取决路由器质量做工,信道左右无干扰。
当你用54 MBPS无线路由,带宽为20MHz。
选择6信道时,6信道为电磁波激荡的波峰4、5、6、7、8信道以6信道信号最强,随两旁减弱。
如果你用300mbps选择6信道时,需要40MHz带宽,比54mbps大一倍,需求的通讯信道更多。
所以当你发现突发速率一下子下降很多时,你可能需要换个信道减少干扰了。
无线路由选择1、6、11信道时,无线客户端接收的信号强度各不相同。
一些无线客户端对12、13、14信道速率支持不完善;14信道是完全独立于13信道的无干扰信道。
宽带在3M/S以内时,选择20MHz的802.11n可以实现最少信道冲突。
1. IE802.11简介标准号标准发布时间IEEE 802.11b 1999年9月IEEE 802.11a 1999年9月 5.150-5.350GHz 工作频率范围2.4-2.4835GHz5.475-5.725GHz 5.725-5.850GHz非重叠信道数物理速率(Mbps)实际吞吐量(Mbps)频宽调制方式兼容性3 11 6 20MHz CCK/DSSS 802.11b24 54 24 20MHz OFDM 802.11a3 54 24 20MHz 802.11b/g15 600 100以上 20MHz/40MHz 802.11a/b/g/n2.4-2.4835GHz2.4-2.4835GHz 5.150-5.850GHzIEEE 802.11g xx年6月IEEE 802.11n xx年9月CCK/DSSS/OFDM MIMO-OFDM/DSSS/CCK2. 频谱划分WiFi总共有14个信道,如下图所示:1)IEEE 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3)每个子信道宽度为22MHz4)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5)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信道有频率重叠)6)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干扰信道 3. 接收灵敏度误码率要求速率 6Mbps 9Mbps 12MbpsPER(误码率)不超过8%18Mbps 24Mbps 36Mbps 48Mbps 54Mbps最小信号强度 -82dBm -81dBm -79dBm -77dBm -74dBm -70dBm-66dBm -65dBm4. 2.4GHz中国信道划分802.11b和802.11g的工作频段在2.4GHz(2.4GHz-2.4835GHz),其可用带宽为83.5MHz,中国划分为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北美/FCC2.412-2.461GHz(11信道)欧洲/ETSI2.412-2.472GHz(13信道)日本/ARIB 2.412-2.484GHz(14信道)2.4GHz频段WLAN信道配置表信道 1中心频率(MHz)2412信道低端/高端频率2401/2423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2417 2422 2427 2432 2437 2442 2447 2452 2457 2462 2467 24722406/2428 2411/2433 2416/2438 2421/2443 2426/24482431/2453 2426/2448 2441/2463 2446/2468 2451/2473 2456/2478 2461/24835. SSID和BSSID1)基本服务集(BSS)基本服务集是802.11 LAN的基本组成模块。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技术之一,无线网络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使用范围由一个小企业逐渐发展到可以在整个城市中使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行内部无线网络建设。
企业内进行无线网络建设具有无线网络安装方便,无线灵活性高,无线管理容易等特点,相对有线网络构建其性价比高,成本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
1、无线网建设标准1.1 802.11x标准目前,企业无线网建设主要使用802.11x标准,应用较多的是802.11a/b/g/n四个标准,其中802.11n在传输速度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该标准于2009年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
1.2 802.11a802.11a标准是802.11b标准的后续标准,它工作在5GHzU-NII 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it/s,传输层速率可达25Mbit/s。
可提供25Mbit/s的无线ATM(异步传输模式)接口和10Mbit/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MA/TDD(时分多址/时分双工)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
1.3 802.11b802.11b即Wi-Fi,它利用2.4GHz的频段。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它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its,无须直线传播。
1.4 802.11g802.11g是为了提高传输速率而制定的标准,它采用2.4GHz频段,使用CCK(补偿码键控)技术与802.11b(Wi-Fi)后向兼容,同时它又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支持高达54Mbit/s的数据流,所提供的带宽是802.11a的1.5倍。
1.5 802.11n802.11n增加了对于MIMO(多入多出)的标准,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允许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推荐文章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3篇热度:浅谈网络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网络技术应用论文3篇1000字热度: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保密知识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3篇热度: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一:1.引言随着Internet的迅速崛起,城域网中IP数据业务量日益增多,宽带城域网必须满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IP业务的承载,这使得以满足语音业务而设计的传统光传送网显得力不从心。
