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中级财务会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利润分配 ----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见教材253页【例12】
2.财产股利
33
• 用以分派股利的非现金资产如为其他公司 有价证券,一般按有价证券的账面价值计 价;
• 如为本公司的产品, 视同销售处理.
公司宣告分派财产股利时: 借: 利润分配 贷: 应付股利
实际分派财产股利时: 借: 应付股利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建立 的企业。 具有以下特点: 1.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律主体 2.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
限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是纳税主体 4.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得抽回但可以转让
5
• 国有独资企业是指由国家独立出资建立的企业。 国有独资企业的性质与个人独资企业不同,而与 有限责任公司相同。国有独资企业与有限责任公 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出资人为国家,而非个人 或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响
2
独资企业是指由个人独立出资而建立的企业。独资 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独资企业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 2.业主对企业的债务单独负有无限的清偿责任。 3.独资企业不是纳税主体。 4.业主对企业财产和赚取利润具有完全的支配权。 5.开办手续简便。
3
合伙企业是指两人以上按照协议出资、共同经营、 共负盈亏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法律主体,负有无 限责任,取得的收益由出资人(合伙人)按个人所 得交纳个人所得税。 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区别在于:为了明确各合伙 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应订立书面形式的合伙 契约,以契约形式规定企业收益的分配方法、合伙 人出资额的转让方法以及解散与清算的程序等。 合伙企业有以下特征: 1.各合伙人之间互为代理 2.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负有连带无限责任 3.财产共有
(1)法定盈余公积 ——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
(2)任意盈余公积 ——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
2.未分配利润 ( Undistributed profit )
23
二、留存收益的会计处理
(一)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
1.提取时:
借:利润分配 贷:盈余公积
注意标明 明细科目
企业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 50%时,可以不再提取;
见教材249页【例8】
24
2.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 超过注册资本25%以上的部分,可以用于 转增资本。
25
3.用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 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一般 先使用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用完 以后,再按规定使用法定盈余公积。
注意其帐务 处理
19
(二)其他资本公积
1.享有的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的份额 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3.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5.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资本公积主要用
于转增资本。
20
本 • 由股本(或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股本
或实收资本溢价)两部分构成
11
(一)投入资本概述
1.投入资本的主要法律规定 2.投入资本的分类( 按投资主体 )
国家投入资本 法人投入资本 个人投入资本 外商投入资本
12
(二)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
1.一般企业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 Paid-in capital )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可能不存在)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企业组织形式 • 所有者权益会计,要解决不同企业的所有
者对企业应承担的风险及其享有的利益。 • 国际通行的作法是按企业资产经营的法律
责任,把企业划分为非公司型企业和公司 型企业。
1
• (一)非公司型企业
独资型企业
合伙型企业
• (二)公司型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企业组 织形式,对 所有者权益 的会计处理 有很大的影
13
2.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按股票面值计算) ( Common stock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可能不存在)
14
注意: 股份公司认购方式发行股票
见教材243页【例1,2,3,4】
15
二、资本公积
( Capital reserve )
(一)资本(或股本)溢价 1.资本溢价 • 投资者投入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
资额部分,应计入“实收资本”科目,大 于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会计分录前 面已列示
16
• 在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新股东的出资额往往会 大于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原因是:
(1)原股东出资时与新股东出资时的资本利润率 不同。在企业经营一段时间以后,资本利润率会 有所提高,表明企业的原有资本已经增值。因而 新股东加入时,应以高于原股东的出资额占有与 原股东等量的股份。
28
(三)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
1.当年出现亏损 2.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3.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3.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29
三、股利分派
• 股利是指公司企业依据公司章程规定发放 给股东的投资报酬,其实质是公司财富中 属于股东收益盈余的一部分。
• 我国《公司法》规定,税后利润提取法定 盈余公积之后,余下部分应先发放优先股 股利,然后依董事会决定提取任意盈余公 积,再余下的部分可向普通股股东分派普 通股股利。
38
思考题
1.何谓有限责任公司?有何特征? 2.何谓股份有限公司?有何特征? 3.简述投入资本的主要法律规定。 4.简述股票发行、认购及违约的会计处理。 5.何谓资本公积?其构成内容如何? 6.试述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 7.何谓股票分割?意义如何?
