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如图字体为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2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的情形。
电视剧甲:在太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儒学生在丞相推荐下去荆州做官。
电视剧乙: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考试每年吸引了近千名考生,他们皆以“进士及第”为极高荣耀。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汉
B.秦、唐
C.汉、唐
D.唐、元
3 . 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4 .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乾隆皇帝时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是
A.广州
B.台州
C.香港
D.台湾
6 . 他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他是
A.房玄龄B.魏征C.姚崇D.宋璟
7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其中“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定都大都
8 . 本学期,“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相继在我县中小学校举行,县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为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长生殿》
C.《桃花扇》
D.《牡丹亭》
9 .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0 .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面关于新疆地区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置安西都护府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1 . 一位同学对两宋时期的一些特点作了总结,他总结出两宋时期有如下特点。
他的总结有几点是正确的?()
① 民族政权并立② 经济重心南移③ 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④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4点B.3点C.2点D.1点
12 . “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
30万的岁
币……简直不值一提。
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事之后,北宋迈向巅峰。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段材料叙述的是澶渊之盟
②北宋向辽交纳岁币,引起人民极度不满
③政治的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④对北宋人民而言,该和议是屈辱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 .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14 .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中详细介绍。
该书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15 .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鉴真东渡②文成公主同松赞干布和亲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二、综合题
16 . 中日关系成为近年来较热的中国外交问题,在久远的唐朝,中日关系在曾有过和谐友好,中国也曾是日本的老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鉴真是如何“传道艺”的?
(2)根据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外交传统?你从这位高僧身上学到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
为此日本采取了哪些做法?
(4)钓鱼岛问题把中日关系推到风口浪尖。
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7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中提到的“长策”制度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主要包括那些考试科目?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使唐朝达到了哪些社会盛世?(写两个)
探究二科技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举一例即可)
探究三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4)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5)从材料中的人物的一些史实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
请你根据图片用史实说明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6)从以上两个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交流与国家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四感悟篇
(7)请你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唐朝的社会特点。
(8)谈谈唐朝这种局面的形成,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1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徘徊并趋于落后,而在西方,进入18世纪中期以后,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欧美各国扩散,人类社会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材料二: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
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
当时,沈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1)请指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各是什么?
(2)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实现电气化的分别是哪些国家?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明末清初,我国垂头丧气开始徘徊并逐步落后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