DWDM的出现使光网络发展有了质的飞跃,DWDM利用现有的光缆资源,提高了通信的容量,使光传送网具有极强的可扩容性,可以直接承载大颗粒业务,从而简化了网络结构,但受技术本身的限制,IP over DWDM只是光网络发展的一个过渡形式。
OTN技术又一次为传输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OTN的组网能力较强,不仅可提供与DWDM同样的大容量带宽,还可以为光网络提供灵活的管理维护功能,但是OTN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有因手动配置业务而导致出错率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和网管系统复杂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光网络技术(ASON)的概念被提出并被广泛关注。
2.光纤通信的发展自从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实验室不断实验到最后现场实验成功以来,光纤通信显示出了其功能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竞争力,而且光纤取代了电缆,光纤作为一种优质的传输介质,它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特点,这种优势使得光纤在网络中物理传输层的作用不可小觑[4]。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利用更是起了推动作用,由于光纤通信具有的一系列特点,使得光网络被全世界各家运营商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从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发展到同步数字体系SDH,又从SDH发展到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由点对点的DWDM发展成光传送网OTN,现在又向新一代的智能光网络构建。
这样,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可靠性、提高网络升级扩容能力、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供了多厂商环境下端到端电路配置。
认知无线电路由信道选择研究
前沿技术D I G I TAL COMMUN I C AT I O N /2010 8认知无线电路由信道选择研究覃凤谢 杜 杨 张 欣重庆邮电大学无线信息网络研究中心 重庆400065收稿日期:2009 11 110 引 言随着无线电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2003年FCC 报告[1]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致力于解决频谱稀缺的问题。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里,频谱随着时间、空间是动态变化的,当前更多的研究集中于物理层和MAC (m ed i u m access c w ntr o l)层[2-3],而对路由层的研究还很少。
仅仅考虑物理层和MAC 层并不能得到最佳的性能,只有在最优化物理层和MAC 层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路由层,才能得到更好的性能指标,所以认知无线电路由算法将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认知无线电路由机制在过去几年中,认知无线电路由协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文献[4]中,提出了多信道路由协议(mu lti channel routi n g protoco,l M CRP),它是一种按需路由协议,和(ad hoc on de m and distanre vector routing ,AODV )[5]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试图将不同的信道分配给不同的数据流,从而允许一个区域内的传输同时发生,以此来提高网络性能,即使在最坏情况下,也能找到一条路到达目的节点,但路由效果不是很好。
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路由跨层设计从文献[6]开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认知无线电路由的分层图模型,用分层图来模拟SOPs(spec tr um opport u nities),完成接口分配并计算路由,最大化网络容量和最小化邻居节点之间的干扰。
基于分层图,给出一个算法将路由计算和接口分配结合起来,从而完成路由的选择与信道的分配。
除此之外,在文献[7]中,提出了多频带认知无线电路由协议,采用类似于AODV 的方式,在源节点的RREQs (route requests)头部加上一个I D 号,在所有的信道上广播,从而分不同的路、不同的信道到达目的节点,目的节点在收到RRE Q s 后向源节点发送一个RREPs (route replys),同样在其头部加上与RRE Q s 相同的I D 号,沿反向路由返回源节点;源节点收到RREPs 后检测RREPs I D ,为每一个I D 生成路由表,最大的I D 被定义为表I D ,如果RREPs I D 大于表I D ,路由表根据RREPs 信息生成,如果RREPs I D 等于最大信道数M ,则最终路由表已经生成,同时所有路由建立,数据从I D 最小的路开始传输,直到传输成功为止,但这样开销很大,时延也很大,不适合于那些带宽要求很大的用户[8]。
wifi毕业论文
wifi毕业论文在当今数字化时代,WiFi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提供了无线网络连接,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上网体验。
由于其重要性,在大多数大学毕业论文中,Wifi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WiFi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以及在毕业论文中如何应用到WiFi。