39
37
五、前期损益调整
Prior year income adjustment (PYIA) •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前期损益调整项目而
调整留存收益时,这类项目不列入损益表, 而是直接调整留存收益期初余额。 • 会计核算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归集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 利润”科目 • 调整本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34
3.股票股利
• 既不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 总额。只是股东权益内部各项目之间发生的增减 变动。 实际派发股票股利时:
借: 盈余公积 / 利润分配 贷: 股本
4.清算股利(实质是资本的返回) 5.负债股利
35
四、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涵义及性质 股票分割时,虽然股票股数增加面值变小, 但股本的面值总额及其他股东权益,并不 因之而发生任何增减变化,故不必 作任何会计处理。
26
(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收入、 成本
本年 利润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的 其他明细科目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27
• 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 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同时,将“利润分配”其他二级科目的余 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经过上述结算后,“利润分配——未分配 利润”科目的余额如果在贷方,即为未分 配利润;如果在借方,则为未弥补亏损。 未弥补亏损为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
第三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及构成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 • 是公司企业历年剩余的净收益累积而成的
资本,依靠公司经营所得的盈利累积而成。
21
(二)留存收益的构成
盈余 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已拨定的 留存收益
未分配 利润
未拨定的 留存收益
22
1.盈余公积 ( Surplus reserve )
• 国有独资企业除了一般不存在资本溢价以外,其 他与有限责任公司相同。
6
二、所有者权益的涵义及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涵义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规定,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 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所有者权益是体现在净资产中的权益,是 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7
30
(一)股利分派限制
1.法律上所规定的制约 2.现金支付能力的制约 3.与优先股股东的契约 4.董事会自行限制 5.股东要求与税收政策的制约 6. 国家税收政策
31
(二)股利分派的有关日期
1.宣告日 2.除息(利)日: 停止过户日 3.股权登记截止日 4.分派日
32
(三)股利的种类
1.现金股利 宣告派发现金股利时: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留存收益
一般作为 资本公积
9
• 分类的目的: 1.让股东和债权人知道,公司付给股东的
款项是利润的分配还是投入资本的返还. 2.股东用累计利润来判断管理人员的称职
程度 .
为什么?
10
第二节 投入资本与资本公积
一、投入资本 (一)投入资本概述 • 投入资本是股东或其他人提供给公司的资
相当于股票面值部分计入“股本”科目, 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计入“资本公 积—股本溢价”。 • 委托证券商代理发行股票而支付的手续费、 佣金等,应从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企业 应按扣除手续费、佣金后的数额计入“资 本公积--股本溢价”
18
•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也会产生资本或股本溢价
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 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 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 的区别。 • (一)性质不同 • (二)权利不同 • (三)偿还期限不同 • (四)风险不同 • (五)计量不同
8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原股东的出资额与其实际占有的资本不同。 企业经营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会形成一部分资本 公积和留存收益。这部分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虽 未转入实收资本,但归原股东所共有。因而新股 东加入时,如与原股东共享这部分资本公积和留 存收益,也应付出高于原股东的出资额而占有与 原股东等量的股份。
17
2.股本溢价 • 溢价发行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
(二)股票分割与股票股利
36
• 股票分割会使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成倍增加, 但并不影响股本的面值总额;由于股票面值相应 减少,其价格也会相应下跌。
• 股票分割与发放股票股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 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均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但均会引起 股票价格下跌; 不同之处是股票分割不影响股东权益的结构,而 发放股票股利会影响股东权益的结构。
见教材253页【例12】
2.财产股利
33
• 用以分派股利的非现金资产如为其他公司 有价证券,一般按有价证券的账面价值计 价;
• 如为本公司的产品, 视同销售处理.
公司宣告分派财产股利时: 借: 利润分配 贷: 应付股利
实际分派财产股利时: 借: 应付股利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建立 的企业。 具有以下特点: 1.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律主体 2.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
限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是纳税主体 4.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得抽回但可以转让
5
• 国有独资企业是指由国家独立出资建立的企业。 国有独资企业的性质与个人独资企业不同,而与 有限责任公司相同。国有独资企业与有限责任公 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出资人为国家,而非个人 或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响
2
独资企业是指由个人独立出资而建立的企业。独资 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独资企业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 2.业主对企业的债务单独负有无限的清偿责任。 3.独资企业不是纳税主体。 4.业主对企业财产和赚取利润具有完全的支配权。 5.开办手续简便。
3
合伙企业是指两人以上按照协议出资、共同经营、 共负盈亏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法律主体,负有无 限责任,取得的收益由出资人(合伙人)按个人所 得交纳个人所得税。 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区别在于:为了明确各合伙 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应订立书面形式的合伙 契约,以契约形式规定企业收益的分配方法、合伙 人出资额的转让方法以及解散与清算的程序等。 合伙企业有以下特征: 1.各合伙人之间互为代理 2.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负有连带无限责任 3.财产共有
(1)法定盈余公积 ——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
(2)任意盈余公积 ——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
2.未分配利润 ( Undistributed profit )
23
二、留存收益的会计处理
(一)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
1.提取时:
借:利润分配 贷:盈余公积
注意标明 明细科目
企业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 50%时,可以不再提取;
见教材249页【例8】
24
2.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 超过注册资本25%以上的部分,可以用于 转增资本。
25
3.用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 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一般 先使用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用完 以后,再按规定使用法定盈余公积。
注意其帐务 处理
19
(二)其他资本公积
