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和糖尿病合并存在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全疗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相对单纯的肺结核患者来说中毒症状更加明显,病变广泛,病情重,空洞,干酪病灶,排菌病例多,发病率高,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通过合理药物治疗,有效的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标签:肺结核;糖尿病;临床分析
肺结核、糖尿病是当今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些年来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两病并发,并且相互影响疗效,延长疗程,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就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单纯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其相关临床特点。

并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列为研究组: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龄32岁~72岁,平均年龄52岁,初治65例,复治15例。

单纯肺结核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岁,初治82例,复治18例。

2组资料在性别、年龄、以及初治、复治这几方面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根据研究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为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B组为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上(含),对两组病灶吸收好转率以及痰菌转阴率进行比较。

1.2诊断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按2000年中华医学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及治疗指南》[1]作为参考,所有病患者临床症状、胸部CT或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纤维支气管镜、痰涂抗酸杆菌来确诊为肺结核。

而痰涂片连续3次以上判定为阳性。

糖尿病诊断标准:按我国1999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作为參考。

1.3治疗方案: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为主要药物强化治疗4个月后,再继续7个月的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则采用适当控制饮食并配合合理的运动,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选用降糖药物;相对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采用适量胰岛素代替治疗法,使患者病情得以控制,避免其恶化。

1.4统计学方法:两组资料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X2检验判断组间数据差异。

2结果
2.12组数据的临床表现(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咳嗽咯痰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咯血、发热、合并空间、痰菌阳性上进行比较却有明显差异(P<0.05)。

2.2研究组A、B 2组血控制情况与治疗效果的比较(表2):两组间的疗效有明显差异,A组病灶吸收好转率和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B组(P<0.05)3讨论
结核与糖尿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都是比较普遍的多发病。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风险比普通肺结核患者的风险高出3~6倍,近年来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这将对肺结核患者疫情的控制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表2研究组A、B2组治疗效果的比较[例(%)]组别例数病灶吸收好转率痰菌阴转率A组4441(93.2)42(95.5)B组3626(72.2)*23(64)*P值P<0.05 P<0.05注:*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
3.1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1)患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

而高血糖状态养分充足,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生长与繁殖,同时也使血浆渗透压升高,阻止了白细胞的吞噬细菌能力,降低了患者的抗感染能力;脂肪代谢的紊乱,能升高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浓度,甘油产物增加,使得结核菌的生长与繁殖力增加;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当体内的蛋白质合成降低,分解加快,从而导致免疫球蛋白下降。

(2)维生素代谢异常。

当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A 缺乏,导致患者呼吸道黏膜完整破坏,削弱对感染的防御功能,使结核菌更容易生和繁殖。

(3)糖尿病引起肺部的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的病变能导致气管反应下降、糖尿病患者肺毛血管床减少、血管基底增厚、肺弹性下降、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弥散功能下降、顺应性下降,都易发生肺部感染。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有效的控制血糖,使抗结核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3.2肺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核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从而加重糖尿病。

结核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的传染性疾病,它能使正常的胰腺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胰岛受体功能大大降低,难以控制血糖的稳定。

同时,如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对降糖药物或糖的代谢具有一定影响,甚至有拮抗作用,能损害肝肾功能,加重糖的代谢紊乱[3]
3.3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两病合并的产床特征:痰菌阳性率高、咯血发生率高、PPD阴性率高、病灶范围广泛,主要以浸润干酪样病变为主,病变进展快、空洞率高、支气管结核播散常见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而治愈率和血糖控制的好坏密切相关。

以两病需要同时干预治疗为关键,其治疗效果取决于是否有效的控制血糖与积极地采取抗结核治疗,当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表现理想者,
其病的治疗效果也表现良好,而当血糖控制水平不理想者,其治疗效果较差。

而且,抗结核治疗的时间一般比普通患者治疗时间要长。

所以,目前有不少学者都建议延长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时间,至少为一年[4、5]
总之,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因此给肺结核病的控制带来更多的困难。

在临床治疗中,肺结核患者应更加注意定期检查血糖、积极控制血糖、合理抗结核治疗、提高身体的抗感染能力,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愈率,最终帮助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合并症的恢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病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