WiFi的原理WiFi是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传输WiFi数据的无线电波,采用同频率的无线电波通信,无需电缆或光缆连接。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路由器和客户端(智能手机、电脑等)。
无线路由器通过传输无线网络信号向客户端提供网络连接,客户端接收无线网络信号,使用户能够访问因特网。
WiFi的工作频率在2.4GHz到5GHz之间,其速度可达100Mbps或更高。
WiFi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WiF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1.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系统中,WiFi用于将智能家居设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这样,您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锁、智能灯和智能电视等等。
2.商业和企业许多企业和商业机构都有WiFi网络,以方便客户和员工上网。
商业和企业WiFi网络通常比家庭WiFi网络更安全,因为它们使用更多的安全功能,如WPA / WPA2加密和AAA机制等。
3.教育学校和大学经常提供WiFi网络,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上网。
学校WiFi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外,学校WiFi网络还可以通过开发应用程序,支持学生的在线交流和即时通讯。
如何应用 WiFi 在毕业论文中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WiFi是一个非常好的毕业论文主题。
以下是一些学生可以选择的WiFi主题:1.改善WiFi速度和可靠性的技术学生可以研究一些新技术和算法,以改进WiFi速度和可靠性。
这项研究可以涵盖技术如802.11ax、802.11ad、Beamforming、QoS和MIMO等。
2.保障WiFi 网络的安全在本研究中,学生可以研究和研究有关WiFi网络安全的最新技术。
认知无线网络技术的卫星通信论文
认知无线网络技术的卫星通信论文一、卫星通信的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由各类地球站与通信卫星构成,通过完成功能予以划分,它大概包含业务网络与治理网络两部分。
现如今卫星网络当中,上面两部分内容只做简单业务呼叫处理与通信链路维护工作,功能构成相对比较简单,对于环境信息感知与用户相关信息,网络状态猎取方面处理的不够理想。
每个卫星通信的网络能够说是互相独立的,对信息交互交流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造成通信资源利用率很低,多网系的融合与智能化的决策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任务。
卫星通信网络当中将认知技术和卫星通信联网,组建一个卫星通信系统,能够说是现今解决上面所提问题的最佳选择。
1.用户的预感知相关技术。
用户的预感知相关技术指的是将用户个人喜好和通信政策有机融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在不同的基础上应合理考虑用户的个人喜好。
在卫星的语音通信当中,用户保障基本语音业务就能够了。
但是在综合应用领域,不但要将用户服务质量列入其中,还要对各种抗干扰因素综合考虑。
在视频通信当中要把用户对于延迟等各种指标要求也一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最终对用户需求予以满足。
2.环境的预感知相关技术。
卫星通信环境当中雨雪等对部分频段信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中心站与远端站对当地雨雪等信息实行预感,基于雨雪特性与通信轨道估量感知的信息,各类信息集中于中心站,再经中心站分配到各处,给各个站点分配功率与宽带相关资源。
当业务建链以后,经远端站把感知信息报上来,再对链路的特性做综合评估,同一时间对初始建链数据库实行修正,资源分配自主学习功能就此达成,对系统频谱相关资源的利用率会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二、认知无线网络技术在卫星通信中未来的进展前景最近几年时间,认知无线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相关技术能够说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展开了一个新局面。
卫星无线网络关键的技术研究包含对无线卫星网络的体系结构的支持,对无线运行网络的层协议、互联网规定协议与传输层相关协议卫星链路要求的支持等等。
卫星无线网络能够说是地面无线技术处于卫星通信相关领域当中的演变及应用,把它视作卫星分组相关业务与减少系统的复杂性一种努力,旨在将大流量的分组数据廉价提供给用户。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控制与优化研究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控制与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多媒体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给无线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信道控制与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无线网络中的信道对于无线网络而言,信道指的是无线电波传输所需要的物理介质。
因此,无线网络中主要有两类信道: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其中物理信道指的是无线电波传输的介质,主要有无线电源、天线、传输媒介以及接收器等。
逻辑信道则指的是通过物理信道实现互联的虚拟通信路线。
在无线网络中,信道分为很多种类,如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而在同一链路上也可能存在多个信道。
此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同一信道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数据的传输效果也难以预测。
二、信道控制的重要性在无线网络中,调节信道状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质量。