1.享有的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的份额 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3.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5.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资本公积主要用
于转增资本。
20
本 • 由股本(或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股本
或实收资本溢价)两部分构成
11
(一)投入资本概述
1.投入资本的主要法律规定 2.投入资本的分类( 按投资主体 )
国家投入资本 法人投入资本 个人投入资本 外商投入资本
12
(二)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
1.一般企业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 Paid-in capital )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可能不存在)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企业组织形式 • 所有者权益会计,要解决不同企业的所有
者对企业应承担的风险及其享有的利益。 • 国际通行的作法是按企业资产经营的法律
责任,把企业划分为非公司型企业和公司 型企业。
1
• (一)非公司型企业
独资型企业
合伙型企业
• (二)公司型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企业组 织形式,对 所有者权益 的会计处理 有很大的影
13
2.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按股票面值计算) ( Common stock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可能不存在)
14
注意: 股份公司认购方式发行股票
见教材243页【例1,2,3,4】
15
二、资本公积
( Capital reserve )
(一)资本(或股本)溢价 1.资本溢价 • 投资者投入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
资额部分,应计入“实收资本”科目,大 于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会计分录前 面已列示
16
• 在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新股东的出资额往往会 大于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原因是:
(1)原股东出资时与新股东出资时的资本利润率 不同。在企业经营一段时间以后,资本利润率会 有所提高,表明企业的原有资本已经增值。因而 新股东加入时,应以高于原股东的出资额占有与 原股东等量的股份。
28
(三)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
1.当年出现亏损 2.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3.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3.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29
三、股利分派
• 股利是指公司企业依据公司章程规定发放 给股东的投资报酬,其实质是公司财富中 属于股东收益盈余的一部分。
• 我国《公司法》规定,税后利润提取法定 盈余公积之后,余下部分应先发放优先股 股利,然后依董事会决定提取任意盈余公 积,再余下的部分可向普通股股东分派普 通股股利。
38
思考题
1.何谓有限责任公司?有何特征? 2.何谓股份有限公司?有何特征? 3.简述投入资本的主要法律规定。 4.简述股票发行、认购及违约的会计处理。 5.何谓资本公积?其构成内容如何? 6.试述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 7.何谓股票分割?意义如何?
39
37
五、前期损益调整
Prior year income adjustment (PYIA) •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前期损益调整项目而
调整留存收益时,这类项目不列入损益表, 而是直接调整留存收益期初余额。 • 会计核算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归集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 利润”科目 • 调整本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34
3.股票股利
• 既不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 总额。只是股东权益内部各项目之间发生的增减 变动。 实际派发股票股利时:
借: 盈余公积 / 利润分配 贷: 股本
4.清算股利(实质是资本的返回) 5.负债股利
35
四、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涵义及性质 股票分割时,虽然股票股数增加面值变小, 但股本的面值总额及其他股东权益,并不 因之而发生任何增减变化,故不必 作任何会计处理。
26
(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收入、 成本
本年 利润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的 其他明细科目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27
• 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 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同时,将“利润分配”其他二级科目的余 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经过上述结算后,“利润分配——未分配 利润”科目的余额如果在贷方,即为未分 配利润;如果在借方,则为未弥补亏损。 未弥补亏损为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
第三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及构成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 • 是公司企业历年剩余的净收益累积而成的
资本,依靠公司经营所得的盈利累积而成。
21
(二)留存收益的构成
盈余 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已拨定的 留存收益
未分配 利润
未拨定的 留存收益
22
1.盈余公积 ( Surplus reserve )
• 国有独资企业除了一般不存在资本溢价以外,其 他与有限责任公司相同。
6
二、所有者权益的涵义及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涵义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规定,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 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所有者权益是体现在净资产中的权益,是 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7
30
(一)股利分派限制
1.法律上所规定的制约 2.现金支付能力的制约 3.与优先股股东的契约 4.董事会自行限制 5.股东要求与税收政策的制约 6. 国家税收政策
31
(二)股利分派的有关日期
1.宣告日 2.除息(利)日: 停止过户日 3.股权登记截止日 4.分派日
32
(三)股利的种类
1.现金股利 宣告派发现金股利时: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留存收益
一般作为 资本公积
9
• 分类的目的: 1.让股东和债权人知道,公司付给股东的
款项是利润的分配还是投入资本的返还. 2.股东用累计利润来判断管理人员的称职
程度 .
为什么?
10
第二节 投入资本与资本公积
一、投入资本 (一)投入资本概述 • 投入资本是股东或其他人提供给公司的资
相当于股票面值部分计入“股本”科目, 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计入“资本公 积—股本溢价”。 • 委托证券商代理发行股票而支付的手续费、 佣金等,应从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企业 应按扣除手续费、佣金后的数额计入“资 本公积--股本溢价”
18
•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也会产生资本或股本溢价
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 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 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 的区别。 • (一)性质不同 • (二)权利不同 • (三)偿还期限不同 • (四)风险不同 • (五)计量不同
8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原股东的出资额与其实际占有的资本不同。 企业经营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会形成一部分资本 公积和留存收益。这部分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虽 未转入实收资本,但归原股东所共有。因而新股 东加入时,如与原股东共享这部分资本公积和留 存收益,也应付出高于原股东的出资额而占有与 原股东等量的股份。
17
2.股本溢价 • 溢价发行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
(二)股票分割与股票股利
36
• 股票分割会使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成倍增加, 但并不影响股本的面值总额;由于股票面值相应 减少,其价格也会相应下跌。
• 股票分割与发放股票股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 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均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但均会引起 股票价格下跌; 不同之处是股票分割不影响股东权益的结构,而 发放股票股利会影响股东权益的结构。