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6、大使馆妈妈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感 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 味, 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 表见 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 检查初读理思路
2、指导理解。
1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 什么?还可
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 “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 中,我们可以
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 答,想 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 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 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 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 兰的舅舅并向他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 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信,感谢使馆 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 “大使馆妈妈”呢?结合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 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强盛了,我们 才会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地生活。
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 10 个生字,会认 2 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 不断激励自 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爱尔兰驻中国大使馆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
中 国 驻 多 米 尼 克 国 大 使 馆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 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 情感。
2.会认本课的生字,感受陈小龙在孤独无 助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后 他的感激之情。
听读课文
(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
取得( )。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炼(
)彼(
)
葡(
)练(
)履(
)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 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 4) 教学随笔: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
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 最后提 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 了他怎 样的感情?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 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读一读
驻逗厨鞠躬衷 由衷 安顿 举目无亲
初读思考
1.什么叫大使馆? 2.文章写了什么事? 3.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叫 “妈妈”?
理解课文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 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也不会 当地的语言,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 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 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是怎样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 是怎 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 什么?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
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办
1、 课文配套录音带。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课时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 山海 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 德”和 “私德”。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 味, 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 表见 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 检查初读理思路
2、指导理解。
1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 什么?还可
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 “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 中,我们可以
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 答,想 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 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 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 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 兰的舅舅并向他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 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信,感谢使馆 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 “大使馆妈妈”呢?结合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 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强盛了,我们 才会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地生活。
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 10 个生字,会认 2 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 不断激励自 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爱尔兰驻中国大使馆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
中 国 驻 多 米 尼 克 国 大 使 馆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 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 情感。
2.会认本课的生字,感受陈小龙在孤独无 助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后 他的感激之情。
听读课文
(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
取得( )。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炼(
)彼(
)
葡(
)练(
)履(
)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 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 4) 教学随笔: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
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 最后提 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 了他怎 样的感情?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 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读一读
驻逗厨鞠躬衷 由衷 安顿 举目无亲
初读思考
1.什么叫大使馆? 2.文章写了什么事? 3.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叫 “妈妈”?
理解课文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 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也不会 当地的语言,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 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 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是怎样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 是怎 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 什么?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
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办
1、 课文配套录音带。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课时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 山海 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 德”和 “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