通过对信道的调节,可以实现信道的共享,进而最大化利用带宽资源。
同时,它也可以降低信道冲突的概率,避免网络的拥塞。
信道控制的实现主要靠软件来实现,软件可以对无线网络的物理参数进行监测和调节。
如果需要增加带宽,可以采用动态分配信道的方式。
通过监测网络数据状况,借助算法实时将资源分配给具体的网络功能,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信道和网络资源了。
三、优化技术的发展在无线网络中,优化技术主要依赖于信道控制和分配技术。
其中,信道控制技术是基础,分配技术则是精髓。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带宽的分配通常是基于固定的规则,无法适应网络数据量的变化。
为此,近年来,控制算法的应用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
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的策略选择技术,采用宏观掌控的方式进行监测和调节,可以使网络传输更加高效。
此外,无线网络中的信道质量控制技术也应运而生。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对网络节点进行动态调整,增加网络性能,避免网络拥塞发生。
多跳认知无线网络中的控制信道
/
一
,
、
,
_ 、 、 l
\ ~
…
/
- 1
… r
~ 一 //
、
关键词 :认 知 无线 电; 多跳 网络 ;分布 式算 法 ;控 制信 道
引言
/ - - . . . . . . i i D l | 一 … ~、 、
认 知 无 线 电 是 为解 决 目前 频 谱 利用 率 低 的 问题 而提 出 的一 种 技 术 。 在 认知 无 线 网络 中 ,认 知 无 线 电用 户 利 用主 用 户 未使 用 的 频 谱 ,从 而与 具 有授 权 的 主 用户 共 享频 谱 。 这就 使 得 认 知无 线 电 用户 可使 用 的频 带在 时 间上 和空 间 上都 是 动 态 变化 的 。 为 了使 这 些 认 知 用 户能 在 互不 干扰 的情 况 下 进行 通 信 ,需要 对 可使 用 的 频
山 西 青 年
科 技 论 坛
多跳认知无线 网络 中的控制信道
吴 春 德
5 1 0 6 3 0 广 东省电信规 划设计院有限公 司 广东 广州
“ e r fe r e Pr i ma ry …
,
,
摘 要 :本 文研 究 了多跳 认知 无线 网络 中的控 制信 道 选择 问题 。 多跳 网络 没有 控 制 中心 ,需要 节点 间 交换 大量 的控 制信 息来 协调 通 信 和 优 化 资 源分 配 ,这 些控 制信 息 一般 通 过控 制 信 道 来传 播 。 但 认 知 无 线 网络 很难 为所 有 节 点找 到一 条 公 共信 道 来作 为控 制信
、
~
. . .一
一
图1 认 知无 线 网络举例
wifi网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论文
WiFi网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论文1. 引言WiFi网络,作为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WiFi网络的结构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 WiFi网络的结构原理WiFi网络的结构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2.1 无线设备WiFi网络的关键组件是无线设备,包括WiFi路由器和无线终端设备。
WiFi路由器作为核心设备,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无线终端设备则是通过无线信号与WiFi路由器进行通信。
2.2 无线信道WiFi网络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的传输。
无线信道是指无线设备用来传输数据的频率范围。
WiFi网络使用2.4GHz和5GHz两种频段进行通信,其中2.4GHz频段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而5GHz频段则主要用于高密度场所和企业网络中。
2.3 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是用来扩大WiFi网络覆盖范围的设备。
它负责接收无线信号并将其转发到有线网络中。
通过添加多个AP,可以实现整个区域内的无线覆盖。
2.4 网络安全WiFi网络的安全性对于保护用户数据的机密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安全机制包括WiFi加密、身份验证等。
WiFi加密技术主要分为WEP、WPA和WPA2加密方式,其中WPA2是目前最安全的加密方式。
3. WiFi网络的应用3.1 家庭网络WiFi网络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在家中安装一个WiFi路由器,家庭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房间内无线上网,方便他们在家中任何地方访问互联网。
3.2 商业场所商业场所如酒店、咖啡厅、图书馆等也广泛使用WiFi网络。
这些场所安装了多个无线接入点,以便顾客和员工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高速的无线上网服务。
3.3 教育领域WiFi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学校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无线上网,以便他们在课堂上获取资料、进行在线学习等。
此外,学校也可以利用WiFi 网络实现校园内的智能化管理。
3.4 工业控制WiFi网络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EWA博弈抽象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选择
影响;文献『 提 出了一种基于连锁博弈 的信道分配算 9 1 法,从时域 角度 引入关联均 衡 的概念 , 如果认知 网 但
络有新的用户入网, 其性能会快速恶化; 文献[ l 1 给 O
出了一种 基 于学 习 自动机 的信 道 分配 算法 ,以减 少
作参数 ( 发射功率 、工作频段 、 调制方式等 ) ,从而完 成通信 【.因具有动态利 用频谱资源 的特 点 , 2 J 认知无 线电技术 为缓解 当前频谱资源危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平性. 关 键 词 :认 知 无 线 电;E A学 习 ;信 道优 先度 ;效 用 函 数 W
中图分类号 : N 2 . T 99 5
文章编号: 2589 ( 1)608—5 05—272 00—500 0
Ch n e e e to s d o a n lS lc i n Ba e n EW A m e Ab t a to n Co n tv Ga s r c i n i g ii e
e p r n ewe h trcin( WA)g melann sp o oe .Smuain r ar d o tt o aet e x ei c- i tata t e g o E a er igi rp sd i lt saecri u o cmp r h o e
l a n n ut ma a b s d a g rt m t o r g e e r i l o ihm . Th e u t h w h t y l a n n e rig a o t - a e l o ih wih n - e r t l a n ng a g rt e r s l s s o t a ,b e r i g hi o i a x re c , h l o ih a e e t c a n l wih t e b s v i bi t o o n tv s r ,i c e s s rc le pe in e t e a g rt m c n s l c h n e s t h e t a a l l y f r c g ii e u e s n r a e t a i t e e e tv y t m h o g p t a d ha e b t e q iy i e o r e a l c t o h r c i e s s e t r u h u , n v e t r e u t n r s u c l a i n. i o Ke yw o ds o n tv a i , r :c g i ie r d o EW A e r i g c a n lp i r t , tl y f n to la n n , h n e ro iy u i t u c i n i
无线网络管理中的信道分配问题研究
无线网络管理中的信道分配问题研究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无线网络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分配问题成为了无线网络管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信道分配的意义、目的、信道分配算法以及信道分配现状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道分配的意义无线网络通过无线信道来传递信息,因此无线网络中信道的分配非常重要。
信道分配不仅关系到无线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与无线网络的带宽、吞吐量、延迟、簇头选举等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信道分配的效果也直接影响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以及用户的体验。
二、信道分配的目的在无线网络中,信道分配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在有限的频率资源下,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是信道分配的重要目标。
合理分配信道可以避免频繁的信道冲突,减少信道的利用率低的情况,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和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2、提高网络性能:无线网络中的信道利用率和信道分配策略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
合理分配信道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包括吞吐量、延迟、抗干扰性等。
3、提高用户体验:合理分配信道可以避免网络拥塞等问题,提高用户的体验。
三、常用的信道分配算法常用的信道分配算法包括以下几种:1、固定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道分配技术,它将高速数据流分为多个低速数据流进行传输,以避免信号干扰。
它是将有限带宽的信号分为多个窄带信号流的技术。
2、时分复用(TDM):TDM是将同一频率率域上的不同时间段中的多路信号按一定的规则置于时间序列上的技术。
用于在共享同一信道上发送多路数据流。
3、空分复用(SDM):SDM是一种利用空间上不同的天线来分配信道的技术。
利用多个天线利用同一频率信道资源进行并行传输原理,从而提高信道利用率。
4、碎片化频率复用(FFR):FFR是一种动态调整信道使用的技术。
将频带分为多个小的子载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子载波进行重组使其适应当前网络状态,降低了分配的风险,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更加优秀。
毕业论文无线信道设计
毕业论文无线信道设计无线信道设计无线通信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了人们沟通交流的必备手段。
而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无线信道设计是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
本文将从无线信道的定义、特点以及其设计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无线信道的定义和特点无线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包括了电磁波和光波等,是无线通信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是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变化的,同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障碍物、电磁干扰等。
在无线信道中,干扰、多径传输和衰落等是常见的问题。
由于干扰,信道中的无用信息会干扰到有效的信息,导致信噪比降低,影响通信品质。
同时,多径传输会导致发送的信号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发生时延和相位延迟等问题,导致信号失真。
另外,在高频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其他频段的干扰或是因为传输距离过长而导致的衰落会使得信号逐渐衰减,直至完全消失。
二、无线信道设计方法无线信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传输速率和有效性。
常用的无线信道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天线设计天线的设计是关键之一,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效果和距离。
受限于卫星技术还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所以天线一般会考虑向上收角度、向下收角度和幅度等因素,来降低天线在地面和建筑物上的影响。
同时,合理的天线高度对信号接收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2、频谱设计频谱是指无线信号中的电频范围。
合理的频谱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利用率和传输速度。
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网络架构合理规划频率带宽,避免在使用频率时发生干扰。
3、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多径传输和衰落等问题。
通过调整信号的功率,使其达到合适的强度,可以降低信号的抗干扰性,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使得信息传输更加可靠。
4、误码率设计误码率是指误码位数与总位数之比。
信道优化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信道参数和解调器来降低误码率,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误码率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网络架构来进行调整,合理地选择码错纠系统和解码器,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无线网络论文信道选择论文
摘要:针对授权用户受到的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信道选择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认知用户通过学习历史信道的选择经验,选择成功传输率最大的信道接入。
仿真表明,该算法与随机信道选择算法相比,提高了平均成功传输概率,减小了切换开销。
关键词:认知无线网络;信道选择;成功传输率
channel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 model in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s
xu zhaol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collision between cognitive user and authorized user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a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cognitive user are able to select the channel with the max transport probability by learning the history information of channel selection,and then the cognitive user could maximize the success turansport probability.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ing
with the random channel selection algorithm,this algorithm not only inprove the average success turansport probability,but reduce the switch cost.
keywords: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s;channel selection;successful transfer rates
一、算法的描述
在检测到的可用信道集合中,认知用户根据动作选择模块接入信道,判断传输过程是否发生冲突,当发生冲突则重新接入请求,当未发生冲突则对信道的成功传输率和强化强度值更新,获得新的信道选择概率,再判断信道选择概率是否超过阈值,超过阈值算法结束,若未超过阈值则更新动作选择模块,进入下一次迭代。
二、算法的实现
学习者根据动作选择模块选择信道,动作选择模块(策略)可通过式(1)来描述,即:
(1)
其中,为t期认知用户可选择的信道,为t期认知用户选择信道i的概率。
式(1)为认知用户可用的信道集合。
根据是否成功传输和认知用户是否选择信道i的结果来更新成功传输率和强化强度值。
成功传输率更新模块可用更新规则(2)来描述,即:
(2)
其中,表示t期后选择信道i且成功传输的次数,表示t期后选择信道i的次数,表示t期信道i的成功传输率,认知用户选择信道i传输成功时,,否则。
强化强度值更新模块可用(3)来描述,即:
(3)
其中表示t期信道i的强化强度值,表示在t期,其他认知用户选择信道集合时,认知用户选择信道i的报酬。
信道i传输成功时取值为1,信道i传输不成功时取值为0。
根据成功传输率和强化强度值更新模块得到新的动作
选择,认知用户在期选择信道i的概率为:
(4)
三、仿真及分析
在仿真中,认知用户选择信道j的初始概率为;信道的初始强化强度值;
假设有单个认知用户,可用信道数为5,授权用户在不同信道上的返回概率向量为,认知用户共学习200个仿真时刻。
图1可知,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认知用户选择ch2的概率逐渐增大,而选择其它信道的概率逐渐减小,证明认知
用户能够自适应的选择授权用户返回概率最小的信道,主动避免了与授权用户的冲突。
图2可知,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相比与随机选择算法,基于roth-erev学习模型的信道选择算法的系统的平均成功传输概率是有较大增幅,证明该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成功传输率,避免了与授权用户的冲突。
四、结语
本文将基于r-e模型的信道选择算法引入到认知无线网络中,认知用户能够自适应的选择授权用户返回概率最小的信道,避免与授权用户的冲突。
本文考虑的是单个用户的学习模型,考虑多认知用户的情况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